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爭奪結局決定于何種因素

2011-12-08 03:36曲儉
炎黃世界 2011年9期
關鍵詞:航空兵南沙馬來西亞

文 曲儉

今年5月下旬,中國海監部門在南海驅逐越南勘探船,引發了越方和菲律賓的強烈反應,美國也乘機插手。鑒于目前國際上和平發展的大趨勢和各方利益相關,中國和南海周邊各國都無意使用武力解決,這一風波隨即平息,卻刺激了有關各方注重發展相應的軍事力量。缺乏空中掩護的海軍難以出海作戰,這是當年中國在南沙島礁爭奪中棋差一著的關鍵。近些年解放軍海軍在南海優勢的逐步確立,恰恰也在于航空兵的實力大增。越南、馬來西亞和菲律兵等國現在也注重發展空中力量,不過其戰機實力同中國的差距只能形成日益拉大之勢。

當年中國無力控制南沙

從新中國成立直至1980年代,中國海軍的基本戰略是近岸防御的近海防御,除了艦艇的噸位小和戰力差,解放軍海軍的最大軟肋還在于以岸上為基地的航空兵沒有出較遠海面護航的能力。從1960年代至1980年代,中國戰機性能日益落后,而且又立足于國土防空設計,航程普遍較短。全部收復西沙群島后,解放軍海軍未能乘勝直下南沙,最大原因就是“頭上沒有帽子”,即沒有空中掩護。

越南在當年能搶占到南海最多的島礁,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岸上機場距離那里最近。從南越地區眾多美國建造的機場起飛的戰機,抵達南沙最西端的島嶼區不過200至300公里,距離南沙東部的島嶼也不過500至600公里。蘇聯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前期向其提供了50多架蘇-22戰斗轟炸機,作戰半徑可達600公里,正好可以為其弱小的海軍艦艇提供掩護。

菲律賓的海軍和空軍歷來弱小,不過它是美國的盟國。在1992年以前,美軍在東南亞最大的??哲娷娛禄乇阍O在菲國的克拉克,同年被火山噴發所毀后才最終撤離。菲軍靠的是狐假虎威,從1950年代至1970年代占據靠近其岸邊200至300公里的6個南沙島嶼,美軍的空中保護又是其艦船活動的依靠。

馬來西亞在1970年代后期占據南沙群島最南端的曾母盆地周圍島嶼。該處的石油資源最為豐富。由于其所占島嶼距離其陸地只有100至200公里,更便于其作戰飛機覆蓋。馬來西亞在1970年代以后又把增強戰機和艦艇力量作為重點,加之其經濟實力較強,在東盟國家中成為??哲娊ㄔO投入最多的國家。

中國在當年爭奪南沙時落于他國之后,除了機場距離太遠,另一個因素是戰機性能落后。由于中蘇關系破裂后中國戰機水平在20年內未得到質的提高,直至1980年代中期還以仿米格-19的殲-6為主力,空戰性能尚遜于蘇聯供給越南的米格-21比斯和蘇-22。此外,當時中國的海軍艦艇對空防御能力又很差,直至1980年代中期以前還要靠艦上的高炮對高空射擊。

中國早就有“兩彈”(核彈、遠程導彈)這種毀滅性武器,卻只能在關系國家存亡的最后關頭使用,不可能用于邊界和海洋爭端。因此,面對他國強占南沙群島的島礁,中國政府在長時間內只好限于發表聲明抗議,這也是那時的軍事實力所造成的無奈。

西沙建機場補救“腿短”

進入1980年代后,中國在軍事上進入大幅削減軍費的“忍耐期”,不過為改變南海斗爭的不利局面還是做了一些工作。為解決機場距離南沙太遠的問題,中央軍委決定在西沙群島的永興島建造機場,這樣便可將航空兵基地再向南推300多公里。

