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高等院校信息公開體系構建之力場分析

2011-08-15 00:51廖滿媚農圣黃賢昌
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 2011年1期
關鍵詞:民族體系信息

廖滿媚,農圣,黃賢昌

(右江民族醫學院,廣西 百色 533000 E-mail:liao82@163.com)

教育部于2010年4月審議通過了《高等學校信息公開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這是深化教育政務公開工作的重要舉措,對于民族高等院校的改革和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信息公開體系的構建既是民族高等院校民主與法治的客觀要求,也是高校服務市場化、社會化、現代化的主觀需要,任重而道遠。筆者借助力場分析法,探究民族高等院校信息公開體系構建過程中的驅動力和制約力,并對體系政策設計提出建議,以期為促成民族高等院校之“信用高校、穩定高校、自主高?!碧峁﹨⒖?。

1 簡析民族高等院校信息公開體系

高等院校信息公開,是國家政務信息公開在民族高校的延伸,是指高校通過師生員工和社會公眾便于接受的方式和途徑將開展辦學活動和提供社會公共服務過程中所產生、制作、獲取的信息進行公開,允許其依法利用和監督高校所掌握和控制的信息。

《辦法》中明確了高校信息公開的目的、依據、適用范圍、原則、職責分工,對高校信息公開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公開的范圍和內容、公開的程序和要求、監督和保障等作出了具體的規定。學?;厩闆r,發展規劃,學生招生考試、學位評定、就業資助,學科專業與教學,師資建設,財務資產管理,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的調查和處理,以及對外交流與合作等12類信息納入了主動公開的范圍,并規定了公開的途徑和方式[1]。

構建民族高等院校信息公開體系,則是基于高等院校這一主體,建立和完善生產、提供高校信息公開服務的一套制度系統,包括信息公開的組織機構、信息公開的表達機制、信息公開的指標體系、信息公開的決策方式、信息公開的運作機制、信息公開的保障機制及信息公開的監督機制等內容。

對民族高等院校而言,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之下,既要切實做到依法治校、深化教務公開,又要加強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提高教育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師生員工和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這需要依靠一個長效的信息公開體系。因此,信息公開體系的構建正是民族高等院校創建“信用高校、穩定高校、自主高?!钡倪^程,也是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及《辦法》的重要舉措。

2 力場分析法的理論概述

20世紀90年代,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庫爾特·盧因(Kurt Lewin)將物理學中的力場分析這一基本分析方法引入了社會科學領域,他認為人的行為是受需求、情境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后來社會科學將這一分析方法借用于研究組織制度和社會制度變革過程中的動力和阻力。力場分析方法首先要求列舉影響事物發展的所有因素,然后對各種因素進行排序梳理,這樣有助于全面了解制度變革中的各種影響因素,再合理運用因素間可轉換的特性,及時調整作用力,通過把制約力轉換成驅動力,促使變革向預期方向發展[2]。在民族高等院校的改革和發展過程中,運用力場分析方法研究高校信息公開體系的構建,有助于明晰在構建這個體系過程中的各種影響因素,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以供參考。

3 民族高等院校信息公開體系的力場構建

3.1 民族高等院校信息公開體系構建過程中的驅動力

3.1.1 善治理論的引導 所謂善治,既是治理發展的一個過程,又體現著治理的理想狀態。善治的本質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與公民對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國家與公民社會的最佳關系[3]。20世紀90年代后,世界銀行提出了善治口號,合法、法治、負責、透明、有效的政府構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4]。就高等學校而言,作為教育公共事業單位有義務對社會公開相關信息。善治理論引導處于民族高等院校,在構建民族地區和諧社會過程中應當隨著社會經濟的變革調整自身的管理方式,以促進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3.1.2 公眾對高校信息服務的增長 經過改革開放的洗禮,公眾的權利意識、法律意識不斷增強。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形成公眾對高校信息服務的巨大需求,而且高校的信息公開工作與其他社會組織信息公開工作相比,有自身的特殊性,既有行政信息,也有學術信息,因此,公眾對高校信息服務的需求內容呈現出多樣化,如教學管理、學生工作、學校概況、重大改革與決策、科研管理、后勤保障、財務管理、校園安全、基建與維修工程管理等方面。其次,高考生們的擇校、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等社會問題熱度不減,由此也帶動了公眾對高校信息進一步公開化、透明化呼聲的高漲。

3.1.3 高等院校自身發展的需要 在知識經濟條件下,大眾化的高等教育需要不斷強化其服務產業性。民族高等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特殊的貢獻和作用使其更要“增強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能力,哺育知識型產業,肩負起公民教育、生涯指導、技能培訓等社會責任”[5],為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有效的服務。教育領域全球化趨勢下,民族高等教育在發展過程中也在力求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尋求通過公開的、公平的、合法的渠道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滿足高校和受眾各自的需求。

3.1.4 相關條例、辦法的頒布實施為民族高等院校信息公開體系的構建提供了規范 在2005年,教育部已要求各地、各高校盡快建立和完善以“六公開”為主要內容的信息公開制度以增加高校招生工作透明度。2008年5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使得建立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政務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010年4月《高等學校信息公開辦法》的頒布,為各高等院校的信息公開工作明確了改進方向。2010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要求要以改革推動發展,以改革提高質量,以改革增強活力,使教育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更加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加順應人民群眾對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6]。

