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沙縣植被現狀調查分析和對策

2011-08-15 00:53張慧江
綠色科技 2011年4期
關鍵詞:金沙縣園地林地

張慧江

(貴州省測繪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貴州貴陽550004)

1 引言

由貴州省測繪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承擔的金沙縣第2次土地調查(農村部分)工作,從2008年11月10日開始,至2010年7月結束,經歷了技術準備、資料分析、調查底圖制作、內業解譯預判、外業調查、預判底圖修改、內業建庫、資料分析、編寫成果報告等階段,每個階段都實施了內部質量檢查,保證了土地調查技術應用與資料成果獲取。該成果已經貴州省土地勘測規劃院審核檢查,并應用于該縣的土地變更基礎數據。

金沙縣位于貴州省西北部,界于東經105°47′~106°44′,北緯 27°07′~ 27°46′之間。 全縣總面積2 528km2。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無霜期長,雨量充沛,適宜多種作物的生長。年均氣溫12.5~16.5℃。境內林業資源豐富,森林覆蓋面積6.59萬hm2。境內山巒重疊,溝壑縱橫,東部和中部平壩、河谷、丘槽相間,西部山崖陡峻,山體連綿,形成險、峻、奇的自然景觀。境內有煤、硫鐵礦、磷、硅等礦藏,以煤、硅、鐵、磷藏量較大,生態環境質量綜合評價為中等以上。

2 數據分析與利用

2.1 影像數據

調查區所用的SPOT5衛星影像數據,地面分辨率為 2.5m。金沙縣所用的 SPOT5衛星影像(DOM),清晰度較差,但考慮到該SPOT5衛星影像數據的完備性及方便獲取與利用,以此為基礎數據容易在全省推廣應用,故決定采用SPOT5衛星影像(DOM)作為基本的調查工作底圖資料,進行金沙縣第2次土地調查工作。

2.2 圖件資料

(1)調查區 1∶10 000地形圖資料;調查區 1∶10 000和1∶50 000國家基礎地形圖。

(2)數據使用。作為工作底圖參考數據使用。

2.3 其它數據

金沙縣土地詳查數據、變更調查數據、基本農田數據、農村土地權屬等數據。數據作為本次土地調查的參考,可在對這些資料分析后充分利用。

3 調查的技術路線、技術方法和數學基礎

3.1 技術路線

按照《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技術規程》和相關技術標準,結合調查區域的具體情況,制定出《金沙縣第二次土地調查(農村部分)技術方案》,按照這個方案開展調查工作,其主要技術路線為按照《規程》及《技術方案》的要求,以糾正的SPOT5衛星遙感影像為工作底圖,參考區內其它數據進行預判,再以影像為基礎對各種要素進行全野外的調查核實,保持土地信息的現勢性及圖形、屬性數據、實地3者的一致性,利用區內其它數據進行必要的補充修正,并經充分的外業檢查與核對,形成外業調查成果并在此基礎上按照《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庫建設技術規范》和《土地利用數據庫標準》進行建庫,最后按《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檢查驗收辦法》進行全面檢查和成果數據分析,整理后形成金沙縣土地調查(農村部分)的最終成果。

3.2 技術方法

圍繞第2次土地調查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按照土地調查技術規程,充分利用現有土地調查成果,運用衛星影像、地理信息系統和數據庫、以及二次調查專用軟件等技術和系統,采用內外業相結合的調查方法,形成集信息獲取、處理、存儲、傳輸、分析和應用服務為一體的土地調查技術流程,獲取全縣每一塊土地的類型、面積、權屬和分布信息,建立金沙縣農村土地利用數據庫。

3.3 數學基礎

金沙縣第2次土地調查(農村部分)采用的平面坐標系統為1980西安坐標系;高程系統為1985國家高程基準;投影方式為“高斯——克呂格投影,金沙縣行政區域跨越35和36兩個帶,本次統一投影到36°帶,中央子午線為 108°;成圖比例尺為 1∶10 000。面積計算按國家二調辦的“圖幅理論面積圖斑橢球面積計算要求”計算圖斑橢球面積。

