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論李達的經濟思想

2012-03-19 11:23尹世杰
關鍵詞:李達文集生產力

尹世杰

李達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者,我國哲學、社會學、經濟學的先導和著名學者。早在1918年,他在日本留學時,就開始翻譯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著作,如1919年翻譯了《馬克思經濟學說》(1921年在中國出版)。1920年回國后,又繼續編寫經濟學著作,如1929年1月出版《中國產業革命概觀》,論述中國產業革命理論;1935年出版《經濟學大綱》,1949年7月出版《貨幣學概論》。在其他一些專著中,如1937年5月出版的《社會學大綱》中,也論述了不少的經濟問題。全國解放后,他出版的《實踐論解說》、《矛盾論解說》等著作,也談到不少的經濟問題。他是最早用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研究中國經濟問題的著名學者。研究他的經濟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李達的經濟思想非常豐富,本文只就其主要內容,作簡略地說明。

一、關于如何研究經濟學

他提出要研究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基本內容,打好理論基礎,包括再生產過程、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消費關系等。

早在1937年出版的《社會學大綱》中,他就指出:“再生產過程,是技術的過程,同時又是社會的關系……再生產是技術的方面與社會方面之統一,所以它是社會生產的決定的動因”?!啊欢ǖ脑偕a,是人類與生產手段的一定技術關系的再生產,同時又是人類相互間的一定社會關系的再生產;即是一定的生產力的再生產,同時是一定的生產關系的再生產。一定的再生產,當作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統一顯現出來,所以生產力決不能離開生產關系去考察”①《李達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59、360頁。。這就把再生產過程的基本原理明確地提出來了,把經濟學最重要的理論基礎揭示出來了,把經濟學和社會學緊密聯系起來了。

在《社會學大綱》中他還提出了什么是“消費關系”的問題:“消費關系是社會人員在消費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消費過程也可以分三個方面去考察。第一是生產手段的消費過程……第二是勞動力的消費過程……第三是生產物的消費……適應于上述的消費過程而結成的人們相互的社會關系,叫做消費關系?!雹佟独钸_文集》第2卷,第376~377頁。他后來對生產和消費的關系還作了精辟的論述:“生產和消費相互作用,但消費以生產為前提。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生產必須繼續擴大,人們的消費才能隨著擴大……消費本身是生產活動的內在要素?!雹凇独钸_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98、599頁。

為什么要研究經濟問題?他提出:“我們不是為了研究經濟學才研究經濟學,而是為了要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才研究經濟學”③《李達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2頁。。他一貫強調理論要緊密結合實際,在《經濟學大綱》的“緒論”中就提出:“我們不是為理論而理論,為科學而科學,而是為了經濟上的實踐才研究經濟學?!薄拔抑鲝垙V義經濟學,除了研究歷史上各種順序發展的經濟形態以外,還必須研究中國經濟。只有這樣的研究,才能理解經濟進化的一般原理在具體的中國經濟狀況中所顯現的特殊的姿態,特殊的特征,才能得到具體的經濟理論,才能知道中國經濟的來龍和去脈”,“并闡明中國經濟的特殊性?!雹堋独钸_文集》第3卷,第24~25頁。

二、關于生產力、生產關系及其相互關系

他談到“社會構成之基礎”時,強調:“人類一旦發明新勞動手段,即能獲得新生產力,一旦獲得新生產力,則必須改造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改造,即社會基礎之改造,則社會之全部建筑隨之而根本改造”⑤《李達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46頁。。這就說明:生產力作用很大,不僅決定生產關系,而且整個社會基礎也是由生產力決定的。

生產力雖然作用很大,但離不開生產關系,總是在一定的生產關系中運行的。他談到生產力同生產關系的統一時,指出:“生產關系是生產力發展的形式,生產力構成生產關系的內容。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形成社會的生產過程,形成社會的經濟構造即經濟基礎”?!吧a關系必須適應于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水平而變革和發展,這是一個歷史的必然?!雹蕖独钸_文集》第4卷,第605頁、606頁。

上面這些都說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但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中,情況是完全不同的。他明確提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最一般法則,是社會的經濟構造變革的一般法則。不過這一般的法則,在各個具體的歷史階段上的社會中顯現出來,就帶有各階段上的固有的特殊性”。他還提出:“資本主義的生產方法包含著社會的生產與個人的占有之本質的矛盾。社會的生產,顯現出資本主義的生產力;個人的占有,顯現出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即是社會的生產與個人的占有之矛盾。這種矛盾發展起來又變為沖突”⑦《李達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97頁、第398~399頁。。

