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黨史論文論點摘編

2012-01-28 04:36
中共黨史研究 2012年9期
關鍵詞:社會史葛蘭西軍閥

中共三次新聞改革與傳媒公共性的變遷

許 鑫

中共新聞事業史上的三次新聞改革,既是新聞觀念和新聞業務的改革,也是傳媒體制、屬性和功能的調整,深刻地影響著傳媒公共性的發揮。在新聞改革前,中共報刊以政治屬性為主,兼具一定的公共性。在1942年延安整風期間開展的第一次新聞改革確立了黨報的黨性、組織性、群眾性和戰斗性,使中共報刊向強化黨性、弱化公共性的方向轉變。新中國成立后,以中共黨報為中心的新聞事業體系成為無產階級專政的工具。在1956年毛澤東發表《論十大關系》并提出“雙百”方針的文化背景下,第二次新聞改革著力于擴大報道范圍、開展自由討論和改進文風,強調尊重客觀現實與新聞規律,試圖由宣傳本位回歸新聞本位, 《人民日報》還提出“報紙是社會的言論機關”、“人民日報是黨的報紙,也是人民的報紙”,“它是人民的公共的武器,公共的財產。人民群眾是它的主人”等理念,反映了當時新聞界對黨報屬性和功能的一次反思和超越。但這次改革被反右派斗爭打斷,傳媒的公共性由此被長期忽略,及至“文化大革命”時期,傳媒更異化為階級斗爭的工具,公共性消失殆盡。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共新聞事業開始了第三次新聞改革,涉及新聞觀念、新聞業務和經營管理等諸多方面,核心是傳媒業的市場化轉型。這次改革使中國傳媒由單一的政治屬性轉換為政治和產業之雙重屬性,新聞工作者的專業主義理念漸次產生,加之網絡新媒介的參與,傳媒的公共性得以部分重生。傳媒公共性的發展需要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和市民社會等作為基礎,最終取決于整個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環境的變化,以及政治體制和傳媒體制的深入改革。

(吳志軍摘自《暨南學報》2012年第4期,全文約10300字)

推進“文革”研究進入歷史學學術軌道——兼論中國“文革”研究的現狀和前景

金大陸

近年來,海外和國內學界尤其民間的“文革”研究呈現涌動之勢。海外研究以大批資料的整理、學術活動的舉辦和轉向社會與區域研究等為學術特征。國內研究側重于“文革文學”、“文革理論”和“文革運動”等方面的分析和推斷,機巧地規避了耙梳“文革”史料的艱難和深入“文革”內部開掘問題的挑戰,表明中國的“文革”研究尚未真正進入歷史學軌道。民間的“文革”研究則在整理史料、撰寫回憶錄、接受訪談、聚會研討以及通過港臺出版機構或自印本、現代網絡等形式問世的大量研究著述等方面率先呈現突破性態勢,表明“文革”研究具有較為厚實的群眾基礎。但民間研究具有不同的意識形態立場,尤其與現實政治發生或顯或隱的聯系后,有可能完全脫離歷史研究的軌道。因此,未來的“文革”研究要注意規避“圖譜化傾向”和“意識形態兩極化傾向”,研究者應嚴格遵守史料為本的歷史研究準則,堅持以學術立場審讀史料和史實,才有可能真正產生具有學術意義和學術價值的作品?!拔母铩毖芯磕芊襁M入歷史學的學術軌道,關鍵在于研究者能否以清醒的認知和態度遵守學術規范、追求學術品質。 (吳志軍摘自《社會科學》2012年第5期,全文約7600字)

借鑒與發展:中國當代社會史研究的總體運思

李金錚

中國當代社會史亦稱中國現代社會史、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史,是研究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社會發展變化及其規律的一門學問。它既是中國現代史的分支,也是中國社會史的分支,還是社會學、人類學的分支,也是一種特殊的研究方法和視角,相互之間并非非此即彼的排他性關系。綜合學界相關討論,本文認為中國當代社會史的研究對象是中國當代民間社會和普通民眾的所有歷史,不僅包括社會構成、社會生活和社會關系,也包括民間社會、普通民眾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內容,從而極大地擴大了歷史研究的領域和視野。同時,社會史研究還促進了歷史理論和研究方法的變革。由于社會史所涉內容包羅萬象,其研究理論與方法應當是多元的,除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外,自下而上的視角是社會史研究的基本立場,整體史觀是社會史學者的根本追求,積極借鑒相關學科的理論與方法是社會史學者的必備工具。資料來源也應當遵循多樣化原則,包括文獻資料、實物資料和視覺資料等,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民間文獻、口述史料和文學資料。中國當代社會史尚處于初級階段,應“專通并舉”,既應著力于具體研究,在學習和借鑒已有成功論著的基礎上前進,又要努力構建較為合理的中國當代社會通史體系,明確其研究內容、歷史分期和基本線索等重要范疇。(吳志軍摘自《河北學刊》2012年第4期,全文約14500字)