4 植被現狀構成與分析

截至2009年12月31日,第2次土地調查植被類的土地面積為園地910.12hm2,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 0.36%。其 中果園 485.57hm2,茶 園417.41hm2,其他園地 7.13hm2;林地 122 877.08hm2,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48.75%。其中有林地77 387.48hm2,灌木林地35 183.87hm2,其他林地10 312.39hm2(可調整其他林地3 336.26hm2)。草地920 4.08hm2,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3.65%。其中天然牧草地347.15hm2,其他草地8 856.92hm2,人工牧草地為0hm2,見表1。

4.1 植被地類變化趨勢分析

在二次調查的植被地類中,總的趨勢是林地、園地在增加。草地在減少、具體變化情況與2005年植被變更數據比較,園地增加16.19hm2;林地增加10 086.37hm2;草地減少500.05hm2。與2008年植被變更數據比較,園地增加28.89hm2。林地增加10 234.50hm2,草地減少 547.23hm2。

4.2 植被地類數量增減變化情況及分析

4.2.1 耕地減少林地增加分析

金沙縣 2005年耕地面積為 87 835.38hm2,2008年耕地面積為87 858.46hm2,二次調查耕地面積為85 726.68hm2,與2005年相比減少了2 108.70 hm2,與2008年相比較減少了2 131.78hm2。退耕還林減少耕地。據金沙縣林業局統計,該縣2000~2004年間,共退耕還林7 300多hm2,這部分土地在變更調查中沒有及時進行地類變更,以至于二調數據中的其他林地(033)與 2005年相比較增加了7 112.25hm2,與 2008年相比較增加了 7 113.49hm2,增加的林地有相當大的部分是退耕還林地。

4.2.2 園地流向分析

園地包括果園、茶園和其他園地。二調數據和2005年數據相比較,園地面積增加了16.19hm2,其中:果園面積減少了9.30hm2,茶園面積增加了9.62 hm2,其他園地增加了15.86hm2;二調數據和2008年數據相比較,園地面積增加了28.89hm2,其中:果園面積增加了 21.86hm2,茶園面積增加了 25.72hm2,其他園地面積減少18.69hm2。園地面積增加的原因主要是農業結構調整農民種植經果林,如茶葉、葡萄、梨、桃、蘋果等,因此使園地面積增加。

4.2.3 林地流向分析

林地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和其他林地。二調數據和 2005年數據相比較,林地面積增加了10 086.37hm2,其中:有林地增加了4 896.26hm2,灌木林地增加了 287.91hm2,其他林地增加了4 902.19hm2。二調數據和2008年數據相比較,林地面積增加了10 234.49hm2,其中:有林地增加了4 959.02hm2,灌木林地增加了350.28hm2,其他林地增加了4 925.19hm2。

林地增加的原因主要是退耕還林、荒山荒坡植樹造林,其他林地(033)增加的面積主要來源于耕地、天然牧草地和其他土地里的裸地(二調數據和2008年數據比較,天然牧草地減少了1 311.60hm2,裸地減少了8 708.40hm2)。有林地(031)和灌木林地(032)增加的面積主要來源于草地和裸地,還有一原因是以前的牧草地、荒草地由于植被的生長變為灌木林地,地類發生了變化,引起林地面積增加。

4.2.4 草地流向分析

草地包括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和其他草地。金沙縣植被地類中沒有人工牧草地。二調數據和2005年數據比較,草地面積減少了500.05hm2,其中天然牧草地減少了1 273.29hm2,其他草地增加了773.24hm2。二調數據和2008年數據比較,草地面積減少了547.23hm2,其中:天然草地減少了1 311.60hm2,其他草地增加了764.37hm2。草地減少的原因之一是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金沙縣大力開展封山育林、封禁治理,部分天然牧草地在氣候、土壤、環境等因素的作用下,已長成了灌木林或有林地,地類改變,所以草地減少,林地增多?;纳交钠轮矘湓炝譁p少了其他草地;同時部分天然牧草地已經退化成荒草地,且少部分適宜開墾為耕地的荒草地被開發成了耕地。

5 植被的生態發展對策

金沙縣在新一輪的發展和競爭中,生態環境將成為一個重要籌碼,生態環境也是生產力、競爭力,生態效益可以直接轉化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良好的生態環境恰恰又是金沙縣最大的優勢和較突出的競爭優勢之一,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著力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努力走出符合金沙縣實際情況的生態文明之路。

