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虛擬社會管理問題之探析*

2012-08-15 00:43羅愛華
外語與翻譯 2012年1期
關鍵詞:政府信息

羅愛華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湖北武漢430072)

關于虛擬社會管理問題之探析*

羅愛華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湖北武漢430072)

隨著虛擬社會的迅速發展,對虛擬社會的管理已成為現代社會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茖W地面對、探索和實踐對虛擬社會的管理是新時期社會管理的重大歷史使命。要加強對虛擬社會的管理,就要從建立虛擬政府、網絡法律體系、網絡倫理規范、全國統一數據庫這四個建立著手,同時要加強對論壇“意見領袖”的培養。

虛擬社會;社會管理;意見領袖

一、問題的由來

當今的世界是信息化的世界,在信息化進程蓬勃發展的今天,各種高效的信息傳遞渠道已經深深地把我們綁定在互聯網之中,虛擬社會已經滲透到現實社會的各個角落。虛擬社會有著多方面的功能,它不但擴大了人類實踐活動的范圍,而且擴展和延伸了人們社會交往的時空關系,同時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感受能力、反應能力和智力系統。虛擬世界獨有的特性使得人們更喜歡通過網絡直接坦誠地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我們一方面由衷地欣賞虛擬社會的即時性、交互性和開放性,另一方面也深深憂患由這些特性衍生出來的一系列現實的網絡問題,這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虛擬社會中的輿情事件不斷出現,導致網上維護穩定難度加大。當下,我國正處在經濟快速發展時期,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使得各類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發展擴大。大量“失意群體”為引起黨和政府重視,極力通過網絡反映訴求、發泄不滿,同時網絡的開放性與匿名性使各類矛盾和問題在網上不斷放大,致使輿情事件不斷出現,甚至達到有史以來的峰值。特別是一些社會現實問題在網上被惡意渲染、炒作,容易引起大范圍的連鎖反應,影響社會穩定。由此,縱觀虛擬社會發展趨勢,網絡輿情爆發的周期性將縮小,不可控性將加強,如何應對網絡輿情事件將是我們今后在維護社會穩定和處理群體性事件時必須考慮的一個重大課題。

2.網上不良文化滲透加劇。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加速了各種文化思想的相互碰撞。西方拜金主義思想等不良文化在網上大量傳播。據統計,英文信息占網上信息量的95%以上,而其中80%以上的網上信息和95%的網上服務全都是由美國提供的。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利用這種優勢不斷地傳輸其思想文化,影響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西方模式被追捧為社會生活時尚。各種資產階級的腐朽思想、兇殺暴力、淫穢色情等不良文化乘機涌入并大行其道,使各種諸如追求另類、從眾起哄、惡搞取寵的快餐文化在網上大肆傳播,迷信、暴力、情色等低俗腐朽文化沉渣泛起,傳統文化的真善美等受到削弱和打壓。

3.網絡社會的違法活動日益突出。網絡具有隱藏性強、輻射面廣、傳播迅速的特點,犯罪分子利用網絡實施違法犯罪導致在客觀上對犯罪行為主體身份確認的難度增加,給身份識別與落地查證帶來不便。而且,這些虛擬社會中的違法犯罪行為往往都是跨地區、跨國界的,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對網絡犯罪打擊的不確定性。近年來,我國的網絡犯罪日趨嚴重,各種傳統犯罪與網絡犯罪結合的趨勢日益明顯,利用網絡侵害他人財產、侵犯個人隱私、傳播淫穢色情及從事賭博的犯罪增長迅速。據統計,1998年公安機關辦理各類網絡犯罪案件142起,2007年增長到2.9萬起,2008年為3.5萬起,2009年為 4.8 萬起[1]。

4.網絡安全遭遇到挑戰?;ヂ摼W系統的開放性導致了其具有脆弱性和易受攻擊性的特點,正是由于這些特點的存在,以及構造自身的技術限制和安全漏洞,加上互聯網對技術的依賴決定了網絡安全威脅的客觀存在,使其易遭到不法分子的攻擊。目前,我國互聯網始終面臨著黑客攻擊、網絡病毒等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的嚴重威脅。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2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可知,2010年,遇到過病毒或木馬攻擊的中國網民比例為45.8%,人數為2.09億人;有過賬號或密碼被盜經歷的中國網民占21.8%,人數為9969萬[2]。相對于西方信息安全強國來說,我國的網絡安全保障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網絡安全系統在預測、反應、防范和恢復能力方面還存在許多薄弱環節。

