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下”源考

2011-12-14 05:43陳千里
新語文學習·教師 2011年5期
關鍵詞:晉文公下山

陳千里

古代稱對方為“足下”以表示對對方的尊敬,那么“足下”一詞是如何產生的呢?

這個詞來源于春秋時期晉文公與介之推的一段故事。

晉國公子重耳遭家難(諸公子之間血腥的權力之爭)流亡異邦,介之推隨從流亡,歷時19年,飽嘗亂離之苦。有一次,重耳在衛絕糧,介之推“割股啖君”,救了重耳之命。重耳回國后,成為一國之君(文公),要求曾隨行流亡的臣子們說說自己的貢獻,再來論功行賞。多數人自我吹噓、爭相邀功,介之推非常厭惡,始至終未發一言,晉文公一時也沒想起他來。結果“介之推不言祿,祿亦不及介之推”,他失望之余,帶著母親退隱綿山。有人為介之推打抱不平,晉文公才想起了他的“割股之恩”,急忙派人尋訪,但此時的介之推已視功名富貴如浮云,無論如何都不肯下山受賞。有人向晉文公獻策,放火燒山逼他下山,無奈的文公遂放火焚山,介之推不改初衷,守志不出,母子相倚燒死在一株柳樹下。文公揀起未燼余木,制成木屐,穿在足上,以志不忘故人。

據南朝劉敬叔《異苑》(卷十)載:“介之推逃祿隱跡,抱樹燒死。文公拊木哀嗟,伐而制屐。每懷割股之功,俯視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稱將起于此?!?/p>

“足下”一詞,雖然和“腳”有關系,但詞意并不是將朋友踩在腳底下,而是取其“睹物思人,感懷昔日”之情,而衍生出對朋友敬稱之意。

【作者單位:廣東省汕尾市白沙中學】

猜你喜歡
晉文公下山
胖虎下山
“足下”的由來
過年好
雙下山
小猴子又下山
下山的路
“足下”一詞的由來
清明節的故事
廚師辯冤
御廚的三條大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