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枝蔚和康熙己未年的博學鴻詞考試

2011-08-15 00:42沈來紅河南師范大學河南新鄉453007
名作欣賞 2011年2期
關鍵詞:中書小傳博學

⊙沈來紅[河南師范大學, 河南 新鄉 453007]

孫枝蔚和康熙己未年的博學鴻詞考試

⊙沈來紅[河南師范大學, 河南 新鄉 453007]

孫枝蔚是清初很有影響的遺民詩人。據史料記載,康熙十七年清政府有博學鴻儒之選,孫枝蔚也應征進京了。但史料對他是否參加了康熙十八年的博學鴻詞考試,卻有不同的說法。本文想結合孫枝蔚自己的作品進行分析,對史料的不同記載加以澄清,以證實孫枝蔚確實參加了博學鴻詞考試,只不過是在不情愿的情況下參加的。

孫枝蔚 博學鴻詞 心態

清政府以異族入主中原,很多漢族士人都抱著不合作甚至反抗的態度。為了顯示自己的“求賢若渴”,拉近和漢族民眾的關系,清政府費了不少心思,先是征召“山林隱逸”,效果并不理想,后又征招“博學鴻儒”,修明史,不少人入其彀中,再后來是編修《四庫全書》,這時已經得到了漢族士人們的積極配合。不過在清初,多數人還是堅守著民族氣節的,像屈大均、陳恭尹、吳嘉紀、杜、閻爾梅,還有“清初三先生”、張蓋等,都是寧愿清苦終生,也不愿出仕新朝之人。清政府在征召漢族士人的過程中,力度也在不斷加大。是否參加“博學鴻詞”的考試,很大程度上成了檢驗漢族士人是否有“遺民”氣節的“試金石”。作為清初很有影響的遺民詩人,孫枝蔚和“博學鴻詞考試”的關系就有必要弄清楚。而史料對這件事的記載多有出入。本文想結合孫枝蔚自己的作品進行分析,對史料的不同記載加以澄清,以證實孫枝蔚確實參加了博學鴻詞考試,并對他應征考試的心態做簡單的分析。

兩種不同的記載

記載孫枝蔚生平事跡的文獻很多,不過對他和博學鴻詞考試的關系卻有兩種不同看法,簡單地對這些文獻進行梳理,可以把它們分為兩類:一類是認為孫枝蔚沒有參加博學鴻詞考試的,比如《皇朝文獻通考》記載:“枝蔚字豹人,三原人??滴跫何此]舉博學鴻詞,以老病不能入試,授中書舍人?!雹佟端膸烊珪偰俊酚涊d他:“康熙己未薦舉博學鴻詞,以老病不能入試,授中書舍人罷歸?!雹凇肚迨妨袀鳌酚涊d他:“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儒,以年老不能應試,特旨偕邱仲仁等七人授內閣中書?!雹邸肚迨犯濉氛f他:“以布衣舉鴻博,自陳衰老,乞還山,遂不應試,授內閣中書?!雹苓@四種書皆為官修。后來的《揚州歷史人物辭典》繼承了它們的說法。⑤而記載孫枝蔚雖有推辭,但最終還是參加了博學鴻詞的考試的材料更多,比如《今世說》說:“孫豹人應詔入都。初以老病辭,不許?!雹蕖睹以娾n小傳》記載:“(豹人)屢求罷不允,促入試,不終幅而出?!雹摺蛾兾魍ㄖ尽氛f他:“康熙十七年舉博學宏詞,入都,以年老求免試,不許,及試被落。南歸,會詔下吏部,令視與試諸人有年高學贍者授京銜以寵其行。部擬初授正字,特授內閣中書舍人以歸?!雹噙€有《鶴征錄》、《己未詞科錄》(此書對李集等的《鶴征錄》有所增改)、《國朝詩人征略初編》、《碑傳集》(此書中的《孫枝蔚小傳》與《名家詩鈔小傳》關于孫枝蔚的記載相同⑨)、《文獻征存錄》⑩、《清朝先正事略》(此書寫孫枝蔚考試部分和《名家詩鈔小傳》基本相同,寫他“性抗直”、“好談兵”的性格部分又與《碑傳集》基本相同)?,還有《國朝耆獻類征初編》(此書轉引了《文獻征存錄》和《名家詩鈔小傳》)?。在這一類材料中,后出者往往依承前說,總體上都認為孫枝蔚參加了博學鴻詞考試。

