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古爐》的敘事藝術

2011-11-19 19:19李震翟傳鵬
小說評論 2011年3期
關鍵詞:善人賈平凹歷史

李震 翟傳鵬

論《古爐》的敘事藝術

李震 翟傳鵬

從《秦腔》到《古爐》,賈平凹一直在延續著他博大而又細密的歷史敘事。無論是被稱為“農耕文明最后的挽歌”的《秦腔》,還是講述文革記憶的《古爐》,賈平凹的歷史敘事呈現出與其他當代作家迥異的氣象。它就像一條看似靜止的大河,用自己的沉默與平靜,掩蓋著體內每一個水滴的喧嘩與騷動。這大河的靜默與雄渾,應是那已然消逝的或正在消逝的歷史,而這無數奔騰的水滴,便組成了作為一種文學的歷史敘事。

一、“文革”歷史:民間意識與審美關照

《古爐》被作者自己認為是他“迄今為止表現小說民族化最完美、最全面、最見功力和深度的文本?!雹僮鳛橘Z平凹第一次對“文革”歷史的集中講述,《古爐》的所謂“小說民族化”的努力,主要表現在其迥異于同時代作家的歷史敘事。

“文革”敘事在當代文學史上有著一貫的傳統,傷痕文學、反思文學、尋根文學分別從政治、社會歷史、文化的角度對這段歷史進行了反思與批判。這一傳統在敘事模式和情感傾向上存在著兩條截然不同的河流。對于相當數量的一批作家而言,描寫生活的苦難、暴露“文革”的黑暗、反思“文革”的教訓、憑吊流逝的青春,是他們表達的主要內容。另外一些作家則擺脫了個人情緒上的偏激,以較為冷靜的目光審視那段歷史,將“文革”記憶轉化成一種審美資源,將理想主義色彩浸于其中。賈平凹探索的是這兩條河流外的第三條河流。

賈平凹說他創作《古爐》的動機之一是:“不滿意曾經在‘文革’后不久讀到的那些關于‘文革’的作品,它們都寫得過于表象,又多形成了程式?!雹凇豆艩t》確實有異于先前任何同類題材作品,它既不同于那種義憤填膺式的尖銳批判,又不同于那種理想主義的集中展現,它以一種民間的立場書寫著傳奇式的歷史,既非劍拔弩張亦非沉郁頓挫,而以一種靜觀的姿態娓娓道來,呈現出別樣的風情。

《古爐》集中描繪了“文革”初期一個叫古爐的偏僻貧苦的小山村的生活斗爭狀況?!肮艩t”這一看似樸拙的命名實乃“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按賈平凹自己的說法:“在我的意思里,古爐就是中國的內涵在里頭。中國這個英語詞,以前在外國人眼里叫做瓷,與其說寫這個古爐的村子,實際上想的是中國的事情,寫中國的事情,因為瓷暗示的就是中國……”③以古爐來喻中國,有多層涵義:其一,古爐是中國的一個縮影,古爐的“文革”是中國“文革”的一個縮影,滄海一粟,窺豹一斑,其間深藏著空間的影子;其二,古爐之“古”與中國之“古”相得益彰,而古爐從以往能燒出精致的青花瓷到今天只能燒出笨拙的器皿之變,隱喻了中國近現代歷史的變遷,古爐的歷史是中國歷史的縮影,其間深藏著時間的影子;韋勒克說:“文學的確不是社會進程的一種簡單的反映,而是全部歷史的精華、節略和概要?!雹芪膶W書寫不是歷史書寫,以小見大往往能洞見真知。賈平凹對于農村生活無疑是十分熟悉的,對于親歷的“文革”,無疑是刻骨銘心的,這兩者促成了其敘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這一敘事中,民間的立場與價值觀念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融入了其中。

