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肝病化瘀八法及其遣方用藥

2011-02-11 11:21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1年10期
關鍵詞:肝病肝炎丹參

陳 超

(江蘇省蘇州市木瀆人民醫院,蘇州 215000)

慢性肝病系指以現代解剖形態學為基礎的肝臟官器的慢性疾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脂肪肝、原發性肝癌等一系列肝臟疾?。?],與中醫的脅痛、黃疸、“積證”、痰飲(濁)、“氣滿”、“肝癖”、濕阻、癥瘕、鼓脹等病證相類似。筆者選擇活血化瘀法為主治療慢性肝病有血瘀證者并歸納出8種治法[2]。為進一步闡述活血化瘀法在慢性肝病中的應用要點及其技巧,現再述于下。

1 行氣化瘀法

行氣化瘀法治療慢性肝病血瘀證的體會是:第一,適用于血瘀證的早期階段,病理特征為血行不暢。病位不僅僅在血分,同時兼在氣分;第二,有氣滯兼證或肝郁表現,臨床表現除脅痛較為固定,刺痛為主外,尚可兼脅痛、胸悶喜太息、噯氣不暢、抑郁、情緒波動時癥狀加重,舌診見舌暗紅或淡紫、舌下靜脈暗紅或輕度曲張等血瘀之象,但脈診為肝郁、氣滯之弦脈;第三,在慢性肝病中主要為慢性肝炎無明顯黃疸,肝纖維化、早期肝硬化肝功能代償期無嚴重并發癥者。

方劑首選柴胡疏肝散合丹參飲、失笑散:方以柴胡疏、香附疏肝為主藥,取《血證論》之“肝屬木,木氣沖和條達,不致遏郁,則血脈得暢”;白芍柔肝以養肝體,枳殼、川芎、檀香行氣以助肝用,丹參和血活血,蒲黃、五靈脂活血化瘀,共為輔佐藥,甘草調和諸藥以為使。次選逍遙散合丹參飲:方以柴胡疏肝、木郁達之為主藥;當歸合白芍養肝柔肝、合丹參活血化瘀,白術、茯苓健脾和中,檀香行氣助運共為輔佐,甘草調和諸藥以為使。兩方均為以疏肝理氣入手,輔以活血和血而達到化瘀之旨?!镀諠健吩唬骸叭酥簧?,不離乎氣血,凡病經多日,治療不愈,須當為之活血?!甭愿尾∫蚱洳〕虥Q定了活血化瘀治療的廣泛性和必要性。筆者應用的體會是:柴胡疏肝散合丹參飲、失笑散主以治實,逍遙散合丹參飲兼以治虛;前者重在疏肝,后者亦重健脾;兩方可在肝郁(氣滯)血瘀的不同階段使用,一般初起用前方,繼之選后方。

2 益氣化瘀法

益氣化瘀法治療慢性肝病血瘀證的體會是:第一,適用于氣虛血瘀證、血瘀輕癥、血瘀證且體質屬氣虛質者。病位不僅僅在肝,而且兼在脾、腎;第二,臨床特點為脅痛隱隱、刺痛不移,短氣乏力,不耐疲勞,食欲減退,舌質黯淡有齒痕,或有紫氣/舌下靜脈暗紅、曲張、瘀斑、脈虛澀;第三,在慢性肝病中主要為慢性肝炎輕度或中度、早期肝硬化肝功能代償期、中度以上脂肪肝等且體質較差者。

方劑首選四君子湯合丹參飲、失笑散:方以人參補氣為主藥;白術健脾益氣,茯苓化濕運脾,檀香行氣助運,丹參和血活血,蒲黃、五靈脂活血化瘀,共為輔佐藥;甘草調和諸藥以為使。次選保元湯合丹參飲、失笑散:方以人參、黃芪補氣為主藥,肉桂溫陽以生氣,檀香行氣助運,丹參和血活血,蒲黃、五靈脂活血化瘀,共為輔佐藥,甘草調和諸藥以為使。亦可選補陽還五湯加味:黃芪補氣,用量宜大以其可行經氣,為主藥;川芎行血中之氣,赤芍、桃仁、紅花活血化瘀,共為輔佐,地龍咸寒,善走血分亦通絡以為使。