孫枝蔚參加了博學鴻詞考試

對這兩種不同的記載,我們該相信哪一種呢?孫枝蔚自己的作品應有更強的說服力。他在康熙戊午年作了《吳次罷官后重過江都值予將北上為作此歌》,這首詩題目中的“予將北上”應該就是北上應博學鴻詞之召的。?(注:本文所引孫枝蔚詩皆出自《溉堂集》,因數量較多,下文不再詳注)據《清史稿》記載“:(十七年戊午春正月)乙未,詔曰‘:一代之興,必有博學鴻儒振起文運,闡發經史,以備顧問。朕萬機余暇,思得博通之士,用資典學。其有學行兼優,文詞卓越之士,勿論已仕未仕,中外臣工各舉所知,朕將親試焉?!?他的《夜過汪舟次寓居,適鄧孝威、吳天章亦至,因留飲賦詩》后注中有“:客主同因被征留長安”之語,點出了北上的原因。他的《閱邸報見群公薦表濫及野老姓名將修辭啟先成二詩》說明這時他已看到邸報,十分感慨。于是他又在《見征入京后作》中寫道“:百八十人何濟濟,都是博學且鴻詞?!家吕纤栏试欺?,豈料遭逢類荔支?!辈粌H說明他已經被征召入京了,還點出了被征之人約在一百八十個左右(《己未詞科錄》:“康熙十七年內閣奉上諭求海內博學鴻詞之儒,以備顧問著作,時閣部以下內外薦舉者一百八十六人?!闭门c孫詩相互印證?),最后感嘆自己像荔枝一樣被“運”到京城,要供“翠眉之一笑”了。從這些他自己的作品中可以判斷,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孫枝慰應征進京了,這是毫無疑問的。

不過清政府并沒有馬上組織考試,而是給他們提供些銀米,讓他們留在京城。孫枝蔚《書懷》詩即寫于此時,詩中有注“:時蒙恩諭令戶部月給應詔諸人銀三兩米三斗?!睋都何丛~科錄》記載“:康熙十八年正月十七日奉上諭吏部……應薦人員已經陸續到部,欲行考試,因天寒晷短,恐其難于屬文,弗獲展厥蘊抱。今天氣漸已融和,應定期考試?!滴跏四耆鲁跻徽僭囉隗w仁閣?!?可知,等到了第二年,清政府才組織他們參加考試。

那么,孫枝蔚到底有沒有參加這次考試呢?在《己未詞科錄》中有一份名單,列出了部分應征者的種種情況,包括特授內閣中書臨試告病、丁憂未與、未試病故、未試致仕、患病行催不到、到京稱疾不與試、與試未用、辭不就、后期未試、舉不及期等,這里面都沒有孫枝蔚的名字,他被列入了“特授內閣中書年老者七人”之中,可見他并沒有“遂不入試”?。乾隆年間他同鄉劉紹編有《二南遺音》也說他“:康熙己未舉博學鴻詞,辭不允,促入試,未終場出。以品望素著,特授中書舍人銜?!?《清朝先正事略》載他開始本想以老辭考,但吏部官員認為他不老。后朝廷要以老賜官,他又說自己未老,但吏部官員又定說他老了,定要賜銜給他?!陡嚼钺ㄕ霸姟泛笥幸粭l注“:初將試,豹人詣吏部以老病辭,部謂豹人未老。及后驗視年老者將授官,豹人復以年老辭,并授部臣前語,先后詞氣激切控辨甚力?!笨梢钥闯?,孫枝蔚當初也曾經以年老推辭,但并未獲允,他最終參加了博學鴻詞考試,《皇朝文獻通考》《四庫全書總目》《清史列傳》《清史稿》以及后來的《揚州歷史人物辭典》關于這點的說法并不確切。另外,《清史列傳》卷七十一載:“(孫枝蔚康熙)三十六年卒,年六十七?!边@里的“三十六年卒,年六十七?!睉獮椤埃滴酰┒曜?,年六十八?!?/p>

盡管孫枝蔚不想考中,而且也沒有考中,但清政府的“恢恢天網”是不愿漏掉他這條“大魚”的,他照樣先被“賜銜”,然后才被“放歸”?!段墨I征存錄》記載孫枝蔚“:以布衣舉博學鴻詞,辭以老病,不許。吏部集驗于庭,年老者授銜使歸。尚書見枝蔚鬢發皆白,曰:君老矣!對曰:未也,我年四十進即若此,且我前以老求免試,公必以為壯。今我不欲以老得官,公又以為老,何也?尚書笑之,卒予司經局正字回籍?!保ā督袷勒f》和《名家詩鈔小傳》也有類似記載)《國朝耆獻類征初編》轉引此篇,不過里面的“卒予司經局正字回籍”改成了“卒授中書舍人銜回籍”,這處改動應是合適的?!蛾兾魍ㄖ尽泛汀睹以娾n小傳》載,他先被吏部議授“司經局正字”,所以有《吏部奉旨議授布衣六人正字職銜,枝蔚與焉,因記此》《奉酬王貽上侍讀見賀授正字職銜放歸故山次來韻》之作。后因康熙帝嫌所議職銜不夠高,特賜了“內閣中書舍人”銜,所以他后來又作了《部議初授布衣及生員貢監生年老者六人為司經局正字疏上,上特命進內閣中書舍人,復增未與試者二人同授是官再紀二詩》《李屺瞻見賀進銜中書值六十初度兼送南還次韻奉酬》等詩。從此,他的身上就打上了清政府的“烙印”,抹也抹不去。

