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的淪喪與人性的救贖——《黑暗的心臟》中的原型解讀

2012-08-15 00:42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南京210000
名作欣賞 2012年30期
關鍵詞:陰暗面康拉德馬洛

⊙劉 儼[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南京 210000]

作 者:劉 儼,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英國現當代文學。

《黑暗的心臟》(Heart of Darkness)是約瑟夫·康拉德于1902年發表的一部中篇小說,被譽為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真正的現代小說。小說以康拉德1890年的剛果之行為背景,講述主人公馬洛深入非洲腹地的所見所聞。小說自問世以來一直備受評論家的關注,人們試圖從各種角度多方位解讀這部作品:有的學者分析小說中的象征主義手法;有的學者從女性主義角度出發,分析了父權社會下的女性形象;有的學者從殖民主義角度研究小說中的東方主義色彩;還有學者從存在主義、種族主義批評等視角來研究?!逗诎档男呐K》這部作品之所以能夠在世界范圍內引起如此巨大的反響,正是因為其中幾個原型的運用,這些原型中蘊含了人類一些共同的經驗,喚起了人們內心深藏的共鳴。

一、陰影原型

小說的主人公馬洛深入神秘的非洲大陸,懷著對庫爾茲的崇拜與景仰,歷經種種艱難險惡,終于見到了心目中的偶像。就在他見到庫爾茲之后的一天深夜,他發現庫爾茲不見了。馬洛沒有告訴任何人,而是自己偷偷地去尋找庫爾茲。當時馬洛已經逐漸了解到庫爾茲的內心,對其懷有一種矛盾的心情:一方面他鄙視庫爾茲對財富和權力的貪婪,并且痛恨他的殘忍與暴力;另一方面,他也能夠理解庫爾茲內心的掙扎和渴求,他仿佛在庫爾茲身上看到了自己內心黑暗的一面,他們有著共同的作惡的欲望。這時如果他告發庫爾茲就好像告發另外一個自己,所以馬洛對庫爾茲這種不自覺的同情與認同正是他人格中陰影部分的展現。

原型批評中的陰影是指人格中黑暗的、低劣的部分,是不道德的、墮落的欲望,常常被當做罪惡的源頭,是人類心靈中未被認識的陰暗面。承認自己的陰影需要足夠的勇氣,為了避免道德感所引起的羞愧和負罪感,意識則會將人格中的陰暗面“投射”到他人身上,因此我們會無意識地對某些不道德的人物產生同情或認同。

當馬洛找到庫爾茲并且勸說他回到船上去時,不單是庫爾茲在激烈的自我斗爭后才決定回到船上去,馬洛也在跟自己內心的陰暗面進行斗爭,他說“如果有誰曾和一個靈魂作過斗爭的話,那我就是那個人”。當庫爾茲死后被埋葬時,馬洛覺得自己也差一點被埋掉了。實際上,隨著庫爾茲一起被埋葬掉的是馬洛內心曾經有過的善與惡的斗爭,是馬洛靈魂的一部分。

二、諾亞方舟原型

諾亞方舟是《圣經》中拯救人類的工具,常常被用來象征避難所,將人從巨大的災難中拯救出來。

小說中馬洛的船正是諾亞方舟的象征。馬洛此次航行的任務就是去中心站救出庫爾茲,因此這艘船是馬洛完成任務的工具,同時也是馬洛的精神寄托,將他從無邊的黑暗中解救出來。馬洛日夜都離不開他的那只船,這艘船在那段混亂不堪的黑暗日子里給了他莫大的安慰。

這艘船也是馬洛道德準則的象征,它的沉沒和重新被打撈象征著舊的道德已經死去,新的準則需要被建立。剛開始的時候馬洛的確是崇拜庫爾茲,了解庫爾茲在非洲的所作所為后,他理解甚至同情庫爾茲,庫爾茲一度喚醒了他內心深處隱藏的陰暗面。但馬洛并沒有像庫爾茲那樣墮落下去,他抵制住了荒野的誘惑,抵制住了人性向獸性的墮落。在馬洛的船上,庫爾茲是以道德墮落而終,但馬洛找到的卻是道德的救贖。馬洛的船載著他重新從荒野駛向文明,讓人們看到了人性救贖的希望,象征著人性獲得了拯救,最終通往光明。

三、成長儀式原型

成長儀式最早出現在人類學的研究中,其目的是通過一定的儀式對即將進入社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年輕人進行一系列嚴酷的考驗。根據成長儀式的結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分離、轉變和歸來。主人公離開熟悉的成長環境,告別年輕時的幻想和天真,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接受種種折磨和考驗。經受住了一切考驗后,他的人生觀得到了改變,學會了適應社會,與生活妥協,從而完成了他步入社會的一次蛻變。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成長儀式也是年輕人社會化的過程。

