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信息化目前面臨的形式及發展

2011-02-08 00:00黃強
中國教育科研論壇 2011年10期
關鍵詞:形式發展

黃強

【摘要】 水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水利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是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水利信息化是水利行業走向現代水利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 近年來在治水實踐中逐步得出的可持續發展水利思路為水利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即以水利信息化帶動水利現代化化的措施和手段,同時也可以說是水利現代化的基礎設施。水利信息化是國家以信息化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思路在水利行業的具體體現,是帶動水利現代化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 水利信息化 簡要介紹 形式 發展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也就沒有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水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資源,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對水資源需求的數量與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水多了又會成為洪水猛獸,水少了不夠喝要鬧水荒。

所謂水利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水利信息資源的應用水平和共享程度,從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設的效能及效益。對水利信息化發展現狀及趨勢的研究將有助于更好地為水利信息化建設提供支持。

1簡要介紹水利信息化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政治報告中明確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根據世界經濟科技發展新趨勢和我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要求,本世紀頭二十年經濟建設和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基本實現工業化,大力推進信息化,加快建設現代化,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進一步指出,實現工業化仍然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性任務。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水利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肩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

1.1水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所需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水旱災害又是人類面臨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高,社會對水資源需求的數量與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由于我國地處東亞大陸,季風氣候特征明顯、降水時空分配不均、致使全國洪澇災害、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仍十分嚴重,水利面臨的問題和矛盾趨于復雜,尤其是有限的水資源和不斷增長的需求之間矛盾越來越尖銳。洪澇災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水污染四大水問題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已經構成嚴重制約。

1.2水利部門作為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門,肩負著為社會提供有效的防汛減災服務、高保證率的清潔水源以及保護和諧水生態環境的重任。建國以來,為解決水問題,經過長期不懈努力,我國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建成了基本配套的水利工程體系,并且在抗御洪水、提供水源和保護生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水利工程體系初步形成的條件下,為了更好地發揮其作用,提高科技對水利的貢獻率,必須廣泛利用信息技術,充分開發水利信息資源,提升水利為國民經濟和社會服務的整體能力和水平,實現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移,追求治水過程中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1.3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也是我國產業優化升級和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關鍵環節。水利信息化就是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和廣泛利用水利信息資源,包括水利信息的采集、傳輸、存儲、處理和服務,全面提升水利事業活動效率和效能的歷史過程。

水利信息化可以提高信息采集、傳輸的時效性和自動化水平,是水利現代化的基礎和重要標志。為適應國家信息化建設、信息技術發展趨勢、流域和區域管理的要求,大力推進水利信息化的進程,全面提高水利工作科技含量,是保障水利與國民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必然選擇。水利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水利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服務的水平與能力。

水利信息化建設要在國家信息化建設方針指導下,適應水利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的新形勢,以提高水利管理與服務水平為目標,以推進水利行政管理和服務電子化、開發利用水利信息資源為中心內容,立足應用,著眼發展,務實創新,服務社會,保障水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水利信息化的首要任務是在全國水利業務中廣泛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建設水利信息基礎設施,解決水利信息資源不足和有限資源共享困難等突出問題,提高防汛減災、水資源優化配置、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水土保持、水質監測、農村水利水電和水利政務等水利業務中信息技術應用的整體水平,帶動水利現代化。

2水利信息化目前面臨的形式

相對于水利工程建設的歷史而言,水利信息化的建設才剛剛起步,盡管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但面對水利現代化發展的形勢,特別是距離全面建設小康,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節約型社會,實現人水和諧、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對照“十一五”水利發展和改革的要求,水利信息化發展仍面臨十分嚴峻的挑戰。

2.1水利信息化發展的有利條件。

2.1.1各級領導高度重視。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國家信息化建設,把大力推進信息化作為我國在新世紀頭二十年經濟發展和改革的一項主要任務。由于水資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資源,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國家已將“金水”工程列入國家信息化建設優先實施的12個重要業務系統啟動建設;水利部黨組提出了“以水利信息化帶動水利現代化”的發展思路,強調“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現代化的基礎和重要標志”。

2.1.2水利信息化建設具有一定的基礎。已建設完成的一批水文自動測報和其它相關信息采集系統,使水利信息采集基礎設施已具雛形,覆蓋全國的水利信息網絡框架初步形成,數據庫的建設、更新、運行管理等方面也積累了初步經驗。已開發的一批專用業務應用,經過應用于實際工作的檢驗,也積累了一定的使用經驗,為進一步開發、完善其功能和進行系統整合與集成奠定了基礎。一批國家和水利部確定的信息化建設項目正在實施之中,為全國各級水利信息化工作提供了示范和經驗。

2.1.3水利信息化的行業管理得到明顯加強。水利部和部分單位分別出臺并落實一系列與水利信息化建設管理的行業標準和規章制度,使得水利信息化的行業管理得到明顯加強。

2.2水利信息化發展面臨的主要難題。

2.2.1信息化基礎設施依然薄弱?,F有的信息采集體系還很不完善,信息的時效較差、種類不全、內容不豐富、基準不同以及時空搭配不合理,信息的數字化和規范化程度不高;水利工程自動監控系統的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水利通信網在覆蓋范圍和容量上還遠遠滿足不了需要,水利通信網絡還很不完善,特別是小型水庫普遍缺乏通信保障,大部分蓄滯洪區通信手段十分落后,各流域機構普遍缺乏應急搶險通信能力;山區防御山洪災害的通信手段嚴重不足;水利信息網還沒有覆蓋全部地市級單位,網絡應用缺乏,能夠提供網絡共享的信息較少,安全保障不夠,網絡利用效率不高;特別是支撐水利各類業務應用的綜合性支撐平臺和提供綜合信息共享服務的數據中心建設尚未啟動,系統及信息安全體系建設薄弱,嚴重制約了水利信息化的發展和整體效益的發揮。

