?

高水平運動員需要注意預防的心理衛生問題

2010-12-08 06:58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張忠秋
中國體育教練員 2010年2期
關鍵詞:焦慮癥運動員比賽

●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 張忠秋

高水平運動員需要注意預防的心理衛生問題

●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 張忠秋

Being in a long-term state of relative tension and high-intensity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high performance athletes are challenged by different levels of stress and stimulation both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Psychological health has great effect on athlet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performance during competition; therefore, in order to prev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high performance athletes are required to do as follows: don’t make excessive demands for perfection and avoid self-compelling and constraint; prevent pre-competition anxiety and breakdown; be con fi dent of weight-controlling and avoid neurogenic gluttony; avoid self-enclosing and prevent depression.

長期處于相對緊張、高強度的訓練和比賽中,高水平運動員心理和身體都承受著不同程度的壓力和強度刺激的挑戰。心理衛生問題對運動員,尤其是激烈競賽期間的運動員的身心健康及運動水平具有較大影響。運動員在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成績目標實現過程中,需要管理者、教練員及心理工作者等齊心協力,共同關注和預防運動員可能發生的心理衛生問題。使他平靜,隨后比賽,其成績非常不穩定。

一、注意不要過于苛求完美,避免強迫自縛

(二)苛求完美的界定

苛求完美,就是在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提出過分苛刻的要求??燎笸昝赖娜?,追求確定、精確的“完美”,并且他們非常仔細地注意每一事物的細微之處,有時竟達到吹毛求疵的地步??燎笸昝赖娜丝磫栴}一般都認為只有兩面,因此有走極端的傾向。

(一)運動員苛求完美的現象

“完美主義是一種流行病”,美國近日的心理學雙月刊《今日心理學》上這樣說。誠然,越來越快的社會節奏讓人更加精益求精,正如越來越激烈的大賽競爭,讓冠軍歸屬之爭決定于細節,追求完美往往成了慣性要求。但追求完美不等于苛求完美,苛求完美最終只能弄巧成拙,讓人焦慮沮喪而又難登成功之巔。例如,20世紀80年代曾有一名優秀乒乓球運動員被人們稱為乒乓球天才,但其成名后在重大比賽中卻總是出現發揮失常的情況,而在賽前,他的種種行為就顯現出典型的強迫癥癥狀。如賽前不停地懷疑自己的球拍粘得不好,反復粘揭、更換膠皮也不能

(三)苛求完美產生的主要原因

1. 過高的目標設定

苛求完美者給自己定的標準往往高不可攀,因此注定收獲無情的挫折,甚至沉浸在失敗前的擔驚受怕和失敗后的悲觀喪氣中。同樣,運動員在經過艱辛訓練、不懈奮斗,到最后卻突然發現自己的目標根本不可能實現時,這種反差刺激會使他們深深陷入消沉和抑郁中,那種空虛感和無助感有時可能磨滅他們的希望和斗志而使其喪失目標,運動員的內部動機就被淡化甚至消失,從而導致非常嚴重的心理疲勞。

2. 敏感的評價系統

過分追求完美的人往往都特別敏感,特別敏感的人,對來自外界的評價特別注意,強烈需要得到別人的贊揚,而不能忍受批評意見,結果導致拼命努力,以博得他人認可,因此也極易產生心理疲勞,甚至是心理衰竭。對高水平運動員來說,重要他人和相關社會對他們的過高期望使其對自己的定位產生了偏差,對自己的成績過于苛求,以至于在比賽中稍微的失誤就會使其對自己產生懷疑,心理產生波動,最終使發揮越來越差。例如,一名極富專項天才的射擊運動員在參加悉尼奧運會前幾乎戰無不勝,但外界“光環”化的贊揚,使其對自己的定位產生了偏差。在隨后參加的奧運會上,該運動員大失水準,從無緣獎牌,到痛失決賽權……

