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撾華僑學校印象

2012-03-25 07:16張敏
廣西教育·D版 2012年4期
關鍵詞:老撾華僑漢語

張敏

作為國僑辦外派東盟國家援教的負責學校管理的工作人員,我于2011年9月正式到達老撾百細華僑公學工作。老撾國內比較重要的華僑公學有4所,我所在的援教點——百細華僑公學,是老撾最早的華僑漢語學校。百細是老撾南部占芭塞省的首府,是老撾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里有未經雕琢的自然風光和質樸淳厚的風土人情,或許現代文明不發達正是它的誘人之處??绯鰢T來到老撾援教,出于職業習慣,我對這個國家的教育情況以及即將到來的援教生活充滿了好奇與期待。

印象之一:自由地轉學

我與我的同事們經過長途跋涉,終于踏上百細的土地,一下車便看到百細華僑公學的王董事長和丘顧問。他倆親自到車站迎接我們,讓我們倍感親切,初來乍到的陌生感消失殆盡。王董事長親切地握住我的手說:“歡迎你們的到來!要是你們再晚來幾天,我們的學生就走得更多了?!背趼犨@話覺得有些夸張,但在之后的交流中才知道,這并非夸大其詞。原來這里的學生可以自由選學校、選老師、選班級。假如哪個學生喜歡的老師不在這里教書了,又或者他與班主任、同班同學相處得不愉快,甚至不想在這個學校繼續念書了,他就可以選擇到其他學校去念書。假如他的母親是越南人,那么他可能會去越南人自辦的學?;蚴侨ダ蠐氘數氐囊恍W校繼續念書。這一切都是自愿自由的,沒有國內學生轉入轉出等一系列麻煩的手續。

老撾的華僑學校始建于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當時華人總數約為五六萬人。華人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相繼建起4所華僑學校,全部為漢語教育,止于小學階段。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初期,由于中老兩國關系出現曲折,華僑學校一度停辦。20世紀80年代,隨著老撾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以及與中國關系的改善,華僑學校陸續復課,并逐漸發展成為具備從幼兒園到小學、初中、高中基礎教育全階段教育的學校。老撾教育部規定,華僑學校必須進行老撾語教育,完成老撾教育部規定的中小學必修課程。所以老撾的華僑學校一般是漢語、老撾語和英語教育。

老撾的華僑學校由華僑出資辦學,學校的管理一般由國家中華理事會主管,其下屬的董事會則負責學校的各項事宜,重大的人事安排和財務收支由董事會理事會商議決定。學校校長只負責做好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代表學校與董事會保持密切聯系,共同商定并解決人事財務之外的事務。

在老撾,由于華僑學校的辦學條件好,教學質量高,華僑學校成為當地首屈一指的學校。華僑學校不僅得到華僑子弟的歡迎,也深受老撾本族人的追捧。老撾的華僑學校不稱“小學”或“中學”,而稱“公學”或“學?!?。

印象之二:薄弱的師資力量

師資力量薄弱一直以來都是華僑學校的通病。

華僑學校的教師由“國派”(中國派出)教師、華僑教師和當地老文教師三部分人員組成,學生從幼稚班到高中,各年級學生人數不等,年級人數達到40人才會考慮分班。三年級以上的漢語、數學、英語和全校的美術音樂課都是他們習慣稱呼為“中國老師”的國派教師擔任,國派老師每周上20節課左右。老撾4所華僑公學只有萬象的寮都公學和沙灣拿吉崇德學校有物理化學老師,百細華僑學校和另一所華僑學校是沒有開設物理化學課的。

華僑教師主要教中老翻譯和低年級的語文數學;老文老師則負責教老文,同時還教授本國的歷史地理??偟膩碚f,“中國老師”成了學校三年級以上教學的骨干。

說到“中國老師”,就不得不提到老撾華僑學校的歷史。1937年至20世紀50年代是建校初期,各華僑學校學生人數從十幾名到300多名不等,學校主要教中文,也教部分法文。 50年代中至1975年是擴大發展時期,首都華僑學校學生最多時有5000多名。那時開始有臺灣教師來任教,規定每周除了教兩節老文外,絕大部分時間是教中文。1975年底到1990年是調整鞏固階段。老撾新政府成立后,臺灣來的教職員絕大部分都走了,學校只好聘用本校初中畢業生來任教,采用香港上海書局出版的教科書。1991年至今是充實提高階段,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僑辦開始委托廣州首辦老撾青年師資培訓班,1992年6月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開始派出教師到老撾援教,老撾的華人文化教育便正式步入了三部分教師進行教學的教育模式。

現在華僑學校除了教華人文化(即小學的漢語和初中的語文)外還教授代數、幾何、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算術、常識等課程;高年級的學生還要學習英文。根據當地教育局的規定:學生必須學完小學、初中的老文課程,并且參加教育局出題的統一考試才能畢業。