保元湯為四君子湯去健脾化濕之白術、茯苓加益氣溫陽之黃芪、肉桂,可用于氣虛較久、治療效果不佳或兼見陽虛見證者;若氣虛進一步發展轉化為陽虛血瘀者,可加菟絲子、仙靈脾、鹿角膠以成“右歸”之勢。補陽還五湯為補氣化瘀之劑,原為治療氣虛血瘀、阻滯經絡之半身不遂,根據“異病同治”理論,異病而病機相同者可用同一種治法乃至同一首方劑。筆者以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慢性肝病、病機屬于氣虛血瘀者,每獲良效。一般于方中加人參、白術以益氣健脾,白芍、枸杞子以柔肝養體,茵陳、佛手以疏肝解郁。

3 養血化瘀法

養血化瘀法治療慢性肝病血瘀證的體會是:第一,適用于血虛血瘀證、慢性肝病失血后的治療、血瘀證且體質較差者。病位不僅僅在肝,而且兼在脾,可進展至腎(陰虛血瘀);第二、臨床特點為脅痛隱隱、刺痛不移,面色不華,甚則晦黯,爪甲不榮,精神倦怠,齒衄肌衄(血色黯淡不鮮),女性經少經閉,舌質黯淡有紫氣、舌下靜脈暗紅或變細、脈細澀;第四、在慢性肝病中主要為慢性肝炎輕度或中度、肝硬化肝功能代償期、輕度失代償,上消化道出血穩定后等。

方劑首選黑歸脾湯合失笑散:當歸、熟地滋養營血為主藥,黃芪(重用)、人參益氣以生血,茯苓、木香健脾助運,酸棗仁、龍眼肉柔肝養體,失笑散活血化瘀,共為輔佐;生姜、大棗調和營衛,遠志安神解郁,共為使。次選加減一貫煎合桃紅四物湯加減:當歸、熟地滋養營血為主藥,沙參、麥冬滋陰,枸杞、白芍柔肝,桃仁、紅花化瘀,川芎行血;以佛手易川楝子以理氣疏肝,共為佐使。

養血化瘀法中補氣之機:用人參、黃芪以補氣,因補氣可以生血,且重用黃芪并與當歸而成當歸補血湯;同時,氣血旺盛則肝體得養、血行得暢,故養血常為活血的基礎用藥;再者,養血之品多質厚而滋膩,有礙脾運,易遏氣機,補氣有利于氣機之發動。肝藏血,其體屬陰,肝血虛進一步發展必然導致肝陰受損;慢性肝病血虛、血瘀證如失治、誤治,極易發展為陰虛血瘀。一貫煎為養血柔肝、滋陰清郁的代表方劑,合桃紅四物湯則可廣泛應用于陰血虧虛之血瘀證,然肝病慎用甚至禁用川楝子,因其久服傷肝。如一貫煎用之不效,當以地黃湯輩。滋陰之巧乃為養腎,因腎藏精、主水是為元陰之本,治腎即為治本,滋水所以涵木。

4 涼血化瘀法

涼血化瘀法治療慢性肝病血瘀證的體會是:第一,適用于血瘀證的急、重癥,此為病勢由實轉虛、由實轉脫的關鍵階段。病位在血分、肝臟和心、腦、三焦等;第二,主要見證以出血(血色鮮紅/紫紅色鮮)、黃疸(黃色較鮮明)、發熱、神志改變、舌紫或紫絳、有瘀斑、舌下靜脈紫暗或曲張或小絡脈形成,脈見洪大、虛數之象。第三,在慢性肝病中主要為慢性肝炎黃疸較深、自身免疫性肝炎、肝內膽汁郁結癥、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償期合并消化道出血、慢性肝病內毒素血證、慢性(慢加急)重型肝炎等。

