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課堂上易產生“孤獨感”的成因與對策

2012-06-04 16:22臧惠琴
甘肅教育 2012年21期
關鍵詞:孤獨感態度師生

臧惠琴

〔關鍵詞〕 課堂教學;孤獨感;師

生平等;自主學習;課堂

氛圍

〔中圖分類號〕 G42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

21—0065—01

筆者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已經二十多年了,經過長時間地觀察,我發現上課不發言的學生在課堂上常有一種煎熬的感覺,不是看看窗外,就是做做小動作,長此以往老師也不再請他們回答問題了,他們便成了課堂中“多余的人”。這些學生無法真正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在不知不覺中成了課堂的旁觀者。小學生為什么會在課堂上產生“孤獨感”,筆者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

一是教師誤認為課堂教學只是師生交往。上課時,教師只注意師生之間的交流,忽略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而同齡人之間的交流,不應該只發生在課堂之外,也應開展于課堂40分鐘之內。

二是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有一種“被動”心理,他們很少或不愿意自己去開啟師生交往,更多的是等待老師給予自己“主動”的機會,這種表現往往被視為該學生聽話和懂事。學生行為上的“圈地”特色加深了心理上的膽怯、保守以及日復一日積淀而成的孤獨感。

三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自我意識覺醒并逐漸建立,產生了了解別人內心世界的需要。他們很關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視他人的評價。課堂上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便會陷入惆悵和苦惱,產生孤獨感。

如何克服小學生課堂上“孤獨”的心理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實施。

一、師生平等是克服小學生課堂“孤獨”心理的前提

教師要對每個學生都尊重、關心和嚴格要求,教師不能無視學生獨立人格的存在,應當學會尊重學生的現在,并以學生的現在為起點,吸引學生與教師達成教育合作,使學生意識到教師要真心接納和尊重他,并以“真我”和教師交往。因此,在課堂中教師要把握好幾個環節:1.人格引導。教師須具有深厚的涵養、豐富的知識和真誠的情感,用自身的人格去引導學生在健康的大道上茁壯成長。2.激發興趣。在課堂教學中首先從一些簡單易回答的問題入手,如朗讀課文、領讀等,給學生充分的勇氣,并激發其發言的欲望。及時給予獎勵,打消其發言的緊張情緒。3.善于交心。學生最需要關注、理解和引導的時候,也就是師生心靈溝通的最佳時機,要抓住時機與學生談心。

二、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是克服小學生課堂“孤獨”心理的關鍵

課堂上,可以讓學生談淡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也可以談談對其他同學的意見和看法。小學生是喜歡參加各種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的。教師要放手讓他們在活動中擔當一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任務,處理各種關系和矛盾,克服一定的困難,上課時要經常采用同桌討論、四人小組討論、自由組合討論等形式,這樣學生就有機會在小群體學習過程中發表看法、交流思想、提出建議、得到幫助。這種小群體的學習不會遺漏任何一個學生,他們都自主地參與了學習,而且分享了集體學習的成果。

三、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克服小學生課堂“孤獨”心理的保證

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個體成員有著很強的影響力,學生所在的班級是學校組織和安排的,個體沒有選擇的余地,因此,和諧的課堂氛圍須由教師來引導創設。另外,師生對“好教師”形象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教師首先重視的是自己的教學態度、教學能力和專業知識,其次才是對學生的態度。而學生首先重視的則是教師對自己的態度,他們要求教師是自己的朋友、知己和指導者,然后才是知識的傳授者。一旦教師的態度令學生失望,學生很難向教師敞開心扉。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必須態度親切,努力創設和諧的課堂氣氛。

課堂上有孤獨感的學生不是個別的,要幫助這些學生更好地克服這種心理,教師除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改變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還要做到和家長緊密聯系、互相配合,因人而異地更細致地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努力促成所有學生健康成長。

編輯:馬德佳

猜你喜歡
孤獨感態度師生
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
態度
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你允許的
夏天好煩 懶也能穿出態度
大學生社會支持、孤獨感與手機依賴的關系研究
大學生人際信任對孤獨感的影響因素研究
大學生孤獨感影響因素研究
大學生感恩、孤獨感和手機依賴的關系研究
態度決定一切
麻辣師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