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中國敘事文化學的學理依據

2012-08-15 00:51郭英德
天中學刊 2012年3期
關鍵詞:敘事中國文化

郭英德

(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北京 100875)

構建中國敘事文化學的學理依據

郭英德

(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北京 100875)

“中國敘事文化學”是寧稼雨取得的一項重要學術成果,其構建得益于西方主題學研究的啟示與沾溉。以“中國”、“敘事”、“文化”三個關鍵詞,構建而成為中國敘事文化學的理論體系。中國敘事文化學的理論探索將有助于推進中國文學、中國文化的深入發展。

中國敘事文化學;寧稼雨;主題學;理論體系

“中國敘事文化學”欄目前言:

中國敘事文化學是從故事主題類型的角度研究中國敘事文學的研究方法。它由寧稼雨提出,經過十多年的摸索和實踐,已經初具規模(關于中國敘事文化學的具體構想,參見寧稼雨有關論文:《主題學與中國敘事文化學的構建》、《關于構建中國敘事文化學的設想》、《木齋〈古詩十九首〉研究與古代敘事文學研究的更新思考》)。

中國敘事文化學的要點在于用故事類型學的方法彌補傳統敘事文學研究中注重文體史和作家作品研究的不足,把個案的故事類型作為敘事文學研究的主體對象;它分為理論研究、故事類型的系統索引研究和個案研究三個層面。它的參照系是西方主題學研究,但宗旨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為把中國敘事文化學的研究引向深入,發展學術事業,特在本刊設立“中國敘事文化學研究”專欄,稿件分為專家筆談和專題研究兩種。專家筆談主要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就中國敘事文化學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問題進行評價和探討,專題研究則是有關故事主題類型的專門理論研究和個案研究。本期共發表五篇論文,其中兩篇為專家筆談,三篇為按照中國敘事文化學的研究方法操作實踐的故事類型的個案研究,希望引起學界的關注和支持,把中國敘事文化學乃至整個中國古代敘事文學的研究引向縱深。

特約欄目主持人簡介:寧稼雨,男,1954年生于大連,文學博士,現為南開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古代文言小說和文學史與文化史的關系研究。著有《中國志人小說史》、《魏晉風度》、《世說新語與中古文化》、《中國文言小說總目提要》、《傳神阿堵 游心太玄——六朝小說的文體與文化研究》、《魏晉士人人格精神》等專著。

著力構建“中國敘事文化學”,這是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寧稼雨取得的一項重要學術成果。1999年,寧稼雨申請并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六朝敘事文學的主題類型研究”。十幾年來,他帶領以南開大學文學院部分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生、博士生為主體的科研團隊,在中國敘事文化學的理論思考、方法探索與研究實踐等方面,篳路藍縷,開拓創新,業已初見成效,引起學術界的普遍關注。

正如寧稼雨所指出的,中國敘事文化學的構建得益于西方主題學研究的啟示與沾溉(寧稼雨《主題學與中國敘事文化學的構建》,《中州學刊》2007年第1期)。主題學發軔于19世紀德國學者格林兄弟等人對民俗學的研究,其后在國際理論學界被視為比較文學的一個分支。盡管至今學界對“主題”、“母題”、“原型”、“類型”等概念的內涵及其相互關系尚各持其說,莫衷一是,但是對作為一種理論與方法的“主題學”卻有著大致趨同的認識,即認為主題學旨在超越時空界限,考察同一主題(母題、原型、類型、套語)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作家文學中的流傳與變異,以追源溯流,求同辨異。從寧稼雨及其研究團隊所取得的成果可以看出,將西方的主題學研究“中國化”,從而構建中國敘事文化學的理論體系,其基本的學理依據可以濃縮為三個關鍵詞,即“中國”、“敘事”、“文化”。

如果說主題學是以“世界”為本位,尤其是以文化意義上的“西方”為本位的,那么,中國敘事文化學則是明確地以“中國”為本位的。1937年艾伯華(Wolfram Eberhard)編《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王燕生等譯,商務印書館,1999),1978年丁乃通(Nai Tung Ting)編《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鄭建成等譯,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主要采用的是阿爾奈(Anitti A. Aarne)、湯普森(Smith Thompson)的“AT 分類法”(即阿爾奈-湯普森體系)。這一國際通用的故事情節類型分類法主要是以歐洲與印度的民間故事為依據的,流注的是西方文化的血液,因此這一分類法用于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的普適性和有效性無疑是有局限的。在此基礎上,臺灣師范大學教授陳鵬翔撰寫《主題學研究與中國文學》(收入其主編的《主題學研究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等論著,力圖建構中國文學主題學理論體系,已經表現出主題學“中國化”的努力。而中國敘事文化學的構建,更進而在與西方主題學進行對話的基礎上,倡導以中國本土的敘事文學故事作為堅實的學術基礎和豐富的研究對象。這不僅僅是理論體系立足點的簡單位移,而是鮮明地體現出學術研究者的一種文化使命感,即在世界文化“眾聲喧嘩”之中,努力唱響中華民族獨具風貌的樂曲。正是這種“中國化”的特色,賦予中國敘事文化學的建構以獨特的學術意義與文化意義。

