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粳7號生育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

2011-03-31 09:49王永超劉宏偉
大麥與谷類科學 2011年4期
關鍵詞:亭湖區花肥葉枯病

張 驊 王永超 劉宏偉 王 蘋

(1.亭湖區作栽站,江蘇 鹽城 224051;2.亭湖區農業委員會,江蘇 鹽城 224051;3.亭湖區植保站,江蘇 鹽城 224051)

連粳7號系連云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新育成的中熟中粳類型新品種,2010年通過江蘇省審定(審定編號:蘇審稻201008)。2010年亭湖區引進種植,2011年該品種作為亭湖區水稻高產創建的主推品種,表現出產量高、綜合現狀好的特點。

1 產量表現

2011年亭湖區在便倉鎮思源村種植300多hm2,平均產量723.98 kg/667 m2,2011年全區作為水稻高產創建的主推品種,推廣種植面積達690 hm2。雖然受6月中旬前的干旱,7、8月的澇災天氣影響,但連粳7號仍表現出高產穩產的優勢,比全區水稻單產增長17.1%。

2 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適中

2011年連粳7號在亭湖區便倉鎮白腳土區5月中旬播種,10月中旬成熟,全生育期150 d左右,植株高98 cm,一生總葉片數17張,地上部5個伸長節間,綜合性狀優良,適宜在亭湖區旱育機插秧稀植稻田中應用。

2.2 莖稈彈性好

連粳7號后期生長清秀,有利于提高千粒重,基部第1、2節間較粗壯,彈性強,抗倒伏中等,有效地控制了后期的倒伏。2011年全區大面積種植,無一例倒伏。

2.3 分蘗性強

連粳7號基本苗5.6萬/667 m2,高峰苗31.4萬/667 m2,穗長24.7 cm,上三葉平均劍葉長25.2 cm,倒二葉長26.8 cm,倒三葉長27.2 cm。

2.4 產量基礎牢

連粳7號水稻株型緊湊,穗型較大,分蘗力較強,整齊度好,后期熟期轉色較好,抗倒性中等。有效穗數294萬穗/hm2,每穗實粒數130粒,結實率90.3%,千粒重26.6 g,全生育期150~155 d。據2011年9月28日鹽城市組織專家測產考察,成穗23.6萬/667 m2,每穗總粒數132.3粒,結實粒90.4%,理論產量可達762.1 kg/667 m2。

2.5 抗逆性強

連粳7號田間表現綜合抗性好,抗倒性好,高抗條紋葉枯病,黑條矮縮病,中抗稻瘟病、白葉枯病,中感紋枯病。

2.6 口感好

根據農業部食品檢測中心檢測結果,米質達到國標二級優質稻谷標準,食味、口感好。

3 高產栽培技術

田間考察調查結果表明,連粳7號在本地栽培要協調好單位面積穗數和穗粒數之間的關系,穗數和穗粒數存在著顯著的負相關。在栽培策略上要適當控制基本苗,抓低位分蘗,爭大穗多粒。理想群體結構為穗數22萬 ~25萬/667 m2,每穗粒數120~140粒,結實率90%,千粒重27 g。

3.1 適期播種

根據亭湖區常年氣象資料,8月21~25日、8月26~31日、9月1~5日、9月6~10日常年日均溫分別為24.6、25.6、25.3.、22.9℃,92%保證率日均溫≥20℃、≥15℃的日期分別是9月25日、10月23日,臨界安全齊穗期為9月10日,臨界安全灌漿期為10月23日,9月5日至10月20日常年活動積溫為932℃、平均日均溫為21.2℃,晝夜溫差達9.9℃。因此,亭湖區連粳7號齊穗期適宜在8月25日至9月5日,成熟期宜在10月20日之前,即其最佳播種期應該在5月10日至25日。

3.2 培育壯秧

培育多蘗壯秧是連粳7號獲得高產的前提。秧齡在30 d左右,旱育壯秧指標為葉齡6.2~6.5、苗高20 cm左右、單株帶蘗≥1.2個、基部第1葉位分蘗發生率≥60%、基莖粗≥4 mm、根數≥20條。

秧田播種量水育秧播種25~30 kg/667 m2,旱育秧播量35~40 kg/667 m2,大田直播用種3~3.5 kg/667 m2,肥力低的秧田可適當加大播量,機插秧可推遲到5月20日以后播種,秧齡20 d左右。

控制秧田與大田比為1∶10左右,嚴格旱育旱管,培育矮壯多蘗壯秧。

3.3 適時移栽

小麥、油菜等夏熟作物收獲后及時滅茬干整,放水整地耙平。水耙地前施土雜肥45 t~75 t/hm2,干整放水后施尿素300~375 kg/hm2、過磷酸鈣900~1 050 kg/hm2、氯化鉀 150~225 kg/hm2作基肥。麥茬稻應盡早移栽,一般在6月15-20日,最遲不超過6月25日。連粳7號適宜行距為27~30 cm、適宜株距為13.0~13.5 cm,栽足30萬穴/hm2、每穴2~3苗,基本莖蘗苗數為100萬~120萬根/hm2。忌行距過小和穴株數過多。移栽要做到淺、直、勻、挺、少,即插得淺,行株距直,每穴苗數勻,苗株挺直,不漂不浮,植傷輕。

