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守與放棄
——淺析《守橋人》的主題意蘊和敘事技巧

2011-08-15 00:42盛翠菊徐州工程學院江蘇徐州221008
名作欣賞 2011年2期
關鍵詞:祖上敘述者眼光

⊙盛翠菊[徐州工程學院, 江蘇 徐州 221008]

堅守與放棄
——淺析《守橋人》的主題意蘊和敘事技巧

⊙盛翠菊[徐州工程學院, 江蘇 徐州 221008]

趙本夫的短篇小說《守橋人》以一個略帶傳奇性的故事,向讀者傳達出了深刻的、多層面的主題意蘊。小說中預敘手法的使用、敘述眼光的自由流轉和收放自如的敘述速度,使得整篇小說散發出誘人的藝術魅力。

主題意蘊 預敘 敘述眼光 敘述速度

趙本夫的短篇小說《守橋人》(原載于《紅豆》2008第9期)讀來是一部耐人尋味的小說。其實,故事情節很平淡:《守橋人》講述的是生活于黃泛區的老彌和他的祖上幾代人守橋的故事。原因是老彌祖上在出資修完橋之后,有一個晚上在去巡看剛建成不久的橋時,聽了一位過路道士的一句話“可惜呀,這橋要倒了”,從此以后,老彌祖上就一直放心不下,堅持去巡視守護,并把護橋作為“遺囑”代代相傳。最后,由于黃河泛濫,小河已被泥沙淤塞,橋也被泥沙掩埋,從此之后再也不會倒塌了。但老彌的族人還是繼續堅守,到了老彌這一輩,他的老婆孩子都去了外地,只剩下老彌一個人,但他仍然守在這里。最終成了最后一個守橋人。

《守橋人》這部小說的魅力不僅在于作者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略帶傳奇性的故事,借此傳達出深刻的、多層面的主題意蘊。小說的魅力還在于在故事的敘述中,作者采用了一些獨特的敘事技巧,使得整個故事達到了耐人尋味的審美效果。

一、主題意蘊

在這篇不足三千字(2706字)的短篇小說中,作者通過一個看似簡單的故事到底要向我們傳達了一個什么樣的主題意蘊呢?在故事切入三孔橋的敘述之前,作者不吝筆墨,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筆墨(868字)講述了兩件事情,一件事情是“老彌說自己一腳踢死一只蚊子”,另外一件事情是老彌從祖上聽來的關于關公與周倉“扔石子與扔一根鴨毛”的故事。這兩件事情作為下文“二百年守橋”的一個鋪墊,向我們傳達了這樣一個主題“切勿以為善小而不為。做好事,越是小的事越要費力氣,越是不容易堅持做下去”①。

雖說這一主題的傳達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我們細讀作品會發現,小說中有三處寫老彌一腳踢死一只蚊子:第一處是在小說的第一句話“,老彌說‘:我一腳踢死一只蚊子?!钡诙幨窃谛≌f的中間部分:“但老彌只能自言自語‘:我一腳踢死一只蚊子?!弊詈笫窃谛≌f的結尾之處:“老彌會自言自語:‘我一腳……’”這三句話雖說都說同一件事,但傳達出的思想卻不盡相同,小說是這樣評述老彌說的第一句:“老彌說這話的時候,一般聲音不大,和正常說話的音量差不多?!边@表明老彌只是在陳述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就像他說“我去放羊”一樣,但隨后小說接著評述說“只是語氣有點不大一樣,含著一種不動聲色的驕傲”。由此我們看出老彌對于此事的自豪之感,“守橋”和“踢死蚊子”一樣都是“老彌有權驕傲”的事情。在第二處中,小說表明“老彌只能自言自語”,因為“老彌說這話的時候,對面并沒有人,方圓幾十里都沒有人。這是一片荒原”。既然無人,守橋就失去了其原本的意義,但老彌不愿意放棄,所以他能夠做的就只有堅守,“踢死蚊子”和“守橋”一樣都成為了一種沒有意義的事情。在小說的最后,作者說“老彌會自言自語”一個“會”字所表達的就已經不再僅僅是“驕傲”和“無奈”了,因此我們在小說的最后聽到了老彌的一聲吶喊:老彌“或者突然大聲喊一聲‘:老道,我操你祖宗!’聲音在黑夜里傳出很遠,有點人?!崩蠌浀囊痪渥匝宰哉Z和這一聲吶喊很顯然是相悖的,一方面是正如小說開頭所交代的一樣,老彌是有權驕傲的。但這種驕傲已經變成了一句自言自語,另一方面我們卻清晰地聽到了老彌對老道的詛咒:“老道,我操你祖宗!”至此,小說就有了另外一層主題意蘊:老彌對自己的堅守表現出了質疑——這份堅守今天是否仍然值得?既然三孔橋再也不會倒了(事實上橋已經不復存在了),此處也已經成為一片荒原,是否還要遵從祖上的遺囑,是不是該放棄了,所以小說的中間部分才有“老彌本來也想走的??伤q豫了一陣子,最后還是決定留下”。老彌的在“去”與“守”之間的猶豫已經暗示了老彌的質疑,也許正是出于這個原因,作者說“老彌成了最后一個守橋人”,正如小說所寫得“老彌家族的人說不清是應當慶幸,還是絕望”。我想這才是小說想真正留給讀者的更深層次的思考。