3. 過分擔心出錯

高標準的人并不都是完美主義者,完美主義的關鍵在于過分擔心出錯,認為任何一次表現都是自己能力和形象的全部體現。他們想方設法回避或掩蓋錯誤,也因此很難從自己的錯誤和失敗中得到成長和提高。然而,越怕出錯就越容易出錯。心理學研究證明,過強動機會讓運動員動作變形、記憶力下降。而動機的倒U型理論就指出,運動員的運動成績與其成就動機呈現倒U型相關的關系,適中的成就動機才會產生最佳成績??燎笸昝赖娜?,對人或物過分理想化,成就動機很高,內心常受到強烈的責任感驅使,堅持不懈地追求某一目標,而這一目標又常常是不現實的,并且此類人還喜歡拿自己的弱點同別人的優點進行比較,這種自我失敗的比較方式常使他們感到人生不如意。這些人為了獲得心理上的平衡,緩解內心的壓力,往往加倍努力訓練,然而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地滿足這種要求,結果適得其反,導致訓練效果低下,于是他們更努力訓練,造成一種惡性循環,最終產生心理衰竭。

(四)如何應對苛求完美問題

1. 重新識別

根據學習理論,觀察是導致焦慮的條件性刺激。通過觀察和思維的激發,運動員獲得了實際的焦慮,為緩解焦慮,運動員開始探求不同的途徑,于是發現借助于強迫觀念的一些活動可以幫助減少焦慮。所以,學習“識別”強迫的想法和行動,然后學會控制自己不對強迫性的想法作反應,不管它們有多大干擾,目標是控制強迫思維和強迫行動。思維是根源。正如禪宗的一個公案,師傅問徒弟“一杯水能端多久?”,徒弟笑笑。師傅沒有笑,“一分鐘沒有問題,一小時可能手有點酸,那么一個星期呢,估計就要去醫館了?!薄捌鋵嵰槐闹亓渴遣蛔兊?,只是你拿得越久,就覺得越沉重。這就是我們苛求的完美心理,因此,只有適當的放下,休息一下,我們才能承擔更久……”

2. 重新歸因

打破強迫行為和緩解痛苦的錯誤鏈接。讓運動員認識到,不實施強迫行為,痛苦和焦慮也能得到緩解。相反,有時強迫思維反而會引起消極的、負面的、甚至是災難性的后果。

3. 轉移注意力

注意轉移的技巧:延遲強迫。開始從延緩5min做起,這段時間內做“重新識別”、 “重新歸因”。例如:其他自己感興趣、有建設性的活動。隨著熟練程度的增加,可以將時間延長到15min,以此,逐漸消除強迫行為。

4. 保持心理彈性

心理彈性是主體對外界變化環境的心理及行為上的反應狀態。與防御機制和應激反應有著本質的區別,該狀態是一種動態形式,有其伸縮空間,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并在變化中達到對環境的動態調控和適應。在訓練和比賽中,運動員會遇到各種各樣對自己不利的情況。如賽前適應問題,比賽條件的突然改變;連續比賽疲勞,情緒低落,受傷病困擾;比賽過程中出現超過預期想象的挫折情況等。這時,做好逆境應對,培養良好的心理彈性,對運動員來說至關重要。

二、注意預防賽前焦慮癥,避免未賽先衰

(一)運動員焦慮現象

一些明星運動員面對日益增大的比賽壓力,頻頻“失態”的現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在面對巨大應激壓力時,運動員心理防御體系會承受巨大考驗。某些運動員可以通過適時有效的自我調節或心理專家的干預調節,重建自我的心理防御體系,有效消除、緩解外界壓力和自我內部壓力。然而,還有一部分運動員由于自身的個性特征和外界環境因素,通過常規的干預方法,無法有效消除或減緩在高應激壓力情境下的焦慮反應。特別是在最后奪冠的關鍵時刻,一些簡單的錯誤導致眼看到手的金牌“丟了”。例如,雅典奧運會夢游般地脫靶、北京奧運會上離奇的4.4環的埃蒙斯,總是最后一發子彈擊碎了他的金牌夢想??粗c美麗的妻子卡特琳娜瞬間傻了的表情,現場的解說員們也只能不斷重復:“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p>

(二)焦慮癥的界定

焦慮是指由于不能達到目標或不能克服障礙的威脅,致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使失敗感和內疚感增加,形成一種緊張不安并帶有恐懼的情緒狀態。

焦慮癥與正常焦慮情緒反應不同:

1. 它是無緣無故的、沒有明確對象和內容的焦急、緊張和恐懼;

