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四庫學”研究的重要舉措

2012-04-29 07:30黃愛平
圖書與情報 2012年3期
關鍵詞:四庫總目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時期編纂的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大的一部叢書。它所收錄的書籍,上自先秦,下迄清代,幾乎囊括了從古至今(指修書的乾隆年間)中國歷史上的主要典籍,并且,涵蓋了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各個學科門類和各個專門領域。而與之相輔相成的《四庫全書總目》等官修大型目錄著作,也繼承古代目錄學“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優良傳統,鉤玄提要,提綱挈領,不僅把《四庫全書》著錄、存目的上萬種書籍統括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而且系統總結了中國傳統學術的淵源流變??梢哉f,《四庫全書》集中保存了中國古代豐富浩瀚的文獻典籍,也全面展示了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傳統文化,因此,歷來有“典籍總匯,文化淵藪”的美譽。在18世紀,像《四庫全書》這樣的文化巨著,不僅在中國,就是在當時的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作為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文化工程,《四庫全書》與《四庫全書總目》等系列書籍的編纂在當時就頗受關注,學人士子多有記載和評論。而自其纂成問世迄今的兩百多年間,對它的補遺、考證、糾謬、續修、影印等各項舉措始終未曾中斷。但相關研究工作的真正開展,嚴格說來,應始于1911年清廷覆亡之后。20世紀以來,學術界有關《四庫全書》的研究,曾先后出現過兩次高潮。

第一次是在民國年間。民國政府成立之初,將文津閣《四庫全書》由承德避暑山莊運至北京,移交京師圖書館保存并向社會開放。隨著其后影印《四庫全書》動議的出現,著名學者陳垣先生受教育部委托,主持了對文津閣《四庫全書》的清點工作,不僅詳細統計了其架數、函數、冊數和頁數,而且簡要梳理了《四庫全書》編纂的過程,并對其中一些重要問題作了開創性的研究。自此而后,有關論著相繼出現,諸如楊家駱《四庫大辭典》(附《四庫全書概述》,1932年)、《四庫全書學典》(1946年),任松如《四庫全書答問》(1933年),郭伯恭《四庫全書纂修考》(1937年),等等,都繼往開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特別是余嘉錫的《四庫提要辨證》①、胡玉縉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②,均博采群籍,爬梳資料,對《四庫全書總目》所載相關提要作了深入的考訂辨正,不僅為學者閱讀利用提供了便利,而且為后世樹立了研究的典范。此外,《索引式的禁書總錄》(陳乃乾編,1932年)、《辦理四庫全書檔案》(王重民輯,1934年)、《(文溯閣)四庫全書提要》(金毓黻編,1935年)等書目檔案文獻的編纂整理出版,也為《四庫全書》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基礎。特別是影印《四庫全書》的舉措,自1919年提出伊始,就吸引了學術界乃至全社會的極大關注。而在歷經艱難曲折之后,終于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選印本《四庫全書珍本初集》(1935年),不僅部分實現了中外人士多年的愿望,而且大大增強了《四庫全書》的影響力,促進了學術界研究工作的開展。

