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現行教學方法的利弊分析及改革趨勢*

2012-08-15 00:43陳素紅
外語與翻譯 2012年1期
關鍵詞:講授法思政理論

陳素紅

(湖南理工學院社科部,湖南 岳陽414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現行教學方法的利弊分析及改革趨勢*

陳素紅

(湖南理工學院社科部,湖南 岳陽414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下簡稱思政課)現行教學方法各有特點,利弊相兼,只有加以合理整合,正確使用,才能產生優勢互補的效應。不同方法的優化整合是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的主要趨勢。遵循兩個原則和注重五個結合是促進改革取得成效的良好方法和措施。

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兩個原則;五個結合

一、高校思政課常用教學方法及利弊分析

1、課堂講授法課堂講授法是高校思政課運用最普遍、最頻繁的教學方法,在這種教學方法中,教師通過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形式,向學生系統地傳授知識,訓練其思維能力,發展學生智力。從教師的角度看,這是一種傳授性的方法;從學生的角度看,這是一種接受性的方法。在漫長教育發展史中,講授法一直延續至今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具有其他教學方法所不具備的優點:一是知識容量大。講授法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有計劃有目的地借助各種教學手段,傳授給學生較多的知識信息,教學效率相對較高。二是成本低。講授法就是靠教師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可以不受條件設備的限制。省時省力便捷。三是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的講授和指導為主,非常便于教師組織、監控整個教學活動進程。四是系統性、通用性強。講授有利于系統地傳授知識,學生也能在短時間內接受大量的信息。一堂講授課的內容也常常是通用的,可適當增加或刪減某些內容以適應教材或學習者的變化。但講授法也有其重大缺陷:講授法主要是一種單向的信息傳遞方式,容易形成滿堂灌的僵死局面,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果過多使用,必然會造成學生思維和學習的機械被動,從而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另外,講授教學面向全體,往往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培養。

2、分組討論法討論法是教師指導學生圍繞某一中心問題通過討論或辯論,獲得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教學實踐表明,在思政課教學中,對一些重要的難點、熱點問題,以小組或全班方式開展討論,能夠收到比單靠教師講授更好的教學效果。討論法的優點是:針對性強,能夠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學習更加積極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有利于鞏固和加深所學知識,并產生舉一反三的效果。討論法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主要是教學時間不經濟;不利于獲得系統的知識;討論效果受學生既定水平的限制等。

3、談話教學法談話法又稱問答法,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或經驗,提問學生,引導學生經過思考,對所提問題得出結論,從而獲得知識、發展智力的方法。問答法也是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常用方法,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師生之間的信息傳送方式為雙向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教師還可根據反饋信息及時調整和改善教學活動;由于學生回答教師提問的過程,就是學生自己積極思考,并運用已有知識經驗,通過判斷推理獲得新知識的過程,這一過程勢必會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但談話法的運用對思政課教師素養有更高的要求。不僅要知識淵博,而且要有較高的教學藝術,能熟練駕馭和掌控談話局面,否則不但難以控制教學活動,還容易浪費教學時間。同時,談話法對學生也有要求,如不具備相應的知識基礎和實際經驗,談話也難以進行或流于形式而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4、視頻演示法視頻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播放幻燈片、投影、電視、電影等,使學生在獲取大量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加深對某一問題的理解和掌握。視頻演示法在高校思政課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受到了學生和教師的歡迎,是因為它具有傳統教學方法不可比擬的優點:可以將一些抽象、深奧、單調、枯燥的內容轉化成形象生動、具體可感的內容,并能大大增加教學信息量,提高課堂教學時間利用率;能夠引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思維,由于視聽結合,圖文并茂,學生對所學東西更易理解接受。但這種方法必須使用恰當才能產生好的效果,教師必須要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安排、巧妙設計,否則不但起不到應有效果,反而容易喧賓奪主,削弱教師在課堂的主導地位。

