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層螺旋CT診斷胃腸道間質瘤的價值分析

2011-12-09 09:36王金屏
亞太傳統醫藥 2011年8期
關鍵詞:腸系膜平滑肌胃部

王金屏

(河池市第三人民醫院,廣西 河池 547000)

胃腸道間質瘤(GIST)是指具有惡性的潛能非定向分化的消化道間葉性的腫瘤,在過去的一段時期受病理學發展的限制,一度被誤診呈神經源性或平滑肌腫瘤[1]。近幾年來,隨著免疫學相關研究的開展,判定該病可能發于中胚層中的卡哈爾間質細胞,是有較少的結構蛋白表達的一些腫瘤,肌動蛋白呈局灶陽性或陰性,電鏡中存在很少見的肌絲,因此,并不是真正的平滑肌腫瘤[2]。最常在胃部出現,占50%~60%,然后是小腸。我們抽取了我院過去一年間在我院就診的GIST病例47例,分析其CT檢查結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47例病例中,男25例,女22例;患者年齡在25~79歲之間,平均48.3歲;具體表現為胃部腫瘤24例,小腸腫瘤14例,腸系膜腫瘤7例,大腸腫瘤2例;患者病程在2個月至4年不等,經CT平掃所有病例,經手術后做常規免疫及病理檢查。

1.2 設備

CT掃描設備、相關數據處理設備。

2 結果

2.1 腫瘤形態和部位

本組47例病例均為單發性病例,其中,胃部腫瘤24例,小腸腫瘤14例,腸系膜腫瘤7例,大腸腫瘤2例;惡性GIST病例28例,CT表現為:腫瘤的直徑5cm以上19例,瘤體內壞死5例,腫塊邊緣分葉狀4例;良性19例,腫瘤直徑在5cm以下,邊界十分明顯且清晰,密度相當均勻。

2.2 CT表現

掃描密度均勻者16例,中心呈低密度大小不等的壞死區者31例。在增強掃描強度后,腫瘤的不均勻性發生明顯強化,具體表現為:實性部分出現明顯強化現象,壞死區輕度強化,甚至有些不強化;動脈實質病灶部為出現明顯強化現象,靜脈期病灶出現持續性明顯強化現象,但其中心壞死區沒有強化。47例病例中有3例出現了肝轉移的現象,具體表現在肝內病灶多發邊緣強化。有2例出現脾轉移現象,病灶部位有輕度強化。

2.3 免疫和病理學化驗

鏡檢細胞主要呈現上皮樣和梭形細胞,其中,呈梭形有33例,呈上皮樣9例,呈現混合性的細胞5例。免疫學檢查結果為,腫瘤免疫檢驗顯示,CD117均表現為陽性(+++)28例,CD34表現為陽性19例。病理學檢測證實惡性31例,良性11例,交界性5例。

3 討論

3.1 病理結果分析

有學者認為該病指具有惡性的潛能非定向分化的消化道間葉性的腫瘤,可基本分成神經分化型、平滑肌分化型、缺乏分化型、雙向分化型。目前公認的診斷標準為:免疫表達CD117,鏡檢細胞主要呈現上皮樣和梭形細胞或混合型。該病最常發生于胃部,其次是小腸、結腸及腸系膜、食管。本組中有胃部腫瘤24例,小腸腫瘤14例,腸系膜腫瘤7例,大腸腫瘤2例;惡性GIST病例28例,CT表現為:腫瘤的直徑5cm以上19例,瘤體內壞死5例,腫塊邊緣分葉狀4例;良性19例,腫瘤直徑在5cm以下,邊界十分明顯且清晰,密度相當均勻。

3.2 MSCT表現

MSCT可清晰檢出病灶密度、部位、是否轉移,并可對腫塊的良惡性進行準確判斷。腫瘤CT特征為:膨脹性生長;體積小時密度比較均勻,腫瘤較大時密度不是很均勻,并可見液化和壞死,可作為診斷惡性病例的依據[3]。

