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較與創新
——論中新高校德育實施方式之異同

2011-03-20 11:10管桂翠蔡潔吳毅君
文教資料 2011年2期
關鍵詞:道德教育新加坡教學方式

管桂翠 蔡潔 吳毅君

(湖南科技大學,湖南湘潭411201)

比較與創新
——論中新高校德育實施方式之異同

管桂翠 蔡潔 吳毅君

(湖南科技大學,湖南湘潭411201)

新加坡是一個以華人為主的多民族國家,和中國有著相似的文化淵源。中國和新加坡國家都非常重視高校的德育教育,但是兩個國家的德育實施方式卻各有特點。對中國和新加坡德育實施方式的共性分析和差異進行分析,對于切實提高我國德育實施方式的實效性,推動我國德育工作健康發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德育實施方式中國新加坡

有比較,才有鑒別;有鑒別,才有創新。批判地吸收新加坡德育教育的成功經驗,對于我國德育的改革與實踐具有重要意義。德育教育內容包括目標、內容、課程的設置、實施方式、教育方法等,本文主要從中國和新加坡德育實施方式的角度進行比較。

一、中新高校德育實施方式概述

中國在德育實施方式上主要采取德目主義模式?!暗履俊币庵浮罢?、親切、勇氣、善良等道德教育所要達到的名詞”,也就是說把以上的道德教育所要達到的培養目標或形成的道德品質作為道德教育的系列內容,并以條目的形式排列出來,逐一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德目內化為學生的道德品質。[1]其主要特點是主要對學生進行理論的“灌輸”。

而新加坡在德育實施方式上則采取全面主義德育模式。它是指學校德育不是通過開設獨立的德育課程向學生傳授既定的德目,而是通過以社會科為中心的全學科和全部教育活動進行德育的模式。[2]其核心通過學生與其社會道德環境相互作用而積極思考、選擇和實踐來達到教育目的。其主要特點是十分強調培養學生如何理智地思考和判斷道德問題的能力。

二、中新高校德育實施方式的共性分析

1.注重通過各種活動來提高德育的效果。

新加坡學生的課外活動十分豐富,主要包括各類學術活動、校園文藝與體育活動、國慶、校慶、入學及畢業儀式等全校性活動。中國學校同樣注重開展各種社會服務活動,如青年志愿者活動、學習雷鋒活動,各高校組織學生參加社會調查、專業技術咨詢、社會扶貧幫困、三下鄉等。這些社會實踐活動具有觀念灌輸、事實疏導、自我教育、自覺服務等德育功能,通過活動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及社會生存的基本能力,樹立尊重他人、為他人服務、與他人合作的協作態度。

2.注重發揮校園文化對德育促進的作用。

新加坡校園文化滲透德育意識主要通過三個方面:一是社團活動,二是校園文藝及體育活動,三是全校性的活動。中國同樣有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為學生提供潛能發展的自由空間。另外,學校還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各種課外活動,這些活動在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情操、意志品質和生活情趣方面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3.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

在新加坡教師是國家公務員的一部分,正式的名稱是“教育官”。新加坡建立了一種合理的教師晉升制度,并有一整套與之相適應的考評辦法,實行相對靜態的制度化的管理。這就為不斷提高學校教育質量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中國高校也有一支專門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專職隊伍,其主要任務是負責學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時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動態,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

4.重視通過社會、傳媒等影響學校德育,營造良好的“德育大環境”。

兩國高校都在尋求形成“教育合力”,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第一,兩國都非常重視學校道德教育與社會的合作,力圖建立一個互相作用、不斷協調、目標一致的綜合教育網絡。第二,都非常注意利用社會教育環境的教育功能,注重社會公共環境的情境熏陶作用。新加坡不惜大量投資進行人文社會環境、場所的建設。同樣中國也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大學生在參觀、考察、訪問的過程中,會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三、中新高校德育實施方式的差異分析

1.德育的教學方式:顯性化與隱性化的差異。

顯性化的教學方式是指在組織形式上主要歸結為學校的系統教育,在內容上表現為系統的理論灌輸。隱性化的教學方式,是指在組織上主要是環境渲染,內容上則是分散的,伴隨著教師的教學過程或者社會輿論、習慣而發生的影響。在中國,學校德育方式強調系統的教育、理論的灌輸,注意道德知識的傳授,使道德教育具有強調政治性、注重統一性和規范性的特點。

新加坡課程很少用抽象的、純理論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概念對學生進行灌輸,而是將教育的內容滲透到學生的生活、學習、擇業、交友等實際中。相比較,中國道德教育的“內化”還是不夠,目前主要還是在規定的道德教育的課程中完成的。因此,與新加坡“看不見”的道德教育相比,中國是“看得見”的道德教育。

2.德育活動的開展:重形式與重內容的差異。

中國學校在開展各種課外活動中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如利用法定的節假日、活動周等開展各種慶祝、節目表演、演講,組織一定規模的便民服務時,存在著簡單化、教條化、形式化等傾向,在評估檢查中,重形式不重效果,甚至用“工作量”來代替“效果量”,導致活動中的形式主義。并且對實踐教育往往重視不夠,缺乏積極主動性,缺乏長遠的規劃,因此,各種活動落不到實處,實效性差。

新加坡教師在開展課外活動時,注重學生的自由討論,通常模擬真實生活場景,設計道德兩難問題,如植物人是否被實施安樂死,冒死救人是否該索取報酬等,引發學生的道德認識沖突,刺激學生改變認知結構,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層次,增強其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德育活動中,新加坡不僅重視內容及活動的實效性,而且注重學生的參與。