5、實踐教學法實踐教學法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調研或親自參與某些實踐活動,從而獲得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對高校思政課教學來說,一些大型企業、革命紀念館、文史博物館以及各級政府建立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高校自己聯系的德育基地,紅十字會、社區公益組織等,都是學生考察和動手實踐的最佳去處。實踐教學法的優點在于:能有效地使教學和社會實際密切聯系起來,擴大學生的眼界,激發求知欲,使學生在親自體驗和實踐中受到生動的思想政治教育,彌補了理論說教的空洞性;還能使學生開闊視野,學到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但這種方法費時費力,組織起來比較困難,場所的選擇也受經費、時間等諸多條件的限制。

6、自學指導法自學指導法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自學,獨立獲取知識和技能的方法。對教師來說,自學指導法有利于彌補課堂講授學時的不足,緩解教學內容多與理論課時少的矛盾;對學生來說,自學指導法有利于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激發其學習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通過自學過程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責任心、忍耐心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因此,自學指導法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延伸。許多高校在思政課教師的指導下,成立了“鄧小平理論學習小組”、“馬列原著學習小組”、“時事政策研究會”等,并產生了良好效果。這種方法的缺點在于學習過程難以掌控,學生消極應付,學習效果得不到保證。

綜上,高校思政課幾種常用教學方法都各有特點,利弊相兼,只有加以合理組合,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才能產生優勢互補效應。未來教學方法改革的趨勢必然是朝著多樣化、綜合化的方向發展。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只有遵循以下兩個原則和注重以下五個結合,才能真正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的目的。

二、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要遵循兩個原則

(一)知識教育與育德教育相統一的原則

高校思政課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旨在幫助大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這一任務和目標決定了它既是知識教育,同時也是育德教育。作為一門文化課,思政課要向學生系統地傳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思想品德方面的理論知識,然其最終目的又不在知識的傳遞與接受,而是把知識作為中介,通過向學生介紹、講解相關原理、理論、觀點,以達到提高認識,轉變思想、提升素質的目的。列寧和毛澤東都曾十分深刻地指出,如果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知識僅僅當作一般的、純粹的知識來學習,不僅起不到應有的作用,甚至還會帶來極大的危害性。因此,在思政課教育教學中,老師和學生決不能只充當相關知識的傳聲筒和接受器,否則,將與思政課教學的本意大相徑庭。這決定了思政課教師在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時,首先要遵循“知識教育與育德教育相統一的原則”。那種“有知識傳授、無素質培養”的教學方法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二)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相結合的原則

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向活動,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能否成分發揮,將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優劣。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教師無疑是絕對的主導者:他不僅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持者、組織者;同時也是思政課教學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黨性原則的責任人;以及教師本人的學術情操、人格魅力、道德追求、語言藝術、生活態度等對學生的示范性影響都決定了教師在教學中堅不可摧的主導地位。對學生而言,由于思政課教學的最終目標并非掌握既定的知識和技能,而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信念。這就要求受教育者積極參與教育過程,通過自我教育、自我選擇,把課堂上學到的理論先“內化”為自己的理想信念,再“外化”到自己的日常言行中。因此,受教育者的主體性的充分發揮是思政課教學目標順利實現的前提??梢?,思政課教學要取得成功,既要確保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又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二者相輔相成。在課堂教學中,任何輕視、排斥、否定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的做法都是有害無益的。這決定了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既不能搞一言堂,避免單向灌輸,又不能放任自流。

三、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要注重五個結合

(一)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就思政課教學性質而言,既具有理論性,又具有應用性,在教學方法上強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就是既要防止在思政課教學中脫離實際講理論的教條主義、本本主義傾向,又要防止在思政課教學中以實際代替理論的經驗主義、實用主義傾向。鄧小平強調:“學馬列要精,要管用?!彼颊n教學要做到“精”和“管用”的統一,必然要求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在教學方法上,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要求我們在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同時,引導大學生有目的地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即恰當運用實踐教學法,“以知導行”,“以行育人”,實踐既可檢驗大學生對理論的掌握和認同程度,又鍛煉了他們應用理論的能力,達到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的目的。