馬洛的剛果之行是他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去非洲之前,他對這次的旅行充滿了期待,一下子就被那條河迷住了。于是,他與自己熟悉的歐洲大陸分離開來,來到了陌生的非洲大陸。在航行中,馬洛沿途耳聞目睹了人性的陰暗面,歐洲殖民者沒有將文明帶到非洲大陸,而是對土著人進行掠奪、奴役和殺戮,他逐漸對殖民主義的本質產生了深深的懷疑。就連庫爾茲——馬洛心目中曾經的英雄——實際上是一個殘忍、野蠻的掠奪者。馬洛的所見所聞徹底顛覆了他原先的憧憬,使他在道德上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的人生觀因此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所以,對馬洛來說,這次航行使他由一名理想主義的、對未來懷有美好憧憬的年輕人蛻變成了一個世故的、與現實妥協的成人。最終,他回到了歐洲,隱瞞了庫爾茲的臨終遺言,也隱瞞了在非洲的一切,回歸了他所隸屬的社會。至此,馬洛思想上的頓悟使他與社會達成了妥協,完成了他的成長歷程。

四、敘事結構原型

弗萊在《偉大的代碼》(The Great Code)一書中指出:“《士師記》的內容給了我們一個大體上是U型的敘事結構:背叛之后是落入災難與奴役,隨之是悔悟,然后通過解救又上升到差不多相當于上一次開始下降時的高度。這個接近于U的模式,在文學作品中以標準的喜劇形式出現?!雹僭诤芏辔膶W作品中都反復出現過U型結構原型,一般來說,正置的U是喜劇的典型形態,倒置的U則是悲劇的典型形態。

在《黑暗的心臟》中康拉德采用的是倒置的U型結構。小說的開頭就籠罩著一層陰暗的色調,“格雷夫森德的上空,彌漫著黑沉沉的陰霾,再往遠處望去,灰暗的天空像是凝聚成一團愁云,死死地籠罩著世界上這座最宏偉、最壯麗的都市”。馬洛的敘述又使得他的故事給人更加陰沉黑暗的感覺。他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兒一直是世界上一個黑暗的地方?!彪S著敘述的深入,整個故事的脈絡開始漸漸清晰起來。馬洛懷著期待一步步來到了公司的中心站,沿途他的所見所聞都是對他之前信仰的顛覆,那些殖民者并沒有將文明傳播到非洲大陸,而是一味搶奪與殺戮。這段旅途中唯一讓馬洛有所期待的是他聽說了許多關于庫爾茲的“英雄事跡”,對他產生了好奇和向往。在見到庫爾茲的時候小說達到了高潮。隨著庫爾茲神秘面紗的揭開,馬洛認清了庫爾茲的真面目,也認清了歐洲殖民者在非洲的所作所為,其實就是暴力的掠奪與殘忍的鎮壓,他的幻想破滅了。小說的基調隨即又轉入了陰沉黑暗。在小說的結尾,當馬洛與庫爾茲的未婚妻交談的時候,房屋籠罩在一片黑暗的暮色中,隨著未婚妻對庫爾茲的夸贊,屋里變得越來越暗了。最后當馬洛不得不向庫爾茲的未婚妻撒謊時,他覺得黑暗更深了,“遠處海面上橫亙著一帶烏云,那通向天涯海角的靜靜的大河在陰云籠罩的天穹下陰沉沉地流動著——仿佛是流入那無邊無際的黑暗的心臟”。

在失去了社會道德規范約束后,庫爾茲任由內心的惡主宰,成為了一個道德墮落與淪喪的“野獸”,一度讓人們蒙蔽在黑暗中而尋找不到任何出路。所幸的是,馬洛雖然曾經內心也有過黑暗的一面,可是他及時遏制住了道德的墮落,抵制了作惡的欲望,讓人們看到了光明與希望。

西方評論家古爾靈曾說過:“沒有一部文學經典作品僅僅是由于它巧妙或寫得不錯而流芳百世的,它必須有幾分普遍性,而要做到這一點,就有可能含有原型的成分?!雹凇逗诎档男呐K》這部小說就包含了陰影原型、諾亞方舟原型、成長儀式原型以及敘事結構原型。這些文學原型的普遍性激起了讀者的興趣與共鳴,從而使得讀者在康拉德引人入勝的敘述中展開對殖民主義的反思與批判。這些原型包含的深層內涵也豐富了小說的意蘊,使得小說關于道德淪喪和人性救贖的主題更加明確。

① 弗萊:《偉大的代碼:圣經與文學》,郝振益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頁。

② 威爾弗雷德·L·古爾靈:《文學批評方法手冊》,姚錦清等譯,春風文藝出版社1988年版,第241頁。

[1] 約瑟夫·康拉德.黑暗的心臟·“水仙號”上的黑家伙[M].胡南平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

[2] 李文婕.傷感的成長歷程:從原型批評的角度解讀《黑暗的中心》[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5).

[3] 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猜你喜歡
陰暗面康拉德馬洛
康拉德小說中的真實焦慮
創造力的“陰暗面”與“創新—保新”的協同論
組織公民行為的陰暗面:組織公民行為引發的工作家庭沖突
康拉德小說中“我們的一員”的文化含義辨析
小寵物,大當家
約瑟夫·康拉德的悲觀主義思想淵源
寓言問答
失落中的真實:康拉德小說《陰影線》中的有機共同體思考
嫉妒的丈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