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退休制度改革與歐洲福利制度危機

2010-12-14 03:37趙俊杰
新廣角 2010年12期
關鍵詞:福利制度薩科齊福利

趙俊杰

歐美福利制度雖有相同之處,但也有明顯區別。福利制度源于歐洲。帶有“歐洲特性”,歐洲國家大多屬于“福利國家”,幾乎所有的福利項目都由國家提供,高稅收是歐洲國家慣用的手段,高福利是歐洲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相比之下,美國還稱不上高福利國家,最多稱之為“福利社會”,美國政府奉行福利保障多元化政策,稅收遠沒有歐洲高,國家和市場共同構筑一個混合型福利供給制度,即便奧巴馬政府建立了全民醫保制度,美國也還是一個福利社會。正因有如此差異,歐洲福利制度的改革才會步履維艱、阻力重重……

西方國家針對社會制度的某一項政策性改革,多少會引起相關利益群體的關注或反彈,但通常不至于引發社會的動蕩。前不久,法國推出的退休制度改革,不但飽受指責,而且引起民眾的強烈反彈,政府遭遇到最大的政治危機。此項改革為何會導致社會動蕩和此起彼伏的罷工浪潮呢?在改革和抗議的背后又隱藏著怎樣的社會問題和利益博弈?

背水一哉

薩科齊硬捅“馬蜂窩”

法國總統薩科齊在公眾面前一向扮演“硬派”角色,他以“直言敢干”的強勢政治作風著稱。在他擔任內政部長期間,曾平息過非法移民引發的社會動亂。他在競選總統時聲稱“希望使法國社會重現活力”和“希望求變”,這其中就包括了降低年輕人的失業率,減少非法移民數量和改革社會福利制度等承諾。薩科齊以“變革的”的形象入主愛麗舍宮,自然要尋機兌現自己當初的競選承諾。于是,我們看到了2010年法國政府對羅姆人(吉普賽人)的驅逐事件,也看到了退休制度改革引發的社會動亂。

在法國,退休制度是社會福利制度的一個基石,是法國民眾引以為榮、安身立命之本,這項制度充分體現出歐洲社會福利制度所包含的社會公平公正的理念。法國的退休制度法案規定,法國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屆時,退休者可以安享令人稱羨的高額養老金,大部分人每月可領取1400~1600歐元,而年逾65歲者可領取全額退休金。長期以來,這種“豪華養老”的福利制度一直是歐洲人的驕傲,也是歐洲社會和諧的基礎。然而,當今的歐洲國家正深受金融危機之害,不少國家的經濟停滯不前,政府債臺高筑,法國也不例外。薩科齊政府明白:如不對現有的退休制度進行改革,將會使政府的財政捉襟見肘,將會拖累經濟的復蘇,因此,必須拿出改革闖關的勇氣來。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法國歷屆政府都想改革退休制度,但大都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牽涉到社會群體的切身利益,改革始終無法深入。薩科齊上臺后,之所以在2010年祭起改革退休制度的大旗,主要是出于這樣幾個因素的綜合考慮:一是法國政府財政赤字加大,而同時醫療保障、失業救濟、養老保險、住房補貼等各項福利開支增大,再不拿退休制度“開刀”,政府財力將不堪重負。二是法國已進入人口老年化社會,一方面缺乏后備勞動力,另一方面龐大的老年人安享晚年需要巨額的財政負擔,一個老年人平均需要兩個勞動力來“撫養”,這樣的狀況令人堪憂。三是削減開支不但有助于“減赤”,而且有助于加大研發投入,提高法國的產品競爭力,為經濟復蘇創造必要的條件。四是薩科齊本人還想連任總統,在這個時候對退休制度改革動真刀,只要闖關成功,那接下來的其它各項改革就容易得多,可為其競選連任加分。

基于上述考慮,薩科齊終于在2010年夏季亮出改革退休制度之劍。法國政府于7月13日提出了退休制度改革法案草案,主要有兩項核心改革:擬將法定退休年齡從目前的60歲延長到62歲,將可領取全額養老金的退休年齡從65歲提高到67歲,同時將交納退休金的年齡提高到41年。此舉看似退休只延長了兩年,領取全額養老金的年齡也只后延了兩年,應該不至于引起法國社會的大“震動”。如果這個法案放在我們中國,可能會得到絕大多數人的理解和支持,部分年屆退休者可能還很擁護,誰不想多干幾年多掙點錢呢!然而,該法案草案一經公布卻出人意料,整個法國社會都動蕩起來,抗議和反對之聲不絕于耳,薩科齊仿佛是捅了“馬蜂窩”。

