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教學方法初探

2012-05-10 02:11劉惠
中國教育探討與實踐 2012年3期
關鍵詞:方法探討生物教學初中生物

劉惠

摘要: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建構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學生主體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以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的一種新型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

關鍵詞:初中生物;生物教學;方法探討;活動情境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進行教學方法的探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從而給學生提供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同時為學生創造自我實現的條件,激發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快樂中學。這樣有利于提高生物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知識、技能、情感等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探討活動教學法

活動教學就是讓學生用“動”的方法學習,在“動”中學,解放學生頭腦、雙手、眼睛、思維、空間,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學生主體的課堂。那么,如何實現生物課堂教學活動化?實現生物課堂教學活動化關鍵是:在教學設計與實施中一定要抓住活動中的“動點”,設計好“動法”,“激活”學生。

(一)“科學、人文”的氛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動點”。

“科學、人文”的學習氛圍即民主、和諧、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給學生提供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為學生創造自我實現的條件是主體發展的前提。讓學生享受到學習快樂,從而激發學生主體積極性,激發學生“動點”。如在探究《人的反應速度》時,有的教師首先在前面表演了拋接硬幣,一個、兩個、三個,其中我有成功、也偶爾有失敗。成功時,同學們為老師鼓掌,失敗為老師嘆息。此時,師生的關系已經拉近,在不知不覺中已激發了學生“動點”,當老師剛停下,許多同學爭著“試一試”。當即請兩位同學上臺比賽。課堂氣氛一下活躍起來。此時自然引出課題,再順勢啟發:反應速度還與哪些因素有關?你想探究反應速度在哪方面的問題?學生:“反應速度與人的性別有沒有關?”“反應速度與人的高矮有沒有關?”“反應速度與人的注意力有關嗎?”“反應速度與心理素質有關?”“反應速度與手指長短有沒有關?”等等問題。人文、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油然而生,放飛了學生思維的心靈。

(二)創設生動的教學活動情景,激發“動點”。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們能在活動的起始階段多著筆墨,多動腦筋,使創設的教學活動情景具有針對性、趣味性、創造性,活動中常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每節課,我會更改電腦桌面背景,將生物科技成果與生物科學家作為桌面,通過猜一猜、聽一聽、講一講,動一動活動,極大吸引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引發很多疑問,讓學生真正動起來,課堂也真正活起來。此外,我們還充分利用媒體資源,教師課前收集大量科技錄象片:如基因、克隆人、病毒、試管嬰兒、吸煙、吸毒的危害、人體奧秘等等,穿插在相關的課堂教學中,也為生物活動教學開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教學目標,提供了條件。

二、利用插圖,培養觀察力

插圖中常隱含有某些知識,教師應指導學生觀察,引起學生的注意,培養其觀察力。

如:生物第二冊彩圖(五)中,心房與心室、左心室與右心室壁的厚薄是學生觀察插圖時最容易忽視的,教師要給予引導。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如“尿的形成示意圖”中血管中流著的是何種血液、“草履蟲的形態結構”中上下伸縮泡與收集管的變化規律等。有些如“蛔蟲”雌雄蟲的區別、“有莢膜的細菌的結構”與“酵母菌的結構”等,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對比觀察。

三、訓練學生的思維操作技能

首先,是對要研究的事物進行分析。根據系統論的觀點,任何一個生命體或一種生命現象都是由部分、層次、要素組成的開放的有序整體。對于這樣一個整體如果囫圇吞棗地研究是無法進行的。只有將其分解,才能一部分一部分地研究,深入其內部,發現其本質。所有的科學實驗都離不開分析。

綜合,在頭腦中把生命體的各部分,把生命現象的各個方面和屬性聯合起來,形成對生命體和生命現象整體的認識,這就是綜合。比如在了解了細胞膜、細胞質、細胞器、細胞核等構造之后,再把它們聯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活的細胞的概念。分析和綜合是相反相成、緊密聯系的對立統一的關系。它們是思維活動的基礎。

比較,是把生物各部分構造、功能和某些屬性加以對比,并確定它們之間的異同點。這就為進一步認識生命的本質和規律、進行抽象和概括打下基礎。例如,比較各種細胞在形態構造、功能等方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比較各種種子的構造,比較淀粉酶在不同條件下對淀粉的作用情況,等等,這些都是比較的過程。

抽象和概括,是找出各種生物體或各種生命現象中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或找出各部分構造之間,功能與構造之間,生物與環境條件之間的因果關系,而拋開次要的、非本質屬性和非因果的偶然聯系。并且,把抽象出來的本質屬性,必然聯系加以綜合形成概念和判斷,達到對生物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比如,在研究了植物的各種花之后,舍去顏色,形狀等次要屬性而抽取出都有“花蕊”及擔負“有性繁殖”功能這兩個最本質的特征,形成花的一般概念,這就是對花的抽象和概括。

分析、綜合、比較、抽象和概括等在同一次思維活動中都是共同參與,緊密結合。一般說來,分析、比較、綜合是抽象和概括的基礎,而抽象和概括是思維的核心。只有通過抽象和概括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形成概念和原理,從而達到對事物理性的認識。

四、利用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自然科學,生物實驗在中學生物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對于培養生物學學習興趣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實驗課利用的好,可使學生熱愛生物學,熱愛大自然,勇于探索,細心鉆研,反之,則會使學生失去學習信心和勇氣。

每當學生在某一實驗中取得成功時,他的表情可以代表他此時的心情,就好象完成一件精美的作品一樣興奮。

初一上學期“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這一實驗,做起來很復雜,首先需要將天竺葵避光處理遮蓋葉片,光照及室內處理才能得出結果,盡管這樣學生的興趣仍然很高,當他們親手捧著自己制作的印有各種圖案的葉片時,也許在想:生物實在很奇妙!尤其班里那些學習不好的學生,也許在課本知識中獲得不了成功,但他們往往能從實驗課中獲取知識增強信心。只要我們善于引導,將這種興趣轉變成學習的動力,他們也許就會從此熱愛這門課。在“探究種子的成分”這一實驗中,我通過引導,學生邊觀察,邊實驗,邊思考,既有聽的,又有看的,還可以親自動手,他們既能認真地去實驗,又能積極思考問題,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實驗教學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重要方法和途徑。

猜你喜歡
方法探討生物教學初中生物
試論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企業研發支出會計處理探討
從滲透人文素養的角度論新課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學
對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反思
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合作能力培養初探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教學藝術的“變”與“通”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