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語文在獨立學院開展的困境及其對策研究

2011-03-20 11:10郭貴星
文教資料 2011年2期
關鍵詞:任課老師大學語文中學語文

郭貴星

(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廣東從化510990)

大學語文在獨立學院開展的困境及其對策研究

郭貴星

(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廣東從化510990)

當前,大學語文教育受到越來越多關注高等教育的有識之士的重視,而獨立學院的大學語文教育研究卻相當較少。獨立學院大學語文教育的發展,既有大學語文教育定位與獨立學院辦學理念的沖突矛盾,又有與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課程設置的矛盾,與大學語文師資的極度匱乏關系密切。從課程定位到教材選用、編寫,從師資力量到教學模式的轉變,大學語文的開展在獨立學院面臨著全新的挑戰。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幾點對策。

獨立學院大學語文困境對策

獨立學院人才培養定位為培養受過高等教育而又具有良好職業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即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在這種新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大學語文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這種困境既有自身定位與人才培養定位的結構性矛盾,又有與專業課程在應用性上的沖突性矛盾。不解決內外雙重性矛盾,大學語文在獨立學院的開展就只能舉步維艱。清醒認識這種困境,進一步研究在困境中的生存之道,是大學語文教學必行之路。

(一)對大學語文教學的模糊性認知,是大學語文在獨立學院開展的最大攔路虎。

獨立學院由于其人才培養定位于高級應用型人才,即工程型(以培養工程師為目標)或技能型(以動手能力強為目標)人才。這就導致了在課程體系設置上,大學語文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處境。在專業課程與實踐課時優先的前提下,還要兼顧公共基礎課程(思想政治類課程和大學英語)和專業選修課后,才有機會讓人文素質類的大學語文進入到最后一個層面的教學。換一個說法,就是大學語文等人文素質類課程在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方案中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課程。因此,在大多數獨立學院中,大學語文成為公共選修課程。造成獨立學院這種模糊性認知,其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獨立學院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中,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工具意識”或“功利意識”,這就決定了獨立學院不可能投入過多的精力進行大學語文教育。獨立學院受就業導向的影響,對人才培養更多取決于市場與企業的需要,這就必然形成一種功利的心態。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有沒有用”就成為了課程設置的首要條件,而大學語文課程作為人文素質類課程,其作用的發揮需要較長的時間。受限于獨立學院重技能、輕素質的觀念,大學語文教育既沒有起著普通綜合性高校中的基礎性作用,又沒有像獨立學院的大學英語和思想政治課程的政策保障。但必須正視的是,在“工具意識”影響下獨立學院教育的重心日益偏向于智力和技術的訓練而忽視人文素質教化,強調文化的“工具價值”而忽視文化的人文關懷,甚至擠壓文化的精神價值。從培養學生素質的角度看,在“工具意識”影響下的教育導致了不容忽視的后果,使之形成極強的“工具—功利”意識。不僅如此,而且將成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未來發展的一塊短板,使社會形成過于功利的氛圍。

第二,大學語文教育的模糊定位,是造成獨立學院模糊性認知另一個原因。大學語文教育在近幾年來越來越受得高校的重視,尤其是重點高校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格外重視。教育部也主張有條件開設大學語文的高校要努力在除漢語言文學專業或中國語言文學專業以外的其他專業開設大學語文課程。這種局面的形成,一方面是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形成重理輕文局面的不良影響,并在近年來經濟轉型過程日益凸顯,使社會過于功利化,缺乏人情冷暖的人文關懷,從而導致人文素質類課程得到重視,另一方面是終身學習的觀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語文能力又是終身學習的重要基礎能力,因此重視大學語文教育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但盡管如此,大學語文的定位卻始終不太明晰。這種模糊定位體現在大學語文教育上有兩方面的表現:其一,大學語文教育作為人文素質類課程,其承載的能力培養過于寬泛,從審美能力、人文精神、人文素質到價值認知與判斷,還包括中學語文所承載的賞析與應用語言能力,這就使得大學語文猶如萬金油,哪里不舒服就用在哪里。這實際上是弱化了大學語文的功能與地位,使大學語文教育邊緣化。其二,大學語文教育在專業性越來越強的獨立學院,其開設的隨意性很大,也使大學語文的定位受到沖擊,并進一步被邊緣化。為服從專業學習的需要,獨立學院在開設大學語文課程時都定位為選修課性質,而將更實用的應用寫作類課程定位為專業基礎課性質。因此,只有在師資允許的情況下,大學語文開設方能得到一定的保障。而對于獨立學院而言,由于其本身是社會籌備經費進行辦學,師資是比較緊湊的。只有在授完專業基礎課程的空隙,大學語文才有開設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大學語文的開設,其隨意性就相當大了,在這種沒有保障的條件下,課程本身應具有的功能就會進一步削弱,任課教師的積極性也會受到打擊。

