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經濟數學實踐性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2011-08-02 11:20胡晶
河北開放大學學報 2011年5期
關鍵詞:實踐性數學課程考核

胡晶

(河北廣播電視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71)

?

【高職教育研究】

高職經濟數學實踐性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胡晶

(河北廣播電視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71)

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運用高職教育理念將經濟數學課程恰當定位,堅持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設計,采用多種教學策略,讓學生在經濟活動中自主找問題建立數學模型,在創新意識的培養中感悟數學應用的廣泛性,學生的多種能力得到鍛煉和展示。

高職教育;經濟數學;實踐性教學;數學建模;彈性形成性考核

一、引言

近幾年,我校和全國各高職院校一樣,學生入學門檻逐年降低已成事實。在我國現行的初等教育體制和標準下,我們的學生已不同程度地對數學學習產生了懼怕或厭煩的心理,認為“數學難,我學不會數學”,“數學沒有什么用”,更談不上學習數學的興趣。雖然他們初等數學基礎不太好,但絕大部分為非智力原因所致。他們希望得到關注,更渴望有展示自己的機會。

然而,我們通過文獻調研和走訪考察也了解到,我國高職院校開設的數學課程與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在內的一些國家的高職院校開設的相應數學課程相比,就其教學內容而言,他們比較簡單且注重應用,尤其是與現實生活、生產緊密結合的簡單應用。在我國高職教育中,各個專業的數學教學模式比較單一,高職教育的理念和特色沒有充分體現;在課程內容設置上重理論、重計算、輕應用;在教學過程與教學要求上存在“燒中段”的現象;考核評價大都仍采取一次期末考試定成績的方式,使得高職數學課程成為許多專業的“瓶頸”課程。

二、經濟數學課程實踐性教學改革的思路

針對我校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借鑒國內外高職院校數學教學改革的經驗,我們以經濟數學課程為切入點,對我校高職經濟數學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了突出實踐性的改革與探索研究。其目的是通過加強經濟數學的實踐性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水平。

1.運用高職教育理念將經濟數學課程恰當定位

以“一切為了學生和為了學生的一切”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科學發展觀指導經濟數學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我們以2010級工商管理專業和醫藥營銷專業為試點,面對高職學生現有水平的現實,運用高職教育的理念將經濟數學課程恰當定位。進一步明確高職教育是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開設經濟數學課程的目的是對學生進行文化、素質教育,強化學生在社會生產、生活、經濟活動中量化分析問題的意識,培養創新意識,提高解決簡單問題的基本能力。因此,經濟數學課程定位于文化素質教育課和工具課。

2.明確教學內容的設計原則

按照“以數學為基礎,以經濟應用為目的,以必須夠用為尺度”的教學內容設計原則,課程內容確定為:一元函數微積分。我們將整個課程分成三個模塊:第一模塊為函數與極限;第二模塊為微分學,包括:導數與微分、導數的一般應用與經濟應用;第三模塊為積分學,包括:不定積分、定積分、積分的一般應用與經濟應用。

3.堅持“三位一體”的理念進行教學模式設計

“三位一體”的教學設計理念是:讓學生在實現“培養目標”的“教學過程”中進行“學習評價”,在“學習評價”的過程中得到進一步的學習和提升?!叭灰惑w”教學模式設計包括:

(1)課程標準的設計。根據專業培養方案和高職學生的實際,經濟數學課程標準的設計原則是:淡化理論,強調實踐性、應用性;從最簡單、最基本的概念和方法入手,注重思維的培養,減少復雜的計算;注重多種基本能力培養,提高文化素質水平。

(2)教學過程與教學策略的設計。采用案例驅動教學法,每個模塊從“問題提出”到“解決問題”進行教學過程與教學策略的設計,讓學生知道所學知識、方法能夠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哪些問題;

采用多媒體演示與系統講授相結合的方法,強調每一數學思想方法的產生和發展,淡化理論推導和繁雜的計算技巧,既讓學生知道數學概念的“來龍”,又讓學生明白數學方法應用的“去脈”,有效解決大學數學傳統教學中“燒中段”的問題;

采用案例分析和典型任務驅動法,將數學建模引入課程,從最簡單的實際問題出發,讓學生們學會建立數學模型的基本方法,懂得所謂復雜問題是一些簡單問題的復合或疊加,克服學習數學的畏難情緒;通過課程考核,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同時強化數學的實踐性與應用性。

(3)考核模式的設計??己四J降脑O計原則:充分體現高職的能力本位教育特點,注重考核的信度和效度。因此,考核方式注重過程性;考核內容突出基本概念、方法和應用。

課程考核的總成績由終結性考核成績與彈性形成性考核成績兩部分組成,60分及格。其中終結性考核在期末進行,主要檢查學生對基本概念、方法以及基本應用的掌握情況,滿分為100分。彈性形成性考核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自愿參加項目活動的學習過程性考核,滿分20分。

表1 彈性形成性考核的內容和具體安排

(4)學習評價的設計。學習評價設計的原則是:鼓勵學生探索性學習,注重過程性學習的評價。

如果某學生兩項(終結性,彈性形成性)考核成績相加超過100分,按100分計入總成績,不超過100分按照實際得分計入總成績。這樣做的目的是對學習有主動性和取得一定成績的學生給予認可并增加成就感,對其他學生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

對于社會調查,學生可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最多不超過3人,教師按照調查問題的難易程度、解決問題的貢獻程度和問題解決的完美程度給出每個學生相應的彈性形成性考核成績。對于兩次社會調查成績評價的原則是:

第一,鼓勵學生大膽走出去。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自主找問題,只要學生敢于走出去就是成功的一半,就給出一半成績。