他在《矛盾論解說》中談到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時,明確提出在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情況是根本不同的:“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產資料歸資產階級所獨占,無產階級則除勞動力以外,一無所有?!Y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障礙生產力發展?!@種障礙生產力發展的實例,便是資本主義國家所發生的經濟危機?!瓰橐股a力得以順利發展,就必須打破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建立……適合于生產力的性質的新生產關系——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陨a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矛盾,是非對抗性的矛盾,人們一旦發現生產關系不適合于生產力的發展時,隨時可以改變那種生產關系使適合于生產力的性質,促進生產力的向前發展”⑧《李達文集》第4卷,第304頁。。

他還提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這個規律所起的作用,使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變成對抗性的矛盾……但在社會主義社會中,這個規律所起的作用卻不同……人們不斷地克服矛盾而使生產力能夠順利地發展,不會使矛盾達到沖突的地步?!雹帷独钸_文集》第4卷,第544頁。

這就明確地說明了社會主義社會和資本主義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的性質和后果完全不同,說明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資本主義制度滅亡的必然性。

三、關于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經濟

李達在他早年的著作,特別是《經濟學大綱》中,系統分析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內在矛盾和資本主義社會剝削的實質。

1920年他在《勞動者與社會主義》一文中就提出:“勞動者自早到晚,千辛萬苦,才能得到那些少的工資……勞動者做工得工錢的境遇,真是殘酷悲慘致極了”?!皠趧诱咭鯓硬拍懿火I死不凍死呢?要怎樣才能夠不受資本家的壓迫呢?……這里有一個最大的根本解決方法,就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主張推翻資本主義,廢止財產私有”①《李達文集》第1卷,第40~41頁。。文章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勞資關系的性質和徹底解決勞資關系的途徑——推翻資本主義制度。

1929年,他在談到資本主義社會時還指出:社會問題不僅是“勞動條件的苛酷”,“地位的降低”,而且是“生活的惡劣”?!皠趧诱卟粌H感受物質上的痛苦,而且還不免于精神上的墮落?!麄儎趧铀玫氖杖?,不能維持動物的生活。他們的勞動力橫受剝削,毫無限制……散失了生存的保障”?!啊鐣栴},是現代市民社會組織內部的矛盾所釀成的大多數人民的生活問題,這種問題若不從速解決,社會不但不能進化,且將陷入土崩瓦解的境地”②《李達文集》第1卷,第544~545頁、第548頁。。這就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問題,是“勞動力橫受剝削”,使“大多數人的生活”極端“惡劣”,揭示了資本主義矛盾的根源。

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矛盾,還必須揭示矛盾的根源。李達對這些問題也有不少精辟的論述。例如:在《經濟學大綱》中,分析資本主義的經濟形態時,著重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與勞動的二重性(具體勞動、抽象勞動)的內在矛盾與相互之間的矛盾:“……商品的二重性→勞動的二重性→社會生產與個人的占有間的矛盾。從這個順序的另一方面看來,是交換價值——價值——抽象的勞動。在這個對立的契機之中,決定的契機,是社會的矛盾,商品經濟所固有的社會生產與個人占有間的矛盾。這個根本矛盾的發展,必然出現為勞動的二重性。而勞動的二重性又表現于商品的二重性之中”③《李達文集》第3卷,第165~166頁。。這就具體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內在矛盾的根源,揭示資本商品經濟的剝削實質和勞動者飽受痛苦的根源。這些論述,深刻論述了馬克思主義關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價值理論,是很有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的。

他談到資本主義再生產時,強調“資本主義再生產的特征”:“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方法之下,(1)生產手段是資本家的私有財產;(2)勞動者……他沒有生產手段,因此他不能不把自己的勞動力賣給資本家;(3)資本家對于勞動者的榨取,采取剩余價值的榨取的形式,這剩余價值成為資本家的生產方法和目的?!粩嗟闹匦鲁蔀樯a手段的占有者,以后再繼續收買勞動力這種商品,由這種商品再得到榨取剩余價值的可能性”?!八?,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不僅生產商品和剩余價值,而且生產和再生產資本關系本身,生產和再生產一方的資本家和他方的勞動者?!雹堋独钸_文集》第3卷,第278~279、第280頁。這就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必然出現階級對立,使資本主義社會階級矛盾深化。