印象之三:沒有統一的教材

在老撾,全國沒有規定統一使用的教材,各學校各學科也沒有固定版本的教材。有的學校用泰國教材,有的學校用老撾教材。因為本土學校不統一使用教材,老撾華僑學校更是難以統一,因此老撾華僑學校在聘請中國教師的聘書上,通常都會注有“請國聘教師備好相關的教材教學參考書教具等用品”這樣的文字說明。華僑學校使用的語文數學教材是國僑辦編寫的,高年級的英語教材學校不統一征訂,教師一般是在學校的“販賣部”里找合適本年級的書或是到教務處推薦的書店去買合適的書回來使用,學校再報銷書費。教師購買之后就告訴學生在哪里可以買到教師決定本學期使用的教材,但是購買與否由學生自己決定,學校沒有對學生進行人手一冊與任課教師教材同樣課本的要求。出現這樣的狀況是有歷史淵源的,早期時候,英國、新加坡、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的人們都在老撾辦過私人補習中心,各校60%的學生下午4點放學后會輾轉去各補習中心學習英語,這樣一來,學生在哪所學校讀書差不多都一樣,學生書包里裝的也大多是筆記本和作業本而已。

說到英文教學,老撾華僑學校的英語課恐怕是最難教的。由于多數學生在外面參加了英語補習班,不愿意再掏錢去買新教材,因此老師必須把教學內容板書在黑板的一邊,黑板的另一邊寫講解的內容,然后學生就會把教學內容和講解內容全部抄寫到本子上來讀寫。華僑學校的教學設備相對我國來說簡陋許多,沒有多媒體、錄音機等教學設備,因而,英語和漢語水平均低于我們國內。雖然學校董事會領導強調華僑教師一定要用漢語來組織教學,但卻多次叮囑國派教師“不用發揮你們的中文專業水平,否則學生聽不懂”。我想如此矛盾的教育理念,大概也不會達到太好的教育水平吧!

印象之四:雙重教學模式

華僑學校自建校以來就一直沿用雙重教學模式。例如一個班通常會有兩個語文教師(一個中文教師,一個老文教師),兩個數學教師,兩個英語教師,華僑教師一般都是配合中國教師用當地語言上語文數學英語課,權當是中老翻譯。有條件的學校在上物理化學生物課時可以請中國教師協助。但是在老撾和柬埔寨,也只有首都的華僑學校具備這樣的師資能夠開全所有的課。而我所在的百細華僑公學,這些學科只有當地老文教師給學生們簡單教授,至于中國歷史或公民課就是國派教師來授課了。

老撾的教學階段檢測,每學期也分期中、期末兩次,如我們國內所說的期中和期末考試。各省市有各自統一的檢測時間和檢測標準,各省市的教學統考也只考當地的語言科目,如老文、數學、物理、化學和地理。但是他們雷打不動的是每月15日的月考。月考由授課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自行出題在黑板上,往往就5題,學生在作業本上作答。老師改完統計好分數由高低年級兩位組長親自上報所屬教育局,開會后再返校傳達月考情況。值得稱贊的是這看似應付的月考,老文組全組上下老師都很認真地對待。

各省市各學校每學年還組織一次老文比賽,通常在上學期初賽,初賽獲獎者參加下學期的復賽。對于復賽結果,各學校是非??粗氐?,所以華僑學校領導們非常重視老文教學。

各華僑學校沒有統一教學階段檢測的教學內容和考試時間,但是完成20個教學周是有要求的,所以各校開學和放假的時間都不一樣。期中期末考試是各校老師自己交叉出題改卷,三科不及格者作留級處理。這里沒有中考高考,學校里也沒有及格率優秀率等的比較,因此教師與學生一樣,可以做到“輕松愉快”每一天。

一年一次的漢語橋可以檢測各華僑學校的漢語教學水平,算是各個華僑學校漢語學習的匯報演出。各華僑學校選拔漢語學習優秀生參加比賽。比賽由主題演講、才藝表演、漢語知識問答三大塊構成。比賽程序是各所華僑學校選出5名選手參賽,然后每年5月舉行老撾賽區選拔賽(老撾的華僑學校輪流主辦),每年10月份選拔賽前三名選手代表老撾赴中國重慶參加國際比賽(中國漢辦主辦),展示漢語學習的成果。2011年老撾還榮獲了“第四屆世界中學生漢語橋”中文比賽團體總分三等獎的優異成績。

時間在彈指間就過去了半年多,國派教師的傳幫帶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先前的評課會上,我們的華僑教師只會說“我也一樣”“我覺得某老師講得很好”“聲音很大”等這些簡單的表達,到現在大部分的華僑教師都已經學會了清晰地表達自己心中的看法。華僑學生的進步也很明顯,他們不再只是用簡單的語句跟我們打招呼,取而代之的是“老師,今年的潑水節你們打算去哪里玩?”“老師,中國過年是不是很熱鬧?”等更具探討性質的問題??吹嚼蠐肴A僑學校的學生有這么大的進步我們這些國派教師個個都倍感欣慰。

(責編 韋 力)

猜你喜歡
老撾華僑漢語
學漢語
我的華僑老師
老撾肉牛輸華實現突破
朝發夕至 乘著火車去老撾
輕輕松松聊漢語 后海
華僑華人賀祖國70華誕: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
海外華僑華人詠盛典
追劇宅女教漢語
華僑華人慶“國慶”度“中秋”
漢語不能成為“亂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