2. 它是指向未來,似乎某些威脅即將來臨,但是患者自己說不出究竟存在何種威脅或危險;

3. 它持續時間很長,如不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幾周、幾個月甚至數年遷延難愈。

4. 焦慮癥除呈現持續性或發作性驚恐狀態外,同時伴有多種軀體癥狀。

簡而言之,焦慮癥是一種無根據的驚慌和緊張,心理上體驗為泛化的、無固定目標的擔心驚恐,生理上伴有警覺增高的軀體癥狀。

(三)焦慮癥產生的主要原因

1. 競賽規模和運動員面臨的任務

競賽規模和運動員面臨的任務直接影響運動員的焦慮程度。競賽規模大,運動員面臨的任務重,出于社會和集體榮譽感,運動員比賽動機相應增強,但同時由于怕失敗,承受的壓力也相應加大,就更易引起情緒波動,其焦慮程度就越高,往往難以有出色的發揮。

2. 運動員的個性、氣質

個性、尤其是氣質,決定著一個人的處事態度和行為方式。我們經常發現,有些運動員與弱手比賽時,情緒穩定,技術流暢,成績優良。但一碰到強手,特別是心中懼怕的對手時,便信心不足,焦慮水平升高,情緒緊張,技術發揮失常,直接影響到比賽成績。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遇弱則強,遇強則弱”。

3. 對過去失敗經驗的恐懼

比賽前,運動員往往習慣回憶以往戰例。特別是過去失敗的經驗,會使人心有余悸,耿耿于懷,從而產生焦慮的情緒,過去比賽時恐懼、懼怕的體驗重新回來,使運動員變得焦慮、緊張。同時,對父母、同伴、師長和新聞媒介等社會反應的恐懼也會進一步加深運動員的焦慮體驗。

(四)如何應對焦慮癥

1. 精神分析咨詢

精神分析學把焦慮癥的起因歸結為壓抑的無意識沖突,所以,焦慮癥的精神分析咨詢,就是幫助運動員領悟其內在心理沖突的根源。例如,培養運動員運用想象技術,將自己置于真實情境中(比賽前一天晚上;走去賽場的路上;比賽前的準備),體驗內心沖突,適應焦慮,提高自信。

2. 認知行為調節

根據具體癥狀的不同,運用行為治療的心理專家有兩種不同的方法來治療焦慮癥。如果焦慮癥狀與某些確定的情境有關,那么,心理專家通過運用“情境分析”(一種行為治療技術),找出焦慮癥狀是由情境中的哪些關鍵因素造成的。然后運用“系統脫敏”的技術,降低運動員對這些特定因素的焦慮程度。如果運動員的焦慮癥狀游離于任何特定情境,也就是不與某種特定環境有特殊的關系,那么心理專家就會運用“放松訓練”來降低運動員的總體緊張水平。另外,由于焦慮癥運動員經常表現出無助感,所以,專家會幫助運動員通過學習有用的技巧(比如:社交技術,直言技術,理性思考),提高運動員面對各種情境的信心。例如:原本是想“這次比賽太難了,鐵定完蛋!”換成另一種想法“這次比賽確實很難,但我會盡力面對?!闭{整心態,適當設立目標有利于減少或消除焦慮。正如一則故事,老師提問幼兒“何謂‘窮’,何謂‘富’?”幼兒回答:“‘窮’是需要的多,‘富’是需要的少……”焦慮實則就是過高的目標設定,使運動員產生不可控制的負面情緒。

例如: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有名男子200m選手的競技狀態非常好,可每逢大賽就會焦慮緊張,嚴重影響其能力水平的發揮。特別是一次重要的比賽,在決賽的前一天他出現嚴重的賽前焦慮狀態,甚至比賽前一晚內分泌紊亂、上吐下瀉。針對這位運動員的問題,我作為隨隊的心理專家,采取了認知干預療法,幫助其擺脫賽前焦慮的緊張情緒。首先,調整其對比賽目標的評價體系,將必須奪冠,改為只要正常發揮、正常比賽就已經實現目標。同時,為他出了一個特殊心理調節“秘笈”。讓他在比賽前,在賽道旁每隔50m做一個標記來強化最佳的200m跑節奏。事實上,比賽時高速的奔跑和注意力的高度集中,運動員根本不可能看到標記,讓他這樣做的目的,是給他一個積極的暗示,將比賽注意力集中到“白膠布標記的最佳比賽節奏”中,提高其自我效能感。通過這種針對性的賽前干預,這名賽前出現嚴重焦慮癥狀的運動員在比賽中發揮得異常出色,不但跑出了最理想的節奏,而且一舉奪冠。賽后,他和教練都對科學調節賽前焦慮癥狀的原理和方法產生了興趣。