二、敘事藝術

在這篇小說的敘述中,趙本夫采用了其小說中慣用的一些敘事藝術,如預敘手法的使用、敘述眼光的自由轉換、收放自如的敘述速度等,使得整篇小說讀起來不僅發人深省,而且引人入勝。

趙本夫的小說創作深受中國傳統小說的影響,在他的小說創作中經常使用預敘手法。敘事學家熱奈特把預敘定義為“預先講述或提及以后事件的一切敘述活動”②。在我國傳統小說的敘事中,預敘手法備受青睞。楊義先生甚至認為:“與西方文學傳統中預敘手法相對薄弱的情形相比,預敘是其強項而非弱項?!雹墼谄?981年發表的處女作《賣驢》中,小說的第一段就是一種預敘手法:“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件意想不到的事,促使孫三老漢最終下了決心:‘賣驢!’”此處使用的預敘手法,從小說一開場就勾起了讀者的好奇心:大千世界,到底發生了什么奇事,它怎么會出人預料,大有一種要刨根問底之勢。又如在他的另外一個短篇《鐵門》中,小說在后半部分介紹縣革委會看門人“鐵門”老卜時有這樣一段描寫:“那次講用會不久,他便帶個女人回山東老家過日子去了?!边@段話提前描述或暗示了將要發生的事件,對讀者來說,這種預敘被賦予了強烈的閱讀吸引力。本來作為“鐵門”的老卜,為什么會突然之間離開,并且是帶著一個女人,一直單身的老卜身邊哪里來的女人?同樣,在這個短篇《守橋人》中,趙本夫再次使用了這種手法。小說在交代三孔橋的來歷之前,先有這樣的一段話:

這是一片荒原。

這里本來是有村莊的。但后來這里成了黃泛區,幸存的人都漸漸遷走了。再后來,就只剩老彌一家人。再后來,就剩老彌一個人了。

老彌本來也想走的??伤q豫了一陣子,最后還是決定留下。

他惦記著三孔橋。

從敘事效果上講,這一段話的預敘是為了制造一種懸念——“為什么最后只剩下老彌一個人,這一結局是如何產生的?下一步將怎樣發展?”吸引讀者關注情節展開的過程,讀者自然就很想知道:既然此地的村莊都已消失,老彌的家人也都去了外地,老彌為什么“最后還是決定留下”,他為什么會“惦記著三孔橋”,這樣既起到引領下文的作用,也激發了讀者想了解事情原委,想向下閱讀文章的欲望。

其次,在《守橋人》這個短篇小說中,趙本夫繼續采用他在以前短篇小說創作中慣用的第三人稱全知敘事,但又有別于以前的一些短篇小說的敘事眼光?!啊當⑹卵酃狻赋洚敂⑹乱暯堑难酃?,它既可以是敘述者的眼光也可以是人物的眼光,在傳統上的第三人稱小說中,(處于故事外的)敘述者通常用自己的眼光來敘事,但在20世紀初以來的第三人稱小說中,敘述者常常放棄自己的眼光而轉用故事中主要人物的眼光來敘事?!雹軘⑹卵酃馐亲髡吆臀谋镜男撵`結合點,是作者體驗外部物質世界的基本角度,帶有作者自己的情感立場和傾向,同時它又是讀者進入作者文本世界的切入口,藉此來打開作者心靈的窗扉,與作者一起神游于文本所創造的世界之中。在趙本夫以前的一些短篇中,出于敘述本身的需要,在敘述故事時趙本夫會選擇把敘述眼光聚焦于某一個人物或幾個人物身上,進行敘述眼光的切換,而不是采用常規的敘述者的眼光。如《賣驢》中作者就較多地采用了孫三老漢和王老尚的眼光作為敘事眼光,來代替常規的敘述者的眼光,我們在此很少聽到敘述者的聲音。但在《守橋人》這部小說中,敘述者眼光充當了主要的敘事眼光,但不是唯一的敘事眼光,小說的敘事眼光還時不時采用老倪和老倪祖上的眼光,并在敘述者、老倪、老倪祖上之間進行自由地流轉。

