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性與英國貴族的衰弱:論《長日留痕》中管家的職責與尊嚴

2011-05-03 02:26陳景行
關鍵詞:殖民話語權

陳景行

摘 要:石黑一雄的《長日留痕》因其對英國性的準確把握榮獲布克獎。小說主人公男管家史蒂文森探索職責和尊嚴意義,追求自身價值的過程反映了二戰后英國貴族階層經濟實力大減,政治特權地位動搖,紳士理念落伍的全面衰弱狀況,并進一步揭示出戰后英國在自我身份重建過程中出現的殖民霸權中心話語權失落和美國化等現象。

關鍵詞:男管家;英國貴族;英國性;話語權;殖民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1)-03-0069-02

小說《長日留痕》的主人公達林頓府邸男管家史蒂文森是一個足以代表英國的典型形象?!霸谟⒏裉m才有男管家。而在其它國家,無論實際上使用什么樣的稱謂,也僅有男仆”。[1](35)在英國,男管家(butler)既為主人提供貼身服務,也幫助主人管理莊園宅第和傭人,被稱為“紳士的私人紳士(gentlemans personal gentleman)”。男管家是英國上流階層的身份標識,也是代表一定時期內英國特定階級風尚的符號。小說中男管家史蒂文森對職業尊嚴的反思和今昔對比的回憶,呈現出戰后英國貴族之家繁華落盡,陷于衰敗的境況。史蒂文森對“職責”和“尊嚴”的不斷再定義,也使男管家形象成為后帝國時代英國性重構的象征。

一、貴族家業的凋敝和帝國經濟霸權的失落

在被問及所著小說中人物是否都普遍專注于一種抽象的責任感時,黑石一雄曾特別提及《長日留痕》中的史蒂文森,并稱其“有一份夸張的責任感”。[2]戰后達林頓府被轉賣給美國商人法拉戴,府上人手銳減,史蒂文森發現他“竟然自己承擔起了許多公認只有最為寬容大度的男管家才會做的工作”。[1](7)尤其是在外出旅行前,史蒂文森意識到“達林頓府在本世紀內將可能首次變得空空蕩蕩的——自從該府落成以來,這種情況是第一次發生”[1](19)。與戰后英國社會出現的變化相聯系,造成貴族階層家業凋敝,仆從散盡窘境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戰后英國政府向貴族階層加征的累進所得稅和遺產稅等各種稅負。同時政府為復蘇戰后經濟,向民眾提供各種就業機會。貴族府邸雇員人數銳減,雇員費用大幅上漲。貴族宅邸歷來被認為是地位和威望的象征,是家族幾代人精心修葺的成果,英國貴族階級卻迫于經濟壓力,不得不將達林頓府這樣的祖宅家業轉售他人。

小說中貴族產業的凋敝折射出戰后英國為重振國力,復蘇經濟,重新尋找大國定位采取的一系列經濟措施。戰后四五十年代,美國已取代英國成為戰后主導世界經濟秩序的頭號強國。擁有兩百年歷史的達林頓府正是在五十年代中期,達林頓公爵身故之后,被轉賣給美國富豪拉法戴?!斑_林頓勛爵的去世和法拉戴對達府的收購,在話語層面上分別象征著維多利亞式權力的喪失和新世界秩序的建立”。[3]小說中,史蒂文森的一位同行這樣評價達林頓府的易主,“美國人,是嗎?說真的,現在只有他們那類人才能花費得起了……”[1](198)歷史悠久的英式貴族宅邸達林頓府由美國人法拉戴接手是新舊國際經濟秩序交替的象征?!芭c一大群員工共同工作,唯某人之命是從的歲月絕不可能重返我們的生活了?!盵1](40)史蒂文森對達林頓府往昔歲月的惆悵回憶既是對帝國歲月的追憶,也標示著帝國身份破滅后帶來的無力感和幻滅感。