第三,大學語文教育與中學語文教育的銜接和區別,是大學語文定位模糊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在學界,大學語文教育如何開展,應與中學語文如何進行銜接和區別,至今沒有太明確的認識。中小學語文課程是中小學教育中的核心課程,而大學語文顯然沒有辦法在專業特色鮮明的獨立學院取得這種核心地位。如何結合專業特色來開展大學語文教育,就成了獨立學院任課老師不得不面臨的生存問題。在兼顧專業特色后,大學語文課程還要承擔起中學語文“聽、說、讀、寫”四大能力。獨立學院,由于生源比2A或重點大學的生源相對不均衡,其學生進入大學前幾乎有一技之長,但卻是技術類技能,學生的語文水平普遍較低。我作過一個調查,在從12個獨立學院收回的近600份有效問卷中,高考語文成績高于105分(總分150分)的不足100個學生。換言之,學生中學語文的基礎知識還需要進一步鞏固和學習。獨立學院大學語文任課老師,課程只有36學時至72學時,要處理好專業特色與基礎教育、課程在中學與大學之間的銜接的關系,且承擔的教學任務(周學時超過12節)遠比其它公立學校(周學時8節左右)更重的情況下,大學語文定位的清晰化就成了一件相當繁重的任務。

(二)大學語文教材的混亂局面,是制約大學語文教育在獨立學院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大學語文教育不僅僅受限于獨立學院對大學語文教育的模糊性認識,還受獨立學院大學語文教材魚目混珠的混亂局面影響。這種混亂局面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大學語文教材選文其原則與中學語文選文的原則相近,這就意味著選文的重復性相當高。以徐中玉先生所編20余種大學語文教材為例,其基本遵行的原則有:1.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即強調真、善、美的統一,這是我國語文教材最基礎的原則;2.典范與經典相結合,強調選文的示范性作用,將示范與經典有效地區分開來,從而擴大學生的視野;3.有所突破,突出改進與創新,即要與時代性相結合,突出選文在不同時代發揮的不同作用。這三大原則不僅是大學語文教材選文的原則,而且是中學語文選文的原則與標準。這就意味著中學語文所學習過的典范,也會大量出現在大學語文教材中。徐州工程學院駱新泉老師《大、中學語文教材的重復狀況分析及解決措施》一文指出,人教版中學語文(含初中、高中)與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徐中玉、齊森華主編的第八版大學語文比較,其重復率超過了16%。換言之就是在徐本第八版124篇選文中,有20篇和人教版中學教材是一樣。這種重復性的學習,使學生學習的興趣大減,對課文的新鮮感也會逐步消失。但即便如此,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徐中玉、齊森華主編的系列大學語文教材依然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好教材之一。因此,如何編撰一本好的教材,是值得國內大學語文教育專家研究的課題,這也是很好地幫助獨立學院大學語文教師進一步提升教學水平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第二,目前獨立學院在大學語文教材的選擇上,幾乎都是由大學語文課程負責人全權負責的。這就意味著,在取得任課老師同意后,獨立學院大學語文教材的選用是參差不齊的。而課程負責人與任課老師的選擇原則,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與自身教學的方便與否、圖書公司或出版社是否有回扣、能否提供其他方便條件等問題上。圖書公司或出版社往往投其所好,組織獨立學院任課老師編寫大學語文教材,這就使大學語文教材種類繁多,魚目混珠。就廣東省內而言,各類圖書公司和各大出版社出版大學語文教材不下百種,而這些教材的編寫者,基本上都是各高校任課老師。不僅如此,為適應現代計算機和媒體技術的運用,出版社還組織相關課件的制作,從中以撰稿費和科研費的名義給教師回扣。在這種前提下,尤其是獨立學院的任課老師,從名義上來說參編教材屬于科研,而實際上有科研費拿,如此名利雙收的事情是很難拒絕的,而所編教材的水平卻是參差不平的。

