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薩克族醫學中的新生兒學初探

2012-01-25 08:51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2年12期
關鍵詞:切特民族民間哈薩克族

汪 琪 魯 霞

1.黑龍江省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6;2.新疆阿勒泰地區人民醫院,新疆 阿勒泰 836500

哈薩克族醫學 (Kazak medicine)簡稱哈醫,是哈薩克族人民在與疾病斗爭中積累形成的預防、保健和醫療的科學。哈醫是祖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中、蒙、藏醫等構成了東方醫學體系。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 (公元前460-377)曾長期生活在哈薩克族的祖先—塞種人部落,他所著的《希波克拉底文集》體現了當時的學術思想和民間醫術,被公認為西方醫學體系的奠基性著作。當然,這也是哈醫的源頭。哈薩克族醫學家烏太波依達克?特列吾哈布勒 (1388-?)編寫的《奇帕格爾利克巴彥》,系統地記載了哈醫的理論與實踐,被稱為哈醫巨著。從上述二部著作中可以看出,哈醫是東西方醫學交融的結晶[1]。新生兒學 (neonatology)是現代醫學進化、發展的產物,雖然我國的哈醫醫院還未開設新生兒專業。但哈族民間始終傳承著一套有關新生兒保健和醫療的習俗。在此,我們探討哈醫新生兒學 (Kazak neonatology)的理論,簡介新生兒疾病的保健和醫療方法。

1 哈醫理論

哈醫的核心理論是六元學說,世間萬物的本源可歸于:天、地、明、暗、寒、熱等六元。其中,每一元中都包括宇宙性、整體性、臟器性、疾病性、藥物性和治療性等六個方面 (共36個)內容[2,3]。就新生兒的整體性而言,天元是新生兒出生后所占的空間和呼吸的空氣等;地元是其形態、容顏、膚色等人類特征;明元是人們可以觀察到的外表、行為、癥狀和體征等;暗元是人們無法感知的思想、情感或病理變化等;寒元是新生兒散熱、耗能的過程;熱元是調節體溫的產熱、產能過程。六元可以對立統一的形式再分為成對的組:天-地,明-暗,寒-熱,這也是哈醫的陽陰學說。哈醫陽陰學說與中醫的陰陽學說相似。六元之間可轉化、循環、輪回、替換。例如,新生兒窒息是由于呼吸障礙所致的天元不足,可引起顏面青紫就是地元的改變,可觀察到哭聲不暢、呼吸困難等癥狀系明元所屬,其暗元實質是全身臟器的缺氧病變,體溫不升或下降則是寒元過盛、而熱元不足的表現。哈醫的六元學說與西醫的(希波克拉底)四大物質學說、中醫的五行學說相類似。

哈醫認為新生兒疾病是致病因素使先天稟賦與后天賜賦失衡的結果,可引發創傷性疾病、傳染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和遺傳性疾病等四大類。其病因有氣候、轉化、性格、體液、氣、熱性、寒性、情緒、意外、烈性傳染、單一傳染和中毒等12類[3]。其中,僅氣候因素又可分為風、寒潮、寒、濕、暑熱、炎熱、溫暖、嚴寒、霧、云、晴、暴風雪等12種,哈醫非常重視低溫氣候對新生兒寒冷損傷的影響。顯然,哈醫的氣候病因學說比中醫的六淫外邪學說更為細致。

2 新生兒保健

哈醫將新生兒期設定為40天,這既比西醫的圍產期長,也比中醫的坐月子時間長,體現了哈醫對新生兒期的重視。哈族常在新生兒的氈房或房子的門上掛紅布條,告示他人勿與接觸,減少了交叉感染的機會。

2.1 開奶 新生兒出生的當日要舉行誕生禮,其中的開奶儀式是給新生兒吸吮油脂條塊。吸吮油脂可以滋潤口唇、保護粘膜;促進胃腸蠕動,加速胃的排空,加快胎糞的排泄;可為機體提供少量熱量;還可刺激口腔味蕾,適應日后的生活[4]。哈醫的內服油脂療法就是現代新生兒學的口腔和消化道護理。

2.2 洗浴 哈族每日都要給新生兒洗澡。首先洗皂浴;其次洗鹽水浴或茶水浴,隔日交替;最后洗油浴,通常鹽水浴后用羊油擦浴,茶水浴后用酥油擦浴。油浴時要按序梳理小兒肌膚、活動關節,同時口念長 (奧思)、長 (奧思)。對新生兒洗浴可起到了清潔、去污、消毒、抗過敏、護膚、保溫等綜合作用[5]。哈醫的新生兒洗浴方法與現代西醫的新生兒撫觸相似。