(二)灌輸與啟發相結合

高校思政課作為正規的課堂教學活動離不開對教材內容的系統講授,即“理論灌輸”。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的理論灌輸,是貫徹思政課方向性原則所必需的,但這種灌輸并非是要學生只掌握馬克思主義的詞藻,而是要讓學生對所灌輸的內容產生心理上思想上的共鳴,從而提高思想覺悟和認識,因此強“灌”硬“輸”是不行的,還要注重對大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啟迪和引導。這要求思政課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必須注重灌輸與啟發相結合,改單向灌輸為雙向交流,靈活采用談話法、討論法與講授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在技術手段的選擇上也應一改過去的“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落后情境,充分運用現代音像設備、多媒體技術和信息網絡等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真正實現不僅“授人以魚”,而且“授人以漁”的目的。

(三)感性與理性相結合

高校思政課融政治性、思想性、知識性和教育性于一體,內容相對抽象枯燥,理論性強,如果教師只是借助概念、判斷、推理等理性表達方式進行“傳道、授業、解惑”,可能會讓學生感到高深莫測、甚至索然寡味,但如果能將理性表達與感性形式結合起來,將一些抽象、深奧、單調、枯燥的內容轉化成形象生動、具體可感的內容,寓情于理,以情動人,情理交融,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堅持感性與理性相結合,要求高校思政課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表達方式增強理論說服力,既要注重抽象思維,又要注重形象思維,既要重視理智表達,又要注重情感投入。不僅要通過理性表達,深刻展現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的科學性、真理性、價值性,實現“以理服人”;而且要進行情感投入,使受教育者在聲情并茂、生動活潑、情趣盎然的情境中增強對理論的認同感和信服力,進而信仰和實踐馬克思主義。只有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結合起來,思政課教學才能取得更好地效果。

(四)原理闡述與案例分析相結合

原理闡述是理論型課程教學的基本方式,是對課程體系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定律、規律等進行邏輯推演、論證和系統闡述的方法。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進行原理闡述是非常必要的,便于學生完整準確地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體系,但單純開展原理闡述,容易導致教學中片面強調理論的邏輯性、系統性,理論與實際相脫節,難以引起學生興趣和共鳴,違背了“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則,因而有必要將原理闡述與案例分析結合起來。所謂案例分析,就是通過討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具體事例,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某一基本原理或思想觀點的教學方式。采用案例分析教學,能使思政課教學更多地關注現實社會和生活實際,增強師生間的雙向交流,充分發揮典型教育和榜樣示范的作用。但在采用案例教學時,要注意不能因為有了案例就完全以例代講,或就事論事、就事說理,或所舉事例只為投學生所好而與要闡述的原理無關。否則,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五)傳統范式與現代技術相結合

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具有圖文并茂、聲像結合、視聽結合等特點和優勢,因而受到思政課教師的普遍青睞。但在實踐中,很多教師容易走極端,以為只要手段新穎,畫面新奇,就一定能吸引學生眼球,上課時由課件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大大削弱。教學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其實高校思政課中的很多理論,單靠音像資料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表達,而是需要教師的深入分析和精辟闡釋,這正好是傳統教學方式的優勢。在傳統教學范式中,教師通過“一支粉筆、一張嘴”掌控課堂,對教學藝術孜孜以求,力求通過抑揚頓挫的語言、無可辯駁的邏輯、慷慨激昂的表達、由內而外的激情來俘獲學生的思想。但傳統教學方式單一落后,不利于提高課堂吸引力和激發學生興趣。思政課教師只有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比如在傳統的課堂上,適當穿插相關視頻,或者在現代化課堂上,教師講解時輔以板書或留出專門空間,下到學生中去開展零距離的交流等,兩種方法各取其長,揚長避短,方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012-02-13

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11C19)

陳素紅(1975-),女,湖南華容人,副教授。

猜你喜歡
講授法思政理論
堅持理論創新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神秘的混沌理論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淺析講授法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運用講授法的辯證認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