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高校開設野外生存訓練課程的可行性研究

2012-01-22 06:03賴敏娟
當代體育科技 2012年34期
關鍵詞:江西體育教師體育

賴敏娟

(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南昌 330059)

江西高校開設野外生存訓練課程的可行性研究

賴敏娟

(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南昌 330059)

本課題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和專家訪談等方法對江西5個院校進行了調查研究,調查內容包括:學生對野外生存體育課程的認知情況、教師對當前體育教學改革及新教學內容的認知情況、校領導對體育教學改革的支持情況和各高校的場地、器材現狀等方面;結果顯示:85%的大學生喜歡野外生存體育課程,并且有90.4%的學生希望盡快選修此課程進行學習;有近76.5%的體育教師喜歡并希望進修培訓此課程,并且也愿意進行此課程教學;在校領導的調查了解中有65%的主管部門同意并支持此體育項目的開展。

江西高校 野外生存 課程 可行性研究

1 野外生存的概念范疇

野外生存訓練源于國外,以各種野外活動為特征,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很高的教育價值、鍛煉價值和社會價值。是近些年國內高校新興起的一項運動形式,他突破了體育課長期的傳統教學形式,增強了體育課的實效性和趣味性,尤其是在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社會適應能力與競爭能力方面,具備了傳統體育課不可比擬的優勢。野外生存訓練是指 :在遠離居民點的山區、叢林、荒漠、高原、孤島等野外環境中,在不完全依靠外部提供生存、生活物資條件下,依靠個人、集體的努力保存生命、維持健康生活能力的訓練。在進行正式的野外訓練前,學員必須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必要的生活生存技能、野外活動常識。

而我們所研究的江西高校學生野外生存課程是指以教學和實踐為主要手段,組織學生參加登山、野營、攀巖、速降、漂流、定向運動、負重行軍、野外覓食和野外自救等豐富內容的全新體育課程。學生通過野外生存課程的學習和實踐,使學生獲得野外生存生活的常識,形成勇敢頑強的意志,養成創新進取的品質,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勇于挑戰的精神,達到增強學生身心健康,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2 江西高校開展推廣野外生存課程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全面貫徹國家學校教育改革和全民健身的指導精神

1999年6月《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要調整和改革課程體系,建立健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在課程內容方面要求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和經驗及社會適應,實現學生生活經驗和學科知識和社會發展的立體整合,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2002年8月《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第七條提出:為了實現體育課程目標,應使課堂教學與課外、校外的體育活動有機結合,使學校與社會自然緊密聯系,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課外體育鍛煉;其中第二十條提出:高校體育課程要充分利用空氣、陽光、水、江河湖泊、海、沙灘、田野、森林、山地、草原等自然資源因時因地制宜開展學生體育活動,并且“綱要文件”要求在2005年開始去昂高校全面推廣普及,教育主管部門應積極組織專家合作、加強課程及相關課程教材的建設開發工作??梢娬n程教學的內容與組織形式從學校拓展到社會和大自然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為此學校體育工作者們努力突破體育課程長期的封閉式教學格局,幾十年來,我國學校體育課程的內容絕大多數是以傳統的田徑、武術、球類、體操等競技運動項目為主,雖然進行過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創新,如像跆拳道和瑜伽等外源項目的引入豐富了不少,但效果并不是特別明顯,而且由于長期以來教育過分依賴,“學?;鐣奔彝ソ逃蜕鐣逃皇苤匾?,多樣復雜的社會現實被濃縮在平面的課本內容里,這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力提倡聯接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為一體的整體性教育體系相悖,課程開設的形式要從學校走向社會走向自然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2.2 高校開展野外生存課程的意義