3. 藥物治療

抗焦慮藥物是一種常用的治療焦慮癥的方法。但長期服用對某些內臟器官有損害,且抗焦慮藥物往往有成癮性。其最大問題是:一旦患者停止服用,幾乎可以肯定,癥狀會重新出現。

三、注意預防對控體重失去自信,避免神經性貪食

(一)運動員神經性貪食的現象

飲食失調對要求控體重并保證完成高難度技術動作的跳水、體操、藝術體操等項目的女運動員來說,是相對容易發生的心理衛生問題。調查顯示,有1/5的著名女運動員飽受飲食失調的困擾。這種問題很容易由一開始的不注意到最后的不能自控,所以,很容易變成精神上的特殊負擔。

(二)神經性貪食癥的界定

神經性貪食癥是一種多因素決定的心理病,涉及到生物學及心理學等多方面,尤其多發于年輕女性,是一種多因素造成的,且伴有內分泌功能紊亂的情感障礙性問題。其特征為過度貪食,但又害怕發胖,因而自行引吐或服用瀉藥,隨后又自感內疚和自責,多伴有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

1. 高層次心理需要的補償

馬斯洛將人類的需求劃分為五個層次: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愛與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這五種需求按照金字塔的結構由低向高依次排列,并且上一層次需求的提出以下一層次需求的滿足為基礎,當個體在追求上層需求滿足的過程中遭遇挫折時會再次退回到低層次的需求。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許多人在人際關系受挫、失戀的時候會選擇用“吃”來發泄,緩解心理上的不良反應。這時的“吃”不再是因為生理上的“饑餓”,而是一種受挫后心理上的補償行為。

2. 緩解壓力

心理學有關調查研究表明,人在咀嚼的過程中,大腦中樞的確會釋放一種“愉快”的信號,使得個體抑郁、焦慮的心情暫時得以緩解。如果個體在受挫后偶爾采用了貪食的方法并且有效緩解了心理上的壓力,那么,在他以后的生活中會逐漸強化這種行為,并使之成為應對壓力的慣用方式。

(三)神經性貪食癥的主要原因

1. 運動項目的要求

這種心理衛生問題不僅優秀運動員容易患上,而且普通運動員同樣容易患上。例如,幾年前我國就曾有兩名高水平跳水運動員在生長發育階段,因為要嚴格控制體重,心里一直處于高焦慮狀態,最終因不能自主自控而暴飲暴食,之后又內疚自責,不僅體重沒有控制好,還嚴重影響了運動成績和心理狀態。

2. 控制體重的壓力

運動項目本身的要求給運動員帶來控制體重的壓力。不能達到減輕體重的目標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后果,如從隊伍中被剔除等。國外有研究表明,92.7%的花樣滑冰女運動員存在降低體重的壓力,100%的運動員在她們的職業生涯中至少使用一種減輕體重的技術。

3. 年齡特點

大多數運動員都是在很小時就開始訓練,大腦機能的發展和心理機能的完善尚不成熟。強調難度與穩定的運動技能性項目,要求運動員保持較瘦的體型,迫使運動員有意識地控制飲食,由于有些運動員年齡小,自控能力差,導致補償性地暴飲暴食,最終影響訓練和比賽。

4. 情緒問題

處在緊張、壓力和焦慮中的運動員,為了緩解壓力和減輕焦慮,常采用貪食或暴食。當貪食的食物不能消耗時,運動員同樣會體驗到高焦慮,強制排泄,從而導致厭食癥的產生。最后,暴飲暴食或厭食增強了運動員的內疚感和失去自信的抑郁情緒。

(四)如何應對神經性貪食癥

1. 催眠療法

催眠療法主要是在催眠狀態下挖掘出潛意識的內容,把潛意識中過去的經驗上升為意識內容,從而使患者自由掌控。催眠療法在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臨床上已用于焦慮癥、強迫癥等的治療。