20世紀80年代以后,對《四庫全書》的研究出現了第二個高潮,迄今方興未艾。1982年,臺灣商務印書館開始籌備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全本。時任臺灣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的昌彼得先生于次年特撰《影印四庫全書的意義》一文,明確標舉出“四庫學”一辭。幾乎與此同時,臺灣東吳大學劉兆祐教授撰《民國時期的四庫學》一文,也直接提出并使用了“四庫學”的概念。兩位臺灣學者不約而同提出的“四庫學”之名,標志著20世紀以來學術界對《四庫全書》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已然成為一門專學。1986年,隨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全本的推出,海峽兩岸迅即掀起了“四庫熱”。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臺灣影印本為藍本,再加縮印出版。自此而后,與《四庫全書》相關的各部大型叢書,諸如《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齊魯書社、臺灣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齊魯書社,2001年)、《四庫禁毀書叢刊》(北京出版社,2000年)、《四庫禁毀書叢刊補編》(北京出版社,2005年)、《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出版社,2000年)、《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相繼問世。而對《四庫全書》本身的開發利用,也有新的進展。1999年,《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研發成功(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線裝本《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出版(福建鷺江出版社、北京功德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06年,《文津閣四庫全書》影印出版(北京商務印書館、九鼎時代公司)。伴隨《四庫全書》的廣泛傳播和各種大型叢書的陸續問世,學術界的研究也迎來了發展的高峰,先后出現了一批頗有深度和影響的著作,如黃愛平《四庫全書纂修研究》(1989年)、臺灣吳哲夫《四庫全書纂修之研究》(1990年)、臺灣計文德《從四庫全書探究明清間輸入之西學》(1991年)、周積明《文化視野下的四庫全書總目》(1991年)、司馬朝軍《四庫全書總目研究》(2004年)和《四庫全書總目編纂考》(2005年)、陳曉華《“四庫總目學”史研究》(2008年)和《四庫全書與十八世紀的中國知識分子》(2009年)等。此外,對《四庫全書總目》的整理點校,有整理本《欽定四庫全書總目》(1997年);對《四庫全書總目》各篇提要的考訂辨誤,有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1990年)、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1990年)、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2001年);對四庫纂修官提要稿的搜集整理,有吳格整理《翁方剛纂四庫提要稿》(2005年)、吳格、樂怡標校整理《四庫提要分纂稿》(2006年)、張升編《四庫全書提要稿輯存》(2006年);對四庫存目書籍版本目錄的考訂辨證,有杜澤遜《四庫存目標注》(2007年);對纂修《四庫全書》檔案的整理出版,則有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纂修四庫全書檔案》(1997年),等等。真可謂洋洋大觀,成就斐然,充分顯示出“四庫學”的研究不僅已是一門專學,而且已然成為一門顯學。

在百年“四庫學”產生發展的歷程中,不僅眾多的學人士子為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而且有關收藏單位、出版機構也為《四庫全書》的保存和傳播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在此特別應當提到的,就是甘肅省圖書館。該館本來并非收藏單位,其所在地蘭州與《四庫全書》亦無直接淵源。當年,乾隆帝下令編纂《四庫全書》之時,最初計劃繕寫四部,分別貯藏于北京宮中文淵閣、西郊圓明園文源閣、熱河(今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和盛京(今沈陽)故宮文溯閣。后又下令增繕三部,頒發江浙,收藏在江蘇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和浙江杭州文瀾閣。一時之間,南北七閣遙相呼應,四庫藏書臻于極盛。然而,歷經近代以來的風雨滄桑,七閣藏書損毀過半,其中文源閣、文匯閣、文宗閣三部《四庫全書》全部被毀,文瀾閣《四庫全書》僅存四分之一,后經多次補鈔齊全。而有幸完整保存下來的文淵閣、文津閣、文溯閣三部《四庫全書》,也多經變遷。文津閣本自1914年由承德運至北京,1915年入藏京師圖書館之后,一直保存完好,今為中國國家圖書館的鎮館之寶。文淵閣本在抗戰期間運往上海,十余年間輾轉播遷于重慶、南京等地,后運至臺灣,今珍藏于臺灣故宮博物院。文溯閣本曾于1914年一度運至北京,1925年運回沈陽,仍收藏在文溯閣。1966年,文化部決定將文溯閣全書運往蘭州,移交甘肅省圖書館代管。自此而后,甘肅省圖書館就與《四庫全書》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十年浩劫的非常歲月里,甘肅省圖書館頂著壓力,冒著風險,專門在蘭州市郊擇地修建戰備書庫,將全書裝箱封固,存放其中,以保無虞。新世紀以來,適應文化事業發展的需要,甘肅省圖書館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于2005年選址黃河之濱的白塔山九州臺,特別建造了“文溯閣四庫全書藏書館”,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為全書保存提供更為完善的設施和條件。在珍藏文溯閣《四庫全書》的同時,甘肅省圖書館還充分利用自身資源,致力于開展并推動有關《四庫全書》的研究工作。如編纂《四庫全書研究文集》,初步梳理并展示民國以來《四庫全書》研究的脈絡和概貌;舉辦“全國《四庫全書》學術研討會”,從文獻、史學、文化等各方面,多層次、多角度地研討《四庫全書》的有關問題;成立“《四庫全書》研究會”,組織全省乃至國內有關研究力量,為學者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等等??梢哉f,20世紀以來,正是在眾多學人士子、團體機構的共同努力下,《四庫全書》才得到妥善保存和廣泛傳播,“四庫學”的研究也才得以健康發展并持續升溫。

