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動物農業是高效生態農業的必然選擇

2012-04-13 07:17李旭霞李晉川岳建英郭春燕田良才
山西農業科學 2012年7期
關鍵詞:草業飼草畜牧業

李旭霞,李晉川,岳建英,郭春燕,田良才

(山西省生物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居民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人們膳食結構發生轉變,動物農業與種植農業成為保障食物安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達國家,動物農業的產值占整個農業產值的50%以上,荷蘭、以色列、新西蘭甚至占到80%~90%,而我國動物農業產值僅占農業總產值的34%,動物農業明顯滯后。因此,促進動物農業的快速發展,成為現代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1 動物性食品的充分供應,是未來食物安全的重要保證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由城鄉二元化向城鎮化快速轉變,城鎮人口已經達到50%以上。城鎮的人均糧食消費由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100~130 kg下降至75~80 kg,農村的人均糧食消費由過去的240~260 kg下降至190~200 kg,而傳統意義上的副食肉類、水產、奶制品等消費卻增長了30%以上,副食主食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1-2],這表明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正由溫飽型向營養健康型轉變。但是我國人均肉類占有量只有53 kg,而實際可食用的消費量更少。而發達國家人均肉類消費量在70~130 kg之間,平均為100 kg[3],我國肉類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尚存在很大的差距。

我國是世界豬肉生產和消費大國,豬肉消費占到肉類消費量的64%。據商務部發布的農產品報告,2011年1—9月,中國進口豬肉及其副產品達到87萬t,同比增長44.6%[4]。豬肉供應緊張表明我國動物性食品供應不足。因此,必須發展動物農業,保證我國未來的食物安全。

2 大力發展草業生產,奠定動物農業發展的可靠基礎

世界上畜牧業發達的國家,即使是糧食豐足的國家,飼草生產也是種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畜禽動物飼料70%來自草業,新西蘭動物飼料100%來自草業,而我國只有8%的動物飼料來自草業。在我國耕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大力發展草業生產,是我國動物農業發展的基礎。農區秸稈草業、牧區草原草業和種植高產飼料作物是我國發展草業生產的3大支柱。

2.1 發展秸稈飼草,促進農區畜牧業發展

作物秸稈是我國農區重要的飼草資源。我國養豬和養雞幾乎全部集中在農區,家畜總數的65%以上分布在農區,90%以上的動物產品來自農區,農區畜牧業對保證我國畜產品的供給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國每年生產的糧食超過5億t,同時生產出7億~8億t秸稈,其數量相當于北方草原產草量的50多倍,平均每公頃秸稈載畜量為30個羊單位。實現秸稈飼草的工業化生產,對促進農區畜牧業發展、保護環境、增加農民收入,將產生重大的影響。

自從1990年10月山西農業大學教授冀一倫先生向國務院提出利用秸稈發展畜牧業的建議以來,秸稈養畜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自1992年以來,國家累計投入秸稈養畜資金為8.65億元,建立了597個國家級的秸稈養畜示范縣。2008年,安徽、河南、山東等16省秸稈示范養畜的牛羊肉產量分別占到全國牛羊肉產量的83.5%和85.7%。至2011年,全國秸稈飼用率僅占到秸稈總量的20%~30%,可見秸稈利用的潛力十分巨大[5]。

秸稈飼草與質地細軟、長纖維的草原草相比,存在木質素、硅酸鹽含量高,質地粗硬,養分含量不足,適口性較差,采食量和消化率較低等缺陷,尤其是枯黃的秸稈干草,90%以上的生物活性物質被分解,60%的蛋白質被破壞,40%的能量已損耗,秸稈飼草優質化成為秸稈飼用的關鍵。21世紀以來,我國相關部門集機械加工、化學處理和生物處理于一體,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秸稈飼草優質化工業生產模式。秸稈橫切粉碎改為壓扁揉絲技術[6],秸稈利用率由原來的50%提升到90%左右,采食量提高了20%,消化率提高了20%~30%,新型高能飼草技術破解了秸稈轉化成優質飼草的難題,將秸稈轉化為等同于羊草的優質飼草[7],大大提高了飼草利用價值。

2.2 重點發展人工草地,促進牧區畜牧業發展

我國是世界第3草原大國,草地面積約為3.94億hm2,草原面積占全國國土總面積的42%,為耕地面積的3.12倍。但是我國草原主要分布在高緯度、高海拔、冷涼和干旱的生態脆弱區,長期以來,草地以利用為主,草原建設投資極少,掠奪性經營造成天然草地的平均超載率達到30%以上,加之濫墾破壞,90%的草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據調查,2005年我國草地的產草量為1 037 kg/hm2,比20世紀60年代降低30%~50%,嚴重地區達到60%~80%,現在全國退化草地還以每年200萬hm2的速度在擴大,恢復草地生態成為農業的重要任務。