1920年代“打倒軍閥”口號的歷史遭際

王建偉

1920年代初期,國共兩黨均提出“打倒軍閥”的口號,并將軍閥與帝國主義之間的隱秘聯系加以理論確證和闡述,獲得了國人的普遍呼應與支持。為了與軍閥軍隊的私有性質劃清界限,國民黨通過與蘇俄及中共的多方面合作,確立了“政黨領軍”原則,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黨軍”體制,建立起一支不同于南北舊式軍事勢力的新式軍隊,有效地加強了“打倒軍閥”口號的正當性,契合了當時以“文治主義”取代“黷武主義”的時代潮流?!包h軍”制度在北伐初期發揮了積極作用,推動了北伐戰爭的不斷勝利,在社會輿論和時人觀感中樹立起國民黨優于軍閥的正面形象。但隨著北伐戰爭的迅猛發展和舊式軍閥部隊不斷被收編,國民革命軍中的黨代表制度不斷受到日益膨脹的軍權的侵蝕,北伐軍的政治工作日趨衰微,軍紀持續敗壞,敵我之間的區分愈發模糊,“黨軍”迅速走向“軍閥化”,“打倒軍閥”的口號遭遇嚴重的現實困境。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后,蔣介石雖采取多種措施試圖消除各地軍人分治的局面,但受到嚴重阻礙,國民黨在軍事領域的黨權支離破碎,“政黨領軍”、“主義治軍”的建軍目標逐步被“以軍控黨”、“武主文從”的現實取代。不久,在趨于激烈的國共之爭和國民黨內部的派系斗爭中,國民黨被不同的政治對手共同指認為“新軍閥”,“打倒軍閥”口號的政治有效性開始消解。(吳志軍摘自《江蘇社會科學》2012年第3期,全文約15000字)

葛蘭西與毛澤東“文化領導權”思想比較

黃衛星 李 彬

作為共產黨領袖和馬克思主義思想家,葛蘭西和毛澤東都格外重視精神和意識形態力量在社會結構中的作用,認為文化領導權的意義優先于政治和經濟的統治,但他們的文化領導權思想亦有所差異。葛蘭西通過考察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權力機制及其深層結構,主張通過有機知識分子從情感、道德、宗教、信仰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影響市民社會,并獲得其理解、支持和同意,逐步獲得文化領導權;毛澤東則力主將一些強制性手段運用于文化的組織管理、政治控制和思想改造,突破了葛蘭西將文化領導權歸屬于談判和協商的單一途徑與策略??梢?,葛蘭西將市民社會視為文化領導權的對象,而毛澤東認為文化領導權施與的對象應是以工農兵為主體的“人民大眾”。葛蘭西認為有機知識分子應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提出的政治、社會和文化問題,并與其建立良性的互動關系;毛澤東則將勞動人民置于歷史主人公的地位,要破除知識分子對人民群眾的文化優勢,對知識分子進行思想改造。葛蘭西希望國家更為長遠宏闊的目標是創造更高級的新文明,這種文明形態不僅能夠倡導廣大民眾的道德風范,而且能夠發展出更為文明的“新人類”,新的政治文化的最高境界和最終目的是批判性、群眾性和社會性;毛澤東則提出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應當是平民的、大眾的、民族的,要超越精英的、高雅的、西式的五四文化傳統,以維護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道路的政治合法性。(吳志軍摘自《清華大學學報》2012年第3期,全文約17000字)

猜你喜歡
社會史葛蘭西軍閥
葛蘭西文化哲學的實踐概念
葛蘭西意識形態理論對新時代國家治理的啟示
深化與曲解:改革開放以來葛蘭西實踐哲學之爭的研究綜述
區域社會史視角下的傳統武術史料收集
反思中國社會史研究
葛蘭西市民社會理論研究
高中歷史教學中社會史教學探析
專治出墻杏
關于中國近代人口史的綜述
在壞的時代能做好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