5.1 加強生態建設

5.1.1 加強生態林建設,鞏固退耕還林成果

正確處理好保護青山綠水與開發、發展的關系,切實把加強生態建設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重點,大力實施生態建設工程,重點實施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及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工程,并與基本農田建設、農村能源建設、生態移民、后續產業建設結合起來,進一步優化布局,突出重點區域切實解決好退耕農戶的增收問題。進一步加強防護林建設,重點加強烏江水系、重點庫區周圍和生態脆弱地區的防護林建設和管護。加強縣城周邊可范圍建設,提高城市環境質量。推進沼氣池建設,積極發展大中型沼氣池和聯戶沼氣池。

5.1.2 加強生態文明村、城鎮和生態示范區建設

生態文明村和生態文明城鎮是按照生態學規律規劃組織城市(鎮、村)的生產活動、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使其形成合理、高效的人工與自然生態系統,實現城市(鎮、村)內部以及城市外部經濟和自然系統的和諧、高效發展和生態良性循環。金沙縣巖孔集鎮板橋村,森林覆蓋率達52%以上,是省級生態農業、生態能源示范村和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也是金沙縣生態文明村的一個縮影。

5.1.3 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建設

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建設,重點鞏固金沙三丈水、泠水河自然保護區的建設,進一步強化三丈水、泠水河省級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和管護能力建設,建立健全綜合協調和管理機制。

5.2 加大環境保護力度

5.2.1 加強環境保護,減少主要污染排放

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加大對金沙縣黔北火電廠、縣水泥廠、縣煤化工、縣食品等重點區域、交通主干線工業企業的污染防治,加強現場監督管理、環保專項督查及超標排污企業的整治力度,強化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的總量控制,進一步減少排放量。加強風景名勝區和旅游景區環境保護。合理規劃風景名勝區和旅游景區的服務設施建設,在開發中把生態環境放在重要位置,明確環境保護的目標的要求,提倡景區內游覽景區外食宿,以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5.2.2 加強礦區環境綜合治理和生態恢復

金沙縣是黔西北重要的煤礦主產縣,全縣目前有煤礦100多座,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不斷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尤其是煤礦污水治理工作,目前已完成煤礦污水處理建設33座,涉及煤礦64個。加強對礦產和土地等自然資源開發的環境監管力度尤為重要,嚴格控制礦產資源開發對礦山生態環境的破壞,最大限度地減輕資源開發活動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禁止礦山廢水、廢氣、廢渣無序排放;加強礦區環境綜合治理和生態環境恢復,優先考慮閉坑礦山、關停礦山和礦山環境問題嚴重影響、威脅當地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礦山。

5.2.3 合理開發利用和有效保護資源

強化保住青山綠水也是政績的理念,加強對礦產和土地等自然資源開發的環境監管力度,注重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寓生態環境建設于資源開發之中,融資源開發于生態環境建設之中,加強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切實使經濟社會發展上水平、有后勁、可持續。

6 結語

通過對金沙縣植被地類的流向分析,金沙縣良好的生態環境既是全縣生存之基、發展之本。建立為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服務的科技支撐體系,完善科技推廣、信息服務體系和技術交流網絡,深入宣傳植樹種草、退耕還林、水土保持、防治石漠化等方面的科技知識;建立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體系,圍繞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清潔生產、生態產業等領域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研究,研發新產品、新工藝和先進適用技術,提高創新能力,推進生態科技成果轉化和實施。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鼓勵社會上各類投資主體向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投資。

[1]中華人民共和國.TD/T1014-2007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技術規程[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2]中華人民共和國.TD/1016——2007,土地利用數據庫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3]中華人民共和國.GB/21010——2007,土地利用現狀分類[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庫建設技術規范[R].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2007.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國家級核查技術規定[R].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2007.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底圖生產技術規定[R].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2007.

猜你喜歡
金沙縣園地林地
Summer Is Coming
園地再現
明水縣林地資源現狀及動態變化淺析
淺談明水縣林地資源動態變化狀況
藝術園地
藝術園地
論我縣玉米主要栽培技術發展情況
玉米栽培技術的研究與展望1
金沙縣老年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開局良好
書畫園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