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教育認證模式T的人才培養模式

2016-11-10 08:14于蕾劉玉萍李薇王彬
計算機教育 2016年7期
關鍵詞:專業教育通識教育創新教育

于蕾 劉玉萍 李薇 王彬

摘要: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理念的基礎上,以學分制改革為核心,提出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模型:夯實基礎、面向應用、拓展思維、培養創新、國際交流的5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探討工程教育認證模式下人才培養體系的具體實現途徑。

關鍵詞:人才培養;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導師制度;創新教育

0.引言

人才培養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而創新型人才培養是高等教育創新的使命,是時代的呼喚。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培養模式是關鍵,培養目標是培養模式的核心要素。許多歐美發達國家高校在人才培養模式上不僅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而且極為強調要適應社會的各種需求,培養目標也日益多樣化。

1.創新型人才培養5層次體系模型

大學教育的目標不是培養一般工程師,而是培養具有一定科學精神的現代社會的知識分子,而科學精神的靈魂是創新,創新的基本保障是探索具有現代理念的教育模式?,F代理念的教育模型特點是以知識傳授為基礎,以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以素質內化為目標。通過大量的調研與實踐,目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存在創新乏力的現象,主要表現在創新意識差,動力不足;創新人才培養力度不夠;創新機制存在漏洞,以及創新氛圍不夠濃厚。針對這一問題,我們提出了創新型人才培養新模型,核心是拓寬基礎、強化實踐。從實施的階段分,培養模式分3個階段,大類培養(通識教育)、專業培養和個性化培養;從體系結構分,培養模式分為5層次體系結構,如圖l所示。

(1)以評估創新為牽引——夯實基礎:扎實的基礎知識是提高能力和素質的基礎與載體。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不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知識與創造力的地基觀認為,知識和創造力之間的關系如同地基與大樓之間的關系。知識層越深厚、越堅實、越豐富、越廣闊,其思維的能力就會越高。一個人只有積累了足夠的知識才會有所創造,這是實現質變的根本。計算機學院在設置課程體系時,以滿足專業認證通用標準及補充標準為要求,規劃基礎課程,并根據學科自身特點,構建實驗方案。

(2)提高質量產出——面向應用: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將所學的知識能夠應用于實際,在應用的過程中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新,這是實現知識能力型人才培養的主要階段。工程教育認證提出了以學生學習產出為導向的教育新理念,即能夠將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用于解決復雜工程問題。通過加強專業教育,完善實踐教學環節,使學生既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又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注重素質發展——拓展思維:素質教育是大學教育的基礎,是高等教育領域的重要教育改革與實踐。創新型人才應該具備自主學習能力、信息獲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及科學研究能力,而這些能力產生的源泉是拓展思維。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學習興趣,通過引導學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從而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奠定基石。其次,在經典教學的基礎上,引入其他教學模式,如講座、討論、辯論等,以提高課堂效率和擴展信息量。最后,將科學研究成果引入到教學中,即根據當前的研究成果和社會的發展更新教學內容,增強教學活力,加強師生的雙向互動,激發學生的研究意識、研究興趣和創新意識,進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4)構建“一制一組一化”機制——培養創新:人才培養的最終目的是要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這是民族進步的靈魂?!耙恢埔唤M一化機制”是指通過導師制、小組機制、個性化培養,探索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相結合的培養機制。引入導師制,在課程學習、研究創新、職業規劃等方面指導學生;加強個性化培養,學生自主選擇導師、自主選擇課程;提供創新教育平臺,利用小組機制,引導學生自由探索,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挖掘學生的創新潛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5)借鑒國際先進理念——國際交流: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高科技下的素質教育,而單純照搬國外的教學模式也不符合我國的國情,因此必須走自己的特色之路,即通過與國外知名大學進行合作,聘請國外教師進行授課,以及將學生派往國外進行交流學習,將國外好的教學理念轉換成適合我國教睛的教學模式。

2.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實現

2.1實行通識教育,奠定堅實基礎

大學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效結合是大學本科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所謂通識教育是指大學生所應當具有共同的知識和訓練,這是拓寬學生基礎教育,拓展學生思維方式,實現文理貫通的一種教育模式。通識教育以基礎教育為主,這一階段主要為學生打下寬廣的知識基礎,為學生今后進入不同專業奠定基礎。

目前課程整合常用的方法主要有3種:一是依靠學科進行整合;二是以獲取知識的方式為基礎;三是依靠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整合。單純使用任何一種方法都有缺陷,因此,在進行課程整合時需綜合考慮上述3種方案。①從大的方向,按學科進行整合,即將各專業按一級學科劃分為6大類,對于每一大類中各專業的基礎課程,都按照通識教育的思想進行設置,保證學生具有廣闊的工程背景知識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促進學科交叉。例如我校計算機學院的3個專業的培養計劃中增加了電類基礎課程,這些課程促進了計算機專業與電子專業之間的彼此交融,使電類學科的學生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擴大了知識面,改善了知識結構,從而做到大跨度的觸類旁通,體現寬口徑的原則。②增加知識獲取的途徑。為了把學生錘煉得知識面更廣、后勁更足,我校提供了校級選修課平臺,包括A類(人文社科類)和B類(自然科學類)。其中A類共開設42門課程,涉及文化、社科、外語、金融管理和文體健康等方面;B類共開設34門課程,涉及材料類、機械、計算機應用、實驗類、數理化基礎、自控等方面。③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主體與客體、認識與實踐是相互作用、辯證統一的。為了切實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我校要求工科類專業的學生實踐環節不能低于40周,為真正落實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2加強專業教育,彰顯應用特色

