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的呼喚:解讀張煒小說的原野書寫

2011-08-15 00:42彭麗萍廣西河池學院中文系廣西宜州547000
名作欣賞 2011年2期
關鍵詞:張煒原野叢林

⊙彭麗萍[廣西河池學院中文系, 廣西 宜州 547000]

⊙陳進武[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長沙 410081]

生態的呼喚:解讀張煒小說的原野書寫

⊙彭麗萍[廣西河池學院中文系, 廣西 宜州 547000]

⊙陳進武[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長沙 410081]

張煒是一位充滿良知的知識分子,他對自然生態和人類精神生態的日益萎縮深感憂慮,因而試圖從廣袤原野里尋求精神的歸宿,在創作上始終堅守著原野的書寫,以此來滲透著一種生態呼喚。

張煒小說 原野書寫 生態呼喚

張煒是用生命寫作的少數作家之一,他始終堅守寫作標準和高度,其作品呈現一種凝重、內斂、安詳品質。當然,張煒又是一個極富想象力的作家,他追求人與自然、生命與自然的和諧,構筑起一個萬物有靈的文學世界。在充滿靈性的世界,狗、魚、刺猬、狐貍、樹、草、河等都能和人心靈相通,有時老椿樹會化為人形照料年邁落難的老人(《我的老椿樹》)、野物“阿雅”能領悟人的心思(《懷念與追憶》)、“寶物”狗能和老丁嘗遍林中蘑菇(《蘑菇七種》),甚至土狼、海豬、尖鼠、黃魚等與人物相呼應并自成體系(《刺猬歌》)……

筆者發現,張煒文學世界的構筑與原野是緊密相連的,可以說,他一直熱衷于原野書寫,這一幅幅充盈靈性的圖景都是附著于原野之上的。當然,張煒對原野的摯愛,與其生活及成長處境密不可分。張煒生長于膠東西北部龍口市,因家庭出身問題,在階級色彩濃郁的年代,張煒一家人受到批判排斥,而不得不被迫舉家遷走,離開了那座小城。不過,這使得張煒的童年能在那片臨近大海與原野的果園里度過。這種環境變化,拉近了張煒與自然原野的距離,讓他盡情陶醉于廣袤原野。正因有這樣深刻的記憶,張煒一直懷念美麗富饒的膠東半島,也懷念海灘平原,這里“有一望無際的稼禾,有郁郁蔥蔥的林木,有汩汩流淌的小河”,更重要的是,張煒摯愛的“離海五六華里的一片樹林深處”的學校就在此地,他的小學和中學是在這兒讀完的。張煒愛這里的一切,學校校園沒有圍高墻,沒有鐵門,只是靜藏于果樹林里,與之相連的是無邊茂盛的喬木林。一幢幢校舍整齊排列在園林深處,夏秋天是一派蔥綠,林中有許多鳥兒,叢林下面滿是野生白菊花?!拔覀兩蠈W,要穿行在樹林里;放學回家,家在果園里;到河邊玩,出門就是樹林子;割草、采蘑菇、捉鳥,都要到樹林里;去河邊釣魚,到海上游泳,也要踏過大片濃綠的樹林……我們學校那時候上勞動課,老師帶領我們到林子深處采草藥;有的課,比如音樂課,有時也到林子里上,大家把歌聲撒落在枝枝葉葉中間了?!睆垷樝碛眠@片自由天空,張揚他無盡的想象力,也收獲他對自然、對原野的認識,這些為其創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如張煒所說:“田野里接受大自然的沐浴和陶冶就更加幸福。一個人在中學時期經歷的東西很難忘掉,像我,至今記得當時跨越的潺潺小溪,看到的樹尖上那個碩大的果子,閃著亮光的三菱草的葉子和又酸又甜的桑葚的滋味……那時候給我心田留下了一片綠蔭,使之不致荒蕪,使之后來踏上文學之路時,能夠那么脈脈含情地描繪我故鄉的原野?!蔽阌怪靡?,張煒作品中的充盈情愛、彌散無限生命力情趣的詩化記憶幾乎都是從原野上開始的,可以說,張煒一直“奔馳在草原上”。

