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基因與抗病育種

2011-11-18 05:50孫波周洪英吳宏麗
湖北農業科學 2011年16期
關鍵詞:育種家蠶抗性

孫波 周洪英 吳宏麗

摘要:家蠶(Bombyx mori L.)對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B.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BmNPV) 抗性為不完全顯性,在常染色體上由主效基因控制,在性染色體上有微效基因的協同作用??梗拢恚危校窒嚓P基因的研究,為生產上進行防治提供了理論基礎。RNA干涉(RNA interference,RNAi)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基因功能研究,為BmNPV抗性品種培育提供了新的方法。隨著分子標記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應用,在家蠶抗性品種輔助選育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有獲得家蠶抗性新品種的報道。

關鍵詞:家蠶;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抗性;基因;育種

中圖分類號:S884.5+1;Q78;S88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1)16-3249-04

Gene of 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and Disease Resistance Breeding

SUN Bo,ZHOU Hong-ying,WU Hong-li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Crops,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uhan 430064, China)

Abstract: The resistance of Bombyx mori to B.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BmNPV) was incomplete dominance,and was controlled by major gene on autosome and minor gene in sex chromosomes. The study on correlated gene of BmNPV enriche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disease prevention in production. The RNA interference technology was used extensively in research of gene function and provided a new method for breeding of BmNPV resistant variety. As the improving and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 some achievement in assisted selection of B. mori L. was obtained and some new BmNPV resistant varieties were reported.

Key words: Bombyx mori L.; BmNPV; resistance; gene; breeding

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Bombyx mori L.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BmNPV)是昆蟲病毒史上首先發現的病毒,屬于桿狀病毒科,包涵體亞科;它引起的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病是養蠶業三大病毒病中危害最為嚴重的一種。該病在世界養蠶國家常呈暴發態勢,傳染性極強,難以控制,危害最為嚴重,常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蠶業界多年來一直在尋找抗病基因,以闡明抗性機理、培育抗性品種,目前在很多領域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1傳統抗BmNPV品種選育

家蠶遺傳學試驗表明,家蠶對BmNPV的抗性,無論是經創傷感染或經口感染,不同的品種存在著較大的差異[1]。家蠶對BmNPV抗性為不完全顯性,在常染色體上由主效基因控制,在性染色體上有微效基因的協同作用存在[2],但抗性主基因至今無法鑒定。

傳統的抗BmNPV品種選育,多通過添毒試驗,獲得具有該病毒抗性基因的品系,然后通過基因轉育的方法獲得抗性品種;或者通過轉基因的方法獲得抗性品種。在選育抗BmNPV家蠶品種時,首先找到抗性很強的品種做親本材料,再將抗性導入經濟性狀優良的家蠶品種中,同時必須實行多代連續經口接種BmNPV以進行個體和蛾區(系統)選擇;配制雜交組合時,中國系統品種、日本系統品種兩方都應有強抗性的親本,并且即使抗性品種(系統)大體穩定或育成,也還必須不斷地進行BmNPV接種以強化抗性的選擇。作為生產用的抗性雜交組合,其母種一代有必要再進行BmNPV接種的抗性選擇,以保持其抗性。

朱勇等[3]以10個家蠶原種和2個家蠶雜交品種為材料,采用機率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家蠶品種對BmNPV的抗性差異。結果表明,不同家蠶品種對BmNPV的抗性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剐灾饕芪⑿Ф嗷蚩刂?,并具有偏父性遺傳現象,而且日本系統品種的抗性比中國系統品種強;這與1963年易文仲的研究報道一致,錢荷英等的報道也證實了這一點[4],并且雜交F1代對BmNPV的抗性存在較強的雜種優勢。劉震等[5]對6個家蠶品種中腸消化酶活性與家蠶對BmNPV病毒抗性進行了比較與分析,結果表明,中腸消化酶活性越強的抗性越強,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可以把家蠶對BmNPV抗性與中腸消化酶活性的關系應用到家蠶抗性品種的選育中,把測定家蠶中腸消化酶活性作為選育和鑒定抗BmNPV病毒家蠶品種的一種輔助方法。

