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念語法隱喻理論對文學翻譯的啟示*

2012-08-15 00:43趙星星
外語與翻譯 2012年1期
關鍵詞:隱喻語篇譯文

趙星星

(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廣東廣州510632)

概念語法隱喻理論對文學翻譯的啟示*

趙星星

(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廣東廣州510632)

概念語法隱喻理論是系統功能語言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本文從概念語法隱喻的視角出發,通過原文及其譯文的對比分析,討論了概念語法隱喻對文學語篇英漢翻譯的啟示,同時,結合張谷若所譯的《德伯家的苔絲》對此進行了分析。本文認為概念語法隱喻對文學翻譯有重要的啟示:直譯不順時,譯者宜借用概念語法隱喻手段,進行“去隱喻化”處理,在具體的翻譯策略中體現為詞類轉換、信息的增加、視角的轉換。

概念語法隱喻;文學語篇;翻譯策略

M.A.K.Halliday所創立的系統功能語言學是一個普通語言學理論(黃國文,2007),對語篇分析以及翻譯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在國外,一些學者將功能語言學應用于翻譯研究,Catford(1965)提出的“語境”和“語境意義”對后來翻譯研究的功能語篇分析轉向產生了重要影響,Hatim and Mason(1990/2001)關注譯文對原文概念功能和人際功能的實現。在國內,黃國文(2002)從經驗功能的視角對詩歌的翻譯進行了探討,趙德全(2007)論述了純理功能的傳譯以及系統功能視角下的直譯與意譯。這些翻譯研究主要從功能語言學的三大純理功能對譯文進行分析和質量評估,但在對原文和譯文的概念功能進行討論時局限在及物性過程和語義功能成分的論述上,對及物性過程轉化引起的語法隱喻缺乏必要的分析。目前語法隱喻在翻譯研究中的應用大多針對科技語篇,對文學語篇少有涉及,忽視了語法隱喻在文學翻譯研究中的重要性。

本文借鑒系統功能語言學的概念語法隱喻理論,將這一理論應用于文學語篇的翻譯分析中,通過原文及其譯文的一致式和隱喻式的對比分析,討論了概念語法隱喻理論對文學語篇英漢翻譯的啟示,同時,結合張谷若所譯的《德伯家的苔絲》對此進行了分析。

一、概念語法隱喻理論

在功能語言學中,根據三大純理功能,語法隱喻可以分為概念語法隱喻、人際語法隱喻和語篇語法隱喻。概念語法隱喻對應于功能語言學中的概念功能。概念功能主要用于描述人類活動和自然界的各種事件,根據活動和事件的性質可區分出六種不同的過程類型:物質過程、心理過程、關系過程、言語過程、行為過程和存在過程。每種過程類型都有其相應的功能組成成分即參與者、過程和環境成分。在實際語言表達中,一個過程可以隱喻為另一個過程,含有不同過程的小句的各功能組成成分也可互相隱喻化,而這些功能成分在詞匯語法層又可以從一個形式隱喻為另一個形式,這種現象被稱為概念語法隱喻,它既在語義功能層次上得到體現,又在詞匯語法層次上得到體現。同一意義的表達形式又可以分為一致式和隱喻式,一致式接近外部世界事情本身的狀況,符合人們原有的對語言理解的期望,而隱喻式與人們對語言理解的期望不一致,這種不一致就會產生概念語法隱喻。

在把一種語碼轉換成另一種語碼的過程中,翻譯者面臨的是多種語言形式的選擇(黃國文,2009),語言表達中一致式與隱喻式的相互配對豐富了意義表達的語言形式,拓寬了語言理解、闡釋的新視角,也為文學語篇及其譯文提供了概念語法隱喻的分析框架。

二、概念語法隱喻在文學翻譯中的應用分析

在文學翻譯中,直譯不順時,一方面,譯者對原文句子可以進行“去隱喻化”解讀,從小句過程類型轉變和語義功能成分調整的視角對原文句子重新解讀;另一方面,譯者在對原文句子重新解讀的基礎上,可以在詞匯語法層面選擇符合漢語表達方式的詞語和句式。原文小句的過程類型在譯文中轉變后,伴隨的是小句的參加者、過程和環境成分之間的關系的變化,進而在詞匯語法層體現為:詞類轉換、信息的增減、視角的轉換。以下以著名翻譯家張谷若所譯的《德伯家的苔絲》(張谷若,2002)為例,從這三個方面說明概念語法隱喻對文學翻譯的啟示。

(一)詞類轉換

直譯不順時,原文過程類型和語義功能成分的變化在譯文中會引起詞類轉換?!皾h語中,一個詞的詞性只能根據該詞在句子中的功能和位置來判定。這樣,在翻譯時有時就需要改變詞的組合方式,把原文中某一詞性的詞譯成譯文中另一詞性的詞或者在譯文中添加某些詞,而不能逐詞對譯?!?許余龍,2001:343)例如:

(1)Being graceful and interesting,standing moreover on the momentary threshold of womanhood,her appearance drew down upon her some sly regards from loungers in the streets of Chase-borough…(Hardy,2005:61-62)

(1a)因為她文雅溫柔,使人動情,又正在一瞬即逝那種含苞欲放的綺年韶華,所以她在圍場堡出現,很招得街上一些游手好閑的人偷眼暗窺。(張谷若,2005:76)