2. 認知行為調節

首先,規律飲食,尋找科學的情緒發泄方式。養成一日三餐定時、定量的好習慣,其余時間想進食時,首先問一下自己是真的感到饑餓,還是由于上層需求缺失而退回的心理補償反應。當問題在短時間內無法得到有效解決的時候,提倡用科學的方法發泄不良情緒,比如深呼吸、聽音樂、洗熱水澡、找熟悉的朋友傾訴等。

其次,善用“替代行為”,培養廣泛的興趣?!疤娲袨椤笔侵赣媒ㄔO性行為代替破壞性行為的一種行為矯正方法。因此,提倡減肥者廣泛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嘗試用有意義的活動代替無聊時的進食。

四、注意不要封閉自我,避免抑郁困擾

(一)運動員抑郁的現象

2009年,德國國家隊門將羅伯特·恩克因抑郁癥臥軌自殺身亡。家庭的不幸使這位優秀運動員選擇了輕生。在世界體壇,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2004年,正值壯年的瑞典摔跤名將永貝里在家鄉哥德堡自殺身亡。他的好友透露,退役后不得志令這位奧運會、世錦賽和歐錦賽大滿貫得主患上了抑郁癥,再加上母親的去世和外界不實的興奮劑指責,最終使他選擇了一條不歸路?,F任的AC米蘭主帥萊昂納多也曾是抑郁癥患者,1999年身披國家隊10號戰袍的他因為與主帥不和退出國家隊,此后步入了職業生涯低谷。但在前妻和父母的幫助下,他接受了3個月的心理治療,順利康復……

(二)抑郁癥的理論界定

抑郁是人類心理失調的最主要和最經常出現的問題之一,導致抑郁發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認知因素特別是認知偏向,即對負性刺激的加工偏向在抑郁發生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抑郁認知理論認為,抑郁個體的注意偏向在整個抑郁期間持續存在,甚至有可能是抑郁癥發展和維持的重要病因。研究認為,抑郁個體不會自動朝向環境中的負性信息,但是一旦注意到負性信息,由于抑制障礙,他們表現出對負性信息分離的困難性,即抑郁個體對負性刺激的抑制能力不足。

曾有研究顯示,經常體育鍛煉能有效改善抑郁情緒,但在世界體壇,明星運動員被抑郁困擾的例子屢見不鮮。美國猶他州立大學體育心理學教授理查德·戈爾金說:“運動員也是人,只是他們完成的工作不一般。其實他們和我們一樣,有情感問題要處理,有壓力要承受?,F在社會上存在一種誤解,即運動員總能很好地處理自己的心理問題?!?/p>

不僅是競技方面,日常生活中的不幸和不順也會影響運動員的心理狀態。美國猶他大學體育心理方面的學者賈里德·奧卡納撰文指出:“由于運動員在工作中背負的壓力已經異于常人,所以,生活中的一些打擊對他們造成的心理損傷會更加嚴重?!?/p>

(三)抑郁癥產生的主要原因

1. 激烈的比賽和巨大的心理壓力

心理壓力是一種動態情境,是個體面對已經發生的或者將要發生的事情時感知和體驗到的一種情緒反應。運動員屬于社會高應激人群,而運動員心理壓力過大會導致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比賽,并有在訓練和比賽中出現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情緒不定、記憶力減弱、注意力不集中、身體敏感不適,害怕失敗等表現特征。長期的心理壓力得不到緩解,容易引發抑郁癥。

2. 性格孤僻、人際關系欠缺

患上抑郁癥的運動員一般性格內向、孤僻,一旦傷病久治不愈、比賽場上屢受挫折、不受球隊重用等,就容易誘發病癥。而當運動員人際關系緊張或處理不當出現矛盾和糾葛時,容易思緒混亂,使心境備感壓抑,造成神經能量的過多消耗,也會形成抑郁癥。

3. 運動項目的內容和形式相對單一

運動項目訓練內容相對單一,訓練整體結構和人群相對固定,缺乏新異刺激,運動員訓練主動性降低,內在動力不足,導致運動性心理疲勞的積累。并且,隨著訓練時間的延長,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付出的精力、時間、汗水都比以往要多,但成績有時停滯不前或起伏不定,致使其訓練熱情喪失,長此以往,也會導致心理疲勞。

