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州模式引發的思考

2012-02-07 00:00聶瑜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2012年6期
關鍵詞:溫州經濟企業

【摘 要】 本文從溫州經濟模式引發的問題出發,通過分析,從幾方面試論溫州經濟迅猛發展的原因,經濟危機的原因,溫州經濟的探索以及經濟模式的反思。

【關鍵詞】 經濟發展經濟危機經濟探索 經濟模式反思

希臘債務危機的發生,像微小的蝴蝶煽動了下翅膀,未被人覺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微小羽翼所煽動的微風逐漸對全球經濟卷起狂風。每個人,每個企業,每個國家仿佛一時間變成了一根繩上的螞蚱,不斷的卷入其中……

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農村工業化,產業結構的調整,使得溫州經濟走在了中國的前列。過去遙遙領先領先于其他城市的溫州,緣何今天經濟形勢步步放緩?以至于被逼至危機不斷爆發的源頭。為什么由欣欣向榮的繁榮,到現在的突然變壞?是短期投機?是學習的榜樣?是整體產業結構的失衡?還是草根經濟的典范。

1. 溫州經濟迅猛發展的原因

70—80年代溫州經濟的迅猛發展,在我國整體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溫州經濟在某種程度上講也代表了我國民營經濟,是整體民營經濟的一個縮影。溫州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服裝、鞋子、制筆、紐扣、打火機等小商品,依靠批量的生產,廉價的勞動力成本,薄利多銷的商業模式進行大跨步的發展。1978年溫州整體GDP13億人民幣,2002年增加至1055億,增幅高達81倍。

1.1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1978年,十一屆三種全會,非公有制經濟開始恢復和發展。國家通過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來進行盤活市場經濟。民間資本不斷發展壯大,促進了就業創業機會,在國家頒布非公有制經濟政策的大環境下,為溫州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1.2農村工業化

在過去的三十年溫州企業家大多白手起家,依靠自身的勤奮,以小微企業從事制造業。整體企業基本以家族型企業為代表,由家庭作坊開始。全民創業,自主創業以及溫州固有的商業文化。工業推動了誠實的發展,三十年間生產總值由13億增加到2257億。個體中小企業35萬戶,個體經濟占整體經濟的98%。

1.3產業結構布局

溫州選擇了小商品,采取一種以輕工業為主的傾斜發展模式。由于溫州的文化條件,政治制度的傾斜,溫州的區位條件,地理因素等,相對發展重工業,輕工業更有優勢。

2. 溫州經濟危機的原因

1998年后經濟增速持續放緩,當然與全球整體經濟形勢和中國整體宏觀經濟形勢有關,但總體而言,增長速度落后于其他城市。

2.1產業鏈處于低端

雖然依靠小商品得以迅速的發展,但所選擇產業處于整個產業鏈的底層。產業層次低,在發展的過程中比較優勢會逐漸減弱。產品附加值普遍較低,依靠薄利多銷,小產品大市場的規模經濟模式進行發展。企業主基本為家族企業,在整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家族型企業未能向向現代化企業轉型。家族企業制度上缺乏有效的創新。

2.2勞動密集型優勢的喪失

隨著經濟的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日益競爭,東南亞國家依靠更加低廉的勞動力,出口特惠等優勢,不斷對依靠勞動密集型的溫州企業進行沖擊,中國不斷提高的人力資源成本,也在壓迫其利潤空間。勞務成本增加,市場份額被更加低廉的東南亞市場沖擊,不斷的擠壓。造成了依靠薄利多銷的溫州企業賺錢越來越難。由于企業主普遍教育素質不高,未能及時向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方面轉變。

2.3脫離實業基礎,進行資本投機

溫州企業家大多積累了大量的資本,為追逐利潤,大多企業家抽調實業資本。賴以起家的小商品制造業不斷被空心化。通過對礦產、房產,高利貸進行炒作,追求高杠桿的資本投機。甚至炒“蒜你狠”“姜你軍”…… 據江南時報報道:2011年9月初,溫州“眼鏡大王”胡福林因企業資金壓力及高利貸資金斷裂出走美國,胡福林“跑路”時身背20多億元的債務,其中8億為銀行貸款,其余12億則為民間高利貸。此事在溫州引發了連環危機,并由此揭開了溫州高利貸暗幕的一角。高利率的民間借貸,是對溫州經濟的致命一擊。做實體經濟的艱難,和相對房地產、高利貸資本迅速的積累,擾亂了企業家對資金追逐的思維模式。