方劑首選犀角地黃湯合四生丸、“溫病三寶”(選用):方中犀角涼血清心,以制火(毒)之源,溫病三寶“涼開”醒腦,共為主藥;赤芍、丹皮涼血散血,生地涼血養血,生側柏、生艾葉涼血化濕、止血且不留瘀,生荷葉升清寧血共為輔佐。次選清營湯:方中犀角涼血清心,以制火(毒)之源為主要,地黃、玄參涼血,丹皮散血,金銀花、連翹清熱,黃連解毒共為輔佐,竹葉清透為使。犀角地黃湯和清營湯在溫病學中的使用有血分、營分之殊,前方涼血散血,后方清營涼血(透熱轉氣),在慢性肝病中均可用于危急重癥。慢性肝炎重癥化的主要特征是濕熱壅盛、熱毒化火夾瘀,深入營血、內陷心肝、充斥三焦,多臟受累等。還如朱丹溪所說:“血受濕熱,久必凝濁?!睕鲅鍪强偟闹畏?,還須根據病情、病勢等情況具體應用。筆者以為守法較之守方更為重要:一為清熱解毒,通過清解,務使熱毒分離而不再膠結肆虐;二為清降心火,此據五行取象和生克制化之理而使火不傷心、心不動火;三為芳化泄濁,斯為化解濕毒[3]之常法,可不拘于具體方劑而更強調臨證活用:苦寒、甘寒、苦燥、辛散之品(藥物)為其常用,但苦寒、甘寒須佐辛散,防“血得寒則凝”而使散血尤難,所謂“凡用清涼,須防冰伏”;苦燥、辛散須佐甘潤,慎防傷陰動血而使血流搏結,所謂“凡用苦辛,當防燥動”;瘀毒/疫毒入營,當急投犀角(水牛角代)、地黃,涼開之“三寶”(選用),先以解毒救急,力求“得神者昌”,但當以涼血散血為基礎。若前者為標,后者則為本也。

5 通絡軟堅法

通絡軟堅化瘀法治療慢性肝病血瘀證的體會是:一是適用于血瘀證的中晚期階段,病程病理特征為肝絡阻滯,病位在血分、肝絡;二是有血瘀和肝絡阻滯的表現,臨床癥見脅痛而不移、癥瘕、黃疸、肌膚甲錯或兼腹水、癌腫、舌紫、舌下靜脈曲張、脈澀等;三是在慢性肝病中主要用于慢性肝炎、重度脂肪肝及其所導致的重度肝纖維化、肝硬化、肝脾腫大、肝內膽汁瘀積癥者。

方劑首選鱉甲煎丸,方中重用鱉甲軟堅散結,入肝絡而搜邪,又能咸寒滋陰;灶下灰土消瘀祛積;清酒活血通經,三者共制成煎,混為一體,共為主藥;赤硝破堅散結,大黃攻堅祛瘀,蟲、蜣螂、鼠婦、蜂窠破瘀搜絡,紫葳、桃仁、丹皮破血逐瘀,厚樸、柴胡調暢氣機,所謂“氣散則血散,自不至于結聚矣”,瞿麥、石葦利水祛濕;半夏、烏扇、葶藶子祛痰散結;柴胡、黃芩清熱疏肝;干姜、桂枝溫經通脈,暢氣機而除痰濕;人參、阿膠、白芍補氣養血,養肝體并使攻邪而不傷正,共為輔佐藥;柴胡歸肝經兼以為使。次選大黃蟲丸;方中大黃逐瘀攻下、蟲善通干血,共為主藥;桃仁、干漆活血、化瘀,蠐螬、水蛭、虻蟲通絡、攻逐,黃芩配大黃以清化瘀熱,杏仁合桃仁以降氣潤燥,生地、芍藥養血柔肝,共為輔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