2抗BmNPV相關基因研究進展

1999年美日科學家合作完成了BmNPV(T3株)的全基因組測序,共鑒定了136個開放閱讀框(ORF),其中包括了許多BmNPV繁殖的關鍵基因,如DNA解旋酶(DNA helicase)、DNA復制酶(DNA pol)、衣殼蛋白(Polyhedrin)等[6]。DNA解旋酶在病毒侵染家蠶的極早期表達,而病毒的早期表達基因更容易受到宿主因子的影響[7]。BmNPV的DNAhel基因與舞毒蛾核型多角體病毒(Lymantria dispar L.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LdNPV)的hrf-1基因和苜蓿銀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Actographa californica M.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AcNPV)的p147基因為同源基因,是病毒的宿主域因子。各種病毒重組試驗證明,只要擁有了對應的宿主域因子,就可以在對應的宿主中繁殖,反之則不能繁殖[8,9]。楊金宏等[10]根據GenBank公布的BmNPV(13株)序列,設計引物對其DNA解旋酶基因的核心結構域進行了PCR擴增,結果成功克隆了該基因,并利用雙酶切亞克隆構建了酵母雙雜交誘餌載體PGBKT7。試驗證明重組誘餌載體不能自激活,可以作為誘餌進行蛋白結合試驗,該研究為抗BmNPV的家蠶品種鑒定提供了依據。

BmNPV的基因庫為L33180,這對于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其中P10基因啟動子控制BteryIA(b)截短基因,在AcNPV多角體基因上游ECOR V位點克隆構建有包膜(OCU+)的重組病毒I,可以將AcNPV宿主域擴展至家蠶等。P10基因是一個極晚期高表達的非必需結構基因,用它取代OCU基因(多角體蛋白基因)構建轉移載體,將使重組病毒的包涵體外殼完整保留,適于作為基因工程病毒殺滅劑,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P10基因與多角體形態發生及多角體膜的形成有關,可以為生產上進行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病的防治提供理論基礎。

3利用RNAi技術抗BmNPV研究進展

1995年,Sui等[11]在研究線蟲parl基因功能時,首次發現雙鏈RNA(dsRNA)能抑制特定基因的功能。1998年,Fire等[12]將dsRNA抑制特定基因表達的現象,正式命名為RNA干涉(RNA interference,RNAi),隨后在許多生物中都相繼發現存在RNAi現象。RNAi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基因功能研究,成為近年來發展應用最迅速的分子生物學技術,為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抗性品種的培育提供了新的方法。

2004年,Isobe等[13]第一次報道了利用RNAi技術增強了轉基因細胞及家蠶對BmNPV的抗性。在以BmNPV重要的晚期表達因子lef-1為靶基因的RNAi試驗中,成功建立了表達lef-1雙鏈RNA的轉基因BmN細胞系,在轉基因細胞及家蠶中均抑制了BmNPV的增殖,但是并沒有降低感染病毒家蠶的死亡率。徐穎等[14]將體外轉錄的與DNA解旋酶基因和DNA聚合酶相對應的dsRNA轉染到了家蠶培養細胞的BmN中,成功抑制了BmNPV的復制。夏定國等[15]以BmNPV復制必需的極早期基因ie-1和細胞釋放型病毒CRV入侵關鍵基因gp64為靶序列,分別人工設計并體外轉錄出dsRNA I1(438 bp)和dsRNA G1(337 bp),用家蠶培養細胞BmN研究目標dsRNA對BmNPV復制、增殖的抑制效果。結果表明,dsRNA I1能有效地抑制BmNPV在BmN細胞中的增殖,最大抑制效果使培養液中的病毒滴度(TCID)比對照降低了104.30倍;dsRNA G1能顯著地抑制新形成的病毒粒子的細胞侵染能力,最高可使培養液中的病毒滴度降低103.17倍,這為進一步通過轉基因技術進行家蠶病毒病防治研究建立了技術基礎。gp64是細胞出芽型病毒的囊膜蛋白,對BmNPV的細胞間傳播起關鍵作用。如果抑制了gp64的表達,理論上就可以抑制BmNPV的繁殖。夏定國等[16]在體外合成dsRNA試驗中,通過病毒滴度試驗、實時定量RT-PCR法研究了gp64基因的不同區域、不同長度與RNAi效果的關系,結果表明,供試的6個dsRNA的最大抑制效果相當(滴度TCID50的最大抑制差值為4.00左右),經RNAi不同時間點的gp64 mRNA表達水平均明顯出現了下調(P<0.01),其中48 h的gp64 mRNA的表達量約為對照的1/300。位于gp64 ORF的1390~1499位點(G3-3)是RNAi的較佳靶位點,為進一步構建與基因序列互補的RNAi質粒載體提供了依據。