2.4大規模資金的外流

1998年后,大多企業開始外遷,對外投資擴大,外遷企業多達1000多家。主要由于工業土地的逐漸減少,土地資源緊缺制約了企業的生存空間。其次,勞動力的供給相對較困難。城市化進程的落后和政府經濟政策的制約也加速了當地資金外流的規模。

2.5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

根據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的調研,35萬中小企業中,維持持續開工企業開工率不足70%。過去依靠訂單式生產,原料價格相對較低,勞務成本相對低廉?,F在土地少,原料價格攀升,受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國家提高貸款準備金利率進一步導致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融資難度增加,導致企業財務成本上升,利息支出上升。同時原料購進價格同比每年以8.4%的增長率進行增長。

3. 溫州經濟的探索

如果危機是一切矛盾爆發的導火索,那么危機同樣是變革的萌芽。危機對固有產業結構進行了挑戰,對金融體系進行了質問。經濟是一個城市的心臟,這顆心臟需要不斷的造出新鮮的血液。只有新鮮血液不斷的供給,才能保證城市經濟騰飛。溫州企業是務實的,自身也在尋找新的突破口。政府方面加快推進對新興產業的扶持力度,溫州經濟金融環境進行試點,力保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體系。

3.1企業自身的改革

溫州企業是務實的,源于溫州當地的企業文化,學習、復制能力較強。企業自身在尋求突破,與高科技公司合作,技術交流,合資公司的建立。如美特斯邦威的成長,對直營門店進行網絡化管理,控制庫存。開展虛擬經濟,通過信息化快速有效的應對市場環境的變化。中瑞財團的建立,凸顯了溫州人抱團,整合資金對新領域進行大跨步的決心。

3.2政府對產業結構的調整

政府加快對新興產業的扶持力度,以政府為主導,通過不斷的吸引外來資本,較高的投資來實現GDP的高速增長。2012年溫州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高達1751億元,增長89.2%,投資總量位于全國前十位,全身第三位。加大對基礎公共設施的投資力度,發展激光與廣田產業集群。新增科技孵化面積10.5萬平方米。

3.3加快區域產業升級

實施創新、創造。加大對企業研發、培訓、品牌的投資力度,鼓勵民營企業家學習現代化管理,現代金融等,提高自身素質。支持民營企業家進行二次創業,發展生物技術、電子商務、太陽能、風能發電。對傳統小商品,提高其商品附加值。小商品做到品牌化,精致化,依靠品牌和品質來擴大其市場影響力。

3.4國家對民營金融體系的疏導、監管

溫州金融體系的問題不在于企業家的投機性心理或者資金資本化,大量的民間資本找不到出路。在沒有出路的情況下,轉而進行投機炒作。2011年國家把溫州作為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深化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全面啟動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股份改造,鼓勵和引進全國性金融機構在溫州設立機構,開展民間資本管理服務公司試點。建立創新類地方金融組織監管機制。

4. 溫州模式的反思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薄利多銷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正在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東南亞新興經濟體依靠更加低廉的勞動力成本,進一步擠壓了依靠薄利多銷的溫州企業。溫州企業通過三十年的發展,已積累了大量資金,實體經濟的無利可取,迫使企業主越來越多的抽空實業資本,轉而進行投機炒作。

國家為了抑制通貨膨脹,政府采取了貨幣緊縮政策。大量信貸資金的凍結,無異于對中小企業雪上加霜。中小企業為了生存,迫使轉向民間資本。就溫州整體經濟,以及全國經濟,產業升級是必須要走之路。是經濟可以持續發展的關鍵,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是直面問題。改革金融制度,開放金融市場,整頓現有的不合理金融體系,營造適合企業發展的金融環境。短期的政府干預,會緩解溫州可能爆發的金融債務危機。如不開放思想,大膽改革,不對金融體制進行改善與創新,則類似溫州金融危機現象還會發生。穩健的貨幣政策,適合企業發展的金融環境,規范的政府職能環境將是經濟不斷持續發展的動力。

作者簡介:聶瑜,女,籍貫:新疆省克拉瑪依市人現就讀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會計系,本科。

(作者單位: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猜你喜歡
溫州經濟企業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企業
企業
企業
溫州瑞奧工貿有限公司
溫州瑞奧工貿有限公司
溫州,詩意的黃昏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