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驗得真知

2012-05-10 02:11李新
中國教育探討與實踐 2012年3期
關鍵詞:個位倍數經驗

李新

一、引言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指出:我聽到了,隨后就忘了;我看到了,也就記得了;我做了,很自然理解了。中國也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古訓。都強調讀書學習只有訴諸自主體驗,方能算真正理解。自主體驗是生成知識的基礎,它把認知內化,促進了體驗主體認識的升華。所以自主體驗是學生感知知識、獲取知識、驗證知識的重要方法和途徑。

二、背景

《數學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自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注意加強直觀教學,增強實踐活動課的開展,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合作、交流、感知、體驗中揭示知識間的聯系,滲透轉化的思想和方法。

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如果僅僅圍繞教師如何“教”而展開,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就會相應減少。大部分時間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就很難發揮,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們不能只關注知識的有效傳遞,更應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體驗。在教學時,學生的學習不僅要動腦筋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說話,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

三、問題及解決

《3的倍數的特征》第一次例題教學設計:

(一)憑借經驗,嘗試驗證。

師:同學們對“2,5的倍數的特征”學得非常好,根據一個數個位的特征能準確,迅速地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5的倍數。

師: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5的倍數,只要看個位上的數就行了。那么,判斷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是不是也只看個位上的數就可以了呢?

學生舉例,全班驗證,發現3的倍數不能用個位上的數來判斷。

教師小結:看來“只看個位上的數”這個老經驗已不適用,“3的倍數”有沒有特征呢?有,不信,你們任舉一個數,看老師能不能正確,迅速地判斷它能否被3整除。

生問師答,并組織學生用除法驗證。

師:老師有什么訣竅呢?下面我們就來找找3的倍數的特征是怎樣的。

(二)實踐操作,引導探究。

教師出示教材中的數字圖,師:請你在這些數中依次圈出3的倍數。

(1)學生實踐操作。

(2)交流反饋,呈現圈數結果。

(3)師:每個3的倍數中,各位上的數加起來所得的和有什么特征?

學生討論,集體交流。

(4)得出結論。

引導學生歸納出:一個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字和能被3整除,這個就能被3整除。

四、課后反思

在研究3的倍數的特征時,為了急于教授知識,讓學生沿著教師設計的“問題”通道獲取,可能獲得了所謂的“課堂效率”,而這個問題不是學生自己想出來的,而是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才發現的。例題的教學,教師干預的太多,為學生準備的太多,更多的是教師思維的展現。學生探究的時間、空間較少,探究的欲望不熱烈,不積極,不主動,學生鮮明的個性沒有充分的展現。學生不是一張白紙,有一定的認知水平,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這些都是我們應該考慮的。我們應該相信學生,事實上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大量的例舉,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自主體驗得到3的倍數特征。

《3的倍數的特征》第二次例題教學設計:

(一)復習舊知,以舊引新。

師:請同學們在導學卡上寫出一個2或5的倍數,并說明你的理由。

生1:102,個位只要是0,2,4,6,8中的任何一個數就是2的倍數。

生2:987465,個位只要是0,5中的任何一個數就是5的倍數。

生3:10,這個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因為這個數個位上是0。

……

(二)實踐操作,探究新知。

師:同學們對“2,5的倍數”學得非常好,根據一個數個位的特征能準確,迅速地判斷這個數是否是2,5的倍數。今天,我們要學習另一種數。(板書:3的倍數)

(1)憑借經驗,嘗試驗證。

師: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5的倍數,只要看個位上的數就行了。那么,判斷一個數是不是3的倍數,是不是也只看個位上的數就可以了呢?

①組織四人小組用數字卡片擺數,并用除法驗證。

②各小組代表匯報結果。

生1:個位上3,6,9的數是3的倍數。

生2:個位上是3,6,9的數不一定是3的倍數。

生3:個位上不是3,6,9的數也是3的倍數。

生4:個位上是0,1,2,3,4,5,6,7,8,9的都是3的倍數。

……

③師小結。

師:看來“只看個位上的數”這個老經驗已不適用,“3的倍數”有沒有特征呢?有,不信,你們任舉一個數,看老師能不能正確、迅速地判斷它是不是3的倍數。

生問師答,并組織學生用除法驗證。

師:老師有什么訣竅?3的倍數的特征是怎樣的呢?