西沙群島上最大的島嶼永興島,面積為1.8平方公里,解放軍于1959年進駐。該島寬長都難建長跑道,而且土質以珊瑚沙、磷質石灰土為主,地表硬度不足,就地取材建場難以辦到。因此從1980年起至1982年,大陸向永興島運送了含金屬材料的混凝土,用于建設800米長的跑道、地下油庫等,并以鋼板擴建碼頭。由于這一跑道長度尚不能起降殲-6、殲-7,只能供運-7這種輕型螺旋槳運輸機使用,這種機場只能解決島上臨時補給,還不能作為航空兵的前進作戰基地。

進入1990年代后,中國軍隊在財力有所增長的情況下,又擴建永興島上的跑道,探取在珊瑚礁上灌入水泥等辦法,至1994年使跑道長度達到1000多米。接著,島上開始了第三階段的機場建設,使用大量硬性工程材料,并做了部分填海,至2000年建成長達2400米左右的跑道。達到了這一長度,機場便足以供大型軍用運輸機、預警機、加油機和重型戰斗機使用。據稱,島上還修建了大型地下機庫,可儲存重型武器和戰斗機,此外又有新型地對空導彈部署,堪稱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

據國際上的衛星觀察,永興島上至今沒有常駐的戰機,可能是鑒于平時在海洋環繞中保障條件差,加上島小停機易受攻擊,這里的機場將作為戰時才用的前進機場或起中途加油作用。該機場距離南沙群島北端的距離為700公里,相當于海南島的航空兵基地向南沙出擊的一個中轉站。另外,從1990年代之后,中國海軍航空兵裝備的一系列新戰機,如殲轟-7“飛豹”、從俄羅斯購來的蘇-30、由蘇-27改進而成的國產殲-11B,作戰半徑都達到1000公里以上,因而從海南島起飛都可抵達南沙群島海域北部。若有永興島基地中途加油和備降,作戰半徑便可延長到南沙群島中部。

從1990年代以后,中國又改裝轟-6為空中加油機,解決了向戰斗機空中加油的問題,國產的殲-8和殲-10戰斗機自身滿油時作戰半徑雖然只有800公里左右,有空中加油機在中途加油,也可抵達南沙海域。其他重型戰機得到空中加油,更可以延長留空時間,能較長時間在那里進行空戰或巡邏。

由于中國的國防科研能力在改革開放后有了大幅提升,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作戰能力已有大幅躍升,這主要體現在戰機性能已超過南海周圍其他各國。如今中國航空兵的主力已是近些年新裝備的三代戰機殲-11、殲-10、蘇-27和蘇-30,越南空軍的主力還是1970年代至1980年代蘇聯提供的二代機米格-21,三代機只有為數寥寥的12架蘇-27,還屬于1990年代的初級產品且屬按最低配置安裝航電設備。菲律賓的空軍更是不堪一提,主力戰機只有十幾架從韓國買來的美制F-5二手貨,在二代機中也屬低檔品,現在還無錢添置三代戰機。馬來西亞因財力較充足,已裝備了18架俄羅斯米格-29型飛機和8架美制的F/A-18型戰斗機。這些三代機,與中國航空兵也遠遠不能相比。

現代空戰遠遠不是單純的戰機交鋒,發達的航空兵要有太空觀測定位手段及遠程導彈支援。中國已有南海周邊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衛星定位制導和遠程導彈精確打擊能力,一旦開戰,完全可以用巡航導彈或其他精確制導武器摧毀對手機場??梢哉f,如今的南??罩卸窢幮蝿?,與1990年代以前已經有了根本的不同,過去中國航空兵在南海爭奪中“夠不著、打不過”的難題已經解決,穩居于優勢地位。

在南海確立空中優勢

中國由于有如今的實力地位,在近年的南海爭端中已經不限于言語抗議,今年5月末以海監船驅逐越南在南海的石油勘探船便是顯示力量的體現。越方雖擺出一副不惜以軍事力量“保衛”其南海利益的架式,卻十分清楚若打起來完全不是對手,隨即又得大講和平協商。菲律賓政府公開承認無力同中國交戰,一心抱定了美國的大腿,但是美方同中國有更大的利益交換,還不會為他國的領海爭端對華開戰,這也使菲律賓總統急于在8月末訪問中國以求緩和。馬來西亞所占南海島嶼,同中國尚有越菲所占島嶼相隔,目前還未發生沖突,不過其擔憂之心也溢于言表。