孫枝蔚應征考試的心態

因為清政府屢次三番地利誘與威脅,康熙十七年清廷征召博學鴻儒之時,據《柳南隨筆》記載,出現了“隱逸士亦爭趨輦轂,惟恐不與”?的局面。且有人傳說孫枝蔚被薦后對此“喜動顏色,脂車秣馬,惟恐后時”,因此他好友杜作了《與孫豹人書》,說:“今所效于豹人者,質實淺近,一言而已,一言謂何,曰:勿作兩截人。不作兩截人有道,曰忍癢;忍癢有道,曰思痛?!?勸他要銘記國亡家破之痛,不要為清廷的引誘所動。此文被收入《清文選》,劉世南、劉松來在此文后作了簡單的評論“:杜此信雖苦苦相勸,終難阻止,這可以看出威武不屈之難,但也可盡顯杜風節之高?!?也點出了孫枝蔚最終還是北上了。趙永紀《清初詩歌》一書中轉引了鄭方坤《變雅堂詩鈔小傳》對此文的評論“:孫得書慚恚彌月。既逼于朝命,不得辭,應試不終幅而出?!?張春樹、駱雪倫在《明清時代之社會經濟巨變與新文化》中的一條注里說:“1679年孫枝蔚去北京不情愿地參加‘博學鴻詞’科舉考試。他落榜以后退休在揚州,遠離官場,過著普通人的生活?!?指出了孫枝蔚北上的“不情愿”和“過著普通人的生活”的選擇。

其實孫枝蔚對功名看得很淡,他的《書懷》:“身如橘柚病于北,心似鷓鴣飛向南。隴上全家能習苦,床前稚子待分甘?!字f舄甘貧賤,抱病終朝作越吟?!甭冻鏊細w之情?!对俜觏椕忌綄W士》“:老懶惟應著鶴冠,何心作賦對金鑾?!币脖磉_了自己想過那種閑云野鶴般的生活,不愿在金殿之前作賦承歡?!冻鼍贰埃鹤孕ι砣缋吓?,黃金豈可籠頭?!彰暡粣?,今成添足之蛇”,更有悔恨之意。在得知被授中書銜之后,他就在詩中說“:拜謝須朝服,羞慚對釣竿……他時戒吾子,不必上銘旌?!啊睉{說中書榮貴,歸來自號山人?!倍伎煽闯鏊麑ψ约旱昧恕爸袝崛恕边@個“尊榮”之銜毫無欣喜之意,反而覺得是“添足之蛇”。此年之后,他在詩中也就很少再提這回事了。對那些不去應征的人,他十分推崇,尤其是在寫李中孚詩中說“:不上征車拼餓死,聞風愧煞懦頑夫?!睂幩啦粦鞯娜私o予了極高的贊揚,這其中也不無自己的羞愧之情。

從別人對他的記載,還有他自己的詩作看,孫枝蔚雖然沒有像顧炎武那樣以死拒征,但他也保持了一個遺民應有的氣節,最起碼沒有去“干祿”。他的應征應是出于無奈,能被授銜更是個意外,他沒有實際做過清政府的一天官,還只因一個“虛名”得到了一些朋友的誤解,被很多人排斥在“遺民”詩人之外,可以說“得不償失”。所以,應征博學鴻詞并被授銜,其實是孫枝蔚心靈上的一道傷痕。

① 《皇朝文獻通考》,見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637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410頁。

③ 《清史列傳》,見周駿富《清代傳記叢刊》104冊,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版,第800頁。

④? 趙爾巽:《清史稿》,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13355頁,第196頁。

⑤ 王澄之:《揚州歷史人物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頁。

⑦ 鄭方坤:《名家詩鈔小傳》,中華書局,1991年版,第53頁—第54頁。

⑧ 劉于義、沈青崖等:《陜西通志》,見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554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857頁。

⑨ 錢儀吉:《碑傳集》,見周駿富《清代傳記叢刊》109冊,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版,第335頁—第336頁。

⑩ 錢林、王藻:《文獻征存錄》,見周駿富《清代傳記叢刊》011冊,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版,第795頁。

? 李元度:《清朝先正事略》,見周駿富《清代傳記叢刊》193冊,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版,第468頁。

? 李桓:《國朝耆獻類征初編》,見周駿富《清代傳記叢刊》181冊,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版,第771頁—第775頁。

? 孫枝蔚:《溉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910頁。

??? 秦贏:《己未詞科錄》,見周駿富《清代傳記叢刊》014冊,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版,第58頁,第12頁—第14頁,第27頁—第36頁。

? 王應奎:《柳南隨筆》,見《續修四庫全書》1147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62頁。

? 劉世南、劉松來選注:《清文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頁—第14頁。

? 趙永紀:《清初詩歌》,光明日報出版社,1993年版,第204頁。

? [美]張春樹、駱雪倫:《明清時代之社會經濟巨變與新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54頁。

作 者:沈來紅,文學碩士,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編 輯:趙紅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歡
中書小傳博學
王言撰制與魏、齊文運承變
劉向《列子書錄》之“中書”即“內書”,“中”字不借指朝廷
子宮“小傳”
給您推薦兩部值得珍藏的寶貴醫書·博學奇書
一道圣旨的出臺流程
你可知道一道圣旨的出臺流程
多識由博學博學以成道
嚴師出高徒
“博學”的鶴先生
博學不是智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