作品以冬去春來又一春六章來完成時間建構,基于這濃縮的時空之上的,是文本充足而豐腴的內容。賈平凹將一個農村微縮社會的家常里短、矛盾糾紛,將普通黎民物質生活的饑寒交迫,精神世界的空虛和“精神奴役創傷”,以潺潺細流般的筆觸描刻而出,緒密思清,不刻意做主觀批評,讓人和事物呈現本原狀態。文本對鄉村的描繪是成碎片化的,小說前三分之一的篇章雖略露“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但火藥味并不明顯,作者將更多的筆墨用在鄉土日常生活的描摹上。這種描摹是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的,呈現出民間生命、生存的有序、自然狀態。即便是在“文革”的熊熊烈火燃燒進古爐村之后,這樣碎片化的描摹依然存在,并不急不緩地向前發展著,這直接沖淡了“革命斗爭”的火藥味,消解了革命的嚴肅性與宏大敘事。因而,碎片化民間生活的描摹實為小說塑造人物形象、推進情節發展的內在動力。零散化、碎片化是后現代主義文化的題中之義,誠如詹明信所言:“一種嶄新的平面而無深度的感覺,正是后現代文化第一個、也是最明顯的特征。說穿了這種全新的表面感,也就給人那樣的感覺——表面、缺乏內涵、無深度?!雹莺蟋F代主義的能指與所指鏈是斷裂的,后現代主義藝術是不屑于分析、是拒絕闡釋的,然而,在碎片化歷史建構的背后,《古爐》并不缺乏分析與闡釋的空間。這種碎片化敘事,在文化血脈上,更貼近《水滸》、《三國演義》等中國古典小說的敘事傳統,而非西方敘事模式。

夾雜于碎片化場景描摹之中的,是作者對“文革”的記憶。賈平凹說:“古爐村的人人事事,幾乎全部都是我的記憶”⑥,“經歷過‘文革’的人,不管在其中迫害過人或被人迫害過,只要人還活著,他必會有記憶”,“我產生了把我記憶寫出來的欲望”⑦。賈平凹對“文革”有慘痛的記憶:父親受到批斗,自己也淪落為“可教育子女”。這在作品中也有所體現,小說主人公狗尿苔身上有著賈的影子。眾人的歧視與自身的自卑感,在社會和群體中邊緣化的處境,弱小個體在革命風暴中的戰栗不安與瑟瑟發抖,狗尿苔的這些情感體驗是賈平凹“文革”記憶的一部分。在作者心中,經歲月淘去污垢與往事不堪回首之后,“文革”成了民間記憶與傳說,留下了痛楚與純真交織的存在,欲罷不能、欲說還休。這種觀念浸潤下的文本呈現出與傳統“文革”敘事截然不同的面貌。其一,碎片化的歷史消解了“文革”宏大敘事,革命所具有的崇高性與嚴肅性被家族間斗爭所取代,歷史呈現出游戲性、隱私性、消費性的一面。其二,多具象征性的人物所秉持的歷史觀念不一,多元民間價值觀念使歷史敘述充斥著不同的聲響,善人“相生相克”、“因果報應”觀念中的歷史與狗尿苔一知半解兒童視角中的歷史截然不同,歷史的面目變得斑駁陸離、模糊不清。其三,作者多以一種不動聲色的態度來結構故事,雖借善人之口不斷對社會、歷史、人生進行著解讀,但這種思索是形而上的,文本本身并無太多感情宣泄。兼之,作者以一種多元民間立場、民間情感來思考這些問題,而非知識分子話語殫精竭慮的思索,作者本身的歷史觀念并不確定,充滿了多種闡發的可能性。最后,作者將“文革”的部分記憶內化成審美資源,即便是古爐村武斗的場景,讀來雖令人有痛楚之感,但絕不像閻連科筆下“耙耬山”、“受活莊”中的那樣慘烈、暴虐。文本呈現出較多的詩意,而非血淋淋的現實。

二、輕逸:從死亡王國向詩意王國的飛升

陜西文學推崇厚重,陜西文化的緩慢、深沉、低回起伏使生長于斯的作家們文風喜沉郁頓挫,感情好慷慨悲歌,敘事則以深沉闊大的文本蘊含厚積的情感,每每欲噴薄而出。賈平凹則是個例外,他不同于其他作家的沉郁頓挫,其作品在充滿人文思索之余,“儼乎若高山,勃乎若浮云;質素也如秋蓬,摛藻也如春葩”(曹植《前錄自序》),充溢著靈動之氣,充溢著一種超塵脫俗的力量?!豆艩t》是作家以較為平和的心態靜,觀萬象、“以實寫虛”的作品,“以情緯文,以文被質”,煙水迷離,閑和嚴靜,文采斐然,呈輕逸之姿。