陽力重重

民眾不滿退休制度改革

法國退休法案草案在提交參議院審核時就出現激烈辯論,遭到社會黨等在野黨團及法國工會團體的強烈反對,法國民眾更是不滿,他們在工會組織領導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社會抗議和罷工浪潮。僅9月以來,勞工民主聯合會等組織了數次全法大罷工:9月8日110萬私營、公共服務業工人罷工;23日290萬人大罷工;10月12日350萬人大罷工。罷工者反對新的退休法案,認為它加劇了不平等,觸及了他們的既得利益。更令法國政府頭痛的是,許多青年學生也加入到反對改革的社會-大合唱中來,他們的過激行為導致打砸搶燒等暴力活動升級。一些青年抗議者聲稱,年輕人的失業率本來就高,政府強制讓本已該退休養老的人再工作兩年,等于剝奪了年輕人更多的就業機會。大范圍的罷工和暴力抗議,使法國不景氣的經濟雪上加霜,損失慘重。

薩科齊政府終究還是頂住了來自法國社會各方面的高壓,堅定不移地推行退休制度改革,退休法案草案也先后于10月下旬在法國參議院和國民議會最終獲得通過,并于11月中旬由薩科齊總統簽署后正式成為法律頒布實施。在這場全國利益大博弈中,薩科齊政府笑到了最后,可謂闖關成功,為今后的社會福利制度改革奠定了一個基礎。不過,改革付出的代價也是高昂的:薩科齊本人的民調下降到僅三成人支持;國家經濟在大罷工中損失慘重;社會各階層反對改革的阻力增大,法國政壇上最大的反對黨社會黨領導人聲稱,一旦2012年該黨在大選中獲勝,有可能將該退休新法案否決,恢復過去的60歲退休制。

法國政府與民眾圍繞退休制度改革的這場較量暫告一段落,它向我們透露出怎樣的社會問題和政治信息呢?其一,改革有風險、闖關更加難。法國退休制度以往的光環已褪色,正成為經濟發展的絆腳石。長期以來,西歐發達國家推行的“從搖籃到墳墓”的高福利、高工資、高補貼制度,使歐洲社會和諧穩定,人們充分享受福利制度帶來的實惠。然而,這種福利制度長久下來不但培養了一批“懶人”、“閑人”和“不思進取者”,扼殺了勞動者的積極性,更為可怕的是政府背上了日益沉重的經濟負擔,企業也無力對研發投入更多的資金,導致國家的競爭力下降,財政赤字加劇。法國養老金支出目前已占國家公共開支的70%,是政府財政赤字的首要因素。2009年法國財政赤字額達1448億歐元,占GDP的7,5%,公工債務達1,4890刀億歐元,占GDP的77,6%,這種狀況如不改變,法國政府面臨的壓力只會加大,薩科齊敢于單騎闖關、硬捅“馬蜂窩”的改革精神的確可嘉。其二,法國工會堪稱全世界號召力最強的工會,它振臂“一呼”就能產生“百應”的罷工效果。從這幾次法國罷工浪潮來看,每次參與人數都達上百萬甚至上千萬,且工會組織的能力強,故罷工規模大,影響也大。另外,在有革命傳統和罷工歷史的法國,罷工也是法

國人參與“街頭政治”的一部分。他們熱衷于參與,是因為法國有關法律規定,參與罷工者不但不受罰,且月底工資足額發放。他們奉行的罷工理念是結果不重要、參與最重要。更多的時候,法國民眾具有矛盾的社會心態:他們既是罷工者,也是受害者;他們不滿于法國經濟疲軟,希望社會變革,但同時又注重既得利益,不愿為改革付出代價。正是存在這樣的雙重個性,法國民眾在政府改革進程中體現出來的阻力才如此之大,愛國主義精神似乎蕩然無存。

不堪重負

歐洲福利制度深陷困勁

薩科齊政府改革退休制度引起法國社會強烈反彈只是冰山一角。無獨有偶,2010年的歐洲社會,罷工浪潮一浪高過一浪,歐盟主要國家都上演了一幕幕的罷工社會劇。德國:2月漢莎航空公司機師罷工,3200個航班停飛;英國:3月27萬公務員罷工,9月倫敦地鐵工人大罷工;意大利:3月百萬工人大罷工。希臘:5月全國性大罷工。西班牙:9月1000萬人總罷工。如此頻繁和大規模的罷工交織在一起,奏響了歐洲社會不和諧之音。那么,為什么2010年歐洲社會會出現大罷工浪潮,它們之間是否有關聯和共同之處?是什么原因導致歐洲社會出現動蕩呢?