黃科等[17]將BmNPV的DNA聚合酶基因、蛋白激酶(PK1)基因以及bro-d和orf1629基因的部分編碼片段,分別以其反向重復的形式與家蠶Actin3啟動子連接,構建了基于piggyBac轉座子載體的轉基因表達載體,通過顯微注射于家蠶卵中,獲得了36~107個G1蛾區,得到了20~23頭轉基因陽性家蠶。經Southern雜交及RT-PCR分析表明,BmNPV的4個反向重復片段都已經導入了家蠶基因組中,并且可以進行轉錄。攻毒試驗結果表明,BmNPV的DNA聚合酶基因和PK1基因反向重復片段對病毒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從而使家蠶對BmNPV具有一定的抗性。而BmNPV的bro-d和orf1629基因反向重復片段對病毒的增殖沒有抑制作用。在培養細胞中,導入BmNPV的DNA polymerase、DNA helicase以及IEl、gp64、lef-1等基因的dsRNA,都使BmNPV的復制得到顯著的抑制。利用轉基因家蠶持續穩定表達與BmNPV的復制必需基因同源的dsRNA,有可能增強家蠶對BmNPV的抗性,進而選育出高抗性的品種。

RNAi技術是近幾年興起的一項更有效、更特異、更徹底的轉錄后基因沉默技術,利用RNAi技術,破壞并抑制與病毒的宿主細胞識別蛋白、基因組復制因子、病毒結構蛋白等相關基因mRNA的翻譯,是目前真核生物病毒病分子技術治療的一個最新策略。

4從蛋白質組水平上研究家蠶對BmNPV的抗性

目前,家蠶抗BmNPV的研究主要是在致病機理、傳染途徑、DNA分子標記和轉錄水平等方面,家蠶蛋白質組水平研究還在剛起步階段。蔡克亞等[18]利用遺傳學原理,通過雜交和回交的方法,建立了家蠶抗BmNPV、感BmNPV以及近等基因系模型,利用2-D電泳和MALDI TOF/TOF MS質譜技術,從蛋白質組水平上研究家蠶對BmNPV的抗性。結果獲得了家蠶高抗NB、高感306、近等基因系BC8五齡起家蠶血淋巴液蛋白質差異表達譜,分別獲得了180、190、187個蛋白點,其中80%的蛋白點集中在等電點5~9范圍之內。從3塊凝膠上共獲得明顯差異蛋白點l2個,由質譜鑒定出5種蛋白,其中氨基?;福ǎ粒恚椋睿铮幔悖欤幔螅澹﹥H出現在抗性品系NB、近等基因系圖譜中,感性品系沒有出現,初步推測是家蠶抗BmNPV特有蛋白,為首次報道。針對特定病毒基因的轉基因RNAi技術,可使家蠶獲得對該病毒的抗性,因而有望成為今后家蠶抗病育種的新手段。