為了加強計算機學院各專業的專業教育,計算機學院在制定培養計劃時做了改革:在不增大學生學分的前提下,擴大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范圍,將原先各專業的專業課調整為院級選修課,將那些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課程列為每個專業方向必修的課程,使學生在掌握基礎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運用和分析知識的方法和手段。

“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可以使“理性主義”與“實用主義”達到某種程度的融合,適當地指定課程有利于學生扎實基礎的培養,但過多的指定則會束縛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不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為了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計算機學院對于實踐教學進行改革,提出“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即將實踐環節設為綜合實踐(課內實驗、實踐類課程、集中實踐環節3大模塊)-校外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畢業設計(如圖2)。其中課內實驗是指每一門課所帶的實踐環節,目的是加強學生對本課程的理解;實踐類課程是指緊跟時代步伐,給學生講授當今比較流行的與本專業相關的新技術,保證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緊跟國際新潮流;集中實踐是學生學完若干專業課程后進行的綜合性實踐環節,使學生能綜合利用自己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加強實踐環節,使學生逐步走近對世界的整體性認知和規律性認識,形成全新的理念,學會從總體上大跨度地、綜合性地理解和掌握科學技術的理論和規律,廣開思路,系統性、創造性地解決各種復雜問題。

2.3優化課堂教學,積極推進現代化的教學考核模式

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方式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重要途徑。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讓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為目標,這種教育方向容易忽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學習主動性。先進的教學理念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基礎,也是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切實做到“授人以漁”的保障。西安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對課程教學采取了原型化的教學模式(如圖3),將課堂教學分兩種形式進行?;A性教育:以學生接受性學習為主,目的是使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這時所采取的教學方法主要有形象思維法和問題驅動法。通過形象思維法,可以將抽象概念形象化,復雜問題簡單化,進而幫助學生轉變思路,理出一條清晰的脈絡;問題驅動法教學是以問題為中心,通過提出一個與所學內容相關的實際應用問題,在教師的幫助下,激發學生認知心理上的參與感,利用所學知識積極地思考,從而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掌握基本應用。專業課程教育:由于觸摸到專業領域的較前沿,這不僅涉及學習已知的知識,還涉及對未知知識的探索,因此采取接受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教師在構思課堂教學時常常將自己的科研成果轉化到教學之中,從而讓學生可以了解最新科研成果;同時加強對話,突出啟發性,強調互動性。通過對話,教學活動就不再單純是掌握知識的認知過程,而是學生個體自我充分展現、主體性得以全面發展的過程?;有允菍υ捊虒W的深層次發展,通過互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因此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互動,讓學生在課堂中參與研究,提高對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效果考查與學生評價中,以往學生的考試分數是由其最后的卷面成績一次性定的,用這種方法來評價一個學生比較武斷。學分制以來,學院要求任課教師采取一種動態的、持續的考查,即在講授課程的同時,教師設計考查內容,組織考查過程,這包括布置作業、選擇小的課題研究、實驗等方式,從而鼓勵了學生的創造性,切實推進素質教育。在實踐中尋求高等教育理論學習的側重點、創新點和不足之處,這也是對學生進行全方位考查的一種有效手段。

2.4營造創新氛圍,培養創新能力

優秀本科人才培養應強化創新和創意教育,這是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的研究性教學模式的體現。我校在修訂學分制方案時,將創新學分納入本科人才培養計劃,要求本科生在校學習期間必須取得2個創新學分。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小創造、小發明和有關科技活動,西安理工大學特設立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對于學生參加創新活動并達到一定成果的,除可獲得創新學分以外,還可獲得相應的創新成果獎;與此同時,推動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此外在安排學生的畢業設計時,要求盡量結合指導教師的科研課題,因為創新始于問題,源于實踐。鼓勵優秀學生把研究成果寫成學術論文并進行發表,在畢業設計(論文、實習)中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鼓勵學生到具體部門做畢業設計,提前與用人單位接洽,為日后順利進入工作崗位奠定基礎。

制度創新也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保證。為配合新形勢下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計算機學院修改了原導師制度,對剛人校的新生,按專業每3個人分配一名導師。這樣做首先解決了新生入校的適應問題,在遇到困難時,通過和導師的零距離接觸,幫助學生培養自我調整的能力,促進他們健康地成長和發展,使其自我意識逐步走向成熟,為今后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導師可以輕松地掌握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選課、學習計劃、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等環節加強指導,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嚴謹求實的學習態度。同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使其逐步融人自己所研究的課題,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研究的思想和方法,為培養其綜合素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對于學生,通過和導師的頻繁接觸,可以對本專業的知識領域及發展有更及時、更深刻的理解;此外,通過參與導師與企業之間的項目,可以實現“重學重術”的教育理念,保障工科人才培養途徑的完整性,使學生的知識結構具有更為廣泛的適用性,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實踐能力,達到對工科人才“厚基礎”和“強能力”的目標要求。

2.5進行國際交流,探索特色教學理念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探索有特色的教學模式,計算機學院與澳大利亞國立埃迪斯科文大學進行友好的合作。通過聘請國外教師授課,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國際意識,而且可以將國際化的教學理念與我們已有的教學理念進行融合,取長補短,并從教學實踐中總結、提煉和概括出來的教學模式進行理論研究,從而形成特色的教學模式理論體系。

猜你喜歡
專業教育通識教育創新教育
高職院校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研究
高職藝術院校文化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
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在高校通識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房地產專業教育與“三創”教育的耦合效應
通識教育與自由教育
高職院校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促進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
小學數學創新教育開展研究
應用型本科院?!巴ㄗR教育”的教務管理及對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