(2)實踐操作,引導探究。

師:用1,2,3,5,7這五個數字,任意選取幾個數字,組成兩位數,三位數,四位數,這個數要是3的倍數。將它們記錄在導學卡上。

①生實踐操作。

②交流反饋,并板書。

③師;通過以上的幾組數,你想到了什么?

生1:一個數是不是3的倍數和這個數的數字排列順序無關。

生2:同樣的三個數字怎么擺都是3的倍數。

生3:一個數是不是3的倍數與組成這個數的數字有關系?!?/p>

(3)大膽猜想,找出原因。

師:用數字1,2,5組成的三位數,是3的倍數嗎?

生1:125不是3的倍數,用1,2,5組成的其他三位數都不是3的倍數。

師:用1,2,3組成的三位數是3的倍數嗎?順序變了,不變的是什么?

師:1,2,3的數字的和是多少?而1,2,5呢?因此你知道了什么?

生1:一個數是不是3的倍數關鍵看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字。

生2:一個數是不是3的倍數看各數位上數字的和。

生3:各個數位上數字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師:大家覺得是這樣嗎?我們一起驗證一下生3的發現。

學生舉例,集體驗證。學生明確3的倍數的特征:各個數位上數字的和是3的倍數。在導學卡上記錄3的倍數的特征。

五、反思討論

現代學習心理學認為:知識并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教學中,我注重了學生對知識形成過程的體驗,讓他們在充分的體驗中有所感悟和發現,再通過交流促進認知的發展和提高。

(一)找準結合點,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有一種強烈的需求,總想自己是發現者,探索者,他們期望自己獲得成功,期望體驗到創造的快樂?!痹谶M行第二次的教學設計前我認真分析了教材,并利用“自學匯報卡”了解了學生的學習現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需要。教法學法的總體設想是:回憶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猜想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猜想與事實不符,產生認知沖突——在操作交流中再探究——得出結論并驗證。這樣安排,遵循了由易到難,步步深入的原則,牢牢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

(二)創設思維沖突,引發學生積極思考。

數學學習的過程不能只是一個遵照指令進行程序操作的過程,而應是一個不斷運用自己的知識經驗進行體驗、建構的過程。通過學生的實踐操作去尋找3的倍數的特征,在這條探究的路上,曲折坎坷,而學生的“悟”也不是一次完成的。憑借原有的經驗去尋找3的倍數的特征,但實際不行。再通過同一組數字的不同擺放,要么都能被3整除,要么都不能被3整除,讓學生體驗到3的倍數與組成它的數字有關,與它排列的順序無關。最后通過學生大膽的猜想、實際的驗證找到了3的倍數的特征。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真正嘗試,體驗,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

(三)經歷知識形成過程,促進學生情感體驗。

一覽無余的課堂,一覽無余的講解,學生得到的可能僅僅是扎實的知識和較熟練的解題能力,而那種欲罷不能的學習主動性,那種積極參與的探究欲望是絕對“講”不出來的。整個教學過程在回憶——猜想——嘗試——碰壁——再嘗試——驗證發現中進行,真可謂“幾度風雨”。學生在初探3的倍數的特征時,經歷了碰壁后,學習的積極性高漲,同時也讓學生真正體驗到了想一探究竟的欲望。這時教師為學生營造了“探究”空間,讓學生在組數的活動中探索、發現規律。經過一番努力,學生最終發現規律,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學習積極性得到提升。

猜你喜歡
個位倍數經驗
牢記方法大量練習
樂淘淘“先進”經驗
個位與十位的故事
樂淘淘“先進”經驗
個位與十位的故事
個位與十位的故事
倍數魔法
如何表達常用的倍數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關經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