在這篇小說中頻繁出現的“老彌說”這樣的引導語,但只有一句是老彌的直接引語,其他全部是轉述的語氣,這讓我們不時感覺到敘述者的存在,但是“我一腳踢死一只蚊子”的眼光卻是老彌的,是符合老彌本人的性格的。接下來一句話“老彌說這話的時候,一般聲音不大,和正常說話的音量差不多”,“只是語氣有點不大一樣,含著一種不動聲色的驕傲。老彌有權驕傲?!庇謱⒀酃廪D回到敘述者,是敘述者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對老彌所說的這句話作出的價值判斷和評價,這一評價既使敘述者與聚焦人物產生了距離,又因其對聚焦人物的價值判斷——老彌有權驕傲,從而流露出敘述者對人物的欽佩,引導讀者用自己的眼光來看待老彌一腳能踢死一只蚊子這件事,在緊接著的一段評價“一腳踢死一只蚊子,真的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荒_踢死一只蚊子,就很不簡單,那是需要神力的”。很顯然也是敘述者的眼光,是敘述者對此事的直接評述。敘述者在試圖引導讀者相信“一腳踢死一只蚊子”這件事情,因為對于此事的相信,順理成章地就會相信下面的“扔一根雞毛的事情”。自然也就會對老彌家族二百年如一日的“守橋”“壯舉”堅信不疑。

在本篇小說的敘事技巧中,作者在敘述故事的速度安排方面也是匠心獨具的?!肮适滤俣鹊陌才藕托≌f中的‘時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小說中至少存在著三種‘時間’:事件時間、敘述時間和閱讀時間?!雹菔录r間在這篇小說中為二百年,從清朝嘉慶年間老彌祖上出資修建三孔橋,到老彌祖上聽信一個過路道士的話守橋,一直到今天老彌家族的代代守橋。但作為一個不足三千字的短篇小說,故事的敘述時間和閱讀時間卻極短?!白髡邤⑹龉适碌乃俣劝才艑ψ髌芬约伴喿x效果至關重要,作者講述故事的速度不同可以造成閱讀時間和閱讀的內容長度象征性的吻合,也可以造成極度的不和諧。也就是說,作者在敘述故事時可以通過突然加快或放慢敘述速度來控制讀者的閱讀心理?!雹拮髡咴跀⑹隼蠌涀嫔现v述關公與周倉“扔石子與扔一根鴨毛”的故事時速度放慢,用了近六百字的篇幅來講述這個看似和守橋無關的故事,其敘事意圖應該是顯而易見的,無非是想證實,“扔一根鴨毛”與“踢死一只蚊子”是一回事,“越輕越要力氣”,正如守橋一樣,越是容易的事情,越是小的事情,要想二百年如一日地堅持,就越困難,以此來彰顯老彌家族守橋的壯舉。小說在接下來簡述老彌祖上建橋以及守橋的故事時,速度也放得極慢,用了僅一千二百字的篇幅詳細講述了故事的枝枝葉葉,這就無形之中增加了故事的真實性,因為讀者這才能相信老彌祖上建橋以及守橋的故事,繼而才能相信下文二百年的堅守。和上面的慢鏡頭相反,下面老彌家族二百年的一代代的守橋被加快敘述,一帶而過。作者通過這種收放自如的敘述速度,很好地抓住了讀者的閱讀心理,使得讀者能跟著作者和敘述者的預先設定的路徑前行,看到了作者有意凸現的部分,而不至于在其他一些枝節上久坐停留。

① 何鎮邦.寓言體與傳奇性——簡析《守橋人》兼及趙本夫短篇小說藝術特色.

② [法]熱拉爾·熱奈特.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M].王文融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③ 楊義.中國敘事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④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⑤⑥ 格非.小說敘事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作 者:盛翠菊,研究生,徐州工程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

編 輯:趙紅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歡
祖上敘述者眼光
專業眼光看改革 改革眼光看中國
《漫漫圣誕歸家路》中的敘述者與敘述話語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
孫中山祖上因迷上風水致貧
以比爾為敘述者講述《早秋》
刮目相看
Dare to stand out
四大名著話“拼爹”
古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