第二,重過程輕結果。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只要參加,不論問題簡單與復雜,能夠寫出相應的調查報告,就給出相應的成績。

第三,鼓勵團結合作,但反對濫竽充數。如果采取幾人合作,就要按照對解決此問題貢獻的大小協商署名排序。

三、具體做法與效果舉例

1.精心設計第一堂課,強調文化素質教育

在第一堂課,首先給出兩道外企公司招聘員工的測試題,并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為什么世界上頂級IT企業招聘員工要用小學二、三年級的數學題?”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這兩道題目雖然涉及的數學知識不深,但區分度很高,一道測試應聘者的邏輯思維能力,一道測試應聘者的化繁為簡能力。測試的意義在于檢測應聘者的基本素質——數學素質。所謂數學素養就是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東西。包括:看問題的數學角度和有條理的理性思維;邏輯推理的能力和習慣;合理地量化和簡化、運籌帷幄的素質。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數學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文化,即“數學文化”;數學不僅是一種重要的“工具”或“方法”,也是一種思維模式,即“數學方式的理性思維";數學不僅是一些知識,也是一種素質,即“數學素質”。數學學習的過程是一種思維的訓練、文化的熏陶和積淀、數學素質養成的過程,培養良好的數學素養可以使學生終身受益。

在第一堂課,我們還通過介紹經濟數學研究的內容與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的流程,讓學生懂得數學課是素質教育的極好內容,今天數學課程的學習是為了我們能夠站得更高,認識問題更深刻,拓寬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創新意識的培養中感悟數學的應用

每一模塊的教學內容與方法都貫穿一個主線:從“問題提出"到“解決問題"。由實際問題建立數學模型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采用的教學策略是:

案例分析重點講解+課堂練習+任務驅動1(課堂小測驗)+任務驅動2(社會調查)

例如:分段函數的建立是教學的難點之一。通過個人所得稅需要分段計稅這個實際問題的提出到數學模型建立的分析和講解,再通過課堂練習大部分能夠基本掌握分段函數建立的基本方法。通過課堂小測驗檢查學生對這些方法的掌握情況。課后,一些學生到服裝批發市場、家具市場、快遞公司、藥店等進行實地調查,建立了各種數學模型。這些原創的數學模型,有的雖然簡單,甚至有的還不準確,但學生們很高興,因為這些數學模型是學生們通過自己努力得到的,學生們在創新意識的培養中真正感受到“我能行”,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同時也深切體會到了數學應用的廣泛性。

3.彈性形成性考核給學生提供更多鍛煉展示的機會

通常數學建模是學生根據教師事先選好的實際題目建立數學模型,進而求解。我們是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自主找問題,對自己找到的問題建立數學建模,進而求出最優解。我們強調調查問題的真實性。這對剛入學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為他們不知道怎樣做才能得到第一手的真實資料,特別是第二次社會調查。但是,我們欣慰地看到,在這種實踐活動中,學生的多種能力得到了鍛煉、展示和提高。

(1)為了建立某一企業某類產品的收入模型和利潤模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需要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準確的語言表達,才能得到“企業的秘密”,把今天的社會調查與今后的就業緊密聯系起來,這樣學生與人溝通的公關能力就得到了鍛煉;

(2)一些企業在給學生介紹了經營之道后,學生需要將這些內容進行文字描述和歸納,再用數學語言描述,才能建立數學模型,學生在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中文字表述能力得到鍛煉,同時也體會到用數學語言描述、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性和簡單性;

(3)為了完成“任務”并獲得“成績”,學生們相互配合,發揮各自的長處,協作能力得到了展示;

(4)通過組織學生課堂交流活動,給每位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讓他們介紹在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又是通過何種方式解決問題,他們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對積極參與實踐活動的同學給予鼓勵,對他們取得的成果給予充分的肯定,增強了這些學生“我能行”的信心,帶動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

四、結論

經濟數學課程實踐性教學改革的探索讓我們進一步體會到,通過三位一體的教學設計實現了教學改革和考核改革。引入數學建模和增加彈性形成性考核是高職教育典型工作任務和項目驅動教學策略的設計與運用,是實現高職教育能力本位教學目標的手段。我們讓學生大膽地走出去,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描述、分析或解決現實問題,提高了許多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無形中增加了量化分析問題的意識,也達到增強素質、鍛煉思維、服務社會、提高能力的目的。

[1]常浩.數學建模思想方法融入“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思路[J].高等理科教育,2009,(2).

[2]歐陽小纓.高職《經濟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建議[J].科技創新導報,2010,(18).

[3]于桂萍.高職經濟數學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0,(8).

[4]顧沛.數學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Economic Mathematic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U Jing

(Hebei Radio & TV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71,China)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 we appropriately fix the position of economic mathematics by applying the principl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isting on the three-to-one teaching mode design, introducing multiple teaching strategies, letting students search for problems from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establish mathematics model by themselves. Thus making them understand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s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so as to train and display their various abilities.

vocational college education; economic mathematics; practical teach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flexible formative assessment

2011-07-15

河北廣播電視大學2010年立項課題《高職經濟數學課程實踐性教學改革探索研究》(2010D015)

胡晶(1958-),女,河北石家莊人,教授,主要從事應用數學與課程教學設計研究。

G642.0

A

1008-469X(2011)05-0076-03

猜你喜歡
實踐性數學課程考核
基于在線教育技術下的大學數學課程預習
大學數學課程思政教學的探索
讓鐘表發展史走進數學課程思政課堂
內部考核
淺談高中數學課程資源的開發
創新完善機制 做實做優考核
合同架構與合同法實踐性教學的完善
公立醫院 如何考核?
實踐性:音樂課程的本質特征
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獲得:為何與何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