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蜀漢的彝族民族英雄孟獲

2012-05-26 11:32張祖濤
文史天地 2012年5期
關鍵詞:阿斗蜀漢彝族

張祖濤

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真實的孟獲也就被藝術的孟獲掩蓋了。

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中,蜀漢丞相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芍袊鴼v史上真實的孟獲的生平事跡卻淹沒于歷代正史,散落于鄉俚民間。

歷史上的孟獲,三國時彝族首領,建寧(今云南曲靖)人,生卒年代不詳?!度龂尽繁緜饕约昂蟪墓俣ㄕ分芯从浭雒汐@其人,他的相關事跡僅在《漢晉春秋》和《襄陽記》等書中有零星記載?!度龂萘x》小說中“七擒孟獲”是藝術家對有關歷史添油加醋的虛構。歷史上的孟獲為南中豪強,深受當地人所信服,他本來臣服劉璋;劉備入蜀之后,南中孟獲也因此臣服劉備,成為蜀漢的一部分。劉備白帝城殯天,居住在蜀漢西南邊境的少數民族上層發動叛亂;越嶲(今四川西昌東)叟帥高定元殺郡將舉兵稱王;牂牁太守朱褒據郡不受調遣。益州郡大姓雍闿殺太守正昂,蜀漢政府另派太守,又為雍闿執送東吳。孟獲追隨雍闿起兵反蜀漢,并誘煽夷人同叛。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諸葛亮親率大軍分三路征南中(蜀漢以巴蜀為根據地,其地在巴蜀之南,故名)。諸葛亮南征的三路大軍中,西路軍由諸葛亮自己率領攻擊越嶲的高定,之后進擊益州郡。東路軍由門下督馬忠率領,其戰役目標為直取最東面的牂牁郡朱褒。而李恢率領的中路作為奇兵,由平夷縣翻山越嶺、長途奔襲迂回到益州郡,以期實現與諸葛亮大軍的勝利會師,對雍闿叛軍形成最后的戰略合圍。李恢大軍長途奔襲之時,南中內部混亂,高定元部下殺雍闿,孟獲代立為首領,成為最大的反叛力量。真實孟獲并不是《三國演義》“七擒孟獲”中所形容的那樣的有勇無謀之輩,正好相反,他孔武有力、驍勇善戰,而且性格豪爽,為人仗義,雄才大略,在軍事上御下有方。他以南中三郡的云南、永昌和建寧為依托,廣攬部落才俊,積蓄力量,時刻等待著崛起的時機。李恢攻入益州郡一帶之后,原本要發生在李恢和雍闿之間的戰斗,變成了李恢和孟獲的遭遇戰。李恢孤軍深入,與孟獲叛軍接戰后互有勝負,不得已據守孤城昆明。孟獲乘機占據地利把昆明包圍得鐵桶一般。李恢的兵力不及孟獲軍馬的三分之一,又沒有諸葛亮大軍的消息,形勢十分危急。幸而李恢作為蜀漢的一代名將,沒有驚慌失措,而是利用欺騙手段派親信赴孟獲大營麻痹孟獲,說:“官軍的糧食吃完了,打算撤退。我和我們中間有些人本來就是南方人,過去久離家鄉,如今得到機會回來,不想再返回北方,想與你共同謀劃大事,坦誠相告,只是望你們暫緩攻城,容我做些準備?!泵汐@相信了他的話,所以放松了守備。李恢于是乘機出擊,才一舉擊潰孟獲軍的包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昆明保衛戰”。斯戰后,孟獲則邀集各少數民族部落頭人,重新厲兵秣馬,準備與諸葛亮的蜀漢大軍決戰。

也正因為諸葛亮與李恢、馬忠合兵之后反復權衡,覺得孟獲在當地夷、漢人中威望都很高,于是才毅然決然對孟獲采取“攻心為上”之策,定計將其生俘,并縱歸使其再戰?!捌呖v七擒”,乃后人杜撰。但孟獲感于諸葛亮不殺的大恩大德,兵敗師疲之后,乃心悅誠服,死心塌地歸降蜀漢,當是歷史事實。當年秋,南中四郡(越嶲、益州、永昌、牂牁)悉平。諸葛亮大量起用當地少數民族的上層分子,把夷人渠帥移置成都為官,并任命孟獲為御史中丞的高官。其后便將南中的牛馬特產充實蜀國軍資,全力以赴,準備北伐。自此近四十年,南方各郡,百姓安居樂業,生產恢復,賦稅豐余,成為蜀漢的戰略大后方。