迄今,《四庫全書》纂成已230余年,“四庫學”的研究也已走過了百年的歷程。如何在百年積淀的基礎上取得更大的發展,確實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新世紀以來,已陸續有學者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他們回顧歷史,評論得失,分析現狀,展望未來,提出了不少建設性的見解。其中,編纂“四庫學”論著資料索引,建立網絡數據庫等構想,成為大多數學人士子的共識。實際上,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就有學者關注這一問題,并做了初步的工作。如臺灣學者劉兆祐于1983年撰文梳理總結《民國以來的四庫學》之時,曾列舉“七十年來有關四庫全書的著作(1911——1983)”作為附錄。1995年,臺灣學者林慶彰主編《乾嘉學術研究論著目錄(1900——1993)》,其中專列“四庫學”一編,分《四庫全書》、《四庫全書薈要》、《四庫全書總目》和目錄與工具書四類,分別著錄1900至1993年間有關“四庫學”研究的論文、著作。2001年,司馬朝軍纂《臺灣四庫學論著目錄》,則在林著基礎上,進一步對臺灣地區的“四庫學”研究成果做了梳理。當然,由于時間、地域等各種因素的限制,上述目錄索引尚未能系統、全面地反映百年“四庫學”研究的成果。亦因如此,廣泛搜集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編纂一部全面反映百年“四庫學”研究成果的目錄索引工具書,進一步打造“四庫學”研究的堅實基礎,推動新世紀的“四庫學”研究邁上新的臺階,就顯得十分必要且尤為迫切。甘肅省圖書館于2007年開始編輯《四庫全書研究目錄索引》,2008年著手建立“四庫全書研究資源數據庫”,并于2009年申報了“四庫全書研究資源數據庫建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在查詢資料過程中,甘肅省圖書館與天津圖書館達成了共同編輯《四庫全書研究目錄索引》的協議。數年以來,兩館同仁孜孜矻矻,兢兢業業,團結協作,辛勤努力,從最基本的目錄工作做起,系統查閱書目、索引等文獻資料,廣泛利用數據庫等網絡資源,從中遴選出有關《四庫全書》研究的文章、著作條目,進而刪除重復,考證訛誤,按時間先后順序排比著錄,編成《四庫全書研究論文篇目索引》一書。鑒于20世紀以來“四庫學”研究蔚為大觀,積累豐厚的情形,考慮到文章與著作的不同特點以及在著錄方式上的差異,全書分為論文篇和著作篇兩部分,分別收錄20世紀以來迄于2010年百年間有關《四庫全書》及相關問題研究的成果。其中的論文篇,收錄1908年以來發表在報紙、期刊、論集等文獻中的有關文章,包括大學學位論文在內,約計 5000余篇,根據國家標準GB3793-83《檢索期刊條目著錄規則》逐一予以著錄,并附“作者索引”暨“引用期刊報紙名稱一覽表”,以方便學者檢索利用。

資料工作歷來是學術研究的基礎,而目錄編纂更是有功學界的重要舉措??梢钥隙?,甘肅省圖書館和天津圖書館各位同仁竭數年心力,精心編纂而成的這部全面展示20世紀以來“四庫學”研究成果的目錄索引工具書,必將為“四庫學”研究的深入開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壬辰年初春于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作者簡介:黃愛平,女,歷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清代學術思想文化、文獻學史、古籍整理。

猜你喜歡
四庫總目四庫全書
“四庫學研究”欄目主持人語
《四庫全書考證》新近出版
總目次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辨證五則
《皇帝的四庫——乾隆朝晚期的學者和國家》簡介
第36 卷總目次
于敏中與《四庫全書薈要》纂修
四庫學研究專輯
2014年第1—6期總目次
文斕閣《四庫全書》兩種概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