正是上述問題的出現,我們提出了加強虛擬社會管理這一命題,旨在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信息管理,提高對虛擬社會的管理水平,健全網上輿論引導機制,從而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維護國家發展利益和網絡文化安全,在新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加強虛擬社會管理的必要性

處于快速發展變化之中的虛擬社會較之現實社會有其獨特的特點,對虛擬社會的管理將面臨有別于傳統現實社會管理的新問題和新挑戰。因此,提高對虛擬社會的管理水平對于我國整個現代化大局和中華民族復興大業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首先,構建和諧虛擬社會是信息網絡時代發展的方向和目標。當今時代是信息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網絡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商務交易、互動交流、娛樂的重要工具。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不僅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發表評論,上傳文章等等,還會通過互聯網社交網絡相互交流,從根本上影響人們的思想、感情和行為等等。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網民規模達到3.38億人,普及率達到26%。手機網民規模為1.55億人,占整體網民的46%。對于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如果不能保證其和諧有序的運行狀態,那么對于現實社會的穩定發展,人民生活的安定幸福也就無從談起。同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中央綜治委主任周永康在2011年6月18日至19日召開的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會議中也指出,要把對網絡虛擬社會與對現實社會的管理統籌起來抓,加強網絡管理能力建設和機制創新,積極構建和諧虛擬社會。

其次,虛擬社會深深影響和改變了現實社會的運行模式。虛擬社會是人們在網絡中展開活動,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會關系的綜合體,其形成和發展,改變了社會結構,形成了與現實社會并存的社會存在的新形式;改變了人類的生存方式和活動方式,形成了人類的虛擬生活方式;改變了人類思維的社會基礎,形成了人類的虛擬思維方式。而傳統社會體制卻無法適應網絡化社會發展的新趨勢。因此,加強虛擬社會的管理有助于彌補傳統社會體制在調整人們新的生活方式上的不足,從而使虛擬社會和現實社會得以更有效地統一和融合。

最后,虛擬社會也需要一套規范的調整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F實社會是如此,虛擬社會也是如此,特別是對社會公共事務參與來說,規則尤其重要。網絡社會作為一種自治性質的公共社會生活形態,必須形成一套自治規則,讓廣大網民接受、熟悉、運用和遵守,并自覺地在這一套規則之下大家共同運作。網絡作為信息化條件下出現的新生事物,發展尚屬雛形,發育還不完善。目前,網絡暴力、人肉搜索、網絡黑客、網絡的非理性表達、網絡集群行為等網絡失范行為頻頻發生。與任何事物一樣,網絡也具有兩面性,是一把“雙刃劍”。網絡既有建設性的作用,也有破壞性的作用。運用得好,可以成為促進社會現代化的加速器;運用得不好,也可能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策源地。因此,加強對虛擬社會的管理,形成對網絡社會的規范治理,是進行新形勢下社會主義建設義不容辭的一項使命。

三、加強虛擬社會管理的路徑

對虛擬社會的管理是新時期的新課題,管理好虛擬社會能夠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對于加強虛擬社會的管理,筆者有幾個設想,即四個“建立”和一個“培養”。

第一,建立虛擬政府。對于虛擬政府的研究,國內外理論成果大抵相同。世界銀行將“虛擬政府”定義為:政府機關使用信息技術轉換與公眾、企業和其它行政單位的關系,從而使政府傳遞更好的服務給公眾。這種政府形式被歸結為電子化政府。美國哈佛大學知名教授JaneE.fountain(2001)則在其著作中強調了網絡技術的信息傳遞的強大功能,即虛擬政府的信息流動和傳播流動越來越依靠網絡而不是官僚渠道或其他正式渠道(你這個腳注跟上面的腳注不統一)[3]。國內則最早見于《構建虛擬政府:信息技術,與制度創新》一書的中譯本;學者牛華的定義沿用了JaneE.fountain的政府高效運作的技術前提,即“利用現代信息和通訊技術”;但她更強調電子政府為工作人員提供著的輔助作用,即“通過不同的信息服務設施(如電話、政府網站等),對政府機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民,在其更方便的時間、地點及方式下,提供自動化的信息及其它服務?!保?]而維持這一政府運作的實體機制是被虛擬化為電子化的網絡服務平臺。同時,要說明的是,虛擬政府并非通常所說的電子政務,其意義要遠大于電子政務,電子政務只是虛擬政府的最基本活動之一。虛擬政府是現實政府向虛擬社會延伸和發展控制權之后的必然結果。在未來高度數字化和網絡化的虛擬社會中,每一種活動主體都將最大程度地實現數字化和網絡生存狀態,面對這種生存環境的歷史性變化,現實政府走向高度數字化和網絡化生存狀態也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但這并非是虛擬政府的全部實質內容。虛擬政府的存在包括兩大方面的基本活動內容,一方面是在虛擬社會之中通過實行電子政務來行使政府職能;另一個是作為國家這一政治權威性主體在虛擬空間的存在,這使得其必然從國家利益出發謀求政治上的主動權,維持政治穩定和鞏固國家政權。比如,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建立和完善虛擬社會的危機處理體系等。