“輕逸”(Lightness)是卡爾維諾在《未來千年文學備忘錄》中提出的一個文學概念??柧S諾認為:“文學是一種存在的功能,追求輕松是對生活沉重感的反應”⑧。人類的生活過于沉重,而“輕逸”是改善人類生活質量的必然需求與必要途徑:“那些被人們視為生活的東西,諸如喧鬧、尋釁、夾馬刺、馬蹄嗒嗒,等等,都屬于死亡的王國。死亡的王國就像一個堆放破舊汽車的垃圾場?!雹岫膶W所要做的就是像童話中的情節那樣,能夠從這樣一個“死亡的王國”“飛向另一個世界”⑩。這種飛躍性(輕逸性)在卡爾維諾看來是未來世界優秀文學作品所應必備的品質之一。

《古爐》以狗尿苔的兒童視角來結構故事,在這種限制性視角下,我們看到的是折射后的鏡像世界,呈現為一種異樣狀態。通過狗尿苔的眼睛,我們看到古爐的一切似乎都是混沌的,包蘊著未知與不確定性,充滿著新奇感。

在天布家門口的照壁前,那蓬牽?;ㄈ~子已經脫落,狗尿苔遺憾著買瓷貨的人看不到牽?;ㄩ_的景象呀:那所有的藤蔓上都生觸須,上百個觸須像上百條細蛇,全伸著頭往上長,竟然能從那些竹棍里鉆一個格兒往上長,鉆一個格兒往上長,而所有的花都張著喇叭口,看著就能聽見它們在吹吹打打地熱鬧。?(著重號為引者所加)

在狗尿苔的眼中,牽?;ㄟ@么一個司空見慣的東西都充滿著新鮮感?!斑z憾”二字點明了小主人公對牽?;ǖ恼湟?;“呀”字使得遺憾之情油然而生;觸須和細蛇的類比,惟妙惟肖,“伸著頭往上長”寫得意興盎然;“竟然”一詞道出了狗尿苔對牽?;ā般@”的能力的驚嘆,這是對頑強生命力的禮贊;“張著喇叭口”,“聽見它們在吹吹打打地熱鬧”,將視聽感覺融為一體,體物細膩、意態橫生。這正是卡爾維諾所說的“對有微妙而不易察覺因素在活動的思想脈絡或者心理過程的敘述”?。孩子眼中的牽?;o疑是美的,但這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其背后驚喜、新奇的心理感受。這段描寫,似透非透,以“空明的覺心,容納著萬境,萬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靈”?,呈現出一種“古鏡照神”般的輕靈之感。

歷經風雨,洗盡鉛華呈素姿。民間的力量是無窮的,因為它擁有著許許多多像狗尿苔、像牽?;ㄒ粯宇B強生長著的生命?!拔母铩逼茐牧宿r村的社會結構,破壞了古爐的物質和精神的雙重生存環境,但人們向上、向善、向美發展的動力和信心不會消退。正如文本最后一段所說的:“狗尿苔突然有個感覺,感覺山門下,碾盤和石磨那兒的牽?;☉撌情_了?!?

這幾處對牽?;ǖ拿杩?,平淡中見警策,樸素中現絢麗,用語平常,描繪卻活靈活現。牽?;ㄟ@不登大雅之堂之物,在賈平凹筆下具有了生命的質感與痛感,具有了向上飛升的翅膀和力量。這是一種輕逸的寫作,也是賈平凹對沈從文、汪曾祺、孫犁小說傳統的又一次延伸。沉重的歷史、艱難的人生、慘痛的記憶都變成詩意的審美,“文革”的死亡王國變成詩意的王國,細細把味,久而彌淳。

作品對于云和風的描寫也是如此。全文有51處對云的集中描繪,對風的描寫更多。這成為推動情節發展、映襯人物心理、反映社會環境的重要動力。試舉幾例:

這一天,刮起了風,刮風的時候云總是輕狂,跟著風一會兒跑到這里,一會兒跑到那里。?

是天上的云影落在碗里,一吹,湯皺了云也皺了。?

云一片一片往山神廟上落,像是丟手帕。?

