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監測麻醉對眼科手術患者圍術期焦慮情緒的影響

2012-09-11 02:28張新建
實用醫藥雜志 2012年11期
關鍵詞:局麻眼科圍術

盛 莉,張新建

監測麻醉(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MAC)是麻醉醫師參與局麻患者的監測和(或)對接受診斷性或治療性操作的患者在生命體征監測下使用鎮靜、鎮痛的藥物,以提供一個安靜、無痛的手術環境[1]。眼科多數在局部麻醉和患者完全清醒狀態進行手術,由于手術在患者眼部對精神刺激較大,會使患者產生焦慮、緊張等生理和心理應激反應,導致并發感染的危險增加,影響手術效果和術后康復。本組擬采用MAC與常規局部麻醉對眼科手術患者圍術期焦慮及術后疼痛程度的對比研究,以評價該技術在眼科手術治療中的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0-06—2012-04筆者所在醫院眼科手術患者120例隨機分成局部麻醉組(LA組)和監測麻醉組(MAC組)各60例。男59例,女61例;年齡14~60歲,平均36.2歲;手術時間0.5~3.0 h,平均1.8 h。兩組患者均為初次接受手術,無其它嚴重的器質性疾病,手術前中后均意識清醒,能清楚表達心理反應和需求。

1.2 麻醉與術后鎮痛 LA組患者采用局部浸潤麻醉,由同一名手術醫師用1%利多卡因浸潤或2%地卡因表面浸潤麻醉。MAC組除采用LA組麻醉方法外,由麻醉醫師監護下給患者靜脈注射咪達唑侖2 mg和舒芬太尼10 μg。術后兩組患者均采用連續恒速靜脈持續鎮痛48 h,鎮痛泵藥物2 d劑量為舒芬太尼100 μg+恩丹西酮16 mg+鹽酸曲馬多400 mg共 100 ml,注射速度 2 ml/h。

1.3 數據采集 預約手術后讓兩組患者填寫貝克焦慮量表,測定值為預約后焦慮值,然后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術前宣教和術前訪談,分別于術前1 h、術后1 h、術后第1天及術后第2天均進行1次焦慮值測評。焦慮值測定采用貝克焦慮量表(美國阿隆·貝克等編制)對患者進行術前焦慮測評,主要評定受試者被多種焦慮癥狀煩擾的程度,總分越高,焦慮程度越高。所有問卷均由筆者發放,表格內所有內容均由接受手術者獨自填寫,文化程度低不能理解或視力不佳者,由筆者逐條念出問題內容,讓其本人評定,筆者代為填寫。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分析,兩組患者一般情況的比較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單向方差分析;焦慮值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內和組間的比較采用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s,n=60)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s,n=60)

與LA組比較,P>0.05

?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 比較結果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焦慮值的比較 各組內與預約后比較LA組術后第2天焦慮值明顯降低,MAC組在術后1 h、術后第1天及術后第 2天均顯著降低 (P<0.05);MAC組和LA組組間比較在術后1 h、術后第1天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焦慮值(±s,n=60)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焦慮值(±s,n=60)

與 LA 組比較,*P<0.05;與預約后比較,#P<0.05

組別 預約后 術前1 h 術后1 h 術后1 d 術后2 d LA 組 33.18±5.3 33.13±5.1 34.63±6.5 32.16±5.6 24.15±5.7#MAC 組 34.16±6.1 33.39±5.7 23.72±6.1*# 23.21±5.7*#23.23±6.1#

3 討論

眼科手術在局麻下進行,患者意識清醒,會產生較強的心理應激反應,出現焦慮、緊張等心理,進而引起一系列神經體液調節功能失衡,干擾患者對手術和麻醉的適應能力,影響手術效果及術后康復。焦慮的原因[2]:①害怕在眼睛上做手術;②眼外傷患者擔心愈后視力下降,害怕眼球保不??;③害怕疼痛;④擔心手術效果,費用過高;⑤反復手術對手術失去信心,集中在視網膜手術和頑固青光眼患者;⑥整形手術擔心外貌改變,眼球摘除患者不能接受形象改變;⑦復合傷患者和老年患者行動不便,雙眼視力低下缺乏安全感。MAC的要求是保障手術過程患者的安全,并令患者感到滿意。麻醉醫師在MAC過程中必須做到減輕患者焦慮,使其對手術過程產生遺忘,提供一個無痛的手術環境,減少可能使患者產生焦慮的因素,充分的鎮靜、最低的風險。

筆者采用MAC與常規局部麻醉對眼科手術患者圍術期焦慮及術后疼痛程度的對比研究發現:兩組患者一般情況的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P>0.05),說明兩組患者分組隨機性良好,有可比性。組內各時間點的比較發現LA組僅在術后第2天焦慮值與預約后比較顯著性降低(P<0.05),而MAC組在術后1 h、術后第1天及術后第2天均顯著性降低(P<0.05),說明局部麻醉及手術刺激對患者心理影響較大,沒有藥物干預會導致患者術后1 h及術后1 d焦慮加重,但是MAC過程中給患者靜脈注射咪達唑侖2 mg和舒芬太尼10 μg,兩種藥復合具有良好的鎮靜、鎮痛和對手術過程產生遺忘作用[3]。因此MAC組患者在術前術后1 h、術后第1天及術后第2天焦慮值均顯著性降低(P<0.05)且波動較小。術前1 h與預約后相比無統計學差別說明麻醉預約后常規術前宣教和術前訪談給眼科患者降低焦慮值的效果有限,文獻報道的結果不同可能原因是眼科手術患者對病情焦慮具有特殊性[4]。但必須意識到:對行MAC者應做好術前探訪及麻醉前病情評估;準備保護氣道和進行全身麻醉器械和設備;術中連續生命體征監測,維持患者氣道通暢和循環穩定,及時診斷和處理緊急情況;MAC必須個體化用藥,高齡、體弱者酌情減量。

總之,MAC能明顯減輕眼科手術患者圍術期焦慮程度,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和術后的恢復。

[1]于穎群,李德馨.監測的麻醉處理進展[J].國外醫學麻醉與復蘇分冊,1999,20(2):134.

[2]張學敏,石 鑫.眼科局麻手術患者心理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07,10(5):661-662.

[3]周其富,俞渭生,樓靜芝,等.咪噠唑侖復合瑞芬太尼MAC在60例組織活檢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06,35(23):2158-2160.

[4]呂紅梅,謝永銀,杜 慧,等.術前心理干預在門診局麻手術病人中的應用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8,29(16):2033-2034.

猜你喜歡
局麻眼科圍術
眼科診所、眼科門診、視光中心的區別
第二十二屆亞非眼科大會(AACO 2022)
第二十二屆亞非眼科大會(AACO 2022)
圍術期舒適干預應用于口腔頜外科的效果
內鏡下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的圍術期處理
圍術期血液管理新進展
護理路徑在局麻下PCLN健康宣教中的應用研究
腹股溝斜疝在局麻下行無張力修補術后療效觀察
β受體阻滯劑在圍術期高血壓中的應用
新生兒唇裂局麻下行手術治療的可行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