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論西漢武帝時期的“五銖錢”

2011-08-15 00:49
關鍵詞:西漢漢武帝錢幣

王 磊

簡論西漢武帝時期的“五銖錢”

王 磊

分析了西漢武帝時期改革錢幣制度的經濟、政治原因,闡述了由“郡國五銖”到“上林三官五銖”的發展過程?!拔邈忓X”上承秦朝的“半兩錢”,下啟唐朝的“開元通寶”錢,行用時間長、流通范圍廣,是中國古代最成功的貨幣。

古代貨幣;漢朝;五銖錢;半兩錢

公元前202年,西漢建立。面對秦末農民戰爭造成的社會動蕩和經濟衰敗,統治者采取了“與民生息”“無為而治”的策略,漢初經濟因此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國家的大政方針制定上“漢承秦制”,沿用了秦朝制定的一些法律法規以及各項政策。這些政策中,許多方面是適應漢初政治與經濟形勢的,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錢幣制度。

一、五銖錢產生的背景

秦朝建立后,為了鞏固和加強秦帝國的統一與安定,實行了統一的貨幣政策。其內容包括:第一,廢除天下各諸侯國的貨幣,珠玉龜貝銀銻不再作為貨幣;第二,制作新的統一貨幣,上幣是黃金,以鎰為單位,只用于大額支付;下幣是銅質圓形方孔半兩錢,重如其文,多用于日常商品流通[1]。半兩錢的出現,對于大一統國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有利于秦帝國的鞏固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

由于秦朝暴政,導致大規模農民起義。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經過4年的楚漢戰爭,劉邦戰勝項羽,建立了西漢王朝。西漢初年,仍然實行金、銅為本位的貨幣制度,黃金為上幣,銅幣為下幣[2]。但是,西漢初期由于經濟殘破、財政困難,很難鑄造重如其文的半兩錢。當時鑄造的半兩錢,雖然仍以半兩為名,但錢幣的重量和實際的重量不相等。同時,由于政府不對錢幣市場進行規范,允許民間和地方私鑄,導致了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

首先,擾亂了正常的貨幣市場,影響了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由于政府對錢幣的大小重量沒有明文規定,民間和地方私鑄的錢幣質量和重量大的有3銖左右,小的僅有1銖,被后人稱為“莢錢”。莢錢的大量鑄造,引起了市場混亂,帶來了諸如物價飛漲、社會不安等嚴重問題,西漢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西漢政府整頓錢法、禁止私鑄,更鑄重八分的半兩錢。但是,這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由于唯利是圖者大量購入八銖半兩錢,改鑄為莢錢,從而加重了錢幣市場的混亂?;诖?,西漢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更鑄五分錢[3]。

西漢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政府以五銖錢輕小,不易流通為由,更鑄重四銖的半兩錢,同時撤銷盜鑄錢令,采取放鑄政策,自由鼓鑄[4]。公元前140年,更鑄三銖錢,面文“三銖”,橫讀,“銖”字“金”旁從“王”,文如其重[5]。 公元前 136 年,廢止三銖錢,更鑄面文為“半兩”的三分錢。

由此可見西漢前期的錢幣是多么的混亂,政府朝令夕改,不僅擾亂了正常的市場,也使政府的威信在人民的心目中大打折扣。

其次,私鑄錢幣容易導致政府收入減少,更為嚴重的是,帶來了地方割據勢力的發展與強大。西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以吳王劉濞為首的諸侯國發動了反對西漢中央政府的叛亂。漢初諸侯王之所以有實力發動叛亂,原因之一就是漢初允許地方和民間鑄錢。吳王劉濞在其屬地發掘銅礦、鑄造錢幣,一時吳國大富,擁有了雄厚的經濟實力,導致了“七國之亂”的爆發。

不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政治上,錢幣的混亂都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后果。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政治穩定,加上漢武帝的雄才大略,錢幣的改革應運而生。

二、五銖錢的鑄造歷程

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8年),漢武帝下令廢止半兩錢,令各郡國鑄行五銖錢,史稱“郡國五銖”,又稱“元狩五銖”[5]。五銖錢沿襲半兩錢的形制,也是圓形方孔錢,面背均有周郭,面文“五銖”,橫讀,文如其重。五銖錢直徑一般2.5厘米,標準重3.5克,輕重適中,美觀實用,利于流通,且正背兩面均鑄外郭,可起保護錢文作用[2]。