2.2.2業務應用系統建設規范性依然較弱。由于水利各業務應用系統的建設與統一的信息化發展規劃脫節,各級水利業務部門按照業務需要分別開發的應用系統標準化程度較低、功能相對單一、系統協調性差,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層次較低,導致系統開發與應用的不規范和多樣化,難以構成系統化的綜合性應用成果,部門間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程度低,業務系統相互分割的現象依然存在,限制了系統能力的發揮,增加了建設與運行管理和維護的難度。相當多的水利業務數學模型還難以直接投入實際應用,制約了業務應用的技術水平和能力的進一步提高。面向公眾服務、協同監管和決策支持的應用水平不高,特別是為全社會提供水利信息服務的能力還有待加強。

2.2.3技術標準和資源共享機制建設依然滯后。由于技術標準的編制與實施需要一定的時間與實踐的積累,加之限制信息資源實現共享的體制性障礙仍然存在,致使技術標準和資源共享機制的建設遠跟不上水利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安全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加上前期研究力度較小,更增加了解決問題的難度。

2.2.4水利信息化建設與管理體制仍需改進?,F行的各級水利部門信息化領導工作方式存在一定的不適應,部門間協調工作量大,難度高,行政管理難以到位、建設與運行維護脫節,建設分散無序,盲目建設導致的浪費現象時有發生,“重建設輕應用”現象嚴重。對信息化工程建設與運用的系統性、長期性和關鍵性認識不足,導致投資難以籌措,運行管理費用不落實,維護與更新沒有保障。

3水利信息化發展

實現水利信息化發展目標,要深化改進,推進制度創新,建立建全水利信息化建設與運行管理的管理制度體系,為水利信息化發展提供良好的體制和制度保障。

3.1加強制度建設。

3.1.1完善機制、健全機構。隨著水利信息化各類建設管理的規章制度和技術標準的頒布實施,水利信息化建設管理機制的雛形已經形成。需要根據水利信息化工作的基本特點,參照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的成熟體系,進一步健全水利信息化工作的行業管理體制;強化水利信息化建設與管理辦法,完善水利信息化項目的立項、審批、實施和驗收與評估制度,強調水利系統網絡的互連互通和信息資源的共享,協調信息化項目與新建、續建、改建與除險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設的相互關系,保障以水利信息化綜合體系建設為核心的水利能力建設的有效推進。同時,根據水利信息化建設的實際需要,完善現行的水利信息化行政和行業管理、建設和運行維護的組織機構,做到責任明確,職能到位,避免職能交叉,職責不清。按國家行政管理和事業發展的基本要求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確定機構設置的方式和人才培養、引進與流動的策略與實施辦法。

3.1.2統一標準、各負其責。根據《全國水利信息化規劃》確定的目標和水利信息化綜合體系架構,科學劃分和合理確定中央和地方水利信息化建設與運行管理的事權。特別是應充分考慮信息化工程建設的系統化和全局化需求,以及信息化工程長期運行、維護和更新的實際需要,統一技術標準,努力避免建設的局部化和低水平重復,產生新的信息壁壘和不必要的浪費。水利信息化工作不但涉及水利行業內部的方方面面,還需要與國民經濟各部門間建立信息共享體系。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行業內外的協作,特別是行業內各級各部門間的協作,各負其責,關系到水利信息化目標能否實現,進而影響水利現代化的進程。

3.2深化體制改革。

3.2.1水利信息化管理體制改革研究與試點。在充分研究水利信息化管理體制改革與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包括行政行業管理、項目管理和運行維護管理等方面)的基礎上,選擇一到兩個合適的流域與省級單位,進行水利信息化建設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在此基礎上,逐步推進全國水利信息化建設與管理體制改革。

3.2.2建立水利信息化質量保障體系和技術認證與準入制度。研究制定水利信息系統質量評估與管理規定和技術認證與準入規定,建立一至兩個國家級水利信息系統與技術驗收認證與評估中心,在全國范圍內逐步推行以模塊和系統測評為基礎的水利信息化驗收評估與行業信息技術準入管理體系,最大限度地規避信息技術應用的不確定性引發水利業務關鍵應用產生失效或錯誤的風險。

3.2.3建設水利信息化技術發展保障體系。制定水利信息化核心技術發展策略,建設一至兩個水利信息系統產品化研究開發基地和核心與前沿技術研究基地,對核心產品和前沿技術進行研究與開發,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品的核心技術與產品系列,逐步建成信息化技術保障體系,支撐信息化的可持續發展。

3.2.4研究水利信息系統運行管理長效機制。研究各類水利業務應用運行維護的特點,制定相應的運行管理政策與技術規范,積極研究以保障社會公眾利益為效益的業務應用系統運行維護定額標準、費用資金來源、支付政策與管理體系,促進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與落實,并研究制定在國家相關政策落實前,已進入正常運行期的業務系統運行維護費用的應急投入與管理措施。

參考文獻

1水利信息化概論,2003

2全國水利信息化規劃.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2003.4

3李芳.水利信息化的主要內容和技術發展.廣東水利水電,

2002.4

4全國水利信息化發展——“十一五”規劃.水利部水利信息中

心、河海大學,2006.9

猜你喜歡
形式發展
小議過去進行時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語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區域發展篇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協調發展
圖說創新發展
教師發展
例談機械能守恒定律幾種形式的應用
曲線運動考點的梳理和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