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頸椎骨折患者手術前后的護理

2012-04-13 04:46崔童童
實用醫藥雜志 2012年11期
關鍵詞:頸椎體溫氣管

崔童童

頸椎骨折是嚴重的創傷性損傷,臨床上常見合并高位脊髓損傷伴截癱,傷情常較嚴重而且復雜,往往給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創傷甚至終生殘疾,使患者喪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且容易導致多系統并發癥,如呼吸困難、肺部感染、高熱及腸脹氣等癥狀。2011-01~12筆者所在科收治頸椎骨折合并頸髓損傷12例,現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12例。男8例,女4例;年齡30~65歲。高處墜落傷7例,車禍傷5例;其中全癱者4例,不全癱者8例。臨床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局部癥狀和神經系統癥狀,其中頸部疼痛最為常見。頸部僵硬,活動受限,出現神經壓迫癥狀表現為四肢疼痛、麻木無力、感覺運動功能減弱,大小便失禁等癥狀。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外傷后給患者的打擊很大,瞬間的角色轉換使患者不能適應。通過談心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幫助其正確對待疾病,因為此類外傷患者大多情緒低落,長期臥床,飽受肉體痛苦,對治療缺乏信心。針對這種心理狀態,護士要盡職盡責,關心體帖患者,多與患者談心,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消除患者緊張恐懼心理,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

2.1.2 體位護理 去枕平臥于硬板床上,砂袋置于頭部兩側以固定頭部或頸托外固定,囑患者不得隨意轉動,避免繼發畸形及神經損傷。

2.1.3 牽引護理 頸椎骨折或脫位的患者,入院后大部分均行顱骨牽引。牽引前先將頭發剃凈,備好牽引用物,協助醫師進行顱骨牽引,牽引后抬高床頭15~30 cm保持反牽引力,醫師行顱骨牽引時,護士應在場密切觀察病情并備好氣管切開包,一旦牽引過程中出現呼吸困難應立即搶救。每日檢查牽引軸線,牽引力、反牽引力量是否適宜。注意保持頭與軀干呈一直線,保持頸椎維持生理曲度,應在頸肩部加墊,使頭輕度后仰,頭頸部兩側用砂袋固定制動,避免大幅度翻身,始終保持正確的體位。顱骨牽引鉗的針眼用75%酒精消毒2次/d,勿祛除針眼周圍的血痂,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干燥,觀察針眼有無紅腫、疼痛、膿性分泌物等,同時觀體溫變化,預防感染。翻身時采用同步軸線翻身法,為避免頸椎扭折發生體位性休克,應保持牽引繩、患者下頜骨與胸骨體三點成一直線,背部可用墊枕。

2.1.4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 頸椎骨折或脫位合并高位截癱患者由于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對周圍環境溫度的變化喪失調節和適應力,常隨室外高溫而產生高熱達41℃,或室外低溫而降至35℃以下,體溫異常是病情危險的征兆,病死率很高。因此,應嚴密觀察,當體溫高熱時應行物理降溫。如冰敷、溫水擦浴或酒精擦浴,冷鹽水灌腸等。當體溫過低時給予保暖。同時,觀察脈搏、呼吸、血壓1次/2~4 h。

2.2 術前訓練

2.2.1 氣管食管推移訓練 術前3~5 d患者于仰臥位,枕頭墊于肩下,頭稍后仰,訓練者站在患者右側,用食指、中指、環指指尖在胸鎖乳突肌內側按入,將氣管拉向非手術側,氣管食管移位約3 cm,牽拉過中線,堅持5~10 min/次,3次/d。

2.2.2 呼吸功能訓練 方法:①吹氣球練習:鼓勵患者一次性將氣球吹得盡可能大,放松5~10 s,然后重復上述動作,10~15 min/次,3次/d;根據具體情況逐漸增加次數和時間;②有效咳嗽練習:先深吸氣,然后連續小聲咳嗽,將痰液咳至支氣管口,最后用力咳嗽,將痰排出。

2.3 術后護理

2.3.1 生命體征的觀察和保持呼吸道通暢 術后將患者安置到監護室,給予持續的心電監護,術后應1次/15~30 min觀察呼吸頻率、節律及SaO2,直致平穩后改1次/2 h持續24~48 h,同時要注意觀察口唇、甲床、耳廓有無發紺等缺氧情況,給予霧化吸入2次/d,指導患者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加強翻身、拍背,利于氣道分泌物咳出,注意采用“軸型滾動式”翻身法。