譯文(1a)借助了適當的概念語法隱喻手段,將原文(1)中的分詞短語“being graceful and interesting”在譯文(1a)中轉變為一個關系過程小句和一個心理過程小句,增加了參與者“她”,原文的形容詞“graceful”和“interesting”被譯為謂詞“文雅溫柔”和“使人動情”,符合中文表達習慣。此外,原文(1)中的主句“her appearance drew down upon her some sly regards from loungers in the streets of Chaseborough”是一個物質過程小句,而譯文(1a)根據漢語多小句的特點,轉變為一個物質過程小句“她在圍場堡出現”和一個心理過程小句“很招得街上一些游手好閑的人偷眼暗窺”,原文的參與者“her appearance”在譯文中轉變為“她”,原文的名詞“appearance”和“regards”都被譯為動詞“出現”和“偷眼暗窺”,使譯文表達符合漢語多動詞的特點,語言通順流暢。

(二)信息的增加

過程的轉化有時會造成施事者被隱喻出語篇外,因此要補譯出這些信息。在過程重新轉化時,要補出被隱出語篇外的成份,否則語篇有可能出現斷層,艱澀難懂。例如:

(2)It was less a reform than a transfiguration.The former curves of sensuousness were now modulated to lines of devotional passion.(Hardy,2005:311)

(2a)他這時候與其說是洗心革面,不如說是改頭換面,從前他那臉上的曲線,表現一團色欲之氣,現在貌是神非,卻表現一片虔誠之心了。(張谷若,2005:356-357)

原文(2)是兩個關系過程小句,而在譯文(2a)中轉變為五個過程小句,譯文小句的增加必然要求動詞相應的增加,分別出現了五個動詞“洗心革面”、“改頭換面”、“表現”、“貌是神非”和“表現”。英語多用名詞,名詞有時承載著大量的信息,包含多層意思,譯者在對原文名詞進行解構時,需要按照上下文語境增補和完善信息。原文(2)中的名詞“reform”、“transfiguration”、“sensuousness”和“passion”在譯文(2a)中分別被譯為“洗心革面”、“改頭換面”、“色欲之氣”和“虔誠之心”,譯文根據文化語境和情景語境,將原文的名詞相應地譯成了漢語的動賓結構或偏正短語。另外漢語是主題顯著性語言,譯文借助了概念語法隱喻手段,調整了敘述視角,增加了“他”這一主語,行文順暢,符合漢語表達習慣。

(三)視角的轉換

原文過程類型和語義功能成分在譯文中發生變化后,過程類型中的參與者、過程和環境成分之間的關系也會發生變化。因此,譯者應在調整這些關系的同時,理清信息層,并在適當的時候轉換翻譯的視角。例如,

(3)Concluding thus the parson rode on hisway,with doubts as to his discretion in retailing this curious bit of lore.(Hardy,2005:4-5)

(3a)牧師說完了以后,就騎著馬走了,心里直疑惑,不知道把這一段稀的家史,對他說了,是不是不夠慎重。(張谷若,2005:15)

原文(3)是一個物質過程小句,包含兩個環境成分“Concluding thus”和“with doubts as to his discretion in retailing this curious bit of lore”,而在譯文(3a)中該小句被轉變為四個小句,分別為言語過程、物質過程和兩個心理過程。原文的敘述是圍繞“parson”這一主語展開的,而譯文選定“牧師”這一主題,將第三個心理過程小句的敘述視角轉換為“心里”。此外,原文在表達牧師的“疑慮”和“慎重”時均使用了名詞doubts和discretion,如采取直譯,顯然會晦澀難懂,譯者將視角轉換到牧師身上,翻譯為“心里直疑惑”和“是不是不夠慎重的”,切中原文,恰到好處。

上述例子讓我們看到了語法隱喻理論對文學翻譯的啟示。在文學翻譯過程中,譯者應綜合運用這三種翻譯策略,因此,直譯不順時,譯者應借助適當的概念隱喻手段,進行“隱喻化”和“去隱喻化”處理,這樣才能使譯文更通順,更符合各自語言的表達習慣。

三、結語

以上我們從系統功能語言學中的概念語法隱喻理論的角度分析了文學語篇《德伯家的苔絲》及其對文學翻譯的啟示。概念語法隱喻對文學翻譯有重要的啟示:直譯不順時,譯者宜借用概念語法隱喻手段,進行“去隱喻化”處理,從小句過程類型轉變和語義功能成分調整的視角對原文句子重新解讀譯者在對原文句子重新解讀的基礎上,從詞匯語法層面選擇符合漢語表達方式的詞語和句式。具體的翻譯手段中體現為:詞性的轉換、信息的增加,以使譯文更通順,更符合各自語言的地道表達習慣。

[1]Catford C J.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2]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3]Hardy,Tomas.Tess of the d’Urbervilles[M].Qingdao:Qingdao Publishing House,2005.

[4]Hatim B,Mason I.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London:Longma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0/2001.

[5]黃國文.功能語言學分析對翻譯研究的啟示——《清明》英譯文的經驗功能分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5).

2012-02-16

趙星星(1987-),男,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隱喻語篇譯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新聞語篇中被動化的認知話語分析
成長是主動選擇并負責:《擺渡人》中的隱喻給我們的啟示
《活的隱喻》
譯文摘要
I Like Thinking
對《象的失蹤》中隱喻的解讀
從語篇構建與回指解決看語篇話題
語篇特征探析
德里達論隱喻與摹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