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產業集群發展探析

2011-08-15 00:49
關鍵詞:集群文化產業競爭

劉 倩

文化產業集群發展探析

劉 倩

文化產業集群建設已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趨勢,它能促進區域內文化產業企業的增長和文化產業創新能力的提升,同時能夠促進區域內文化產業組織之間的溝通與合作,有利于文化產業在對外競爭中形成區域優勢。為了促進文化產業集群更好地發展,必須要發揮政府的引導和推動作用,積極培養和引進文化產業集群專業人才,著重加強集群產業鏈建設,充分利用文化資源優勢,建立地方特色文化產業集群。

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集群;產業鏈

伴隨著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文化產業集群也越來越為各界所關注。作為文化產業的空間集聚現象,文化產業集群是當下文化產業的發展趨勢,它已成為繼市場化、集團化之后,繼續推進文化產業深入發展、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的戰略選擇,“未來文化產業的競爭,是區域對區域、集群對集群,大區域文化產業集群的崛起,將深刻改變文化產業發展格局?!保?]

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穩步推進,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但總體來說還處于成長性階段,文化產業集群建設也剛剛起步,因此對如何發展我國文化產業集群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文化產業集群的內涵及其構建條件

(一)文化產業集群的內涵

“文化產業集群”這一概念是由“產業集群”概念發展而來的。對于產業集群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杜能的經濟學理論,他提出了最初的產業集群構想。其后,產業集群研究經過馬歇爾、韋伯等人的推進,最終成熟于波特的競爭優勢理論。

1990年,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在《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設計了著名的國家競爭優勢“鉆石模型”。他將產業集群納入了競爭優勢理論的分析框架,提出所謂產業集群指的是“在某特定領域中,互相聯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機構集合”[2]。

文化產業集群可以看作是產業集群的一個分支,即把產業集群所涉及的領域由物質領域擴展到精神文化領域,將集群這種空間集聚形式應用到文化產業發展中來,它是指“在文化產業領域中由眾多獨立又相互關聯的文化企業以及相關支撐機構,依據專業化分工和協作關系建立起來的,并在一定區域集聚而形成的產業組織。 ”[3]

(二)構建文化產業集群的條件

文化產業集群并不是一種可以遍地開花的產業組織形式,其形成和發展需要多種條件的積累,條件不足,要發展文化產業集群,實現文化企業的空間集聚,是有一定難度的。

構建文化產業集群首先要具備適當的生產要素,包括文化資源、資本等。豐富的文化資源為文化產業的興盛創造了條件,也為文化產業集群的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擁有完善融資渠道和資金充裕的地方也更能吸引文化產業企業在空間上的集聚。其次,文化產業集群的發展還離不開完整產業鏈的打造。文化產業集群中的核心產業是那些創意產業,但文化產業集群競爭優勢的形成離不開相關輔助產業群的強大支撐,包括信息、物流、服務、金融等,如果沒有這些上下游產業的支撐,不僅文化產業集群難以構建起來,難以真正發揮出文化產業集群的整體競爭優勢,而且也會直接減弱核心產業的生產力和影響力。因此,文化產業集群的構建必須要依賴完善的產業鏈,通過核心產業的建設、輔助產業和支撐產業的完善來實現集群競爭優勢。另外,文化產業集群的發展還要有合適的外部環境,包括政策環境、制度環境等??茖W、合理的政策和制度對文化產業集群的形成和發展非常關鍵。

二、發展文化產業集群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促進區域內文化產業企業的增長

在文化產業集群中,先進入的企業能夠為后來進入的文化企業創造生產和生活用的基礎設施、勞動力市場、原材料獲得渠道等條件。同時,企業集中在一起能夠節約與外部環境聯系所發生的成本,包括運輸成本、信息成本等,從而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成本優勢。這些都使得文化產業集群能夠產生一種巨大的外部效應,這種外部經濟效應成為其他文化企業進入集群的動力,足以促使更多的文化生產企業進入該集群,使區域內文化產業企業的規模和數量都能有進一步的提升。

(二)有利于促進區域內文化產業組織之間的溝通與合作

文化產業集群的興起,意味著在地理上相互靠近且互相聯系的文化企事業組織共同存在于一個特定的區域內。集群的建立,會使區域內不同文化產業組織之間的信息溝通得到加強,也使區域內不同的文化產業組織更有條件在產業發展重要戰略問題上謀求共識。從而有助于克服各自為戰、盲目上項目的不良競爭,避免了區域內文化產業開發過度、市場風險、資源浪費等問題。同時,“這種行業和企業間的關聯還能在集群內建立起一種信譽和道德約束機制,大大減少機會主義行為(如盜版等知識產權問題)等對企業間聯合的負面影響,使企業獲得互相支撐、互相依托、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發展?!保?]

