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塵埃落定》敘事視角的審美意義

2011-08-15 00:42牡丹江師范學院黑龍江牡丹江157012
名作欣賞 2011年2期
關鍵詞:塵埃落定第三人稱土司

⊙呂 佳[牡丹江師范學院,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2]

論《塵埃落定》敘事視角的審美意義

⊙呂 佳[牡丹江師范學院,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2]

《塵埃落定》是一部集寫實、浪漫、神秘于一體的長篇歷史小說,它的敘事方式及技巧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說將第一人稱的限知視角和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稱敘事視角聯系起來,并結合了“白癡敘事”傻子視角,三者混合使用,轉換自由,互為補充,取得了其他任何敘事視角都無法取得的藝術審美效果,帶來特殊的審美愉悅。不僅是阿來在小說敘事方式及技巧上的大膽創新和嘗試,同時也為中外文學創作增添了一條新的創作道路。

《塵埃落定》 敘事視角 傻子 審美意義

青年藏族作家阿來憑借長篇小說《塵埃落定》榮獲了第五屆茅盾文學獎,并迎來了眾多評論家、批評家的熱切關注。在作品中,阿來以其獨特的藝術視角和表現手法,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個平實卻又奇特的故事,展現了一個陌生而又神秘的藝術世界,展示了豐厚而又獨特的藏族文化,透露出藏族文化獨有的神秘色彩。作為一部描寫民族歷史的小說,阿來為了使其既具有濃厚的藏民族地域色彩,同時又符合漢民族的語言習慣和審美意識,他選擇了一種和內容極為相稱的敘事方式:將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稱敘事視角與限知性的第一人稱敘事視角以及傻子視角混同使用,造成多重視角的多重疊置。他打破了中西敘事視角理論的許多規范,是一種新的敘事探險。

一、第一人稱敘事視角與第三人稱敘事視角的雜糅

角度的選擇對敘事來說至關重要,楊義先生早就指出:“敘事學的要點就是把握三把尺子:一把尺子是結構,一把尺子是時間,一把尺子是視角?!薄秹m埃落定》采用了比較特殊的敘事視角:以“傻亦非傻”的土司二少爺“我”為敘事承擔者:“我”是一個地道的有生理缺陷的傻子、“我”又是一個不傻的正常人,甚至是智者,“我”既傻又不傻,所以許多內容就干脆讓作者充當“我”來講述,于是“我”變成了一個無所不知的全能敘事者。整部小說都是這三種視角并置于“我”的身上,呈現出一種雜語交替發聲的復調狀態。①

小說以“我”的記憶開始為起始,“那是個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聽見一群畫眉在窗子外邊聲聲叫喚”;以“我”生命的結束為小說的終結,“血滴在地板上,是好大一汪,我在床上變冷時,血也在地板上變成了黑夜的顏色”,記述了“我”一生中所經歷的幾個重大事件,同時也是藏族土司制度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由盛而衰的必經之路:鴉片種植、引進貿易、引進梅毒和“紅色漢人”的到來。此外,還詳細地記述了“我”的愛情、婚姻經歷,與這些重大的歷史事件交織在一起,互為輝映。從此看來,似乎小說所運用的完全是第一人稱敘事視角,但當我們閱讀完小說之后,卻發現小說中的第一人稱敘事并不純粹,含有第三人稱的敘事在其中。這種第一人稱敘事視角與第三人稱敘事視角混合使用,互相補充,相輔相成,在中外文學創作中并不常見,阿來這次成功的嘗試,使小說《塵埃落定》具有了特殊的審美意義。

首先,第一人稱敘事視角與第三人稱敘事視角相結合使用,使作者在行文時獲得了最大限度的敘事自由,不僅可以直抒胸懷、侃侃而談,使讀者有身臨其境般的逼真感覺,同時又有小說中第三者的客觀描述和評價,使小說中故事情節和人物等更加透明、更易于理解。

在麥其土司家,法定繼承人有兩個,一個是麥其家的大少爺旦真貢布,一個就是小說中的敘事人“我”,也就是麥其家的二少爺,他沒有名字,因為他出生不久就被認定是一個傻子。因此人們都叫他“傻子二少爺”或“麥其家的傻子”。由此看來,麥其土司的繼承人是旦真貢布似乎已經是確定的了,因為任何一個聰明的人都不會將土司之位傳給一個傻子。但隨著“我”的成長,以及社會外部大環境與土司家族內部環境的變化,“我”的聰明漸漸顯露出來,從對種罌粟還是種糧食的選擇上以及后來的大少爺與“我”的競賽中,“我”的做法處處都透著睿智,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擁戴,而“我”也越來越覺得自己比哥哥更適合做麥其土司,特別是在“我”的哥哥旦真貢布被麥其家的仇人殺死以后,“我”成了麥其土司之位的唯一繼承人。但麥其土司和土司太太的表現卻讓“我”的土司愿望成了漫長的等待。在這個從無望到希望再到絕望,直至最后的無盡的等待過程中,“我”內心矛盾、復雜的情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達。