二、貴族政治特權的動搖和殖民話語權面臨的挑戰

“尊嚴”是小說中和“職責”密切相關的另一個話題。史蒂文森認為“‘尊嚴的至關重要處在于男管家必須具有不叛離其所從事的職業本色的才能?!盵1](34)即“尊嚴”的判斷標準就是能否恰當地完成與個人地位相符的職責。旅行期間,史蒂文森聽到一種關于尊嚴的新定義:莫斯庫姆的村民哈里·史密斯認為“尊嚴并不只是屬于紳士”,“無論你是誰,也無論你是富還是窮,你生來就是自由的,你一出生就可以無拘無束地表達你的見解,而且可以投票選舉你所傾向的下院議員、或是投票讓其下臺。恕我而言,先生,那就是尊嚴的真正含義?!盵1](151)史密斯的想法與戰后英國貴族統治階級受到平民挑戰的歷史背景密切相關。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工黨兩次上臺執政期間,建議國王敕封的“工黨貴族”均以中產階級為主體。1945年艾德禮政府建立,總共敕封了17名工會代表和工人活動家為貴族?!?0世紀20年代中產階級和‘工黨貴族開始進入上院之后,表明了英國貴族群體和貴族院的質變……這一變化客觀上展露了英國政治制度和社會不可阻擋的民主化和平民化進程?!盵4]貴族精英政治正不可避免地走向末路,最終上議院將徹底廢止貴族特權,進入民主化的新時代。

然而史蒂文森并不贊同一般人僭越平民身份,參與國事。他心甘情愿成為貴族主人的附庸,相信“我們應全力以赴地為那些偉大的紳士提供盡可能好的服務,因為他們的手中真正掌握著文明的命運?!盵1](162)史蒂文森對貴族主人的“盡忠職守”,是一種被殖民者不自覺順從于掌握話語權的殖民者的表現。小說中斯賓塞先生為了向其它貴族證明大眾是無知的,因而無需享有民主權力,不斷地就世界經濟和政治問題追問史蒂文森。史蒂文森隨即表示他對此類問題一無所知,因為他知道“對此問題素手無策顯然是他們所期待的事”[1](158)。男管家放棄自我觀點表達的行為,構成了小說的一個“他者”隱喻,“史蒂文森被刻畫成一個沒有思考能力,沒有自己思想的人,而這正是殖民話語中有關‘他者定義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特征?!盵5]

小說中以平民身份挑戰貴族政治特權的村民哈里·史密斯代表著與之相對應的另一種殖民隱喻。哈里·史密斯來自位于英國西部的德文郡,與英國西南端的康沃爾郡相鄰,后者是史蒂文森旅行的終點。歷史上,德文郡和康沃爾均曾是凱爾特人部落主要聚居地。根據??颂卦凇秲炔恐趁裰髁x》一書中的觀點,英格蘭核心工業地區和凱爾特工業地區之間存在著不平衡發展。與經濟發展上的落后相對應,凱爾特邊緣地區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受到英格蘭核心工業區的控制?!昂?颂匕l現,同一時期英國對于海外殖民地與國內殖民地的統治模式其實是一致的,殖民者對于國內和海外的領土的控制都是功利性的?!盵6]哈里·史密斯的自由主義觀點不僅針對國內的貴族寡頭政治,放在殖民語境中來看,還是被殖民者打破“他者”式沉默,挑戰殖民話語權的一種隱喻。小說中這對有關貴族政治特權的隱喻暗示了戰后英國重構英國性過程中對殖民話語權這一帝國遺產的維護,以及后殖民語境下殖民話語權威性受到的挑戰。

三、紳士理念的落伍和美式文化系統的勝利。

“尊嚴”和“職責”并不僅是管家追求的人生理想,還代表了與高貴地位相聯系的紳士氣度和涵養,是史蒂文森竭力模仿的對象。旅途中,莫斯庫姆村民請他對紳士的素質發表看法?!八^的素質或許可被最有效地稱為‘尊嚴”[1](150)。史蒂文森的回答得到村民的贊許。與之相反,村民對附近某幢大房子前任所有者的看法是 “那位林賽先生根本不是什么紳士。他也許很富有,但他絕對不是位紳士”[1](149),以及“他這類人的問題在于誤將趾高氣揚、神氣活現視為尊嚴?!盵1](150)紳士理念一直為英國貴族階層所推崇,貴族們引以為傲的紳士風范和品性令他們相較于林賽先生之流顯得卓爾不群,引人欽慕。