《懷念與追憶》寫一位詩人坎坷人生際遇的小說,講述有“歷史污跡”的父親成為詩人一生恥辱。他在偏僻海邊出生、成長,不過,伴隨他的是貧困、孤獨與失學,也飽受歧視。后來,他出逃到遠方,虛報履歷得以考上大學,但因與院長女兒戀愛而泄露家族秘密,結果愛情毀滅,前途變得迷茫。成年后,安適生活抹不去往昔陰影,為擺脫莫名空虛,詩人與妻子離開城市,開始頗具精神意義的長途跋涉,回歸底層,體驗底層生活,叩問人生價值意義。張煒用抒情的筆觸將詩人對時代生活、復雜情感,化為一種情緒以及一片片斑斕風景。有評論家認為,這部小說是張煒對自身生活經歷的述說、懷念與追憶,洋溢著作者的身影。不過,撇開這點不論,筆者認為,張煒時時記錄山川大地、人物與動植物并與之對話,也從未停歇對自然與原野的描摹。譬如,在階級色彩濃厚的年代,父親被迫出走,而“我”思索如何去尋找父親,想象父親就在自己所喜愛的大山中,這片原野里:

這是一片多么遼闊的原野……無遮無攔的晚秋的田野啊,一直往前延伸,直到遠處那片神秘的大山。山影濃于天空的藍色,它們重重疊疊,像童話一樣奇妙。只有我知道那些重疊的山影里蘊藏著多少奇怪的故事。

詩人“我”能安靜與朋友獨處的只有為數不多的夜晚,城市每個角落沒有屬于自己的,因而每當睡不著的夜晚,“就要講講故事……還是要講那片草地,那片原野。我談到秋天里像雪片一樣大朵大朵落下來的海棠葉,講那棵大李子樹……講沙灘上的蘑菇,還有——阿雅的故事?!比欢?,詩人最終走不出壓抑的生活,盤算逃離,背著沉重的背囊,緩緩下山徒步前行,“沿著海灣向東繞一個弧線,走上三十多公里,轉過山嘴,就可以進入那片更為開闊的原野了”。不過,逃離后,“我”依戀曾經的土地,去尋找河流、遠眺山脈、遙望原野:

一眼望不到邊的丘陵霧氣蒼蒼,往北直接連起了那片平原……進入遼闊的原野之前,已經有兩支水流從左側注入,一條叫做灣河,另一條叫做汶河……我離開了原野叢林,卻忘不掉那里的一切:滿地滾動的橡籽和在草尖上奔騰的野兔,獵人和故事,還有阿雅和它的一群孩子……

在張煒作品中,原野并不僅只存于懷念與追憶中,更存在于那些風姿綽約的年代里。在法國普羅旺斯,張煒走向的不是都市,而是郊野,享受那些不絕的綠色叢林,起伏的山嶺,以及每個春天都適時而至的花團錦簇。在《風姿綽約的年代》,張煒以十一個短篇書寫心中原野。在《燒花生》,“我們”快樂地在校園種花生,享受墾荒的日子,走出校園,走進荒地,無比興奮,如同在陌生國度征討:

在荒原上墾出一大片土地,因為它藏在叢林里,所以只有我們這些墾荒人才知道我們的寶貝土地藏在什么地方。

在《在族長與海神之間》,他認為大海是原野叢林的延伸:

廣闊平原的邊緣是叢林,密密的叢林。走出叢林看到一片開闊的天空,又望到與天地相連的那片汪洋……

《金黃色的菊花》里,他描繪著原野叢林以及充滿靈性的生命:

在那片無邊的林子里……一切都與我結成了朋友,野果子、各種小動物、神奇的花、不為人知的小溪,都與我有了特別的默契。

《燃燒的李子樹》則透著張煒的一種執著、不曾停歇的追尋:

跑啊跑啊……進入小果園,四周一點聲音都沒有。一棵大山楂樹的枝椏上,一只藍色點頦奇怪地瞅著我……我仿佛正在穿過沙崗走進叢林,又看到了那棵巨大的正在騰騰燃燒的大李子樹……跑啊跑啊,我這一次真的飛向了北方。