由于“郡國五銖”是由各地方的郡國所鑄造,故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因為錢幣的工藝、形制不同,導致了五銖錢的質量、造型不規范;另一方面,由于前面的“七國之亂”,漢武帝以此為鑒,郡國私鑄錢幣,恐怕會再形成諸侯國尾大不掉的局面,西漢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漢朝中央政府又一次進行了貨幣改革,鑄造了“赤仄五銖”?!翱嗉殍T錢,錢多輕,而公卿請令京師鑄鐘官赤側,一當五,賦官用非赤側不得行?!保?]意思是說,由京師鐘官鑄造的“赤仄五銖”一枚當“郡國五銖”五枚。漢代官府銅器鑄造業,由少府主持,少府儲備一定數量的銅。因此鐘官鑄錢用銅,自然應來自少府。少府擁有的經提煉質地較精純的銅,適可用來改變“多奸鑄”的郡國五銖錢的銅質,而純銅因銅色與它銅不同,有紫銅、赤銅之稱,故用其鑄出的五銖錢,再經過對邊緣的加工銼磨,便有了“赤仄”之名[6]。

由于“赤仄五銖”錢的重量是五銖,但是其一枚當做“郡國五銖”錢的五枚,盡管“赤仄五銖”的含銅量比“郡國五銖”多,但是終因幣值超出實際價值太多,很快就貶值。所以兩年后即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又發布詔令,悉禁郡國無鑄錢,專令上林三官鑄。錢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錢不得行,諸郡國所前鑄錢皆廢銷之,輸其銅三官[5]。漢武帝把鑄幣權收歸中央,廢止了“郡國五銖”和“赤仄五銖”,專門要上林三官鑄造五銖錢,并規定非上林三官錢,不能流通。上林三官所主持鑄造的五銖錢也比較規范:錢文嚴謹規矩,錢型整齊,鑄工精細,幣材的顏色為紅色,含銅量在70%以上,含鉛量約20%,比郡國五銖略低,但配比合理,物理性能好(見百度百科“上林三官五銖錢”)。

此后,五銖錢在武帝時期再也沒有發生大的變化。昭帝、宣帝時,也大致沿用了“上林三官五銖”的標準。

三、五銖錢的意義及影響

五銖錢的鑄造和使用,可以說是中國古代錢幣在秦始皇統一貨幣后的又一次偉大變革。西漢王朝建立的五銖錢制度在我國貨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五銖錢大小、重量比較符合規范,符合漢代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也符合當時市場對貨幣的要求,因此自漢武帝元狩五年至唐初長達700余年里基本沿用不廢。

五銖錢流通范圍廣闊,我們可以從今天五銖錢的出土情況來證明。從漢朝的中心關中地區成圓形往外輻射,東邊到達大海,西邊到達新疆,北部越過長城,南部到南海,可以說整個漢帝國都有五銖錢在流通。不僅如此,五銖錢在國外也大量發現,日本、朝鮮、越南、伊朗、土耳其等地都有五銖錢的出土。

縱觀我們古代貨幣,五銖錢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行用最久、最成功的貨幣[2],有關它的歷史、作用和影響都值得認真研究。

[1]班固.漢書:食貨志[M].北京:中華書局,2007.

[2]高英民,張金乾.中國古代錢幣略說[M].北京:地質出版社,1996.

[3]班固.漢書:高后紀[M].北京:中華書局,2007.

[4]班固.漢書:文帝紀[M].北京:中華書局,2007.

[5]司馬遷.史記:平準書[M].北京:中華書局,2009.

[6]劉森.關于赤仄五銖錢的一點思考[J].西安金融,2003(11).

K875.6

A

1673-1999(2011)23-0129-02

王磊(1986-),男,山東兗州人,西華師范大學(四川南充637009)歷史文化學院碩士研究生。

2011-09-30

猜你喜歡
西漢漢武帝錢幣
走馬樓西漢簡所見赦令初探
錢幣翻倍
一幅西漢伏羲女媧圖像
西漢
西漢玉器的鑒定
東方朔智答漢武帝
組合錢幣
樹為何名
陪你一起讀歷史(6) 漢武帝竟是“玄幻控”
突騎施錢幣和突騎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