2.2.1 激發培養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大家知道,體育環境是指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人們參與體育鍛煉的一切條件,包括物質、能量和自然現象的總和。野外生存訓練提供給人們的是純自然地環境,山、水、河流、森林、陽光等,是一組非常宜人的綠色健身組合場所,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參與體育鍛煉興趣是人們要求主動優先從事某一體育項目運動的傾向,它是參與體育活動的內在聯系和動因,顯然改變了運動條件和環境的運動形式,人們更愿意從事,從學校拓展到社會和自然,野外生存訓練被賦予了更多的運動魅力,使人們都想嘗試戰勝自然和超越自然并獲得知識的滿足感。從而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參與體育興趣。

2.2.2 提高學生的身體基本運動能力

野外生存訓練課程把原來體育課堂上傳統單一的走、跑、跳、投、跨越等基本內容拓展到了社會和大自然中,它包括:登山、野營、野炊、攀巖、漂流、穿越叢林、野外自救等基本內容,使學生與自然親密接觸,在活動中掌握野外生存技能和基本知識,學會安營扎寨、生火野炊、覓取食物、學會看地圖和識別方位,學會各種野外環境下如何自救和幫助同伴等??梢哉f野外生存課程實踐使學生的柔軟性、心肺耐力、力量和奔跑能力等身體素質得到了很大提高。

2.2.3 發展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心理健康

通過野外生存課程的訓練,學生們可以在逆境中學會如何生存的良好心理,做到遇到困難臨危不懼,冷靜思考想辦法戰勝困難,化險為夷。而且野外極限挑戰訓練時的那種刺激與快樂,實現超越夢想,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潛能;在不斷鍛煉自己膽量激發自己戰勝困難的自信心和勇氣,使得學生的自信心大大增強。在戰勝困難險阻后,自然風光又使學生全身心的陶醉到欣賞美麗的大自然景色當中,心曠神怡,排解心中的壓力,放松身心。

表1

2.2.4 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野外生存訓練課程是依托自然環境,在遠離居民居住的地點,沒有足夠的物質生活條件保障,依靠個人的能力和力量很難維持生命,因此必須組建團隊,每個人都是團隊一份子,都得遵守團隊安排,必須沒人相互協作,接受團隊的保護和建議。團隊有困難時,自己全力幫助每個人度過難關,最后達到團隊的勝利。這樣的鍛煉對學生適應社會非常重要,社會就是個大集體,每個人都是社會大集體中的一員,我們必須要互相了解,彼此交流,形成團體,相互信任,和諧相處,互幫互助。在野外生存訓練中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得到了培養,人際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也得到增強。

2.2.5 培養審美情趣

愛美是每個人都共有的特點,尤其是當前社會最活躍的大學生,野外生存訓練課程中蘊含著太多的美的元素,如教師和教官的身形美、語言美、動作美、大自然的景色更美等,通過野外實踐后,同學們慢慢耳聞目染受到美的熏陶,對美的理解和感受也得到了很大升華,通過野外生存課程的學習實踐,學生們豐富了美的認識,也懂得了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性。

3 江西高校開設野外生存課程的可行性分析

3.1 學生認知情況

在調查的學生中,選擇“聽說過”野外生存的學生占到了60%,但是被問及具體內容時選擇“不太清楚”的學生占到了70%以上,這說明江西高校的學生知道了解野外生存運動項目的人非常少,大多是在報紙或電視上偶然看到貨聽到相關信息.當問及學生對野外生存項目的喜愛程度時,選擇“喜歡”的占到85%以上,選擇“不喜歡”的只有3%左右,這說明學生對外來新鮮事物的求知欲望還是很強烈的,選擇“非常想嘗試”的學生占到了調查的90%左右。從對江西高校學生對野外生存課程的總體認知情況來分析,說明80%的學生非常喜歡這個項目,并且非常想進行嘗試學習(見表1)。