2.3 搖籃 新生兒在生后7~10天或40天要舉行搖籃禮。哈族的搖籃床上有獨特的排泄裝置,小兒排尿時,尿液經排尿管(取魅克)流入貯便瓶中;排便時,糞便可直接排入貯便瓶中。由于不使用尿布,可預防新生兒尿布皮炎的發生[6-7]。

2.4 理發 生后40天要舉行滿月禮,要為新生兒剃滿月頭。剃去的胎發有助于頭發的再生,有利于頭部清潔衛生。剃頭時還要保留前囟或后囟部位的頭發,以提示人們應注意保護此部位下的腦組織。

3 新生兒醫療

哈醫的治療方法可分為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兩種。哈醫的藥物來源有草藥、礦物藥和動物藥等,給藥方法有內服和外用兩種。由于新生兒生理特點的限制多采用非藥物療法。

3.1 剌激療法 哈醫古老的分娩方式為立式分娩。由于重力作用的影響,新生兒口腔中的液體多較易排出。然而,口腔深部或下呼吸道的液體有時排出受限,新生兒常表現為哭聲不暢、喉中痰鳴、口周青紫等。哈醫助產者常將自己辮子的末梢端插入新生兒的口腔深部,用頭發誘發咳嗽反射,清理呼吸道。

3.2 油脂療法 新生兒消化不良時,常表現為嘔吐、腹脹、哭鬧等癥狀。哈醫采用油脂外敷療法,將酥油涂抹在羊肚子、羊皮上,再敷在小兒腹部;或將羊尾巴油涂抹在臍周,再按順時針方向按揉腹部[4]。有時新生兒排氣后癥狀即可緩解。擦涂油脂和按摩腹部的過程就是對消化道的刺激過程,通過刺激腸蠕動、促進排氣、消除腹脹,達到治療功效。

3.3 放血療法 哈醫將新生兒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等癥狀統稱為切特別,其主要表現為煩燥、哭鬧、發熱、皮膚青紫,或咳嗽、喘息,或腹脹、腹瀉等,現代醫學可分為肺炎型、腹瀉型和混合型[1]。哈醫認為這是機體的毒性物質沒有排出,使人體脈絡空間的和諧狀態失衡。哈醫采用切特吾療法,通常在小兒兩側肋下緣的腹部用手術刀或針挑割4~6處皮膚,擠壓放血。切特吾可排出有毒物質、疏通脈絡空間的障礙[8,9]。哈醫的切特吾療法與中醫的刺血療法相似。

總之,哈醫是東西方醫學交流的產物,其醫學理論系統全面,對新生兒疾病的保健和醫療方法獨特,哈醫新生兒學有待整理完善。

[1]馮松杰,阿義頂·克里木拜.哈薩克醫藥學理論初探[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5,21(1):11-12.

[2]烏太波衣達克.醫藥志 (哈薩克文)[M].烏魯木齊:新疆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72-77.

[3]努巴河提·斯馬胡勒,巴合達吾列提·阿力太.哈薩克族醫學概論[M].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2010,128-140.

[4]魯霞,黃憶榮,汪琪.哈醫新生兒油脂療法[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20(8):4.

[5]王昕,帕依瑪,汪琪.哈薩克族新生兒的洗浴保?。跩].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20(10):3.

[6]周秀,安玉婷,汪琪.哈族嬰兒搖籃的特點及護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21(3):120.

[7]安玉婷,汪琪.哈族民間防治小兒尿布皮炎的方法[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20(20):3-4.

[8]蘇波,魯霞,汪琪.哈醫切特吾治療切特撇的機理探討[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20(10):1.

[9]米蘭別克·哈不都哈力木.切特滅與放血療法 (哈薩克文)[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1-7.

猜你喜歡
切特民族民間哈薩克族
“校團”協同背景下推進民族民間音樂教育發展研究
高職音樂教育發展與民族民間音樂傳承研究
羅切特 最后一躍
新時期我國民族民間音樂藝術的傳承與保護策略探究
寫作教學中融入哈薩克族民俗文化的策略研究
哈薩克族小學生識字策略探究
冬奧背景下我國民族民間冰雪運動傳承研究
哈薩克族諺語在數學分析課程教學中應用及實踐
哈薩克族氈房中的數學及天文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