(三)有利于區域內文化產業創新能力的提升

文化產業在本質上是一種創意產業,而創新精神正是“創意”所強調的核心內涵,是推動創意產業發展的內在動力。但是創新活動往往很復雜,企業很難憑一己之力開展創新活動,往往需要通過相關企業及科研部門共同合作才能獲得成功。而在文化產業集群內部,通常集聚著數量眾多的相關生產企業、科研機構等,這為開展創新活動的合作提供了基礎,有力地保證了文化產業的不斷創新發展。同時,產業集群內的企業存在一種互動的關聯,既有合作又有競爭,這種競爭形成的壓力有利于構成集群內企業持續的創新動力,迫使集群內企業不斷在產品設計、開發等方面進行創新和改進,以應對競爭的壓力和挑戰。

(四)有利于文化產業在對外競爭中形成區域優勢

“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如果我們不學會利用區域整體力量和整體優勢參與競爭,仍然以各自獨立的分散力量與對手較量,通常就會使自己在產品交易、市場價格的談判上處于劣勢?!保?]而文化產業集群化發展通過整合地域文化資源,能夠形成強大的集群效應,進而在短時間內形成較大的產業規模,這種規模擴張優勢大大優于單個文化企業或組織,極大地有助于塑造和樹立區域特色文化品牌,形成區域品牌效應。因此,建立文化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為區域文化產業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提供了一種強有力的支撐,相對于處在單一或分散條件下的競爭對手來說,無疑是更加有利的條件。

三、如何加快我國文化產業集群發展

(一)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推動作用

文化產業集群的發展既要依靠市場主導又要依靠政府推動,政府充分發揮職能,通過科學規劃、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務對文化產業集群發展方向、結構和質量進行宏觀調控是文化產業集群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保證。

發展文化產業集群不應盲目進行,而應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有計劃有步驟地穩步向前推進。政府部門應該結合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而完善的集群發展規劃,優化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結構,避免出現重復投資、布點分散等現象。政府在制定好本地區文化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的基礎上,還要在優化環境、集聚企業、人才引進等領域出臺更多扶持政策,完善文化產業集群的政策體系,為文化產業集群發展提供政策保證。除了政策保證之外,政府還應在公共服務方面加大對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的扶持力度。政府部門要廣泛吸納社會各方面資源,構建公共服務體系和支撐平臺,真正解決諸如風險融資、中介服務、產學研合作、信息支持等問題,為文化產業集群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以此有力促進我國文化產業集群發展。

(二)積極培養和引進文化產業集群專業人才

文化產業是高技術、高人力資本的產業,文化產業集群的發展需要大量人力資源的投入。因此,文化產業集群的建設要將尊重人和人的價值放在首位,積極培養和引進優秀人才。一方面,要積極創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的外部環境,以優厚的待遇、靈活的人才引進方式,為文化產業集群引進所需人才大開方便之門。同時,取消各種阻礙人才流動的制度性障礙,促進人才在不同地區、部門、行業之間有序的流動,實現人才資源配置的合理化。另一方面,還要建立多層次的文化創意人才培養體系,為產業集群發展提供人才保障??梢砸劳懈鞯噩F有的科技和教育資源,鼓勵當地高等院校設立與文化產業相關的專業,開設相關專業課程,加快培育文化產業集群緊缺人才。同時,鼓勵企業通過與高等院校聯合辦學、定向培養等多種方式,培養各類層次的專業技術人才。

(三)著重加強集群產業鏈建設

產業鏈是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的關鍵因素,事關產業集群核心競爭力的問題,只有組建完善的創意產業鏈,文化產業才有競爭優勢,任何一點的斷裂都會使文化產業集群發展進程受阻。因此,當下文化產業集群發展要加強產業鏈建設,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推進產業鏈的延伸和拓展。就縱向拓展而言,就是在突出主業的前提下使產業鏈向上游和下游延伸,使得上游的資源配置、原料供應、研發設計和下游的市場營銷、物流配送、售后服務、衍生業務等環節相互配合,形成協作互動機制。就橫向擴張而言,就是圍繞主業目標和發展方向,以多種形式形成多元化項目拓展,積極開發各種輔助產業項目,推進主導產業的延伸和關聯產業的衍生。通過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的推進,最終促使文化產業集群產業鏈的完整化和延長化,形成功能協助、結構合理的文化產業集群。

(四)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資源,建設地方特色文化產業集群

文化產業集群的形成與發展是建立在某一地區的文化資源基礎之上的,具有根植性,不同地區所擁有的文化生產要素不同,適合發展的文化產業集群也不同。因此,各地在發展文化產業的過程中要堅持文化產業集群的特色化發展。圍繞豐富的特色文化資源,優化資源配置創新思路,加強對特色文化產業集群的培育,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文化產業基地和園區,打造出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在特色文化產業集群建設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彰顯個性化和差異化,因地制宜,挖掘本地獨特的資源優勢,使文化產業集群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獨具一格,避免陷入和競爭對手因產品或服務重復而產生惡性競爭的境地,并形成競爭對手難以逾越的“進入門檻”。

目前,我國文化產業集群發展正處于起步、探索的初級階段,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在未來的發展中,要積極培育文化產業集群,充分發揮集群效應,增強我國文化產業競爭力,從而在新一輪文化產業競爭中搶占制高點。

[1]余麗蓉.文化產業集群的多學科視角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24).

[2]劉麗張煥波.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問題研究[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

[3]徐玉春張愛香.對于發展陜西省文化產業集群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20).

[4]余麗蓉.文化產業集群的多學科視角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24).

[5]艾群.文化產業集群在現代產業發展中的意義[EB/OL].http://www.cnci.gov.cn/content%5C2009911/news_51923.shtm l,2009-09-11.

F062.9

A

1673-1999(2011)22-0139-02

劉倩(1979-),女,安徽樅陽人,南通大學(江蘇南通 226019)文學院講師,蘇州大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影視文化、大眾傳播理論。

2011-09-22

猜你喜歡
集群文化產業競爭
海上小型無人機集群的反制裝備需求與應對之策研究
一種無人機集群發射回收裝置的控制系統設計
感謝競爭
文化產業空心化隱優
Python與Spark集群在收費數據分析中的應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機器人
兒時不競爭,長大才勝出
競爭
農資店如何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文化產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