桀驁不馴的孟獲,擔任蜀漢高官之后,對蜀漢幼帝和諸葛先生真誠拜服,五體投地。故而終諸葛亮之世,直到蜀后主劉禪降魏,他居官一生,均兢兢業業,造福鄉梓,有大功于南方彝族與其他各少數民族和漢民族相互之間的大融合。諸葛亮病重,臨終時特地召來孟獲,當面囑咐他說:“我雖死了,幼主阿斗仍在,你每年今日至少去看望他一次?!边@天正是立夏時節,孟獲是個直性爽快人,一經答應,就要做到,從此,每年立夏日都要往成都拜見蜀主劉禪。數年后蜀漢后主阿斗降魏;再后,晉武帝司馬炎把阿斗擄到洛陽,孟獲不忘諸葛亮所囑,每年立夏日仍然帶了親兵護衛前往洛陽看望阿斗。此人粗中有細,唯恐阿斗被虧待,每次都要親自用大秤稱量阿斗體重,一再告訴晉武帝,如有絲毫差池,他是決不答應的。武帝見他如此認真,便想出一個主意,知道阿斗喜食粘甜,每屆立夏,便命人早早煮了豌豆糯米飯給他吃,此時新豌豆上市,又甜又香,做成飯糯香可口,阿斗至少要吃兩大碗,等孟獲到來稱人,都比上年重了幾斤。而從此,立夏煮食豌豆糯米飯和稱人便在民間傳開,相沿成俗。

風云變幻,滄海桑田,孟獲的英名永遠鮮活在川、黔、滇等南方諸省漢、彝族的父老鄉親心中。孟獲的籍貫和家世,多與南中大姓有關?,F在云南昭通第三中學內著名漢代“孟孝琚碑”是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在昭通縣縣城南十里白泥井出土的。該碑記載漢代孟姓在歷史上是南中的最著名的兩個大姓之一。除此而外,有關孟獲祭祀的歷史非常久遠。據目前發現的實物資料,最早是唐代和宋代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西南諸省或建祠廟,或附祀土主廟以祠孟獲者多處。僅西昌縣石柱子土主廟、青龍寺、五顯廟均設像祭祀。民間所供五顯埴神,其畫軸左側第三層排列中有一孟獲像,俗稱“掃壇蠻王”。坐落在大渡河畔的石棉縣,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四周群山環抱,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又被稱為天然氧吧。這里民族風情濃厚,有著藏彝走廊之稱。目前石棉縣將打造另一旅游勝地——“孟獲城”。據傳,“孟獲城”是三國時期孟獲被諸葛亮釋放后,率領殘余軍隊一路北上,來到一個叫李特子(今石棉縣栗子坪鄉孟獲村境內)的地方,孟獲觀察此地形,發現山勢險要,森林茂密,易于隱蔽,易守難攻,是個絕佳的用兵之地,于是決定在此地駐扎,修筑工事,安營扎寨,孟獲城由此得名。

拖烏山位于石棉縣和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之間,以山頂為界,連接兩縣的是108國道線和正在興修的雅西高速公路。半山腰上,居住著孟獲村120戶村民。對面十公里外的山下,正是孟獲村村民們在2006年前居住的地方——孟獲城。冬日的孟獲城也不失它的美麗,村民們關牲口的籬笆小房“披金掛銀”,牛羊在雪景中散步……這里是一個充滿傳奇的地方。孟獲城里有關于諸葛亮和孟獲的傳說?!按蜷_孟獲城,世上無窮人”。村民們無限敬仰英雄,都知道孟獲城城垣下埋著無盡的寶藏和令人遐思的歷史遺跡?!懊汐@城”有著優美的自然環境,民族風情濃郁的彝家院落,保護完整的原始森林。四川省雷波縣境內,至今也仍然留存著多處三國時期彝族首領孟獲與諸葛亮從交戰到講和的遺跡,流傳著漢彝英雄兒女大智大勇的故事,見證了漢彝多民族之間從冤家械斗到攜手共進的滄桑巨變。雷波縣馬湘海龍寺廟里的孟獲殿是漢族群眾為孟獲修建的廟宇,在全國獨一無二,是四川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今天的雷波縣縣政府在旅游開發中注重強化文化含金量,大打孟獲牌,以弘揚彝族悠久的傳統文化,造福當地民眾。

若孟獲英魂有知,看今日川、黔、滇西南諸省鄉黨民眾父老鄉親對他的追念,必定歡笑于九泉。

作者地點:江蘇省如皋市

責任編輯:王封禮

猜你喜歡
阿斗蜀漢彝族
彝族民歌在地方高校藝術教育中的傳承
彝族傳統服飾與現代創新設計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諸葛亮死后留下四位人才 他們力保蜀漢江山30年
游白帝城有感
蜀漢劉禪的治國舉措及其成因
阿斗“樂不思蜀”?原來心中自有計量
三十六計之欲擒故縱
我心中的阿斗
扶不起的阿斗其實是三國最優秀的皇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