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民族高等院校信息公開體系的構建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平臺,使得信息傳播速度更加及時、傳播內容更加具體,輻射面更加廣泛,也為公眾節約了獲取信息的交易成本。

3.2 民族高等院校信息公開體系構建過程中的制約力

3.2.1 “檸檬市場”效應充斥著民族高等院校所面臨的兩個市場:招生市場和就業市場。受傳統體制和文化傳統影響,民族高等院校與考生、用人單位之間信息溝通不完全或者溝通效率低,由此形成的信息失真易造成高校市場運作中教育成本增加、管理工作失效、教育服務背離社會現實,造成教育資源浪費,這些是構建民族高等院校信息公開體系的隱性阻力。

3.2.2 高等教育績效評估體系的偏差是關鍵阻力。我國現有的高等教育績效評估體系尚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在一些地方存在著一些偏差,曾出現評估變成形式主義和勞民傷財、虛報浮夸的“政績工程”或是“形象工程”。高等教育績效評估體系的偏差抑制了民族高等院校提升公共服務績效的內在動力,作為承擔高校信息公開義務的主體,高校內擔任行政管理和學術管理的機構在信息公開內容的公平、公正、準確上易出現缺位。

3.2.3 相關組織機構及其配套制度運作的不健全是直接阻力。盡管在2002年,教育部和中華全國總工會發了一個《全面推進校務公開的意見》,校務公開所覆蓋的事項范圍主要是針對學校內部的一些管理,因此相關的組織機構及其配套制度只是適應了當時的要求。而高校信息公開與校務公開有著較大的區別,在公開的對象范圍上,是對校內外受眾的公開,在目標上,則將知情權、參與權與監督權結合在一起,同時還強調了法制化、程序化及操作性。因此,現行組織機構及其配套制度對民族高等院校信息公開體系的構建形成了一定的阻礙。

3.2.4 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公眾對高等教育質量、教育公正、學術道德的議論、擔憂、不滿等為高校信息公開形成了一種外在阻力。尤其是高校在基建、采購、招生、科研等腐敗容易滋生的重點領域已然成為輿論關注的重點。在強大的輿論關注之下,高校如何在細化信息公開的目錄和范圍的同時,又要建立健全虛假或不完整信息澄清機制,也是構建民族高等院校信息公開體系需要解決的重點。

4 民族高等院校信息公開體系構建的政策建議

運用力場分析方法剖析了民族高等院校信息公開體系構建過程的各種影響因素。民族高等院校作為一個主體是影響這一體系構建的主導因素,既可能成為驅動力,也可能變為制約力。

力場分析作為一種目標診斷和解決問題的技術,其作用的發揮不僅在于仔細分析現行的力量對比,還在于合理運用因素間可轉換的特征,改變力量對比。從動態來說,在改變力量對比的過程中,有三種可供選擇的辦法:一是增加推動力;二是削弱阻力;三是增強推動力和減少阻力并舉。一般認為,第三種辦法通常最為有效[7]。因此,在政策建議上一方面增強構建高等院校信息公開的驅動力,另一方面則采取漸進式改革,逐漸弱化或是轉化構建高等院校信息公開的制約力。

首先,要解決高等教育績效評估的價值取向,建立高校信息依法公開的責任制度,強化信息公開的意識,增強高校辦學的透明度。其次,要抓緊建立健全民族高等院校信息公開工作制度,盡快完善各項工作機制和各項配套措施。信息公開制度的內容,主要包括法律依據、適用范圍、信息公開的形式、申請獲得信息的程序、信息公開的例外、救濟制度等方面[8],例如要建立民族高等院校信息庫,進行動態管理,保證公開信息的準確性和有用性;完善民族高等院校信息公開系統的信息平臺,重視現代化的硬件載體的建設,以此保障信息系統的運作;拓展信息公開渠道,還要建立公開信息查詢、反饋系統,實現公眾與民族高等院校之間的良性互動,完善民族高等院校辦學相關公眾的需求表達機制。再次,需要建立高校信息公開評估體系,并將信息公開領域的成效納入考核結果,同時引入高校信息公開激勵機制,促進民族高等院校的發展。

[1] 雷宇.高校信息公開教育部有了《辦法》[N/OL].中國青年報,[2010-05-11].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0-05/11/c-1286981.htm

[2] 康瓊.我國農村公共服務體系重構的立場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36(5):38-41.

[3] 俞可平.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與治理的變遷[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195.

[4] 陳振明.公共管理學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7.

[5] 余斌.論高等學校信息公開制度[J].遼寧教育研究,2008 (6):39-41.

[6] 倪光輝,董洪亮.我國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啟動[EB/OL]. [2010-12-06].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 1026/13398701.html

[7] 張國慶.公共政策分析[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415.

[8] 皮純協,張成福.行政法學[M].北京:中華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360.

猜你喜歡
民族體系信息
TODGA-TBP-OK體系對Sr、Ba、Eu的萃取/反萃行為研究
“三個體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堅戰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訂閱信息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被民族風玩轉的春夏潮流
展會信息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三位一體”建體系 長治久安防哮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