有評論家認為,張煒小說存活著一個多姿多彩、活靈活現的自然世界公園,這樣存在于原野的書寫極大地豐富了小說內蘊,顯示了獨到的認識價值。譬如,《九月寓言》開篇寫道:“瘋長的茅草葛藤絞扭在灌木棵上,風一吹,落地日頭一烤,像燃氣騰騰的火。滿泊野物吱吱叫喚,青生生的漿果氣味刺鼻。兔子、草獾、刺猬、鼴鼠……刷刷刷奔來奔去?!边@樣開門見山呈現給讀者一個廣闊的原野世界,主人公肥也是站在蓬蓬亂草間,沼澤蕨、兩棲蓼和酸棗刺簇擁著“這個白胖得像水生植物似的姑娘”?!赌⒐狡叻N》的老丁和“寶物”狗,就工作生活在“水汽淋漓,天地蒙蒙;青蛙亂蹦,河蟹飛走,長嘴鳥兒咕咕叫喚”的林子里,他們在這片無垠原野叢林中奔放馳騁,盡情揮灑著自由的生活,并與丑陋毒蘑菇、毒蜘蛛作斗爭?!锻馐匪茉炝藘蓚€大時代的“局外人”,一個是身處邊緣的思想者,一個是被社會拋棄的刑滿釋放分子。思想者孤獨避世,有沉思默想的生命本質,刑滿釋放分子則以百折不撓的熱情,對抗生命的寂寥。在兩個“局外人”間,張煒精心編織一張復雜人物關系網,穿插夫妻、父子、兄弟、朋友等諸多關系,從邊緣到中心,他們各自承受情感創痛,與喧囂世界周旋,既愛又恨卻又互相隔絕。小說每個章節都以人名來命名,有用動物化名,如鱸魚、狒狒、真鯛,其他人都有動物化名:師輝為“考拉”、肖紫薇為“小刺猬”,史東賓為“揚子鱷”,司機為“電鰻”,淺山市長為“石雞”等??梢哉f,張煒對人物追尋都無一例外指向自然,指向原野以及所有生命。在小說開始,史珂出場是從一條小路走向原野林子的,“前邊是那座孤零零的大屋子,它壓在一片雜樹林里,烏黑黑沉甸甸。他像被它的磁力抓住了似的,每一次都要迎著走過去”。

毋庸置疑,張煒作品起點與落定都是朝向原野,其所敘述的故事都是從原野林子開始。這種不停歇反復述說是源于張煒深刻、不可磨滅的記憶,“因為林子里有我的、我們的一段光陰和生命,毫不夸張地說,它曾經是我們一家的活命之地,安身之地呢。我只要活著就不會忘記這片林子,它始終吸引著自己的思緒。我現在想說的是:它簡直就是我的全部童年?!碑斎?,就是說原野叢林歲月“蓬蓬枝葉在我的想象中復活,許多場景可以在一瞬間變得簇新……童年的野花和漿果可以讓人享用一生,那些永恒的朋友——各種各樣的動植物,我的原野,或許能夠一直陪伴我過下去……一切都像昨天發生的,剛剛發生的”。一般說來,童年經歷對每個人一生影響很大。外部世界刺激,常能于心靈留下永不磨滅的痕跡。當然,幾乎所有成功的藝術家,都有過特殊童年經歷,較早走入充滿磨難的人生之途,這些都是讓其咀嚼不完的,自然也在其未來全部生活占據一定比例,“童年真正塑造了一個人的靈魂,染上了永不褪色的顏色”。

不過,張煒之所以執著于故地原野書寫,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張煒所感到的責任,“作為一個不自量力的人,我覺得身上有一種責任,就是向世人解說我所知道的故地的優越,它的不亞于任何一個地方的奧妙。一方面它是人類生活的榜樣,是人類探索生活方式的重要補充;另一方面它也需要獲得自身的尊嚴,需要來自外部的贊同與理解”。張煒贊頌故地原野,為這片原野爭取更多更大的支持,一部分是對記憶天地的描繪懷念和真誠贊頌,更重要是對欲望喧鬧外部世界的質疑,也包含迷茫、痛苦與遺憾。在《懷念與追憶》中,筆者發現了張煒所浸潤其中的這種思索。生活在原野叢林中的“阿雅”被人類捕捉后用以繁殖后代,然而,在人類殘酷對待下,“孩子們”失去原野靈性,“阿雅”把第一個兒子領到林子里。僅七八天生活,盡管有母親保護,但被人類閹割的兒子仍遭了劫:皮毛被扯得流血,身上處處是咬傷,眼角、腮上、鼻梁處,滿是傷痕……其他孩子也沒有了曾經的機靈勁,全都變胖變笨了,爭斗起來往往處于被傷害地位。它們受到林子野物嘲弄:看哪,這群窩囊廢……原本充滿靈性的“阿雅”,備受人類蹂躪,在大樹林里,它們卻成了陌生的外來人,眼神變得直直的,失去過去的熱情,變得冷漠癡呆。這里隱含了張煒的現實思索,寄予了被迫離開與失去野地的生靈們的哀婉之情。

