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碳金融發展模式及路徑選擇

2010-12-26 12:56邵四華
團結 2010年6期
關鍵詞:金融發展

邵四華

我國碳金融發展模式及路徑選擇

邵四華

隨著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低碳經濟如何切實走出中國的新路子?發展低碳經濟,離不開金融的支持。碳金融同樣是能為發展低碳經濟服務的。積極探索碳金融支持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和有效途徑,不失為保持我國經濟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

發展低碳經濟需要碳金融支持

當前碳排放權的“準金融屬性”已日益凸顯,并成為繼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價值符號。隨著碳交易市場規模的擴大,碳貨幣化程度越來越高,碳排放權進一步衍生為具有投資價值和流動性的金融產品。碳金融是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各種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動,主要包括碳排放權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資、低碳項目開發的投融資及其它相關的中介活動。

廣義而言,碳金融分為四個層次:一是貸款型碳金融,主要指銀行等金融機構和中介對低碳項目的投融資。二是資本型碳金融,主要指低碳項目的風險投資和在資本市場的上市融資。三是交易型碳金融,主要指碳排放權的實物交易。四是投機型碳金融,主要指碳排放權和其它碳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資。前三個層次可理解為傳統意義上的碳金融,投機型碳金融則是對傳統碳金融產品的衍生和衍生組合。碳金融還具有區域性特征,這是由低碳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同區域因其“高碳”產業所占比重不同導致產業轉型成本不同決定的?!案咛肌碑a業比重較高的區域,產業轉型成本高,主要發展貸款型碳金融;“高碳”產業比重較低的區域,產業轉型成本低,應著重發展資本型和投機型碳金融。

我國碳金融發展的制約因素

我國在碳金融領域處于剛剛起步階段,亟待碳金融產品創新、碳金融制度創新和搭建碳金融交易平臺。伴隨著低碳經濟發展應運而生的碳金融發展還相對滯后,主要表現在:

1.歐美銀行占主導。圍繞著碳排放權,渣打、美洲、匯豐等歐美金融機構在直接投融資、銀行貸款、碳指標交易、碳期權期貨等做出了有益嘗試。新興市場地區也不甘落后,韓國光州銀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推出了“碳銀行”計劃,嘗試將居民節約下來的能源折合成積分,用積分可進行日常消費。

2.國內銀行的實力與在碳交易市場的表現不相匹配。國內銀行甚少關注碳金融這塊寶藏的巨大價值,介入較少、較淺,甚至完全沒有介入。相對于國外眾多銀行的深度參與,盡管我國具有極其豐富和極具潛力的碳減排資源和碳減排市場,但是碳資本與碳金融發展滯后,目前僅在“綠色信貸”方面有所進展,主要集中在公用事業節能項目融資、節能服務公司項目融資、綠色設備買房融資、綠色設備制造商增產專項貸款等方面,內容較為單一。

3.缺乏碳交易制度、碳交易場所和碳交易平臺。雖然國內銀行在碳金融方面有一些嘗試,但都沒有深入到核心部分。缺乏對CDM相關專業知識及政策法規深度了解,投資該領域項目的業務能力相對不足,不僅沒有碳掉期交易、碳證券、碳期貨、碳基金等各種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創新產品以及科學合理的利益補償機制,更缺少碳交易平臺,難與國際金融機構抗衡,使我國面臨著全球金融及其定價權缺失的嚴峻挑戰。

4.碳減排資源豐富而碳金融滯后。截止去年底,在國家發改委審批的CDM項目有2279個,減排量是4.36億噸二氧化碳,在聯合國注冊663個,我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碳供應國。據國家發改委《節能中長期規劃》測算,“十一五”期間,我國的節能投資總額累計可達6000億元以上。作為世界上最具有潛力的碳減排市場和最大的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供應方,我國每年可提供1.5億噸至2.25億噸二氧化碳核定減排額度,這就意味著每年碳減排交易額可高達22.5億美元。據世界銀行測算,全球二氧化碳交易需求量超過2億噸。發達國家在2012年要完成50億噸溫室氣體的減排目標,我國出售的年減排額達到全球的70%,至少30億噸。我國已經確定碳減排的規劃,通過大力推廣節能減排技術,努力提高資源使用率,必將有大批項目可被開發為CDM項目。作為國內商業銀行來說,此時深度參與,正逢其時。

發展碳金融的模式和路徑選擇

在傳統金融市場發育程度方面,我國與西方的差距不下數十年,而在低碳金融領域,我國與西方不過5至10年,完全有能力與西方國家同步發展。因此說,在碳金融方面,有必要探索和設計碳金融發展模式,尋求中國特色的碳金融發展新途徑。

1.建立和發展國家級碳金融交易市場。一是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國家級綜合改革配套試驗區的城市作為低碳金融創新試點城市,并給予政策傾斜和支持,通過發展碳金融促進試點區域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的低碳轉型。二是成立國家級環境交易所,利用國家金融改革創新政策和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探索中國本土的碳交易市場如何完成階段性跨越。爭取突破目前以國外買家為主的碳項目初級市場,上升到碳商品市場,進而完成向碳金融市場的過渡。三是積極推進各類企業和金融機構在碳交易、碳金融工具開發應用和碳資產管理方面進行探索和試驗,逐步將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重點城市建成全國最重要的低碳、環保的宜居城市,成為碳資產管理中心,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碳交易中心和碳金融創新試驗區,以形成我國金融產業新的增長級。

2.制定碳金融發展國家規劃。

發展低碳金融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和相關部門根據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制定一系列標準、規則,提供相應的投資、稅收、信貸規模導向等配套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參與節能減排領域的投融資活動,支持低碳經濟發展。據了解,國家正在著手制定 《發展低碳經濟指導意見》和 《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業發展的意見》。發展低碳經濟的相關規制的方向具體包括,政府需要創造一些激勵機制與政策去促進新技術誕生;還要建立相關機制,以此可把清潔能源順利傳遞到工業用戶和個人手中;政府還要明確低碳經濟的衡量指標、評價體系等。

3.謀劃碳金融戰略,加快碳金融業務的拓展與推廣。一是著手制定碳金融發展規劃和碳金融發展指導意見,以及碳金融發展專項方案,包括碳金融模式、操作模式、交易規則等。二是著手國家級碳交易市場建立以及相關基金籌備與管理,從基金托管業務入手,逐步擴大服務范圍。三是著手制定碳金融支持激勵辦法和機制。比如可以將能耗、碳排放量作為企業上市的強制性指標,對上市企業建設改造節能減排設備再融資計劃予以積極審批等。

4.政府要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國內外碳市場建設。一是尋求更多的模式,除了貸款型碳金融模式,還包括直接參與哥本哈根大會宣布的新援助基金計劃、區域性碳金融模式。二是積極開發與碳排放權交易相關產品:首先,以CDM咨詢收入為切入點,開展CDM項目開發業務;其次,盡快建立獨立的碳排放“賬戶”。第三,鼓勵主板上市公司利用并購重組實現傳統產業改造和產能轉換,優先安排低碳、環保、綠色、新能源等新興行業在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融資;第四,適時推出由具有綠色信貸資格的商業銀行發行的碳基金和碳金融債券,以及由綠色信貸授信對象的低碳企業發行的碳企業債券等。

(邵四華,民革天津市委會委員、中國建設銀行天津市分行住房金融與個人信貸部高級經濟師/責編 張海鴻)

猜你喜歡
金融發展
現代金融征稿啟事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國企發展如何提高“質感”——以陜汽黨建引領發展為例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央企金融權力榜
民營金融權力榜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多元金融Ⅱ個股表現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