他談到資本主義社會的商品經濟時,還提出“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的問題:“在商品生產之下,因為人的關系采取物的關系的形式,物的關系表現人的關系并支配人們,所以,人們……把自己手造的物(商品),當作偶像來崇拜?!薄叭藗儼炎约菏衷斓臇|西(商品),使它神格化,就叫作商品拜物教”⑤《李達文集》第3卷,第179~180頁。?!啊泿虐菸锝?,也和商品拜物教一樣,同是客觀實在。我們的任務,在于從貨幣拜物教這種假象之中,去暴露它的本質,暴露商品社會的生產關系”⑥《李達文集》第3卷,第191頁。。這就進一步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矛盾的根源。

他還深入揭示了“資本主義時代的特征”:“勞動力對于勞動者自身,采取屬于他所有的商品的形態……只有在資本主義社會之中,才出現了從所未見的勞動力這種商品”?!皠趧恿σ埠推渌磺猩唐芬粯?,是有價值的,而這個價值,是按照勞動力的再生產、修業、普通家族的撫養、某種文化程度的保持等所需要的生活資料的價值來決定的”①《李達文集》第3卷,第229、232頁。。

他在分析資本主義社會勞動力商品化的基礎上,還提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同其他生產方式比較起來,有兩個顯著的特點。第一,在這種社會中,一切生產物都化成了商品。首先,勞動力出現為商品,勞動力所有者,出現為勞動力的販賣者……第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征就是:剩余價值的生產成為生產的直接目的和決定因素……基于這種生產方式結成的資本家同勞動者的關系,是基本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歷史上最后的對抗的生產方式,……無產階級革命的目的,是在于推翻一切對抗性的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雹凇独钸_文集》第4卷,第603頁。上面這些都說明:他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勞資關系,宣傳馬克思的勞動異化理論、人的異化理論,揭示社會主義革命的必然性。他還進一步揭示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優越性:“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是不受剝削的勞動者們之間的同志式的互助合作關系。正因為有這樣的生產關系,所以人人都發揮勞動的積極性,努力發展生產,增加國家財富,并提高自己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③《李達文集》第4卷,第604頁。。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正說明其代替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性。

他談到資本主義社會,必然出現經濟恐慌時指出:“這種恐慌,劇烈的震動資本主義經濟的基礎,明顯而集中的表現出資本主義的一切矛盾?!@種恐慌,除了資本主義經濟以外,在任何其他經濟形態中,是絕不會發生的。這一點就是資本主義經濟恐慌的根本特征?!薄翱只诺母驹?,是生產的社會性與占有的私人形式之間的矛盾?!Y本主義經濟的根本矛盾,就潛伏在這種生產的社會性與占有的私人形式的矛盾之中”④《李達文集》第3卷,第406頁、第411~412頁。。他還提出:“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必然引起其根本矛盾……的成長與深化……這時,資本主義走到了它發展的最高的最后的階段”⑤《李達文集》第3卷,第450頁。。這些都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必然引起根本矛盾的“深化”,必然出現“恐慌”,必然引起社會主義革命,使資本主義走到“最后的階段”。

他對帝國主義作了深刻的分析:提出資本主義矛盾的“極度尖銳化”,必然釀發社會主義革命,促使資本主義滅亡:“帝國主義時代,資本主義已經變成了‘人類發展的最反動的障礙了’……暴露了它的腐化性和寄生性”?!霸诘蹏髁x時代,資本主義的一切基本矛盾,都達到了最高限度,都極端尖銳化”?!百Y本主義一切矛盾的極度尖銳化,必然使帝國主義成為社會主義革命的前夜?!雹蕖独钸_文集》第3卷,第478~480頁。他還提出了“中國的出路”:“……為求中國的生存而實行的革命,一面要打倒帝國主義,一面要鏟除封建遺物,前者是民族革命的性質,后者是民主革命的性質,其必然的歸趨,必然達于社會革命,而與世界社會進化的潮流相匯合”?!啊袊锩膯栴},只能根據社會進化的原理和解剖現代社會的結果,考察目前中國的出路,只有民眾起來打倒帝國主義,鏟除封建遺物,樹立民眾政權,建設國家資本,解決土地問題,以求實現真正自由平等的新社會”⑦《李達文集》第1卷,第558~559頁。。

四、關于產業革命

李達在研究中國社會、經濟過程中,對中國的產業革命也很重視,認為要進行中國革命,必須進行“產業革命”,發展中國產業,以利于解決人民群眾的生活問題,從而說明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目的,說明了產業革命的極端重要性。