3.德育教育的著力點:重道德知識與重道德能力的差異。

中國道德教育側重于道德知識的傳授,重道德的認知,而新加坡道德教育則更為注重價值判斷和道德選擇能力的培養。中國與道德教育相關的課程中,絕大多數是使學生接受既定、公認的道德價值和信仰,而在幫助學生更好地探討倫理道德問題,提高道德思維判斷能力對方面尚有欠缺。

新加坡道德教育過程中強調德育與生活需要相結合,正面教育與反面教育相結合,強調道德教育要回答現實問題,把社會的復雜性作為德育的背景,重點培養道德選擇能力。這種側重非常值得我們借鑒。讓學生了解社會,學會選擇,把道德變為內在的需要而不是外加的規則,才能最終實現道德教育的目標。

4.德育中的心理教育:業余化與專業化的差異。

盡管中國一些學校也陸續開展了心理咨詢活動,但因為學科的專業化程度不夠,教師的專業化程度不高,學校對心理咨詢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學生對心理咨詢存在誤區等,心理咨詢的廣度和深度尚顯不足,甚至在某些學校流于形式。近年來出現的如徐力弒母案、云南大學的馬加爵案等就是佐證。

新加坡幾乎所有學校都設有心理衛生、心理咨詢類機構,這類咨詢機構有固定的編制、行政撥劃的經費和正規的工作制度與規劃,集中了一批受過專門訓練的心理咨詢專家全面為學生提供各種咨詢。

四、新加坡高校德育實施方式對我國高校德育實施工作的啟示

1.在德育教學方式上,促進顯性化與隱性化相結合。

在前述中國和新加坡德育實施方式的差異中,可知中國學校運用的是顯性化的教學方式,強調直接灌輸式使得學生在學校環境中無意識地獲得的經驗生體驗品味的行為少。這種顯性化的教學方式單一、直接,收效甚微。而新加坡著重隱性化的教學方式則使學生在學校環境中無意識地獲得經驗,是間接的、重視滲透的,強調德育應著重于通過學生的活動,即通過學生與其社會道德環境相互作用而積極思考、選擇和實踐來達到教育目的。

但是隱性化德育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無法完成系統的理論教育,所以我們應該善于把顯性化和隱性化的德育教學方式有機地結合,使兩者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2.通過德育活動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增強德育的實效性。

在西方道德教育領域中,有一種較為流行的說法,“道德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感染出來的”。這說明,學生的情感體驗是影響學生道德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新加坡的德育活動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重視活動內容的效果,在實踐活動所創設的自由寬松的氣氛和環境中主動自覺地實踐和選擇,寓教于樂,學生樂于接受,教學效果比較明顯。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就是一個教育的過程,學生社會實踐融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自我教育為一體,是受到學生歡迎的教育形式。中國高??梢越梃b新加坡的一些有益的做法,例如文化傳遞法、設身處地考慮法、價值澄清法等,這些都是在活動中強化學生情感體驗,將德育知識滲透內化,增強德育實效性的做法。

3.在德育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道德認知和道德選擇能力的提高。

在德育教育中學生不是知識的接收器,因而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也就是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創造性。學生在道德生活中能根據自己的愿望進行正確的選擇,把道德納入自己的認知體系,使德育真正提升人的道德水平。

中國一向教育重視理論的灌輸,可是在道德選擇和道德判斷的能力上卻有所欠缺。而新加坡道德教育過程中強調德育與生活需要相結合,正面教育與反面教育相結合,強調道德教育要回答現實問題,把社會的復雜性作為德育的背景,重點培養道德選擇能力。因此中國高校德育實施方式中更要重視通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雙向互動,加強學生的道德選擇和道德判斷的能力,畢竟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學生還是要去面臨現實問題的,在面臨道德兩難境地的時候,道德選擇和判斷的能力就非常關鍵了。

4.在德育實施過程中與心理教育相結合,促進學生人格全面健康發展。

心理學認為,個體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為不同的發展水平。因此在德育教育中要因人施教,分階段分層次地進行德育教育。國際教育基金總裁石峻吳博士曾指出:“在你們追求更高的學術和科技教育的同時,千萬不要忽略青少年的人格教育。否則,你們將會重復西方的嚴重錯誤。由于這些錯誤,西方得到的是犯罪、道德敗壞、家庭的崩潰與其他種種的有關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并不是科技的失敗,而是最基本的教育的失敗?!保?]這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在德育教育中,要充分結合心理學的知識,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咨詢,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展。

總之,德育是個古老而又不斷向前發展的話題,我們既要發揚自身勇于探索創新的精神,又要善于借鑒他國經驗。我們要不斷提高我國高校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就要放眼世界,不斷吸取先進科學的做法,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采取適合我國國情的德育實施方式,使我國高校德育健康迅速地發展,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展。

[1]比較德育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160.

[2]比較德育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173.

[3]頌文.日本、新加坡學校德育的歷史與現狀.中小學管理,1996.

[4]王大龍.新加坡教育的特色[J].教育研究,1996.

[5]辛慧麗.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及對中國的啟示[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

[6]王瑞蓀.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檀傳寶.學校道德教育原理.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道德教育新加坡教學方式
中小學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顧與展望
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
新加坡
五彩斑斕的新加坡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我在新加坡過冬天
探索不同教學方式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如何對幼兒開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