抬頭才看見南山嶺上滿是些白云,入冬后從未見過這么厚的白云,而且從山頂上像瀑布一樣往下流?!?8

我們驚異于作者對文字的把握能力。云的飄忽不定使我們捕捉起來相當困難。賈平凹對云的描摹,可能不是最好的,卻是自成一體的,他有固有的手法與豐富的語料庫。對云的這種描摹,清新、自然、恬淡,充滿著情趣與鮮活生命力,充滿著微風拂面般的質感,充滿著大音希聲般的美感與詩意,如同云自身一樣,充滿著飛翔的力量。

這種輕逸的語言俯拾皆是:

回到小木屋的時候,差不多已是傍晚,鎮洞塔上落滿了水鳥,河里的昂嗤魚又在自呼其名,遠處的村子,綠樹之中,露出的瓦房頂,深蒼色的,這一片是平著,那一片是斜著,參差錯落,又亂中有秩。哎呀,家里的煙囪都在冒炊煙了,煙股子端端往上長,在榆樹里,柳樹里,槐樹和椿樹里像是又有了樺樹,長過所有的樹了,就彌漫開來,使整個村子又如云在裹住?!?9

遠村、綠樹、瓦房、煙囪,由遠及近,層次清晰,這分明是一幅充滿鄉土鄉情的靜謐的田園風景畫。而炊煙的籠罩,又使這一畫面充滿混沌感,在隔與不隔中,無以言說的空靈感油然而生。畫面中的“隔”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還是心靈內部方面的‘空’”○20,這種“空”卻非一般人所能及,它需要透穿宇宙的大視野與跳出三界的大境界??梢赃@樣說,《古爐》時代的賈平凹,藝術造詣日趨完臻,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而這段風景描摹的背后,是如火如荼進行著的革命,重與輕、激情與空靈、庸實與高蹈、腳踏大地與隨風而舞,描物敘事間的張力可見一斑。以如此大境界敘述歷史,必定不會陷入就事論事的俗套,而是真正從生活的垃圾場飛升,飛向另一個詩意的王國。

三、神性寫作:梵我合一與生死輪回

神秘書寫是賈平凹的一貫傳統?!稄U都》中牛月清母親的“通神”,那頭著名的牛所作的哲理性思索;《土門》中主人公的“尾巴”與飛檐走壁的本領;《高興》中的鎖骨菩薩等等,不一而論。賈平凹的寫作資源更多的是來自商州這塊神奇的土地,商洛地處關中、巴蜀、荊楚文化的交匯之處,巴楚一向是詩人輩出的地方,也是巫祝文化根深蒂固的地方,招魂、避邪、祈福等活動本就是巴楚文化的題中之義,賈平凹文本中的神秘性大抵源于此。

在作品的第23節,狗尿苔和霸槽的一段對話中,兩人以動物為喻,以因果輪回說,臧否了古爐村里的各色人物,他們是這樣來談論狗尿苔的:

霸槽說:狗尿苔,那你就真是狗尿苔轉上世的。狗尿苔說:我是老虎。霸槽說:屁,說是老鼠還行。狗尿苔說:我才不是老鼠?!圆壅f:你長成這個樣子也實在不容易,那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塊石頭?狗尿苔想了想,石頭也好,守燈恐怕也是石頭,但守燈是廁所里的石頭吧。他說:那我是隕石!○21

這段描寫值得好好體味。說狗尿苔是“狗尿苔”轉世,源于二者的形似,狗尿苔的五短身材、草根性、邊緣化位置和默默無聞,都使得他與房前屋后那矮矮的菌類植物極其相似。說狗尿苔是老鼠轉世,源于二者的神似,作為斗爭對象,狗尿苔像老鼠一樣惶惶不可終日,像老鼠一樣只能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艱難生長,像老鼠一樣不斷被人拿來說事,成為被凌辱、被損害的對象。說狗尿苔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塊石頭”,則更富有戲劇性,我們可以看作是賈平凹以一種游戲的方式在向《紅樓夢》那樣偉大的作品致敬。在成長過程中,由于備受歧視與傷害,狗尿苔幻想自己能變成一塊石頭:“他的身子緊縮后就慢慢地靜靜地伏了下來,伏在了路邊的一個石頭旁”○22,“身子越縮越小,誰也看不見他了。好像是過了一會兒,狗尿苔已經沒知覺了,是一塊石頭了”○23。石頭平凡、不為人注意,狗尿苔想變成石頭,是一種趨利避害、從革命洪流與漩渦中逃逸的本能選擇,這是表層意思。狗尿苔是領養的孩子,其身份一直是個謎,狗尿苔自己認為他是像來回一樣從水中來的,而奶奶說他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凡此種種,而無論哪一種說法,都是大自然幻化的結果。因而,往更深處考慮,其想變成石頭的愿望,是對自身命名的一種焦慮,是返回本原的一種沖動,是向母體子宮執著回歸的一種努力。變成石頭的愿望與“隕石”之說相呼應,在這種邏輯下,狗尿苔這塊隕石(而非賈寶玉般的頑石)也就有了神性,有了與天地萬物對話的邏輯起點。這種神性呈現為三個方面:其一是與蟲魚鳥獸對話的權力;其二是形形色色富含象征隱喻色彩的夢;其三是靈敏的嗅覺及“怪味”。限于篇幅,我們只就第一方面做簡單分析。