3.2 體育教師認知情況

為了了解高校體育教師隊伍結構和對野外生存的認知情況也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江西高校體育教師中助教占了26%左右,講師占到了42%,副教授占21%左右,教授占11%,由此可見由青年教師組成的助教和講師占到教師隊伍的65%以上,具有足夠的人才儲備。調查發現80%的體育教師知道野外生存項目,并且有30%的體育教師閱覽過野外生存的相關教材書籍資料,了解野外生存項目的相關內容和特點作用;但從事過該項運動的體育教師很少,僅有1%的體育教師有過攀巖和定向運動的相關教學經驗。當問及愿不愿意進行野外生存課程培訓時76.5%的體育教師選擇了“愿意”,但問及愿不愿意改變自己專項從事野外生存課程教學時,50%的體育教師選擇了“愿意”,35%的體育教師選擇了“教學需要時可以”;僅有5%的體育教師選擇了“不太愿意”,經調查分析主要原因有兩方面:(1)帶學生外出時怕出現意外情況;(2)校領導支持力度不夠。因此從師資的結構和配備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野外生存訓練課程的需要。

3.3 高校場地器材設施情況

野外生存課程訓練對場地有一定的要求,如高山、森林、河流、陽光、草原等,通過調查顯示:江西80%的高校都建有新校區,并且面積超過1000畝的占30%以上(其中南昌大學新校區總面積達3000畝),600畝以上的占35%。說明大多是學校除了教學和生活必須面積外,有許多運動休閑設施和場所,有小湖小河、有后山有樹林等廣闊的山野和林地自然資源。這些都具備了開展野外生存課程的條件。對器材設施也要求較高如:帳篷、各種生活日用品、指北針、地圖、各種野外生存用具、各種軍用品等;這些當然需要學生和學校共同解決,學生可以自己佩帶部分。調查顯示:江西高校的場地器材設施完全可以開展野外生存訓練課程。

3.4 高校領導的支持情況

為了了解高校體育主管部門對體育課程開展野外生存訓練的支持情況,為此也特意進行了走訪調查,結果顯示:95%的校領導提出了室外運動的安全保障問題,尤其是學生人身安全問題;除此之外,90%的校領導都同意學校體育課開設野外生存訓練課程,并肯定了開設此課程的鍛煉意義和價值。有近65%的校領導提出在體育部門開會時研討課程開設的具體事宜。

4 結語

通過對江西高校就體育課程開設野外生存訓練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1)有近85%的在校大學生非常喜歡野外生存訓練課程,并且有90.4%的學生非常想嘗試野外生存課程學習。(2)在對江西高校體育師資結構和配置的調查后,顯示有近65%的青年教師,并且76.5%以上比例的教師愿意參加野外生存課程培訓,有近50%體育教師愿意更改教學專項來從事野外生存課程教學。(3)在對江西高校開展野外生存課程場地設施的調查發現,有80%以上的高校都有了自己的新校區,并且600畝以上的超過了35%以上,可見高校的自然資源完全滿足了開展野外生存的場所條件。(4)從體育主管部門的調查中反應出他們也是非常愿意從事體育教學改革,特別是室外素質拓展項目,有近65%的高校體育主管部門準備研討如何開設和開展野外生存訓練課程的具體事宜。通過以上調查研究可以得出,在江西高校開設野外生存訓練課程是非??尚械?。

[1]湯際瀾.我國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訓練課程研究現狀分析[J].福建體育科技,2008,4:50-51.

[2]姜白.我國大學生野外生存生活訓練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體育學刊,2006:392-393.

[3]韓宏義.野外生存生活訓練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08,2:54-55.

[4]戴曉敏.大學體育選修課引入野外生存生活訓練的策略研究[J].專業教學研究,2011(7).

[5]陳曉鵬.影響高校開展野外生存活動的相關因素研究[J].2009:437-439.

G807.4

A

2095-2813(2012)12(a)-0044-02

猜你喜歡
江西體育教師體育
體育教師在線教學行為的實證分析
江西銀行
江西完成老舊小區改造367個
中小學體育教師創新行為的現狀與促進策略*
我愛江西奶奶
第三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
我們的“體育夢”
體育教師如何上好室內課
江西是個好地方
體育一家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