上述兩方是為“大方”,特點有三:一是主要藥物峻猛性烈,多為“毒藥”;二是使用辛味(通絡)、蟲類(搜絡)等藥是為絡治;三是應用丸劑而使峻藥緩行是劑型特點。方為張仲景所創,葉天士“初為氣結在經,久則血傷入絡”等絡病理論和蟲蟻通絡法的具體應用均受其影響。不同之處在于前方味咸,咸能軟堅,后方味甘,甘緩補中;前者專注于攻逐,后者注重于補益;前者以治標實為主,后者屬于標本兼治;前者可兼治鼓脹、黃疸、腹水,后者兼見正虛,病證更加慢性化?,F代抗纖維化藥理研究表明,二方均有降低 PC-Ⅲ、HA、LN、Ⅳ-C,對肝臟纖維增生具有抑制作用,并通過抑制 TN-a的表達,阻斷或減弱其生物學效應,誘導HSC凋亡,從而調節 ECM的生成和降解,是治療慢性肝病的理想藥劑。

6 祛痰化瘀法

祛痰化瘀法治療慢性肝病血瘀證的體會是:第一,適用于痰瘀互結或相兼、血瘀證而痰濕質者。病位主要在血分、肝臟、陰絡,可兼在經氣;第二,同時有瘀血、痰飲的表現,臨床表現較為復雜,除脅痛較為固定、刺痛為主外,尚可兼頭痛、眩暈、肥胖或極度消瘦、胸悶、男性乳房腫大(女性閉經),舌診見舌質暗紅或淡紫、胖大、舌下靜脈暗紅或輕度曲張等血瘀之象,脈診弦脈滑、沉弦;第三,在慢性肝病中主要為慢性肝炎中度或重度、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重度,各種原因所致肝硬化(肝功能代償期或失代償者)。

痰瘀同病可細分為血瘀偏重、痰濕偏重、痰瘀交阻、虛實夾雜(痰瘀兼氣虛)4種情況。溫經湯之所以用半夏,蘇子降氣湯之所以用當歸,都是“痰瘀同治”,前方治血瘀兼以化痰,后方祛痰兼以活血。痰瘀交阻者則當選膈下逐瘀湯合二陳湯:方中五靈脂活血散瘀、半夏化痰燥濕,共為主藥;當歸補血活血,桃仁、紅花、赤芍、川芎活血祛瘀,烏藥、元胡、香附、枳殼行氣,陳皮、茯苓化痰,共為輔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虛實夾雜者當選健脾益氣之參苓白術散合失笑散:方以人參、甘草補氣為主藥,白術、山藥、蓮子健脾益氣,茯苓、扁豆化濕運脾,砂仁、白豆蔻、陳皮、行氣助運,蒲黃、五靈脂活血化瘀,共為輔佐藥。

“痰血同治”基于“痰瘀(血)同源”,如能深刻體悟慢性病與痰、瘀的內在聯系,可以突破有無“痰”、“瘀”的表象。如病程很長、遷延不愈且病情復雜者,亦可據“久病必瘀”、“怪病多痰”而考慮到痰、瘀存在之可能,或曰對于大部分慢性肝病患者來說,痰瘀互結也許是一個共同的基本病機。治痰瘀互結,活血可以化痰。如唐容川云:“須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祛瘀血,則痰水自行?!被悼梢韵?,如關幼波所指出的:“活血必治痰,痰化血易行”;亦有只是從脾論治而正津液(痰)、血(瘀)之源者。用藥“當以溫藥和之”以治痰,“血得熱則行”以治瘀,臨床根據痰、瘀的動因、先后、輕重、緩急規范、靈活運用,然二法均以行氣溫通為基礎。