目前南海周邊各國都清楚,今后空中力量的發展將決定誰在南沙爭端中占優勢。由于除中國外的他國都不具備自產戰機和大中型艦艇的能力,越南和馬來西亞都大力投資購買戰機和艦艇。如越南在向俄羅斯以20億美元訂購6艘基洛級潛艇時,同時又購買了價值10億美元的24架蘇-30式戰斗機,預計在2014年前全部交貨。馬來西亞也不甘示弱,計劃購進2至4艘潛艇,并已向俄羅斯訂購了18架蘇-30戰機。菲律賓因經濟困窘,尚難制定大額軍購計劃,卻希望美國或韓國向其提供低價的二手三代機。當然,以這些擴軍計劃同中國競爭,完全是自不量力,除拖累他們自己的經濟發展外,不可能改變南海的軍力對比。

現代戰機和艦艇都是高科技水平和財力的堆砌,越南的國民產值去年剛達到1000億美元,只相當中國的六十分之一,其軍費也只相當于中國的三十分之一,當年那種靠蘇聯贈送先進武器的情況早已不存,外購俄制武器又遠比中國的所產同類裝備昂貴,如何搞得起對華軍備競賽?馬來西亞的經濟總量超過越南一倍多,軍費也更充裕些,但同樣無法同中國競賽。不過馬來西亞卻也有??辗矫娴膹婍?,那便是它的地理位置便于封鎖馬六甲海峽,而中國的外貿艦只近一半要通過這一海峽,這使中方同它發生沖突會有較大顧慮。

按照中國軍事力量的發展趨勢,同南海周邊各國在??哲姺矫娴牟罹嗝黠@會越來越大。中國的航空母艦計劃已經啟動,將來建成后首先會部署到南海(東海和黃海都不利于其活動),這又相當于在那里擁有了海上浮動機場,更便于航空兵的機動和前出。今年1月,中國的第四代戰機又開始試飛,估計十年八年內將批量生產并形成戰斗力,這樣會使戰機性能對南海周邊各國領先整整一代,屆時將掌握那里的絕對制空權。

在國際爭端中,話語權都是由實力決定。南海的島礁大都很小,如南沙最大的太平島不過0.4平方公里,島上本身也無什么特產。各國爭奪那些島礁,主要目標是根據國際海洋法來壟斷開采所占島礁周邊的海中資源。過去中國面對他國在南海開探資源,只能限于外交譴責,想制止卻無計可施。今后能夠掌握那里的制空權,就能徹底改變中國過去維權的被動局面,戰機前出半徑的大幅延伸完全可以保護中國的海軍艦艇和海監、漁政等執法船經常進入南沙海域。過去菲、越海軍在那里常抓扣中國漁船和漁民的情況,將會徹底改變,反之將出現中方艦船在那里驅趕侵犯中國權益的外國勘探、鉆井船和漁船的局面。有了占絕對優勢的空中力量保護,中國下一步才能派海洋石油勘探船進入南沙海域,并在那里安全開展作業,若是那些外國弱小海軍敢來干涉將無異于捋虎須。屆時,將會出現南海周邊的他國空喊抗議、中國可以不理不睬的局面。

當前國際上和平發展的局面,使各大國對小國都不能輕易使用武力。中國空中力量雖在南海占據優勢,但因其主要起威懾作用而會盡量避免實際運用,達到中國古代圣賢所追求的“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一軍事行動的最高境界。因此,今后中國還會大力加強南海方向的空中力量建設,從而有效保障在那里的資源開發,真正用兵卻會非常謹慎。

(據香港《廣角鏡》總第468期)

猜你喜歡
航空兵南沙馬來西亞
“強芯九條”護航芯片項目落地廣州南沙
廣州市南沙區星海小學作品集
有你在可真好呀
閨蜜之旅 游走馬來西亞
加快南沙自貿區建設
北京贏了
馬來西亞海軍最新型的護衛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