傳統的主題學研究主要關注民間文學故事中的題材類型和情節模式,在其發展歷程中,逐漸呈現出從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向文化意象、純粹母題“泛化”的演進軌跡。但是,研究對象的“泛化”,既可以促進理論體系的擴容,也可能導致理論體系的破裂。當研究者把友誼、時間、離別、隱逸、自然意象、世外桃源、宿命觀念等都納入主題學研究視野之時,主題學研究就有可能成為一種包羅萬象的“內容研究”范式,從而喪失了自身的理論自足性。而中國敘事文化學則明確地強調以敘事文學故事作為核心的研究對象。一方面,中國敘事文化學縮小了業經“泛化”的主題學的研究范圍,在某種意義上向傳統的主題學研究回歸,聚集于敘事文學故事主題(包括人物形象、題材類型、情節單元)的研究,而不將文化意象或純粹母題納入研究范圍。另一方面,中國敘事文化學擴展了產生于民俗學之中的故事類型學的研究范圍,將學術眼光從一般意義上的民間文學,轉向包括史傳、敘事詩文、小說、戲曲、說唱等在內的更為廣闊的各體敘事文學文獻。在這方面,金榮華編《六朝志怪小說情節單元分類索引》(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4),寧稼雨編《先唐敘事文學故事主題類型索引》(南開大學出版社,2011),已經取得顯著成果。中國敘事文化學強調以“敘事”為主的學術取向,著重以“事義”作為文學主題研究的焦點,有效地接續了中國文學理論的悠久傳統,如蕭統《文選序》稱“紀事之史”中的論贊與序述“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劉勰論“文”的“體制”,稱必以“事義為骨髓”(《文心雕龍》卷九《附會》)。這種學術取向有利于發掘中國歷代為“詩言志”的抒情傳統所遮蔽的敘事傳統,從而建構完整的中國審美文化。

在西方學界,主題學研究一問世就涂染著鮮明的文化色彩,因此也可稱為“文化主題學”。因為對同一主題(母題、原型、類型、套語)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作家文學中的流傳與變異,進行追源溯流、求同辨異的研究,就不能不采用比較文化視角,運用比較文化方法。而中國敘事文化學進而汲取了歷史文化學的理論資源,更為明確地標稱文化研究的主旨,并將這一主旨貫穿到全部研究之中,從縱橫兩個方面加以展開。中國敘事文化學密切關注敘事文學故事主題的縱向演變過程,注重竭澤而漁地窮盡同一故事主題的所有文獻資料,描繪出同一故事主題形態傳承與變異的軌跡和狀貌,并力圖從中推衍出環環相扣的歷史發展邏輯。盡管這種追源溯流的研究可能是不完備的,甚至是不可能完備的,但是它所遵循的“不立一真,惟窮流變”的學術原則和學術目標(顧頡剛《答李玄伯先生》,《現代評論》第1卷第10期[1925],該文收入《古史辨》第一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卻是值得稱許的。同時,中國敘事文化學密切關注敘事文學故事主題的橫向展開背景,注重揭示同一故事主題及其演變歷程的社會文化內涵,并力圖提煉或升華出對中國社會文化特征的思考。盡管這種求同辨異的研究時或缺乏一定的深度,時或流于表面化,但是它卻有助于超越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文人敘事與民間敘事的分野,導向對中國整體文化的深入思考與探索。

當然,以“中國”、“敘事”、“文化”這三個關鍵詞構建而成的中國敘事文化學體系,跟其他任何一種理論體系一樣,在學理上也有著自身難以避免卻必須解答的學術難題。例如,如何處理中國文化特殊性的強調與全球文化普遍性的訴求之間的關系,以便使中國敘事文化學的建構在全球文化競爭中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如何處理敘事的獨特性與審美的普適性之間的關系,以便使中國敘事文化學的建構真正融入審美文化的整體格局之中?如何處理中國文化的一般性與一個時代、一個地域、一位作家文學創造的個性之間的關系,以便使中國敘事文化學的建構有效地促進不同地域、不同作家的文化創造?我相信,提出并且解答這些學術難題,將有助于推進中國敘事文化學的體系建構和實踐成果,進而有助于推進中國文學、中國文化的深入發展。

I206

A

1006-5261(2012)03-0022-02

2012-03-25

郭英德(1954―),男,福建晉江人,教授,博士。

〔責任編輯 劉小兵〕

猜你喜歡
敘事中國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誰遠誰近?
論晚清史詞的“詞史”特質
東方奇幻與眼球審美:對中國魔幻電影的解讀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戰》中的隱喻探究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國”調子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