畜牧業發達的國家,人工草地面積占10%~15%,西歐、北歐和新西蘭人工草地的面積達到40%~70%,美國永久性的人工草地達3億hm2以上,相當于天然草地面積的10%。而我國截至2011年底,全國累計種草保留面積1044.7萬hm2,其中,改良草地面積306.1萬hm2,占草地面積的2.86%,我國草地畜產品的生產能力只有美國的1/20[8]。在我國北方干旱少雨有灌溉的條件下,人工草地的產草量較天然草地提高3~5倍,無灌溉條件下提高0.5~1倍。在我國西北荒漠地區,灌溉人工草地的產草量較天然草地提高了5~10倍,一般人工種植的豆科和禾本科牧草的粗蛋白質含量分別比野生的豆科和禾本科牧草提高10~15倍和5~8倍。在我國南方熱帶和亞熱帶山地,水熱條件優越,禾本科-豆科人工草地的產草量可提高5~8倍,粗蛋白質產量提高8~10倍[9]。研究表明,天然草地中每增加1%的人工草地,草地的生產力水平提高4%;人工草地增加10%時,草地生產力水平可提高1倍。由此可見,人工草地是牧業用地中集約化程度最高的類型,發展人工草地是我國牧區草原草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我國正在進行較大規模的人工草地建設,其是草地畜牧業發展的重要依托[10]。2011年我國人工草地面積1 044.7萬hm2,占全國草地面積的2.86%,預計到2020年人工草地的面積將達到0.3億hm2,將占草地面積的7.6%,可增加牧草產量9 953萬t(干草),可增加載畜量1 514.9萬羊單位,因人工種草增加的草地生產能力將占草地綜合生產能力的20%~25%。

2.3 發展高產營養體飼料作物,建立高效人工飼草生產基地

許多畜牧業發達的國家都非常重視飼料作物的生產,英國、荷蘭、新西蘭等國飼料作物的生產面積占農用地面積的50%以上。傳統的飼料作物通常是指其植株和籽粒用于家畜飼草和飼料的農作物,包括玉米、高粱、燕麥、大麥、小黑麥、塊根、塊莖類以及苜蓿等豆科作物。從現在發展來看,飼料作物不僅僅是農作物的延伸,同時也包括那些在集約化栽培條件下,利用種間遠緣雜交營養體雜種優勢,或者通過生態調控強化營養體生長以及引入新的營養體飼草植物,從而獲得的超高產營養體植物類型。其特點是生長速度快,可以一年多次收獲,既可以青飼又可以青貯,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適應性廣,在草原和農區都可以廣泛應用。

以非常規種植的青貯玉米為例,每666.7 m2可收獲粗蛋白質87.8 kg,可消化蛋白質61.15 kg,代謝能8 846 MJ,比單純收獲籽粒分別高出19.6%,189%和109%;而收獲籽粒只能獲得總生物產量中粗蛋白質的48.1%,可消化蛋白質的67.6%,代謝能的51.4%[11]。河北壩上地區在退耕地上應用地膜技術種植飼草玉米,營養體的產量可達270 t/hm2,相當于天然草地產草量的20多倍。我國南方種植的皇竹草是美洲狼尾草和象草的遠緣雜交種,株高3~4 m,粗蛋白質含量10.2%,產草量可達300~450 t/hm2。廣西畜牧研究所培育的雜交象草——桂牧1號,粗蛋白質含量為10.9%,平均鮮草產量為316 t/hm2,高的可達555 t/hm2,比雜交狼尾草高33.1%,比華南象草高38.0%,比王草高39.3%[12]。用高粱和蘇丹草遠緣雜交的高丹草以及墨西哥飼草玉米,都是近年來國內外發展很快的新型飼草作物,在我國南北方都可以種植,產草量可以達到150~300 t/hm2,比一般青貯玉米產量高50%以上。另外,可以通過生態調控的方法,將感光性強的低緯度熱帶短日照玉米雜交種北移,在高緯度長日照條件下延長其營養生長,營養體產量成倍增長。

串葉松香草是高蛋白飼草,1979年從國外引入,我國各省區都進行過試種。全國串葉松香草協作組研究表明,串葉松香草能抗-38℃的嚴寒和40℃以上的持續高溫,從黑龍江到海南島的不同氣候帶上均可種植,多年生牧草,一年多次收獲,生長15~20 a不退化。在良好的生產條件下,鮮草產量達到300~450 t/hm2,干物質含量14%左右,折合干草產量42~63 t/hm2,粗蛋白質含量16%~23%,與苜蓿相當,是青貯玉米的5~7倍。四倍體歐寶菊苣在我國20多個省進行試種,每年可收獲6~8次,平均產草量達270 t/hm2,高的可達384 t/hm2(比其他菊苣品種增產80%以上),粗蛋白質含量20%左右,是華北地區最有前途的青飼料作物[13]。

種植高產的營養體飼料作物,建立高效人工飼草基地與建立人工草地相似,都是人工生態系統,但是高產營養體飼料作物需要更高的管理水平,在草原地區選擇水土條件較好的地段,在農區通過調整種植結構,發展10%~15%的營養體飼料作物,可以獲得大量的優質青飼料,是解決飼草不足,尤其是補充冬春季飼草的嚴重匱乏、保證全年飼草的平衡供應、增加載畜量、提高畜牧業的整體效益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3 大力發展節糧型養殖業,是動物農業發展的主導方向