不時在其中穿插一些故事中的其他人物,也就是第三者對我是否配做一個土司和能否當上土司一事的客觀描述和評述,如麥其土司從一開始的多次說“我兒子不會叫我操心”到對土司太太說“你的兒子叫我操心了”,從不知什么時候開始,有什么事情,父親都要看看“我”有什么意見到后來的遜位給大兒子旦真貢布;哥哥旦真貢布“因我是傻子而愛我”到認為“我”是個“裝傻的雜種”,再到后來的因為嫉恨“我”而勾引、占有“我”的妻子;新教傳播者翁波意西是對“我”影響較大的一個人,同時也是最了解“我”的人,他說“都說少爺是個傻子,可我要說你是個聰明人”。作者通過第三人稱敘事視角,將麥其土司家族內部權力之爭中麥其土司和大少爺旦真貢布的自私、固執、自欺欺人毫無保留地呈現在讀者面前,與第一人稱敘事視角的作用相為呼應,使小說的情節、人物更加透明,易于理解,取得了其他人稱敘事視角所不具有的特殊的審美效果,同時也為讀者帶來了不一樣的審美愉悅。

其次,第一人稱敘事視角與第三人稱敘事視角相結合使用,有利于作者將主觀抒情與客觀敘事融為一體,從而更好地傳遞出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和情感指向。

小說通過“既傻又不傻”的二少爺極富人性本相的講述,一方面展示土司制度逐步走向沒落的現實,細致描寫了土司及其家庭成員以及他們的家奴們的真實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日常生活情形;另一方面也向我們展示了生活在特定的空間和時間中特定的生命群體的生活狀態,使我們感受到一種真正屬于歷史的生動過程,一種社會嬗變的起伏,一種歷史的循環,一種使智慧與愚昧處于失衡或模糊狀態的命運規則。正是這樣一個“卑俗”又“猥瑣”、“渾濁”的過渡時期,整個社會都開始腐敗了,土司們無所事事而引起戰爭、引進鴉片,社會的全面崩潰也就無法阻擋了;殘酷的刑罰,非人性的奴隸制度、鴉片的大片種植而引起的災荒、先進武器的引進打破了土司們固有的平衡,到后來梅毒的引進,都表明了當一種社會形態向另一種社會形態過渡時,腐敗的事必會出現,就像風帶著罌粟的種子從麥其土司的領地吹向整個川康地區一樣。但作者帶給我們的又不是完全的絕望,就像書記官翁波意西所說:“凡是有東西腐爛的地方都會有新的東西生長?!痹谶@里也不例外,邊境市場的建立,各種適應新社會形態的東西,如錢莊、稅收官的出現都是屬于“新的東西”,既使作品控訴了貴族的腐朽和奴隸制的殘酷及其滅亡的必然性,又歌頌了隨新東西的到來而緊隨而來的新時代所帶來的希望,表達出其深刻的思想內涵及情感指向。

總之,第一人稱敘事視角與第三人稱敘事視角的結合使用,是中外文學創作上的一大創新,不僅為讀者帶來特殊的審美效果和審美愉悅,同時也使作品具有更為深刻的社會、歷史、文化等方面的意義。

二、傻子獨特視角的運用

阿來的《塵埃落定》以傻子視角透視熙熙攘攘的塵埃世界。阿來自稱是穿行于漢藏異質文化間的作家,他筆下的傻子同樣具有漢藏混合血液,這不僅指傻子體內流淌的血液,更重要的是指文化層面上的混融。傻子大智若愚,甚至有著先知的自覺和敏悟,但又機鋒內斂。他不僅是一個文化的矛盾體,同時也是一個感知的矛盾體,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他具有神性,并以超然的目光靜觀土司制度的土崩瓦解。作者對這一敘事視角的選取,就將正常視角無法準確表述的現實與歷史原因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從而消解了其他敘述方式所帶來的羈絆。②

傻子視角的運用,與第一人稱敘事視角和第三人稱敘事視角相結合使用一樣,都是本部小說作者阿來在藝術創作上的成功嘗試,使小說在具有人稱敘事視角的審美意義之余,又平添了另一種別樣的審美效果。

首先,《塵埃落定》采用的“傻子”這一獨特視角,通過一個傻子的眼光和百無禁忌的敘事,不僅揭示了土司家族溫情的表面下所隱藏的內部權利之爭的殘酷性以及人性中的自私天性,同時也揭示了隱藏在土司歷史背后的種種歷史必然性,加強了作品敘事的深度和力度,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敘事功能。