2.3.2 密切觀察切口滲血情況 保持引流管固定通暢,防止扭曲、擠壓,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顏色及量,一般術后當天引流液為紅色血性液,量>100 ml,屬正常情況,第2、3天引流<30~50 ml, 3 d若切口滲血較多,注意患者的面色、呼吸、血壓、脈率情況。

2.3.3 嚴密觀察患者四肢感覺及運動情況 每天上、下午各檢查1次,與前1 d作對比,觀察患者恢復情況。檢查的方法:觸摸患者四肢,讓患者活動雙手雙腳,牽拉尿管檢查膀胱是否有感覺,認真傾聽患者的主訴,及時發現感覺和運動障礙,為醫師采取措施贏得時間。

2.3.4 飲食護理 應給予高熱量、高蛋白、富有維生素的流質飲食。應避免牛奶、豆奶、甜品等產氣食品。注意補充水和能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為預防便秘,每日除增加粗纖維蔬菜、水果外可經常順結腸走向按順時針方向進行腹部按摩,促進腸蠕動,幫助排便。亦可給予清寧丸或者麻仁丸等促進排便的藥物,必要時給予灌腸。

2.3.5 皮膚護理 主要原則是間歇性解除壓迫。定時按摩枕后部、尾骶部等骨突受壓部位皮膚,翻身、叩背及按摩皮膚1次/2 h,使用氣墊床,以減輕局部壓迫。側臥時為避免雙下肢互相摩擦受壓,可在兩腿之間墊一海綿墊,用氣圈或棉墊使骨突處懸空。

2.4 并發癥的預防與處理

2.4.1 體溫失調 頸椎損傷合并截癱患者因體溫中樞紊亂或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對周圍環境溫度的變化喪失了調節和適應能力,產生高熱或體溫過低。對于中樞性高熱(>40℃),采取物理降溫,如乙醇擦浴、冰袋、冰帽、冰生理鹽水灌腸,必要時遵醫囑藥物降溫,同時保持室內適宜的溫濕度,定時開窗通風,可使用降溫設備。另外,保證能量的攝入,鼓勵多吃水果、多飲水,至少攝入液體2000 ml/d。對于體溫過低(<35℃),注意保暖,適當調高室溫,必要時采用物理升溫,但使用熱水袋、電熱毯等設備時,應嚴格控制溫度,溫度應≤50℃,且用布袋包好,以防燙傷皮膚。

2.4.2 泌尿系感染 留置導尿管期間為防止泌尿系感染,用碘伏棉球清潔消毒尿道口2次/d,導尿管應更換1次/周,引流袋每天更換;如果出現尿液渾濁、沉渣過多,可用1∶5000呋喃西林250 ml沖洗膀胱1~2次/d,鼓勵患者飲水3000 ml/d左右,以利尿渣及時排出,預防泌尿系感染及結石;持續引流尿液2周后改為定時開放,放尿1次/2~4 h,以訓練膀胱反射或自律性收縮功能,預防膀胱萎縮。

2.4.3 肺部感染 因頸椎骨折壓迫頸脊髓導致呼吸肌麻痹,再加上長期臥床,痰液引流不暢,肺及氣管內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導致墜積性肺炎。對此類患者應保持呼吸道通暢,密切觀察缺氧情況。應鼓勵并指導患者深呼吸(可采用吹氣球訓練或吹氣泡訓練)、用力咳嗽,輕輕叩擊背部,以利痰液松弛,促進肺膨脹和排痰;給予霧化吸入液中加入抗生素、地塞米松或糜蛋白酶等,以稀釋分泌物,使之易于排出。高位頸椎損傷伴呼吸困難者,早期行氣管切開是減少呼吸梗阻和防止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

2.4.4 肢體功能保護和鍛煉 預防肌肉萎縮及關節僵直關鍵是早期有效的功能鍛煉。應保持癱瘓肢體功能位,如膝關節屈曲10°,保持5°生理外翻,踝關節背伸90°中立位,防止足下垂。鼓勵患者進行四肢主動和被動活動,如:上肢外展、擴胸運動、兩手握皮球或毛巾的訓練以及手指的各種工作。鼓勵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進餐或在別人協助下進餐,自己拿著吃水果等。

猜你喜歡
頸椎體溫氣管
體溫低或許壽命長
頸椎為什么易發病
養護頸椎,守住健康
體溫小問題,引出大學問
體溫值為何有時會忽然升高?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頸椎
失眠可能與頸椎有關
老年人的體溫相對較低
氣管鏡介入治療并發大咯血的護理體會
探討早期氣管切開術對防治重型顱腦損傷術后并發肺部感染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