由于受耕地資源的限制,我國糧食供求將長期處于緊張狀態,未來飼料用糧將占糧食總量的40%左右,不斷增長的飼料用糧需求是我國糧食供應的主要壓力?!笆晃濉逼陂g,我國水稻和小麥合計平均年產量在3 000億kg以上,能夠滿足國內糧食消費,預測到2015年我國糧食需求呈下降態勢,為2 650億kg。而飼料用糧需求卻不斷攀升,預計到“十二五”末,國內飼料需求量將會在2 300億kg左右,其中,玉米是主要的飼料糧,需求總量約是2 200億kg,遠遠超過2010年1 772.5億kg的生產量??梢钥闯?,飼料短缺導致動物食品生產不足,是我國農業生產的軟肋,是保證食物安全的主要矛盾。為了確保畜產品的供應,保證未來食物的安全,開發非糧飼草資源,發展節糧型動物農業,是解決這一矛盾的重要途徑[14]。

我國傳統的“糧-豬”農業結構以及節糧型畜牧業發展滯后,是農業低效的重要原因。2010年在我國肉類結構中,豬肉所占比例為64%,禽肉所占比例為20.9%,草食牛羊肉和雜肉僅占15.1%。印度也是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為我國的80%,人均糧食占有量只有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的3/4,但是印度從未依賴糧食進口,印度養豬量只有我國的1/35,而養牛量和奶制品產量卻是我國的3倍之多,印度在解決食物安全方面的經驗值得借鑒。從料肉比來看,雞為(2~2.5)∶1,豬是(3.5~4.5)∶1,肥羔肉羊是(2~2.5)∶1,奶牛料乳比為3∶1;肉雞的出欄周期是8周,豬是6~8個月,羊是4~6個月,奶牛是1.5~2.0 a。相對而言,牛奶是居民健康生活中重要食品,奶牛在現代畜牧業中占有重要地位;雞肉是最大眾、最廉價的肉食品種,雞肉對豬肉有很好的替代作用;羊對飼草的利用率很高,能利用大量的秸稈和非蛋白氮,羊肉也是我國居民喜愛的肉食品種。因此,我國當前畜牧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應是在穩定豬肉生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奶牛、養羊和養雞為主的節糧型動物養殖業。

我國動物品種奶牛的對外依賴程度達100%,雞接近90%,和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動物生產的研究成果大至落后10 a,整體產業化的水平則有20 a的差距[15]。目前,我國畜牧業正處在由傳統分散養殖向現代規?;?、集約化、專業化、商品化轉變的歷史時期,農戶散養正在逐漸萎縮退市,而規?;D型遠未完成,出現了銜接斷層,這是我國現階段畜產品供應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提高動物的良種化水平、推廣標準化健康養殖,是促進動物農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扶持和推動專業大戶、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的適度規模生產,促進畜牧業發展保障食物安全,成為當前最緊迫的任務。

[1]農業部信息中心.中國城鄉居民人均食品消費量比較[J].世界農業,2011(4):84.

[2]段小紅.中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變動趨勢及其國際比較[J].世界農業,2010(8):20-24.

[3]羅兵.消費觀念改變催大中國肉產業 [N].中國質量報,2005-08-06.

[4]王黔.進口豬肉與“大豆淪陷”的思考 [J].畜禽業,2012(1):4-6.

[5]買天.我國年產7億t秸稈利用潛力巨大:力爭二○一五年秸稈利用率超過八成[N].農民日報,2009-11-10.

[6]陜西省農業機械管理局.秸稈草業是篇大文章 [N].農民日報,2008-12-29.

[7]蔡薇萍.周公草技術產業化成功 [N].中國畜牧獸醫報,2010-06-13.

[8]龍新.天然草原鮮草年產量突破10億t[N].農民日報,2012-03-03.

[9]高洪文,孟林.人工草地建設管理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5-8.

[10]周旭英.中國草地資源綜合生產能力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49-74.

[11]陳幼春.現代動物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謀略與模式[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4-6.

[12]陳志才,胡友戰,鄒志恒.優質高產新型雜交象草:桂牧1號[J].江西農業科技,2000(6):42.

[13]王佺珍,崔健.牧草菊苣及其利用潛力:Ⅰ.品種及生產性能[J].草業科學,2010,27(1):150-156.

[14]王明華.飼料糧關乎糧食供需平衡 [N].中國畜牧獸醫報,2012-02-19.

[15]唐秀芝,張維強.糧飼兼用玉米與飼料加工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37-40.

[15]李寧.動物農業有望15年趕超作物農業 [N].科學時報,2010-09-13.

猜你喜歡
草業飼草畜牧業
青海草業
映像畜牧業
畜牧業也要打好“翻身仗”
河南畜牧獸醫(2021年5期)2021-01-06
映像畜牧業
映像畜牧業
藏北牧區圈窩飼草種植及應用前景
關于西藏飼草種植模式探討——以拉薩市為例
2017 年第1 期《草業科學》審稿專家
奶牛飼喂青貯飼草的比較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