狗尿苔能聽懂各種動物的語言,能與他們自由的進行交流與對話,這是狗尿苔“怪”的一種表現。這種“怪”,成為文本中最生動、神秘和充滿樂趣的部分,平添了文本的詩意與閱讀快感。

這只蒼蠅叼著米一高一低往前飛,站在石頭上還有一只蒼蠅在洗臉,說:呀,這么大的米!那只蒼蠅就落在墻頭瓦上,放下米,說:迷糊蒸米飯啦!石頭上的蒼蠅聽了,嗡的一聲往迷糊家飛去?!?4

這段描寫讓人讀來忍俊不禁。蒼蠅竟能像人一樣飲酒看花、征逐花草,描寫可謂是畫虎畫骨。而作者寫蒼蠅的目的在于烘托寫人的氛圍,在于襯托狗尿苔和牛玲對于食物的渴望。這種描寫暗含著眾生平等的思想,人類并不比這些小動物高明到哪里去,都有相似的欲望與本能。這種敘事,反映了作家的某種宇宙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人與大自然的一切生物都是共生共滅、共昌共榮的。這是一種萬物有靈、梵我合一的宇宙觀。小說高潮部分寫白皮松的被砍伐:“禿子金把樹砍了七個豁口,七個豁口都往外流水兒,顏色發紅,還粘手,有一股子腥味?!薄?5這哪里是寫樹,分明是寫人!古爐村本來就是一人神共棲、萬物共生、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地方,白皮松的消失,是古爐神性的消失,缺少了白皮松的古爐還是古爐嗎?

倘若說狗尿苔是能直接與自然對話的人,那么蠶婆則是能通鬼神的人,小說中多次描述了蠶婆“立筷子”驅鬼的場景。蠶婆是棄兒狗尿苔的撫養者,在她身上積聚了一個偉大母親所具有的種種美德。她富有愛心與同情心,在來回頭腦不正常之時主動投以援手,在杏開聲名狼藉之時給予其最需要的幫助;她以德報怨,對任何人都敞開博大的胸懷,即便是曾經斗爭過她的人也不例外;她心靈手巧,樸素的生存智慧使她能比常人看得更遠,利用手中的剪刀她能為白開水式的生活涂上一抹彩霞。她代表著一種至高的善和美。中國文學的“母親”畫廊因她又增添的一幅新的畫卷,這是文學層面上的意義。從人類學意義上來說,博大的胸襟、包容一切的氣度,使她成為大地母親的化身,她就像我們腳下這塊堅實的土地一樣,雖歷經磨難,飽經滄海,卻依然以海納百川的氣度,呵護著生長于斯的性靈們。從神話學意義上來講,諸種美好的情操使我們將其與女神自然地聯系到一起。她的巧手能剪出惟妙惟肖的動物,且“一剪開了,又立即浸沉在了剪刀自如的走動中”,○26“似乎這手把握不了剪刀,是剪刀在指揮了手○27”,剪出的不僅是形象,更是靈魂,她就是關照著我們靈魂生長的女神。

我們提到賈平凹的神性書寫,就不得不提另一個人:善人。在小說中,善人是作者形而上思考的代言人,作者借他之口表達了對這個世界的諸多看法。善人在小說中的主要活動是說病,不同于今天社會上流行的“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的行徑,善人不是利用綠豆湯治病,而是類似于精神分析的方法,從精神的解剖入手,以根治人們靈魂中的痼疾來解決生理上的問題。善人是“社教”中被迫還俗的和尚,應是佛家思想的代言人,但在他身上,有著諸種觀念雜糅的跡象:

狗尿苔聽到善人在說:你的性子是木克土,天天看別人不對,又不肯說,暗氣暗憋,日久成病么。你要想病好,就得變化氣質。要不化性,恐怕性命難保!……善人說:我常研究,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里越難過,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禍,不是苦海是什么?管人是地獄,管一分別人恨一分,管十分別人恨十分,不是地獄是什么?君子無德怨自修,小人有過怨他人,嘴里不怨心里怨,越怨心里越難過?!?8