5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研究進展

遺傳標記是基因組研究的重要內容,是構建物種遺傳圖譜的基礎。根據家蠶對BmNPV抗性遺傳規律的特殊性,陳克平等[2]提出了常染色體上NN主基因和性染色體上Z+Z+修飾基因的控制假設,并得到試驗的驗證。利用近等基因系尋找抗性分子標記,其交配方式不同,可分別構建NN、Z+Z+、NNZ-Z+ 3種近等基因系,同時提出了F2群體尋找分子標記的交配方式。目前,已有多項分子標記技術用于家蠶基因組的研究,并構建了幾種家蠶分子標記遺傳圖譜。劉曉勇等[19]在含有抗核型多角體病毒病主效基因的家蠶品系NB和高感品系306及其近等基因系BC9中,采用500個RAPD隨機引物,分別在各個品系的DNA混合物中進行擴增以篩選分子標記,獲得了與家蠶抗BmNPV病有關的3個分子標記,它們分別是OPF-072023、OPJ-131300、OPM-161200。其中OPF-072023標記通過各回交代檢測,證明獲得的標記真實、可靠;又對該分子標記的片段進行克隆、測序;通過該片段的生物信息學分析,意外地在家蠶Z染色體上發現了一個逆轉位子的編碼序列,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近年來,隨著分子標記技術的不斷完善,已經迅速地被應用于動植物新品種的選育過程中;在家蠶抗性品種輔助選育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有獲得抗性家蠶新品種的報道。姚勤等[20]對家蠶抗核型多角體病毒病以不同的雜交方式,構建了3種近等基因系,用RAPD技術篩選出了抗病主基因連鎖分子標記OPA-18700和感病連鎖分子標記OPY-11400;同時在群體中驗證了抗性分子標記的有效性[21],并利用我國家蠶種質資源中發現的高抗BmNPV的品系NB和高感品系306,組配了近等基因系。采用RAPD技術獲得分子標記,將標記轉換成SCAR(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標記,利用SCAR標記開展了家蠶抗性新品種的輔助育種選擇,獲得了家蠶抗BmNPV新品種。曹錦如等[22]利用分子標記技術向家蠶實用品種中導入核型多角體病毒病抗性基因,結果發現已報道的分子標記在不同品種間表現出差異,與抗性性狀并非完全相關。添毒結合標記檢測,篩選出抗性品種多化N和敏感性的實用品種春華,將其作為育種素材,又從特定品種多化N中獲得了特異性連鎖片段。通過組配近等基因系,結合添毒試驗,在雜交組合BC3的F2代抗性個體中明顯檢測到了該標記,初步表明該分子標記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6展望

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病危害嚴重,半個多世紀以來,人們對該病害的病原類型、侵染途徑、預防方法、家蠶品種抗性、遺傳規律,育種方法等諸多方面進行了研究。目前在生產上,以防為主、綜合防治、培育對病原有較強抗性的家蠶新品種一直都是人們的努力方向。但是,由于家蠶對BmNPV的抗性為不完全顯性,既受常染色體上的主效基因控制,又受性染色體上的微效基因協同作用,加之環境因素的影響,使傳統的雜交育種方法難以育出實用性強的家蠶品種。

近年來,現代生物技術飛速發展,為家蠶抗病育種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新的技術途徑,并且已經有利用分子標記技術培育出家蠶抗BmNPV新品種的報道。但是,由于受家蠶的抗性遺傳規律和品種選育的要求限制,在短時間內還難以得到穩定、優良的抗性品種。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相信在家蠶抗性品種培育方面會有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陳春平,林昌麒. 家蠶對核型多角體病的抗性及遺傳規律的研究[J]. 蠶業科學,1996,22(3):160-164.

[2] 陳克平,魯成,向仲懷,等. 家蠶抗核型多角體病分子標記篩選的遺傳基礎[J]. 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1,23(3):196-199.

[3] 朱勇,魯成,陳萍,等. 家蠶對核型多角體病毒(NPV)抗性的遺傳學研究[J]. 西南農業大學學報,1998,20(2):100-103.

[4] 錢荷英,徐安英,林昌麒,等. 家蠶對核型多角體病毒病抗性及遺傳規律的研究[J].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06,29(4):77-79.

[5] 劉震,鮑先巡,尤征英,等. 家蠶對BmNPV抗病性與中腸消化酶活性的關系[J]. 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9,36(3):489-492.