1929年1月,他出版了《中國產業革命概觀》一書,一開頭在“編輯例言”中就指出:“要曉得現代中國社會究竟是怎樣的社會,只有從經濟理論里去探求?,F代中國的社會,已經踏入了產業革命的過程?!苯又诘谝徽戮w論中又明確提出:“我們可以說中國革命的過程和產業革命的過程,確有因果的關聯。我們要獲得中國社會改造的理論,惟有在中國產業革命中去探求”。說明了產業革命的極端重要性。

他在《中國產業革命概觀》一書中,還專列一節:“考慮中國社會問題的特殊性”,一開頭就提出:“我們可以說,中國革命的目的是在于解決大多數人民的生活問題,而解決大多數人民的生活問題的方法,就在于發展產業?!苯又€提出:“采用什么主義發展中國產業,這是半殖民地的中國革命的特殊性所命定的,也是半殖民地的中國社會問題的特殊性所命定的……即如國民黨的領袖孫中山先生也早就把非資本主義的民生主義指示出來了”①《李達文集》第1卷,第488、489頁。。他還提出:“……怎樣發展中國產業的問題,實是中國革命的根本問題。簡單的結論是:要發展中國產業,必須打倒帝國主義的侵略,廓清封建勢力和封建制度,樹立民眾的政權,發展國家資本,解決土地問題”②《李達文集》第1卷,第495頁。。這就明確提出中國產業革命的目的、作用和途徑,必須反帝、反封建,建立有中國特色的解決民生問題的產業體系。

五、關于社會環境、生態環境

他早就提出: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生態環境)對生產力的發展,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強調社會經濟發展要從社會關系、人與大自然的關系中去探求。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在當時的社會經濟環境下,提出一些重要論述,是很可取的。例如:他談到生產力時,就指出:“……社會的生產力是生產過程中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的統一,即是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統一。這個統一,就它的內容說,是技術過程,就它的形式來說,是社會過程?!覀儽仨毎焉鐣a力的技術方面和社會方面統一起來,才是現實的?!雹邸独钸_文集》第4卷,第577頁、第578~579頁。

他談到社會發展時,還強調自然環境(生態環境)的作用:“社會發展的終極原因,必須在社會關系之中去探求,在社會發展規律之中去探求……但是我們絕不能說,自然環境的外部條件對于社會的發展絕無作用。無論何時,我們決不能忽視:人類社會,在其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是從自然的內容分化出來的;人類的社會生活以及成為它的基礎的勞動過程,就是人類與自然間的‘物質交換’,這種物質交換過程……都是人類所變造所利用的自然物質和能力。在這個意義上說來,社會的生產過程中所顯現的自然環境的作用是很大的?!雹堋独钸_文集》第4卷,第572頁。

強調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是完全必要的,是很正確的。

六、關于研究社會經濟理論的最終目的

他一直認為,研究社會經濟理論的最終目的,除了有利于解決實際經濟問題外,還要培養人才,培養高素質的知識分子。例如,他談到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時就指出:“為了建成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必須按照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有計劃按比例地發展國民經濟,提高勞動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水平,這不論在什么樣的國家都必須遵守的共同規律?!瓰橐ǔ缮鐣髁x和共產主義,必須有高度的科學文化,這就涉及到知識分子問題”⑤《李達文集》第4卷,第562頁。。他談到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時,還提出:“我們黨和人民政府,為了實現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結合、科學和生產的結合,提出了勤儉生產、勤儉辦學、勤工儉學的方針……”,使教師和學生“把自己鍛煉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知識的勞動者”⑥《李達文集》第4卷,第582頁。。因此,他一直強調要發展文化教育,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他自己就是這樣身體力行的,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高素質的人才。

學習和研究李達經濟思想給我們幾點體會:第一,研究經濟科學,自始至終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第二,要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為指導,積極和善于學習;第三,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必須以實踐為基礎;第四,要堅持基本理論研究,做一個真正的理論工作者。

猜你喜歡
李達文集生產力
《熊鐵基文集》出版
在武漢大學拜謁李達塑像
李達與黨的基礎理論建設
李達:為武大建設殫精竭慮
李達與毛澤東哲學思想的體系化闡釋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郭漢城文集》簡介
把“風景”轉化成“生產力
我國道路貨運生產力發展趨勢
人口紅利與提高生產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