這是小說中出現的第一次“說病”,對象是“很高傲,和鄰居們關系緊張,甚至連家人也處不和”“肚里長了一病塊”的護院。細繹善人的說病詞,“性子是木克土”是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觀念,最早出自《尚書·洪范》,后被中醫理論借鑒;“苦?!?、“地獄”等是佛家概念;“君子無德怨自修”,德是儒家所推崇的,古人就有“君子進德修業”(《易·乾卦》)的觀念;而“不管人”,“不怨人”,則暗合老莊的“無為”思想。善人的說病詞中雜糅了諸種思想,這在文本中并非獨例。應該說,善人的思想(這未嘗不是作者的思想)是披著佛家的外衣,帶著諸多民間思想的一個大雜燴。而相生相克、因果報應、生死輪回等觀念成為其中最重要的因子。因果報應最明顯的例證還是在白皮松的被砍伐上,作為古爐“風水”和標志的白皮松倒了,善人因此大病一場,并自焚圓寂。這棵樹不止是一個地方的標志,更是一個族群的精神象征,也是善人的靈魂寄托所在(有意思的是,我們可以拿白皮松和《高興》中的鎖骨菩薩做以對比,同是靈魂的歸依所在,白皮松有一種羽化的輕逸感,而鎖骨菩薩則不夠飽滿,缺乏這種飛升的力量)。白皮松消失后,古爐的武斗在外力的干預下迅速結束?!案锩钡膬膳啥几冻隽藨K痛的代價,領袖人物最終難逃法網,麻子黑等惡霸和守燈等道德敗壞的人受到了理應的懲罰,砍伐白皮松的主謀更是被推上了斷頭臺,故事在因果報應的大背景下戛然而止。值得注意的是,賈平凹對于善人的描刻給人以“過度闡釋”(over-interpretation)的感覺,作者將太多的急于表達的想法集于善人一身,過多的語言訴說反使其性格不夠鮮明,或有“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之弊。

倘若說生死輪回的觀念在善人那里只是一種理念上的說辭的話,那么對來回來說,她的經歷則為這一觀念做了一個最生動的注腳。同狗尿苔一樣,來回的身世也是個謎。因州河發大水,來回被洪水從上游卷下,并被古爐村收留。這種描繪是對創世神話和大洪水傳說的呼應,是原始先民的種族記憶在作家筆下的再現。在《古爐》中,來回不是一個主要人物,但充當了重要的行動元,許多大的“歷史事件”都與她有關聯。更令人驚奇的是,來回如同其名字一樣,來無影去無蹤:“老順說:河里發水啦,來回坐著個麥草集子走了”○29。這就是本文所呈現給我們的生命觀:生命就是來回,循環往復,無止無盡。這是歷史循環論,是前現代社會的主流歷史觀與宇宙觀,是為現代主義所摒棄、而為后現代主義所重新反思的觀念。當我們聯想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和“好就是了、了就是好”(《紅樓夢》)之時,賈平凹與前輩傳統作家在精神上和宇宙觀上的暗合也就呼之欲出了。

李 震 陜西師范大學

翟傳鵬 陜西師范大學

注釋:

①《賈平凹建議慢讀〈古爐〉:純看故事看情節沒意思》,《京華時報》,2011年1月21日,A52版。

② ③ ⑥ ⑦ ? ? ? ? ○18 ○??????26○27○28○29賈 平 凹 ,《古爐》,人 民 文 學出版社,2011 年 1 月 ,第 603頁,封底,第606頁,第603頁,第17頁,第156頁,第593-594頁,第152頁,第306頁,第538頁,第402頁,第210頁,第419頁,第458頁,第52頁,第557頁,第248頁,第295頁,第30頁,第561頁。

④勒內·韋勒克、奧斯汀·沃倫著,《文學理論》,劉象愚等譯,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02頁。

⑤詹明信著,《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詹明信批評理論文選》,張旭東編,陳清僑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年12月,第440頁。

⑧??○23卡爾維諾著,《未來千年文學備忘錄》,楊德友譯,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19頁,第12頁。

⑨⑩卡爾維諾著,《美國講稿》,呂六同、張潔主編,蕭天佑譯,《卡爾維諾文集·美國講稿》,譯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26頁,第344頁,第340頁。

?○20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25頁,第26頁。

猜你喜歡
善人賈平凹歷史
捉魚摸鱉的人
老善人
老善人
善人
西安這座城
月跡
新歷史
莊子說:自然的簫聲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