在現實中,張煒歷經曾經摯愛之地的逐漸消失,這也激起了其強烈責任感。膠東西北部海灘正遭遇開墾荒地,如此墾荒類似打仗,是一場可怕的戰斗,開墾結果便是大片叢林、莽野、各種動植物都不見了,代之以“肥沃”農田,后來就是沙漠化、干旱,最后是慘不忍睹的生態惡化?,F在,從龍口海濱面貌看,人們再也無法想象這曾是原野叢林,過去的痕跡完全消失了。張煒不禁感慨:“人要破壞過去的痕跡,有多大的力量,有多么的徹底,看看這里的變遷就知道了。那些參天大樹都哪里去了?潮濕蒼茫的林子哪里去了?我印象中過去大海邊上幾十里的地方都是被林子包裹的村莊,村子里的人都有一種對荒野的敬畏和驚奇。這是我當時能夠清晰感覺到的?,F在這一切消逝得可真干凈?!笨梢?,在波及全球的生態危機里,顯而易見而又未被充分關注的現象是:在自然生態系統備受嚴重損傷時,人的精神狀態正隨之惡化。人類大肆向自然進軍,這樣的過程造就一種精明自私、貪婪務實的人格。進而心腸冷酷、頭腦精明的人類將會給自然施加更大傷害,人與自然都將會陷入萬劫不復的惡性循環。張煒是有這種深刻認識的,并身體力行以文學實踐進行抗爭。他不屈不撓地維護故地原野,渴望曾有的綠意盎然世界,不過,面對整個世界都變得狼藉,他為生態困境指明的出路是從精神上親近自然。當然,這對于熟悉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并不陌生,“無論是羅爾斯頓倡導的‘恢復大地與人類的親情關系’,還是戈爾提議的‘恢復人與自然的精神紐帶’,還是懷特呼吁的‘人與萬物平等’的思想,似乎都可以從中國古人堅守的‘天人合一’信念中尋到蹤跡”。如金岳霖的“天人合一”不僅是中國文明解釋自然與人文的“圖案”,還是中國人情感生活的“依托”、精神領域的“信念資源”。無疑,其也可為生態解困擔待起部分精神使命。

可以說,作家天生就是與自然保持緊密聯系的人,張煒尤為如此。其筆下的原野并非一個狹窄空間,而是能容納于心扉的廣闊原野叢林、未加雕飾的群山及海洋與海岸上的灌木和野花。原野給予人們的是一種綠色的永久安慰,動物們也會匯集于此,在其間藏身繁衍,它們與原野深深交融并鑄和。樹木蔥蘢的原野所在,就是希望所在,也是幸福所在。張煒呼吁人類回歸到生機盎然的原野上,回到綠色中間,沉浸于原野沉默或喧嘩中,去感受久遠的強大旋律,傾聽原野所有生命一起參與彈撥的琴聲,凈化心靈、洗滌靈魂。張煒始終堅信有一種能矯正人心的更為深遠的力量潛藏于原野里,也就是一種向善的力量。毫無疑問,張煒的原野追尋不會停歇,他的生態呼喚仍會繼續,張煒說:“如果能像一個外人一樣遙視自己,會看到這樣一個圖像:一個人身負行囊,跋涉在一片無邊的莽野之上。對我來說,這是一次真正的奔赴和尋找,往前看就沒有個終了……”當然,我們也渴望著張煒能帶給讀者更為精細的原野世界,讓讀者去捕捉其間充滿靈性的生命,因為這些是其他作家難以給予的。

[1]張煒.野地與行吟[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7.

[2]張煒.懷念與追憶[M].廣州:花城出版社,2004.

[3]張煒.風姿綽約的年代[M].北京:昆侖出版社,2005.

[4]張煒.九月寓言[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5]張煒.蘑菇七種[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6]張煒.外省書[M].廣州:花城出版社,2005.

[7]張煒.綠色的遙思[M].上海:文匯出版社,2005.

[8]魯樞元.自然與人文[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

[9]王輝.純然與超越——張煒小說創作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10]汪樹東.生態意識與中國當代文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作 者:彭麗萍,河池學院中文系副教授,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陳進武,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2008級碩士研究生,從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

編 輯:張晴 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歡
張煒原野叢林
福建2次不同類型強對流天氣對比分析
Fast-sweeping Langmuir probes:what happens to the I-V trace when sweeping frequency is higher than the ion plasma frequency?
叢林之歌
張煒社會兼職
主持人的話
叢林大作戰
看不清的原野
一起去叢林露營吧
龐華(二首)
Pei Cotz 回到叢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