不管是內在的選文原則,還是外在的選用教材,獨立學院在大學語文教材的選用上都是混亂的局面。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學語文教育在獨立學院的發展,并進一步邊緣化,從而得不到重視。另外,從成本考慮的角度出發,大學語文師資的缺乏,也是影響大學語文教育在獨立學院的發展。

大學語文在全國各高校的發展并不容樂觀,盡管在傳統文化熱潮的影響下,社會和教育界越來越認識到大學語文地位的重要性。但長期形成的教育體制及專業課程體制設置影響著大學語文教育改革的進程。在獨立學院開展大學語文課程,我在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心得,與同行的交流,以及對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的基礎上,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大學語文教育要與獨立學院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結合起來,形成特色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獨立學院的生存依賴于其高度的靈活性,尤其是專業設置的前衛性,其真正吸引學生最主要的是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只有將大學語文課程嵌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才能從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中吸收有效的養分,從而更好地為學院發展作出貢獻,并為學院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思考。以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為例,該院重在培養工程技術、機電裝備等方面的應用型人才。面對著技術與知識更新換代的周期性越來越短,該院大學語文教研室將大學語文、成本會計、管理學三門課程同時提升為必修課的可行性報告提交給學院行政班子,提出為學生未來學習服務的理念,打造大學語文當下應用型與持續學習性相結合的教育方式,從而使學院接納了這一建議。該院在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向廣東省其他獨立學院提出“培養人才畢業五年后再較量”的挑戰。得益于此,大學語文課程不僅成為必修課,而且獲得了4個學分共72學時的學時數,大大保障了大學語文教育的開展。

(二)明確大學語文教育的目的,將“聽、說、讀、寫”四種能力與通識教育結合起來,將大學語文的定位進一步明晰。

大學語文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培養學生成才的基本能力,是學生通向未來更高層次的發展的重要基礎技能。從這個方向出發,通識教育就有了一個很好的結合點,大學語文定位就不僅僅停留在“聽、說、讀、寫”的能力與愛國、修身教育的層面。而是認識傳統與文化,認識歷史與技術發展的一條有效通道。重新創新與變革,將經典與典范性納入到文化的層面,加強學生對語文能力的體驗,從而改變“理強文弱”的不平衡局面,使大學語文教育在保障現有目標的前提下,進一步延伸到培養學生思維與傳承傳統文化的路子上去。獨立學院大學語文的定位,不能將重點高校大學語文教育的目標那樣定得過于寬泛,應該集中于學生的持續學習性,在專業課程學習夾縫中求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三)任課老師應具備一定的師德與時代使命感。

從大的方面來說,要不斷鉆研專業知識,不斷提高大學語文在獨立學院的認識,并將這種認識與教學結合起來,為學院的發展作出應作的貢獻。從小的方面來說,大學語文教師要對自己的飯碗有焦慮感,這種焦慮感來自于對整個學科的生存高度的認識上,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摒棄眼前的功利思想,做出本職工作,切實地為大學語文教育在獨立學院的出路出謀劃策。當然,社會及全行業也要重視大學語文師資的培養,目前在全國只有一個高等語文教育專業博士點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教育界和全社會重視起來,大學語文教育才能進一步發展,獨立學院大學語文教育開展的困境才會被重視起來。

獨立學院大學語文教育,承載著新一代“藍領”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時代重任,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途徑之一。沒有自己文化的傳承,沒有自己民族的歷史,就是一個沒有靈魂的民族,永遠也無法實現強國之夢。

[1]駱新泉.大、中學語文教材的重復狀況分析及解決措施[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06,(7).

[2]楊定明.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定位問題研究[M].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猜你喜歡
任課老師大學語文中學語文
大學語文創新教學初探
基于小學生核心素養下農村小學班級管理策略與實踐
山西省2018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大學語文
大學語文教學模式探析
如何讓現代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
對中學語文情趣化學習的思考
任課老師參與班級管理的實踐探索
大學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