3.4 平衡施肥

連粳7號作單季稻種植,適合麥茬中稻栽培,秧田施足基肥,早施斷奶肥,巧施送嫁肥,培育適齡帶蘗壯秧。目標產量9 000 kg/hm2的總施氮量為純氮270~300 kg/hm2,同時配合施用磷鉀肥。其中氮肥基蘗肥、穗肥適宜比例為6∶4。

移栽后5~7 d,秧苗返青立苗,需追施分蘗肥。追施尿素75.0~112.5 kg/hm2或等量含氮的復合肥或碳酸氫銨。結合施肥用丁·芐1.2 kg/hm2或丁草胺顆粒劑15 kg/hm2,拌尿素或細潮土撒施兼除雜草。追施穗肥,用尿素150~225 kg/hm2或等量含氮的復合肥,分促花肥和?;ǚ适┯?,用量各二分之一。促花肥在葉齡余數3.5~2.5時施用,?;ǚ试谌~齡余數1.5~1.0時施用。穗肥要視苗情施用,群體大、葉色深的田塊要少施,反之要多施重施。采用根外追肥噴施2%尿素、0.2%磷酸二氫鉀或其他葉面肥2~3次。

3.5 科學管水

渾水栽秧,避免淀漿后栽插困難;活棵后淺濕交替灌溉,秧苗移栽后,寸水護苗活株,返青后淺水分蘗??偳o蘗數達到預期成穗數的70%-90%時,脫水分次輕擱田,高峰苗數控制在適宜穗粳的1.3倍以內。拔節至揚花期淺濕交替灌溉,水稻孕穗期至抽穗期對水分較為敏感,必須保持10~15 d的2~3 cm淺水層;灌漿期干濕交替;其他時間間歇濕潤灌溉。成熟收獲前5~7 d斷水,以提高千粒重和增加整精米率。

3.6 病蟲害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充分利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等措施,依據病蟲害防治標準、用藥標準,實施病蟲害綜合專業化防治。農業防治上,可采取秋耕滅茬、春季灌水方法,壓低螟蟲冬后存活基數;可清除田邊、溝邊雜草,減少灰飛虱越冬場所,壓低蟲口基數;適當推遲播栽期,避開1代螟蟲發生以及灰飛虱遷入秧田高峰期,減輕條紋葉枯病和黑條矮縮病發生危害;可在田間利用頻振式殺蟲燈等直接誘殺害蟲?;瘜W防治上,選用Bt、井岡霉素、阿維菌素等高效、低毒、低殘留、環境友好型的生物源農藥??茖W合理使用咪鮮胺、三環唑、吡蟲啉、三唑磷、噻嗪酮等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藥。嚴格遵守GB4285、GB8321等國家標準中的有關農藥的使用要求,注意農藥使用安全間隔期,實施農藥輪換交替使用,禁用使用高毒、劇毒的化學農藥。使用惡線清、浸種靈等浸種藥劑處理稻種防治惡苗病、干尖線蟲病;秧田期重點防治灰飛虱、稻薊馬和條紋葉枯病、黑條矮縮病;大田移栽后至分蘗期仍要抓好條紋葉枯病和黑條矮縮病的防治,適時防治螟蟲;穗頸瘟、枝梗瘟必須在破口初期用三環唑類農藥防治1次,隔5~7 d再防治1次。近年來雜草稻和稻稗發生較重,在搞好化除的前提下應堅持深旋耕10 cm以上,并及時去除第1次灌水后浪渣,可有效控制雜草稻、稻稗發生。

3.7 適時收獲

當90%的籽粒黃熟或齊穗后45 d左右開始收割。并保持一定曬谷厚度,有條件的可以采用烘干機低溫干燥處理,使稻谷水分含量保持在14.5%左右,以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堊白粒率和堊白度,提高稻米品質。做到九黃十收,收時不混雜,不放在瀝青路或污染過的場地晾曬,以確保品質優良。

猜你喜歡
亭湖區花肥葉枯病
氮肥運籌方式對水稻穗頸瘟的影響研究
立足常規課堂的化學微項目教學實踐研究
——以“鐵花肥”教學為例
小貓花肥
水稻施?;ǚ逝c不施?;ǚ十a量對比試驗簡報
亭湖區菱角-茼蒿水旱輪作綠色生產模式
鹽城市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現狀分析
互聯網背景下的農村科技服務現狀研究一以鹽城市亭湖區為例
高技能人才工作實踐與探索
水稻白葉枯病菌Ⅲ型效應物基因hpaF與毒力相關
蘋果炭疽葉枯病在芮城縣的發生特點及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