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通識教育對我國的啟示

2011-05-03 02:26陳晨
北京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 2011年6期
關鍵詞:通識教育美國啟示

陳晨

摘 要:社會不斷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我國高校專業教育弊端凸現,通識教育不斷受到關注。美國是實施通識教育的典范國家,因此,對美國通識教育有一個深入的認識,借鑒美國經驗,提出適合本國國情的通識教育實施策略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價值。

關鍵詞:美國;通識教育;啟示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1)-03-0216-01

“通識教育”起源于歐洲的自由教育,既是大學的一種理念,也是一種人才培養模式,其目標是培養完整的人,又稱“全人”,即備遠大眼光、通融識見、博雅精神和優美情感的人,而不僅僅是某一狹窄專業領域的專精型人才。通識中的“通”不是通才的“通”,而是貫通的“通”??梢?,通識教育是非專精化、非技能性、非功利性的教育,是一種建立人的主體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與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環境建立互為主體性關系的教育,也就是說是一種完成“人之覺醒”的教育。

一、美國通識教育簡介

(一)通識課程的設置。美國高校課程主要主要包含三大塊:通識教育課程、主修課程和自由選修課程。通識教育課程涉及外國文化、歷史研究、文學與藝術、道德思考、科學、社會分析等領域,并注意各領域的平衡,各學校都設置了核心課程,每個學生都必須修習。哈佛大學規定,每一位哈佛大學生至少應修習通過32門課才可以畢業,其中有8-10門核心課程即通識教育課程。

(二)通識課程學時及年限安排。美國通識教育課程門類齊全,但課時并不多,每一門課要求卻很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必須閱讀大量的相關資料才能達到要求。此外,美國很多大學四年始終貫穿著通識課程的開設,耶魯大學規定,新生入學后,一般首先學習通識教育課程,要求新生不要過早決定自己的主修專業,學生一般要到二年級結束或三年級開始,并讀完所要求選修的通識教育課程獲得相應的學分,才允許其申報主修專業。

(三)美國通識課程管理。美國大學都有專門的通識教育管理部門,哈佛大學的核心課程設立了自己獨立的管理實體,管理機構由一個常務委員會和八個下屬委員會組成,每一個下屬委員會負責一個課程領域的管理和建設,師資的確定也要經過核心課程委員會的嚴格考核、選拔。此外,哈佛大學還專門成立了一個課程選擇的咨詢機構,由許多資深的教授組成,以幫助學生更加熟悉選課規則,正確選課。

(四)通識課程的評價。美國高校不會區分課程對學生是必修課或者是選修課而有所差異的組織教學,教師也不會區分學生是必修課的或者是選修課的而提出不同的要求。其對通識課程的評價分為若干領域,具體領域因校而異。如美國州立大學紐約學院的通識教育課程分為9個領域: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藝術、人文、寫作和閱讀、推理、非西方傳統、美國歷史、外語。

二、借鑒與啟示

(一)理念層面

1、厘清通識教育內涵,明確通識課程目標。從培養學生全面素質和能力出發,充分認識通識教育意義。通識教育不應該是專業教育的補充與延伸,而是超越了專業教育,為了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就其目標而言,應該是培養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有社會責任感的、全面發展、適應世代發展的社會的人和國家的公民。

2、調整思路,注重教育自身主體性和課程設置的人文性。我國當前教育的政治化和商品化趨勢,使教育自身主體性和學生的主體性逐漸被淡化,教育成為為政治和經濟領域服務的附屬領域。而美國通識教育告訴我們,教育是作為社會有機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存在的,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應強調基礎性和人文性,注重對學生基本素養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制度層面

1、加強通識課程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統。加強對高校通識課程的申報、執行和評估的管理和執行力度。明確規定課程教學和學習的要求,設立專門部門進行通識課程管理,并鼓勵教師和學生參與通識課程的建設與管理。

2、關注通識課程評價與考核,建立科學合理的測評體系。成立專門的考核、評價機構,對課程具體開設情況、教師水平及學生學習質量進行嚴格的考核評估。對于通識必修課的考核,改變單一的以考試為主的方式,加強平時學習情況的考核力度。

3、注意相關配套制度建設,研究制訂系列通識教育鼓勵性政策。將通識教育視作提高高等教教學質量、推進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主要手段和途徑,加強與通識教育相關的配套制度規范的建設,制定一系列的鼓勵性政策和法規,如:教師考核機制、學生獎勵機制等,將通識課程講授情況作為測評教師、職稱晉升的一個因素。

(三)實踐層面

1、改善課程設置體系,構建合理的通識課程實施模式。在我國大學課程原來的基礎上和現有的制度條件下,調整課程的內容、形式,合理增大通識教育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比例。在具體實施模式上,借鑒美國經驗,設置核心通識課程,并在不斷的研究過程中,探討適合自己的模式。

2、改變單一的通識課程教學方式,尋求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通識課程的教學方式不應簡單采取其他課程通用的班級授課制的授課方式進行,應根據通識課程的意義和目的,采取講座、學術報告、小組討論、研討班、獨立研究和活動教學等多種方式進行。

3、調整修習年限,促進通識課程的縱深發展。我國大學通識課程只在一二年級開設的規定,不利于通識課程系統的形成,學生也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系統的學習通識課程,同時還人為的制造了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的對立,割裂了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的相互融合。因此,我們應該借鑒美國大學做法,增加通識課程的數量和種類,通識課程涵蓋高級課程,在大學四年延伸,加強通識課程的整合。

參考文獻:

[1]陳向明.對通識教育有關的概念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2]易金生.中美通識課程設置的比較分析[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2003,(3).

[3]唐瑞,于洋.中美研究型大學通識課程的比較研究—以哈佛大學、北京大學為例[J].理工高教研究,2008,(1).

猜你喜歡
通識教育美國啟示
通識教育與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認證模式T的人才培養模式
國外跨境電子商務稅收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美國商業銀行衍生品業務的特點分析
應用型本科院?!巴ㄗR教育”的教務管理及對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