[6] GOMI S, MAJIMA K, MAEDA S.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genome of Bombyx mori L. nucleopolyhedro virus[J].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1999,80:1323-1337.

[7] KAZUHIRO OKANOB,TORU SHIMADAC,KAZUEI MITAD,et al. Comparative expressed-sequence-tag analysis of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in BmNPV-infected BmN cells[J]. Virology,2001,282(2):348-356.

[8] HIROKI ISHIKAWA, TAKASHI OGASAWARA, MOTOKO IKEDA, et al. A recombinant Bombyx mori L. nucleopolyhedro virus possessing hrf-1 gene replicates in nonpermissive Lymantria dispar IPLB-Ld652Y cell line[J]. Journal of Insect Biotechnology and Sericology,2006,75(1):31-38.

[9] CHEN C J,QUENTIN M E,BRENNAN L A,et al. Lymantria dispar nucleopolyhedron virus hrf-1 expands the larval host range of autographa californica nucleo polyhedron virus[J]. Journal of Virology,1998,72(3):2526-2531.

[10] 楊金宏,王代鋼,盧從德,等. BmNPV DNA解旋酶基因酵母雙雜交誘餌載體的構建[J]. 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1(2):161-163.

[11] SUI G C,SOOHOO C,AFFAR E B,et al. A DNA vector-based RNAi technology to suppress gene expression in mammalian cells[J]. Proc Natl Aead Sci USA,2002,99(8):5515-5520.

[12] FIRE A, XU S Q, MONTGOMERY M K, et al. Potent and specific genetic interference by double-stranded RNA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t[J]. Nature,1998,391:806-811.

[13] ISOBE R, KOJIMA K, MATSUYAMA T, et al. Use of RNAi technology to confer enhanced resistance to BmNPV on transgenic silkworms[J]. Archives of Virology,2004,149(10): 1931-1940.

[14] 徐穎,朱成鋼,金勇豐,等. dsRNA對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BmNPV)復制的抑制作用[J]. 科學通報,2004,49(11):1073-l078.

[15] 夏定國,張國政,王文兵,等. dsRNA對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復制增殖的抑制效果[J]. 蠶業科學,2006,32(2):206-210.

[16] 夏定國,張國政,王文兵,等. gp64基因相應dsRNA對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BmNPV)增殖的抑制[J]. 中國農業科學,2007, 40(12):2882-2887.

[17] 黃科,李春峰,甘進鋒, 等. 利用轉基因RNA干涉提高家蠶對BmNPV的抗性初探[J]. 蠶業科學,2009,35(2):308-313.

[18] 蔡克亞,陳克平,劉曉勇,等. 家蠶抗BmNPV品系與感性品系血淋巴液蛋白質組的差異分析[J]. 生物工程學報,2008,24(2):285-290.

[19] 劉曉勇,姚勤,陳克平. 利用RAPD技術篩選家蠶抗核型多角體病分子標記[J]. 江蘇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5(1):17-20.

[20] 姚勤,劉曉勇,陳克平,等. 家蠶抗核型多角體病分子標記篩選[J]. 生命科學研究,2002,6(4):322-325.

[21] 姚勤,劉曉勇,唐旭東,等. 家蠶抗核型多角體病毒病分子標記輔助育種[J]. 分子植物育種,2005,3(4):537-542.

[22] 曹錦如,周文林,翁宏飚,等. 家蠶抗核型多角體病毒病分子標記輔助新品種選育研究[J]. 蠶桑通報,2008,39(3):19-22.

猜你喜歡
育種家蠶抗性
家蠶原原種“871”“872”種性變化分析
一個控制超強電離輻射抗性開關基因的研究進展
抗BmNPV家蠶新品種“川抗1號”的育成
家蠶猝倒病的發生與防治
甲基對硫磷抗性菌的篩選及特性研究
迷你南瓜育種與栽培研究進展
淺析林業育種和生物技術的應用
甜玉米常見病害的抗性鑒定及防治
浙江省1973年引進家蠶品種名
用于黃瓜白粉病抗性鑒定的InDel標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