“紳士觀念的實質正如這個詞(gentleman)所說的,它來自一個純潔的基因或得到很好的教養,因此能夠溫文爾雅并富有同情心,舉止得體并充滿想象力?!盵7]強調“溫文爾雅并富有同情心”的紳士理念是在維多利亞時代道德規范的基礎上建立的,并隨著帝國擴張轉播到世界各地,成為英國人民族精神的外在身份標識。小說中達林頓勛爵在對手眼中“是位典型的英國紳士。公正體面、誠摯坦率而且本意善良?!盵1](84)

與之相反,美國大使劉易斯在小說中被塑造成一個美國式功利主義的典型。為阻止法國與英國在改善戰后對德待遇問題上取得一致,使美國國家利益最大化,劉易斯違背誠信,甚至不惜在會談中使用挑撥離間的手段。他曾毫不客氣地指責勛爵“是位業余政治家,而當今的國際事務已不再適用于紳士型的業余愛好者”。[1](84)勛爵回擊劉易斯的“專業主義”意味著“要將更個人的貪婪和利益置于優先,而不是看見世界充滿良知和正義的強烈愿望”。[1](84)

小說中這一情節象征著以紳士風度為代表的英國文化系統和以功利主義為代表的美國文化系統的一次碰撞。無論其代表的是何種高貴情操,在現代政治實務中,紳士理念因為落伍且不切實際而居于下方。正如劉易斯預料的那樣,勛爵之后反被納粹勢力利用,成為反猶太運動的支持者,不僅解雇府上兩位猶太裔女仆,還“試圖勸服首相本人接受訪問希特勒先生的邀請”。[1](183)

“文化系統之間同質因素越多,其中一個文化系統抵御另外一個文化系統的滲透和影響的能力就愈弱,美國很自然地成為英國認同建構的另一個敵人?!盵8]英國在重構民族特征的過程中面臨著美國化的嚴重威脅。小說中管家史蒂文森原先認為自己無法對新主人美國式的調侃逗趣作出得體應對,并將此看做為“非以熱情去履行的職責”[1](13),但到了小說結尾,史蒂文森卻認為“調侃打趣正應該是雇主期望職員去執行的,合情合理的職責”[1](201)。美國文化系統掌握話語權是戰后英國重構英國性遇到的又一問題。

四、結語

《長日留痕》的作者石黑一雄與拉什迪、奈保爾三人并稱“英國移民文學三雄”。石黑一雄1954年出身于日本長崎,六歲隨雙親移居美國,在英國接受教育。由于種族背景的不同,他能夠跳出英國的傳統身份意識,從局外人的角度觀察戰后英國社會重構的過程,對于何為英國性有著更為清晰的認識。小說題名為《長日留痕》(The Remains of the Day),以落日余暉的意象暗指昔日的帝國輝煌,戰后英國社會傳統的失落和越來越難以維系的歷史延續感,其中英國歷史上最古老并長期占據特權地位的階層英國貴族的衰弱尤為典型。小說由此揭示了戰后英國應對美國為主導的經濟秩序,維護帝國遺產和殖民話語權,抵御美國化威脅等一系列與重構英國性相關的議題,在全球化背景下對英國民族身份和價值理念重塑過程進行了深刻審視。

參考文獻:

[1]石黑一雄.長日留痕[M].冒國安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

[2]李春.石黑一雄訪談錄[J].當代外國文學,2005,(4).

[3]鮑秀文,張鑫.論石黑一雄《長日留痕》中的象征[J].外國文學研究,2009,(3).

[4]閻照祥.英國近代貴族體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4.

[5]劉向東.敬業的男管家——評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的小說《黃昏時分》[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2).

[6]趙希方.后殖民理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200.

[7]Cook,E.T.&Wedderburn;,A.The works of John Ruskin[M].London:Gorge Allen and Unwin Ltd.,1909:197.

[8]洪霞.在二元選擇之間:當代英國文化模式解析[J].南京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3).

猜你喜歡
殖民話語權
網絡圈群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破圈困境與路徑選擇
話語權是一種暴力
非洲出版業的歷史、現狀與挑戰
陳年凡客創始人
爭衡·重塑·掌控
《黃色墻紙》的女性主義解讀
《魯濱遜漂流記》中的話語殖民和宗教殖民
話語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