(四)如何應對抑郁癥

1. 合理情緒療法

合理情緒療法是通過幫助運動員建立合理的思維方式和理念,消除消極情緒的影響,從而產生積極的情緒。在運動訓練中,引導運動員學會自我調節、自我適應。培養樂觀的人生態度。例如,某次比賽失誤了,也許有客觀原因,如技術不夠成熟、身體不適等。教練員和心理工作者可引導運動員正確歸因,以后通過自身努力,把技術掌握好,全面、辯證地看待問題。

2. 保持友善的心態

快樂的心態能使人體神經系統的興奮水平處于最佳狀態,促進體內分泌出一些有益的激素、酶類和酰膽堿,把血液的流量、神經細胞的興奮調節到最佳狀態,提高機體的控病能力。同時,教練員可鼓勵運動員增強信心,以積極的語言引導運動員。禪道里有這樣一個故事:徒弟不停地抱怨,師傅為了開導他,讓徒弟去取一些鹽回來摻在茶水里喝掉,徒弟吐了出來,說“很咸”。師傅笑了笑帶著徒弟和鹽去湖邊,師傅把鹽撒進湖里再讓徒弟喝,問“嘗到咸味了嗎?”徒弟搖頭?!叭松耐纯嗳缤@些鹽,不會多也不會少,讓我們痛苦的不是痛苦本身,而是承受痛苦的容積,是我們的心。心小了,痛苦的味道就濃了……”

3. 增強自信心,培養積極思維

運動員自身堅強的信心和積極的態度是消除抑郁最好的武器。應該增加運動員的自尊、自信水平,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和較高的自尊意識,培養運動員對運動的內在興趣和內在動機。特別是針對有消極傾向的運動員,教練員和心理工作人員應該幫助他們鼓起勇氣,提高應對危機的信心,以堅定的言語、真誠的態度對他們行為的改善給予肯定。

4. 克服情緒周期的影響

人體內激素分泌水平的變化有一定的周期,在它的作用下,人的精神狀態隨之興奮或低落,即“情緒周期”。因此,在情緒低落、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適當地減少運動量,同時,還要注意自我心理狀態的調適,多給自己積極的暗示,例如“我很好!”“我真棒!”等,盡快從情緒的低谷中走出來。美國一位跳水隊員在接受治療之后,終于找到了對抗自殺傾向的方法,她非常平靜地說:“我的抑郁癥被臨床診斷確認了,它也許會伴我一生。我是一名運動員,我一定要戰勝它,我一直被告知,精神可以超越一切?!?/p>

高水平運動員在比賽中適度的焦慮,較強的自信心和堅強的意志,以及自覺、自律、穩定的競爭意識能有效促進其技戰術水平的發揮。但是,這些心理素質并不是天生的,需要運動員在專項訓練的同時,不斷增強自身的心理素質。在這個過程中運動員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當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遇到問題時,有效引導能幫助其正確認識自己,正確對待當前出現的問題。及時疏導不良情緒是保證運動員心理健康的基礎。

國際運動醫療機構也試圖告訴專業運動員,對于心理衛生問題,運動員有能力面對。雖然運動員面對超乎常人的壓力,更易折損,但他們中的很多人還是憑借正確的預防和調節,在比賽中展現出了堅韌的意志力和高水平的競技能力。

冠軍,不一定是賽場上獲得金牌的那個人,在我們的人生中,凡是能戰勝自己的,都可以驕傲地說自己配得上“金牌”。真正的強者,不是永遠都不失敗,而是盡管遭遇逆境和挫折,仍然保持一顆勇于拼搏的心。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High Performance Athletes Should Prevent

● ZHANG Zhong-qiu

猜你喜歡
焦慮癥運動員比賽
積極心理聯合康復鍛煉在焦慮癥患者中的應用觀察
躲進“焦慮癥”的劉太太
完形填空精練一則
長期慢性疼痛,小心焦慮癥
一位短跑運動員的孤獨
我國優秀運動員商業價值的開發
選美比賽
比賽
最瘋狂的比賽
最會掙錢的女運動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