3.3 良惡性判斷

從GIST被醫學界提出后,關于腫瘤的良、惡性的判斷依據便成為病理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一般來說,判斷腫瘤的良、惡性應該以細胞的異形性為基準,腫瘤的體積(腫瘤直徑在5cm以上)、腫瘤內部出血、與周圍組織的連接、腫瘤的轉移和腫瘤內部出現壞死往往是CT判斷腫瘤良、惡性的理論依據[4]。該組中有28例腫瘤,其直徑在5cm以上的有14例,10例腫瘤內有壞死。邊界不清有毛刺狀者2例,腫瘤出現破裂出血現象2例。腫瘤分葉大多數為惡性,該組腫瘤中呈該狀的病例有7例,病例檢測顯示其均為惡性腫瘤。另據報道稱有些腫瘤很小,但卻有轉移趨勢,故GIST用良惡性來加以區分并不恰當。

3.4 影像及鑒別診斷

在小腸和胃上發生的間質瘤大多數表現比較典型,易于臨床診斷和確診。CT是檢查間質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且在臨床上最為常用,既能確定腫瘤的部位、體積的大小、瘤內的具體情況,又可以對腫瘤的惡性程度作出有準確的判斷。但是在診斷時必須與以下幾種腫瘤進行有效區別:平滑肌瘤、神經鞘瘤、平滑肌肉瘤、淋巴瘤、上皮惡性腫瘤、神經纖維瘤等。上皮惡性腫瘤的CT檢測結果多數呈不規則菜花樣,胃腸壁增厚使其顯現結節狀或凸凹不平狀,GI顯示蠕動消失,胃腸壁僵硬,粘膜被破壞,進行直接內鏡檢查,隨病理結果做認真分析。類癌的影像學表現雖然與其非常相似,不同的是其發病率較GIST要低很多。淋巴肉瘤的病灶部位明顯且其癥狀表現較輕,常有侵潤性,胃腸壁繼續增厚,其粘膜出現粗大現象,GI檢查存在胃腸的蠕動現象,臨床研究發現的其他證據,對淋巴肉瘤或淋巴瘤的診斷有支持性。病灶部位處于直腸、食管、腸系膜、結腸的GIST在診斷上比較難。雖然GIST上述影像表現,且CT檢查對GIST的檢出率很高和手術之前定位的診斷有很大的幫助,但不具有特異性,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準確的定性診斷還必須要依賴病理和免疫學檢驗以及鏡檢。

綜上所述,多層螺旋CT能準確而且清晰地顯示出腫瘤的大小、來源、結構、形態、供血情況,還可以初步對腫瘤良、惡性進行判斷,尤其是某些惡性腫瘤,可顯示病變范圍,對其鑒別診斷、定性、定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5]。

[1]高偉民,胡連源.多層螺旋CT對胃腸道間質瘤的診斷價值[J].醫學影像學雜志,2007,17(7):575.

[2]王占宇,張燕群,李曉娟.16排螺旋CT對胃腸間質瘤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9,25(6):102-104.

[3]許守利,林祥濤.胃間質瘤的CT診斷[J].醫學影像學雜志,2009,19(11):149-502.

[4]張鑫,瞿麗萍,朱斌.胃腸道間質瘤的CT分析[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07,18(9):621-623.

[5]張信華,何裕隆.十二指腸間質瘤的診治和討論[J].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2008,2(4):317-319.

猜你喜歡
腸系膜平滑肌胃部
大蒜素抑制家兔離體小腸平滑肌收縮及機制的實驗研究
現代膜解剖理論及其在左半結腸手術中的應用*
胃部愛情
ALOX15對血管平滑肌細胞鐵死亡的影響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瘦素對人腦血管平滑肌細胞活性及ROS表達的影響
ANO1抑制劑對AngⅡ誘導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影響
克羅恩病與腸系膜脂肪
什么原因造成男人的腸胃不好
“腸系膜淋巴結炎”要治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