第二,建立網絡法律體系。制度是社會公平公正的根本保證,法律理性統治乃是當今國家治理的主流。我國要走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道路,法律規制也就自然成為政府對虛擬社會進行戰略性控制的最基本手段,這就要求政府抓住當前網絡立法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在推進網絡法律制度的完善方面實現戰略性突破,就信息網絡安全問題專門立法,統一這一領域的執法依據,確立評價網絡行為的統一標準[5],盡快建立起保證虛擬社會和諧有序運轉的法律平臺。政府制訂有關的法律、法令,通過網絡立法把網絡主體的責任、權利和義務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確,約束、管理、監督網站及網站的傳播內容,以防止危害國家、人民和統治階級的利益,同時健全網絡的外在監督機制,健全網絡技術的法律法規,通過法律途徑制裁網絡犯罪,維護信息的安全性。

第三,建立網絡倫理規范。由于網絡的隱匿性,使得傳統道德在網絡時代發生了異化,但無論網絡交往如何具有匿名性,虛擬社會只是現實社會的延伸、補充和發展,其行為主體還是現實社會中真實的個人,個人道德素質的高低將決定其網絡交往行為的文明程度。因此,對現實社會的公民進行相關的道德教育,是防止網絡輿論過程中失范行為發生的基本前提。

第四,建立全國統一數據庫。虛擬社會本來就是信息化的產物,對虛擬社會實現有效的控制,離不開高科技。例如,當司法機關打擊網絡犯罪,調查犯罪事實和抓獲犯罪分子的整個過程時,都離不開對現實社會中各種信息資源的綜合利用。因此,我認為,建立全國統一數據庫很有必要。如深化人口基礎數據庫建設,在原有數據庫建設的基礎上重點增加指紋、DNA等子庫;建設國家誠信統一數據庫等等。

第五,培養論壇的“意見領袖”。意見領袖是傳播學中的經典概念之一。它來源于社會學領域研究,由美國傳播學者拉扎斯菲爾德在1944年提出。他認為對于媒介傳播的信息的觀點,有部分受眾會積極接受,并加以再傳播,這些人即為“意見領袖”;而另一部分人則主要依靠與這些“意見領袖”的接觸來指導自己的行動[6]。在二次傳播中,意見領袖所起的作用非常重大,他既是信息的把關人,在眾多的信息中選擇一部分(不論出于什么目的)向他人傳播,也是信息的加工者,在二次傳播的過程中意見領袖往往會加入自己對信息的理解、觀點和態度,這些態度傾向也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信息的接受者[7]??陀^上,往往這部分成員上網方便且有大量時間上網,登陸和發帖次數多,累計積分高,主觀方面則通過大量的發表網絡言論,吸引大量成員參與討論,建立自己權威性,成為社區的核心人物[8]。利用這些“意見領袖”來引導網上輿論,已成為一些大型論壇的普遍做法。這些“意見領袖”有見地、有代表性的發言一般被版主用醒目的字號和色彩加以強調,放在網頁的突出位置,以強化主流言論,孤立非主流言論,從而起到了很好的輿論引導效果。當前,我國的虛擬社會中也出現了不少“意見領袖”,加強培養這些論壇的“意見領袖”,也是加強對虛擬社會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1]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互聯網狀況白皮書[DB/OL].2010-06-08.

[2]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2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DB/OL].2011-01-19.

[3]Jane E Fountain.構建虛擬政府——信息技術與制度創新[M].邵國松,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4]牛華.“虛擬政府”對公共服務能力提升的影響分析[J].生產力研究,2007,(16).

[5]甄凌.我國互聯網的社會控制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04.

[6][7]付永利.網絡意見領袖影響力研究[D].鄭州:河南大學,2010.

[8]肖宇,許煒,夏霖.網絡社區中的意見領袖特征分析[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1,(1).

2012-02-21

羅愛華(1978-),女,湖南邵陽人,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政府信息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書長
訂閱信息
依靠政府,我們才能有所作為
用“打包法”衡量政府投入不科學
政府手里有三種工具
政府必須真正落實責任
展會信息
完形填空三則
信息
健康信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