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護理干預研究

2011-02-08 07:59劉森軍
中國中醫急癥 2011年1期
關鍵詞:康復訓練康復心理

劉 靜 劉森軍

1浙江省麗水市中醫院(浙江麗水323000)

2浙江省麗水市人民醫院(浙江麗水323000)

腦卒中后抑郁(PSD)是腦卒中后的常見并發癥,主要表現以情緒低落,對情緒的控制能力差、易憂傷,患者常常以自我為中心,為一些小事情緒失控、哭泣、發怒或嬉笑不休、情緒外露、易激惹、沖動性增加,行為表現為惰性較強,意志力減退、興趣減少、運動遲緩、缺乏自制力、日常生活能力減退等為主要特征的—種情感障礙[1]。近年來,我們對PSD進行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取得了滿意效果?,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6年9月-2009年9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腦卒中后抑郁患者58例,均符合1995年10月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會議通過的腦卒中診斷標準,并經頭顱CT或MRI確診為腦卒中;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進行測定,采用17項版本,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17分;意識清醒、查體合作,無嚴重智能障礙、精神癥狀(障礙)或陽性家族史。排除有精神病史或既往有意識障礙者、有明顯智障及失語者。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齡44~86歲,平均64.7歲。腦出血26例,腦梗死32例;抑郁程度輕度36例,中度16例,重度6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21例,中學31例,大學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28例,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護理模式,觀察組采用護理干預措施。護理干預前和護理干預6個月后評定患者抑郁改善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1.3 療效標準 顯效:抑郁消除,對治療采取積極態度,能正確對待人生。有效:情緒穩定,愿意配合治療和護理,但對今后生活有顧慮。無效:抑郁仍存在,意志消沉,顧慮重重,對治療和前途缺乏信心??傆行В斤@效+有效。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采用Berthel(BL)指數法,肢體運動功能采用Fegl Meyer運動功能積分法(FMA)評定。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及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護理干預措施

2.1 心理干預 具體措施:(1)為患者著想,向患者及家屬介紹住院環境,充分理解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2)認真傾聽,了解其心理需要,盡量滿足其生理、心理需要;(3)作好患者的心理疏導,減輕其心理壓力;(4)重視家庭、社會的支持,要尊重、接納患者,讓身邊人員通過語言、行為和暗示等方法給患者鼓勵;(5)音樂療法可以調節患者的緊張和抑郁情緒,對精神疾病有顯著療效,可以給患者播放—些有助于康復的音樂。

2.2 健康教育干預 向患者講解該病的病因、病理、癥狀、體征、診斷、治療及預后的基本知識,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針對不同年齡和文化素質的患者和家屬,可以采用宣傳單、宣傳辦報和課件等多種教育方式,主要讓患者了解治療過程和預后知識,消除患者心中的顧慮。

2.3 康復訓練干預 康復訓練干預包括語言功能訓練、指趾運動、肘膝運動、肩部運動、髖部運動等。護士要向患者講述康復訓練的意義和早期神經康復的重要性,制定康復訓練目標和計劃,鼓勵并協助患者主動參與鍛煉,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可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增加對今后生活的信心,從而調整其心理狀態和改善抑郁癥狀。具體措施:(1)按照循序漸進、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進行鍛煉;(2)語言功能訓練:先練簡單發音,然后讀單個字,再讀詞組和句子;(3)運動訓練:先行坐位、半坐位、仰臥位等訓練,然后進行站立、行走等訓練,最后進行靈活性、協調性和精細性的訓練(具體訓練措施由康復醫師完成)。

2.4 飲食干預 指導患者合理膳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等,少食多餐。如果患者煩躁不安、拒絕進食,禁忌勉強進食以免發生嗆咳或誤吸。不能進食的患者應給予插入胃管,鼻飼飲食,防止發生營養不良。

2.5 藥物干預 對于癥狀重的患者要配合藥物治療,一般用高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劑藥物,因其具有不良反應少、安全、方便、療效確切等優點。護士應向患者及家屬宣教有關藥物的知識,觀察用藥后的不良反應。

3 結 果

3.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經過治療和護理干預措施,兩組患者抑郁改善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3.2 兩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改善情況比較 見表2。經過治療和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

表2 兩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改善情況比較(分

表2 兩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改善情況比較(分

?

4 討 論

腦卒中后由于生理、社會、經濟等多種因素可引起患者發生一系列的心理變化,常產生急躁、焦慮、抑郁等心理障礙,影響藥物治療效果的同時也不利于康復鍛煉的實施。腦卒中后常產生抑郁癥狀,這是神經生物學因素和社會心理學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腦卒中后由于大腦功能受到損傷導致生活能力下降,常需要家人照顧,患者往往會出現情緒低落、睡眠障礙、厭世等心理障礙,護士要針對這些心理問題及時與患者交流溝通,消除其悲觀和抑郁情緒,引導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另外腦卒中患者常因癱瘓需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等原因,易產生抑郁,早期神經康復可減輕卒中后抑郁[2]。我們對患者在積極應用藥物治療的同時實施護理干預措施,結果發現可以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減輕抑郁癥狀,有利于治療與護理方案的實施,使患者主動進行功能訓練,最大程度地恢復患者的生活能力。積極采用護理干預措施,可以穩定患者思想情緒,樹立治療信心,積極參加功能鍛煉,促進身心康復。

[1]趙紅,王春毅,趙文莉.初發腦卒中患者并發抑郁癥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針灸,2007,27(1):9-10.

[2] 徐平,向緒林.早期神經康復治療卒中后抑郁60例臨床體會[J].醫學臨床研究,2005,12(20):929-930.

猜你喜歡
康復訓練康復心理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多功能智能康復訓練床的設計與仿真
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觀察
心理小測試
心理感受
卒中后運動神經反饋康復訓練研究進展與前景
腦卒中患者康復之路
上肢康復訓練機器人的研究
殘疾預防康復法制建設滯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