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語文教學的個性化

2012-05-08 00:57賈文婷
新時代教師 2012年3期
關鍵詞:解讀手段個性化

賈文婷

內蒙古通遼市第一中學通遼028000

【摘要】個性化就是獨特的非大眾化的東西,個性化是在大眾化的基礎上增加具有自己特質需要、別開生面的方法。在實施新課改的進程中,教師應高度重視教學的個性化,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本文對此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語文教學,個性化,設計,解讀,手段

個性化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十分注重個性化教學,做到以人為本,以我為主,教出自己的風格與特色,使自己成為一名個性鮮明、特長明顯、獨樹一幟的語文教師。要實現個性化的語文教學,必須在以下三個方面不懈努力。

1.努力做到教學設計的個性化

教學設計個性化是指教師處理教材、實施教學的方式方法新穎別致、不落俗套,并效果良好。具體表現為:①教學角度設計得好。尋找講解課文的最佳切入點,巧妙突破,引導學生快速入境入情,多快好省地理解把握課文。②教學問題提得好。這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在明快單純的教學視點中激蕩出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③教學環節安排得好。各個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層次分明,快慢適當。既與教材內容的難易相一致,又符合學生的閱讀心理和思維規律。整個教學過程豐滿、流暢,如風行水上,自然而然。例如,《祝?!方虒W中,有位教師發現文章中隱含著一條信息:祥林嫂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由此,巧妙發問,以一石激起千層浪,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祥林嫂生命的悲劇性以及其中所寄托的深邃的象征意義,并通過這一線索串起了閱讀過程中的諸多內容,達到了以點帶面、一悟百悟的效果。又如《林黛玉進賈府》,篇幅極長,若按常規講解,必然用時過長,恐怕師生雙方也都會索然無味。教師擬出若干作文題目,如《林黛玉的“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王熙鳳的“哭”與“笑”》《心有靈犀一點通——談寶黛的初次相會》《從賈府的一頓飯的排場說起》《從賈府的府第規??捶饨ㄉ鐣囊唤恰返茸鳛橐?,可帶動學生自讀課文、欣賞課文、提煉課文,使學生的寫作、表達、鑒賞、探究等各個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鍛煉和培養,整個教學設計突出了文學作品的特點。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教師要不斷發掘自己的智慧,發揮自己的創造性,追求教學設計的新意,力求形成自己的特點和風格,進而創造個性化的語文教學。

2.要努力做到文本解讀的個性化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同一作品、同一問題,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不同層次的讀者群體,會作出不同的解讀。而且,越是內涵豐富、深刻的偉大作品,越是見仁見智。所以,語文教師應具有獨立的判斷意識,善于用自己眼睛解讀課文,力求得到深刻獨到的感悟。例如,《孔雀東南飛》一文,美麗、善良、勤勞的劉蘭芝被休,究其原因,教參是主張“自專說”的,但是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我們的學生卻有不同的質疑和發現。劉蘭芝“奉事循公姥,進止那自?!?,這從她被休而向劉氏的辭別中,已經得到充分證實。因此,“自專說”很難成立。也有人主張“無子說”,這似乎很有道理。劉蘭芝的確沒有生養小孩,而按照封建社會的“七出”規定,不生養而被棄理所當然。但認真推敲起來,也似乎有些勉強。焦仲卿在府中當差,夫婦倆相處時日不多,結婚兩三年不能懷孕生子,實屬正常。再說,如果真是不能生養的話,那知縣、太守緣何紛紛登門提親,他們就不怕斷子絕孫嗎?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劉蘭芝和焦仲卿二人十分恩愛,這使得早寡且只有一個獨子的劉母,產生了莫大的有可能失去兒子的焦慮感,于是遷怒兒媳,拆散他們的婚姻,重新奪回兒子。諸如此類的解讀雖然只是一家之言,未必正確,甚至可能顯得幼稚和膚淺,但只要言之成理,就應當支持和鼓勵,惟此,才能張揚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批判精神,養成創新品質和鮮明個性。我們語文教師,應不迷信教參,不迷信權威,不盲從他人,亮出自己的觀點。

3.努力做到施教手段的個性化

語文教師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脾氣、秉性、談吐習慣和處世行為,表現在教學上,自然呈現出不同的教學形態和教學風格。教學手段的運用,不僅包括教學語言、教學方法、教材教具的選用,還包括教師感情的把握以及教師性情的表現。每位教師都應勇于張揚自己的個性,做一個自主自立和真性情的人。只要學生接受、喜歡,對學生提高語文素養和能力有利,各種教學手段都應該大膽使用,盡情展示,肆意揮灑,而不必畏首畏尾。語文教師還要學會揚長避短。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要考慮到自身素質,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

筆者字寫得很難看,口才也不甚好,作為一個語文教師可謂是先天不足。不過,自己在寫作上還多少有一些“才能”。于是乎我千方百計避丑藏拙,竭盡所能發揮自己的“寫作才能”。每次作文課,我都力求和學生一道同題寫作,并與學生“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這樣,既做到了教學相長,共同提高,同時也加深了師生感情,使得彼此關系更加和諧。親自下水作文,也使自己對寫作的甘苦有了更深的感受,從而也能給學生作文以實實在在的指導,有效地避免了作文教學的大而空。講授完一篇課文,我都要寫教學隨筆,總結教學的得與失,記錄下自己的感悟。課余之際,我還積極撰寫教學論文,這些文章從某種程度上彌補了我的不足,完善了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在講解課文、鑒賞文學的時候,教師如果能和文中人物產生了某種共鳴,笑罵相和,同喜同悲,那么,課文中各種美好的形象便悄然復活,課文的深層寓意便昭然若揭,學生所受到的感染將是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

總之,沒有個性就是平庸。我國傳統教育最大的弊端是無視學生個性,把學生當作機器零件,把課堂教學變成了流水線生產,束縛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新課改提倡促進學生的個性張揚,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個性鮮明的人。因此,語文教教學必須提倡個性化,因為只有個性化的教育,才會培養出個性化的學生。

猜你喜歡
解讀手段個性化
堅持個性化的寫作
新聞的個性化寫作
上汽大通:C2B個性化定制未來
解讀日本攝影家植田正治的擺拍寫實現象
創新執法手段,提升執法能力
關注生成,激活學生認知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滿足群眾的個性化需求
邏輯接續及其表達手段
臨機的手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