7 攻下化瘀法

通下瀉濁法與活血化瘀法聯合使用謂攻下化瘀法,主要用于治療慢性肝病血瘀證的體會是:第一,適用于血瘀證的標實階段,病位主要在中下二焦;第二,證見脅痛、黃疸、癥積、鼓脹、小便量少、大便偏干或秘結、神識昏糊或狂擾不安、舌淡紫、舌下靜脈暗紅和曲張、脈弦實等;第三,在慢性肝病中主要為慢性肝炎急性發作(黃疸型),肝內膽汁瘀積癥,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償期合并肝性腦病、腹水早期階段者。

方劑首選茵陳蒿湯合桃仁承氣湯:大黃攻下瘀積瀉熱,桃仁破血消瘀,共為主藥;芒硝軟堅通下,芒硝軟堅散結、瀉熱通便,助大黃以瀉熱,桂枝通行血脈助桃仁以消瘀,茵陳、山梔清熱疏肝,共為輔佐,甘草調和諸藥。次選茵陳蒿湯合抵擋湯:大黃攻下瘀積瀉熱消瘀,桃仁破血消瘀,二藥合用直達病所,瘀熱并治,共為主藥;水蛭、蟲通絡軟堅,茵陳化濕疏肝,山梔清熱除郁,共為輔佐。

二方均可用于慢性肝病的某一階段,尤其是急性發作、危重階段有腑氣不痛、病理產物停留于內的表現,前方重在通下,后方重在祛瘀?!端貑枴ち⒅即笳摗分赋觯骸俺鋈霃U,則神機化滅?!奔庇谩跋隆狈ㄊ帨炷c腑,通達氣機以救其標,活血化瘀、調理血分以治其本,兩法同用,可以泄熱、退黃、醒腦、止血、逐水。

8 理水化瘀法

理水化瘀法治療慢性肝病血瘀證的體會是:第一,血瘀證的晚期階段,病理特征為水停血瘀。病位肝、脾、腎、三焦;第二,有血瘀證和陰水的表現。臨床表現見不同程度的腹脹(多表現為大腹撐脹)、腹壁靜脈顯露、曲張,甚至陰部水腫,四肢消瘦或伴下肢水腫,小便量少,納差便溏,舌淡紫、舌下靜脈暗紅和曲張,脈弦滑等;第三,在慢性肝病中主要用于中、晚期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償、肝腎綜合征者。

理水之法須據病情之輕重緩急:輕者淡滲從前陰、走常道而利,可首選茵陳五苓散合丹參飲:茵陳春生以應發氣之生發,桂枝溫經以助腎水之氣化,共為主藥;丹參活血化瘀,白術健脾、豬茯苓、砂仁利濕以治中州,澤瀉利水以治下焦,共為輔佐,白檀香行氣以為使。次選實脾飲子合失笑散:方附子、干姜、白術溫補脾腎,扶陽抑陰(水)為主藥,茯苓、白術健脾滲濕,厚樸、木香、大腹皮、草果行氣化水,木瓜醒脾化濕,共為輔佐,甘草、生姜、大棗調和諸藥以為使;重者攻逐從后陰、走通道而泄:舟車丸合失笑散(逐水、攻下、化瘀法聯用);緩者健脾補腎圖其本(參苓白術散、腎氣丸),急者斬關奪隘(舟車、十棗輩)救其標;然氣行則水行、氣化則水出,須隨證施法!化瘀之法或以行氣通絡為先,或以益氣補虛為本,總以活血祛瘀為要。

[1]張順才,石碧堅,王偉岸主編.慢性肝?。跰].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1-9.

[2]陳 超.慢性肝病從血論治及其化瘀八法[J].遼寧中醫雜志,2010,37(6):1025-1027.

[3]陳 超.黃疸型肝炎從濕、從毒辨治述要[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0,9(9):752.

猜你喜歡
肝病肝炎丹參
丹參“收獲神器”效率高
《世界肝炎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醫治療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膽汁酸代謝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進展
丹參葉干燥過程中化學成分的動態變化
GP73在HBV相關性肝病中的水平及意義
關注肝炎 認識肝炎
丹參葉片在快速生長期對短期UV-B輻射的敏感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