從罷工的直接原因來看,主要是西歐各國政府采取的“財政緊縮”政策遭至社會各界的反彈。希臘主權債務危機在歐洲引發了“蝴蝶效應”,葡萄牙、西班牙、德國、法國、英國、愛爾蘭以及意大利等國政府,紛紛宣布要通過財政緊縮來減少財政赤字,為此出臺類似法國養老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法案,采取對公務員減薪、裁員,削減公共開支,養老金凍結,退休年齡延長等手段。這些改革措施宗旨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減赤”,其結果都遭到各國民眾的反對或抗議。實際上,在歐洲社會罷工浪潮的背后。蘊含著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歐洲社會福利制度深陷困境,各國政府財力不堪重負,不深度改革這種福利制度,“減赤”目標根本無法實現,更重要的是歐洲經濟缺乏活力,難以復蘇,其全球競爭力從此將日漸衰落。

進入人口老年化社會的法國,60歲退休者人數已占全國人口總數的23,8%,超過1500萬,未來還將有250萬人退休。薩科齊政府如不改革退休制度,2010年法國退休金赤字預計將達323億歐元。反之,這次改革退休制度闖關成功,既可以法國政府松了一大口氣,更有利的是退休法案的通過和實施對歐洲其他國家還具有標桿作用,有助于在全歐范圍推進福利制度改革。當今歐洲的福利制度積重難返,弊端凸顯,已成為歐洲經濟快速增長的桎梏,歐洲各國領導人都意識到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都面對強大的來自社會各界的壓力。改革的道路漫長,改革倍受爭議在所難免,因為歐洲高福利天堂即將崩潰,歐洲“均富社會和避免沖突的理想模式”開始在全世界黯然失色,一旦福利制度的根基不穩了,不知歐洲人還剩下多少值得向全世界稱道的“法寶”。

有人或許會問:歐洲與美國的社會福利制度是否基本相同?歐洲福利制度漸入死胡同,美國的福利制度是否也亟須改革?其實,歐美福利制度雖有相同之處,但也有明顯區別。福利制度源于歐洲,帶有“歐洲特性”,歐洲國家大多屬于“福利國家”,幾乎所有的福利項目都由國家提供,高稅收是歐洲國家慣用的手段,高福利是歐洲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相比之下,美國還稱不上高福利國家,最多稱之為“福利社會”,美國政府奉行福利保障多元化政策,稅收遠沒有歐洲高,國家和市場共同構筑一個混合型福利供給制度,即便奧巴馬政府建立了全民醫保制度,美國也還是一個福利社會。正因有如此差異,歐洲福利制度的改革才會步履維艱、阻力重重。相反,市場機制主導下的美國福利社會并不存在太大的危機,美國政府也沒有改革福利制度的動力。歐美在福利制度上的差異表明,當金融危機來臨時歐洲深受打擊,政府財力不堪重負,經濟增長乏力,社會問題凸顯;美國雖也受危機影響,但政府壓力遠沒有歐洲國家這么大,經濟增長并沒有停滯,美國民眾的日子還過得去。

歐洲社會福利制度的確需要改革,但面臨兩難的選擇:一方面,如改革阻力太大,各國政府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只是局部性小改革,那就很難使政府的財政緊縮政策奏效,公共債務和財政赤字難以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如大刀闊斧地改革,就會觸及社會各界的核心利益,引發社會動蕩和罷工浪潮,搞不好不但引火燒身,還會拖累本國經濟的復蘇。因此,在改與不改、敢不敢觸動根深蒂固的傳統福利制度問題上,歐洲各國政府長期以來猶豫不決,不敢輕舉妄動,改革難見成效。作為一個有政治野心和敢作敢為的總統,薩科齊這次對法國退休制度的改革雖然還談不上成功和有成效,但畢竟他推動的這項改革已觸及歐洲社會存在的核心問題。并且可能會引導歐洲國家的改革逐漸走向深入。從這個意義上講,法國退休制度改革有助于歐洲社會擺脫困境、走出低谷,及早根治好歐洲的“福利病”。

猜你喜歡
福利制度薩科齊福利
“旅友視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玉米福利
西方福利制度的內在悖論
歐洲社會保障制度為何進退維谷
關于國有企業報酬與福利制度研究
“中式教育”,路在何方?
Take Away Pizza ?
薩科齊現場督戰抓嫌犯
布朗與薩科齊在G20上的“妥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