在小說中,“我”是一個人人都認定的傻子——“一個月時堅持不笑”、“兩個月任何人都不能使我的雙眼對任何呼喚做出反映”、“我一咧嘴,一汪涎水從嘴角掉了下來”。但就是這樣一個傻子,卻既是作品的主人公,又是故事中所有人物命運和重大事件的參與者和見證人。在這里,作者阿來運用了一個非常態的敘事視角。從敘事學的角度來講,傻子敘事是一種限知角度敘事。里蒙·凱南在《敘事虛構作品》中將這種敘事稱為“白癡敘事”③。這種敘事是不可靠的敘事,而“不可靠的主要根源是敘事者的知識有限……”④比如在小說中傻子二少爺對于愛情的理解:他會“望著天邊的一彎殘月,想起了留在官寨里的姑娘卓瑪”,會傻乎乎地“想起她的氣味,她的手,她的乳房”;傻子的智商不足以給“愛”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但他卻能刻骨銘心地說出愛的感覺,“愛就是骨頭里滿是泡泡”……正是這種純真質樸的語言,卻道出了幾千年來人類無法參透的愛的真諦。沒有海誓山盟,卻同樣讓人感動得想落淚。作者安排傻子不僅是整作品的敘事者,而且是各種重大事件的參與者和見證人。因為“我”是麥其家每個聰明人公認的傻子,所以麥其家的每個成員在傻子的面前的表現都是毫無顧忌的,是赤裸裸的人性的表現。

正是這位傻少爺帶領著我們穿越時空、大地和民族,讓我們目睹了康巴土司在崩潰前的最后情景,見證了兩個時代交替的喧囂和動蕩。當我細細品味傻子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卻發現傻子的不少思考看似無稽,卻含有很多哲理,他一次次的成功甚至使我懷疑他根本不是個傻子,而是大智若愚。這個問題同樣困擾著傻子的親人與族人,因為傻子與聰明人的定位決定一切,包括地位、權力、財富。對此,傻子卻有一個舉動令人印象深刻——每天醒來時問兩個問題:“我是誰?”“我在哪里?”直面靈魂,與自己對話,因為他無法認清自己的定位,在得到“我是麥其家的傻瓜兒子”的答案后他就悠然自得。傻子并不在乎世人夢寐以求的地位和權力,恰恰是他的不在乎,他的“不愛不恨”、“不偏不倚”的審視生活,使他看到了隱藏在土司制度繁華背后的腐朽、野蠻、愚昧和墮落,聽到了歷史的車輪載著新制度前進的轟隆聲,看似繁華興盛的土司制度終會像塵埃一樣,在升騰、飛揚和散落之后,成為寂靜的歷史。作者正是借傻子似傻非傻的話語,巧妙地道出了土司制度消亡背后的歷史必然性:一切舊的事物終會被新的、先進的制度所取代,這就是歷史發展前進的規律。

第二,通過傻子視角本著客觀原貌的敘事,使小說中那些充滿神秘色彩的情節:如巫師破咒、行刑人行刑等,也就成為一種平實的敘事,使小說所傳達出來的藏族文化神秘但不虛妄,輕盈而又富有根基,展現了藏民族獨有的民族風情及獨特的審美習慣。

西部藏民族地區是受現代文明影響程度較小的地區之一,也是原始文化與當地奇風異情結合得最緊密的一塊土地。這里生產水平落后,大多過著農耕和半農半牧的生活,藏民們對于許多自然現象無法解釋,于是對超自然的力的崇拜是十分普遍的現象,同時西藏又是佛教教法和王權信仰的地方。因此,特定的自然環境與生存環境不僅成為啟發其獨特奇異的生命意識的導師,也是其原始的、樸素的思維習慣和審美意識的源泉。在“罌粟花戰爭”中,作者通過傻子的眼光講述了大量發生在他身邊的巫術、夢境的事情,神巫門喇嘛奇異的醫術和巫術令人哂舌,占卜、咒語、預測等在呼風喚雨中改變了整個戰爭的形勢。這種描寫雖神奇,讓人不可思議,但通過一個傻子的親身經歷然后敘事出來,又多了一層真實感,讓讀者領略到了一種別樣的民族風味。

總之,傻子視角與第一人稱敘事視角、第三人稱敘事視角的多重疊置,是作家阿來的一種大膽創新而且成功的嘗試,發展了一種全新的敘事視角,它的運用為小說的內容提供了恰當的外殼,開辟了小說創作的新途徑,為文學審美視角的多元化發展做出了可貴的探索。

① 胡立新、沈嘉達:《談阿來小說的敘事藝術》,《黃岡師范學院學報》,第23卷第2期,第40頁。

② 宋潔、趙學勇:《當代文學中的非常態視角敘事研究》,《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第65頁。

③ 里蒙·凱南:《敘事虛構作品》第2版,上海三聯書店,1989年版,第181頁。

④ 里蒙·凱南.《敘事虛構作品》第2版,上海三聯書店,1989年版,第181頁。

本論文是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高師語文課程與教學論中文學作品教學研究與實踐(編號11552297)

作 者:呂佳,文藝學碩士,牡丹江師范學院文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文藝美學。

編 輯:趙紅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歡
塵埃落定第三人稱土司
貴州土司史籍編年系列總序
從土司軍事活動窺探土司文化
談談英語教學中 第三人稱單數及其后面動詞的用法
Fort Besieged
從土司到土司學:中國土司文化研究的新進展
——李良品《中國土司學導論》讀書札記
用第三人稱和自己說話能減壓
論阿來小說《塵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觀
記敘文寫作之記事(三)
沉默的先知
聚焦現在完成進行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