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規則下我國青少年男子散打運動員技術運用現狀與對策

2012-09-20 02:55鐵斐祎郭玉成毛愛華
中國體育科技 2012年4期
關鍵詞:腿法拳法次數

鐵斐祎,郭玉成,毛愛華

新規則下我國青少年男子散打運動員技術運用現狀與對策

鐵斐祎1,郭玉成1,毛愛華2

采用數理統計、文獻資料調研、對比分析等方法對2007年和2011年我國第6屆和第7屆全國城市運動會預決賽男子散打比賽進行技術統計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和把握我國青少年散打后備人才的技術發展現狀以及新規則實施下我國散打運動員技術運用特點。結果表明:2011年新規則下,散打技術進攻和得分手段發生重大變化,拳腿技術成為男子散打運動員主要進攻和得分手段,摔法得分能力明顯弱化;散打運動員整體技術運用手段比較單一,特色技術逐漸消失,不利于散打項目的技術特色形成;拳法主要以貫拳為最主要進攻和得分技術手段,腿法技術運用成功率明顯提高,反映了新規則更有利于武術散打腿法技術的發揮和運用;新規則下裁判員喊停次數大幅度減少,比賽觀賞性得以提高。建議:新規則下,散打運動員技術應全面均衡地發展,積極引導和鼓勵運動員提高散打技術質量,培養散打核心技術,形成散打技術特色,彰顯散打獨特魅力。

新規則;散打;技術;現狀;對策;青少年

武術散打后備人才是我國武術散打項目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力量,因此,重視對散打后備人才的培養關系到武術散打項目未來發展。2011年,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根據散打項目發展需求,在散打競賽舊規則的基礎上,制定出版散打競賽新規則。規則內容修改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首先,新規則對“消極進攻”進行嚴格界定,消極進攻時間由8s減少為5s,加快比賽節奏,提高比賽觀賞性;其次,取消了先后倒地得1分的規定,增加比賽高強度對抗程度;最后,規定運動員得分相同時,邊裁不得舉平牌,鼓勵運動員積極主動進攻。

作者單位:1.上海體育學院 武術學院,上海200438;2.河南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河南 新鄉453000
1.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2.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0,China.

規則對技術的發展具有導向作用,那么,2011年新規則的實施對我國青少年散打運動員技術運用究竟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新規則下我國青少年散打運動員技術會呈現出什么樣的特點?本研究對新、舊規則下我國青少年男子散打運動員技術運用進行對比分析,旨在揭示我國青少年男子散打運動員技術發展的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而為競賽規則的更加完善和運動員技術訓練提供參考和理論依據。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第6屆和第7屆全國城市運動會(以下簡稱“六城會”、“七城會”)男子武術散打比賽52kg、56kg、60kg、65 kg、70kg級預賽的男子運動員各35場比賽以及2004年和2011年《武術散打競賽規則》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調研

大量查閱和檢索武術散打競賽規則和技術分析相關文獻資料,并比較分析了2004年與2011年補充規定關于《武術散打競賽規則》精神實質的異同,進行理論分析和思考,對其總結、歸納,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1.2.2 對比分析

將所獲得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分別對六城會和七城會男子散打比賽中各項技術運用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1.2.3 觀摩比賽

現場對七城會男子散打比賽進行錄像,通過多媒體播放軟件對六城會和七城會男子散打比賽進行反復觀察分析,并進行技術統計。

1.2.4 數理統計

采用各種統計學方法進行統計,并將原始數據進行歸納、整理,建立數據庫,運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所獲數據進行處理。

2 研究結果與討論

2.1 新、舊規則下我國青少年男子散打運動員技術運用結構分析

2.1.1 新、舊規則下男子散打運動員技術使用次數的總體特點對比分析

武術散打技術內容是由踢、打、摔三種技術組成的,各技術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制約,形成為一個完整的技術體系[4]。表1所示,新規則下,拳法和腿法的運用率和每局平局使用次數均明顯增加。拳法運用率由40%增加至45%,每局平局使用次數增加7次;腿法運用率由39%增加至47%,每局平局使用次數增加8次。摔法運用頻率則出現大幅度下降的現象,運用率由14%減少至6%,平均每局使用次數由10次減少至3次;下臺技術的運用次數略有所減少,變化不明顯。數據結果反映了2011年散打競賽新規則下,散打運動員技術運用結構發生顯著變化,摔法技術的運用次數和運用率明顯下降,拳法和腿法成為散打運動員運用的主要技術手段。說明,新規則下技術運用結構更傾斜于拳法和腿法的組合技術,拳腿技術在新規則下能夠得到更充分的運用和發揮。同時,表明新規則的實施對散打運動員摔法技術的運用起到明顯抑制作用。

表1 男子散打運動員技術運用總體情況統計結果一覽表(n=35場)Table 1 Statistics on Skill Application of Man’s Sanda Athletes

析其原因,首先,新規則規定運動員先后倒地不得分以及邊裁不得舉平牌,比賽中運動員進攻、強攻占優勢者獲勝。鼓勵運動員運用積極主動進攻,提高運動員進攻意識。拳法速度快、靈活性強、運用自如等特點,比賽中可以有效地誘引、干擾、進攻和搶點;腿法攻擊范圍廣,隱蔽性強,擊打效果明顯等特點。因此,在武術散打比賽中運動員能夠快速有效地運用拳腿技術組織進攻和反擊,取得賽場主動權和優勢地位。其次,摔法技術運用次數減少與新規則取消了運動員先后倒地得1分和對“消極摟抱”嚴格界定的相關規定有密切關系。新規則對運動員使用快摔技術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運動員運用摔法的成功率下降,其運用次數也就自然減少。再次,武術散打比賽中頻繁使用摔法對運動員體力是一個較大的考驗,為取得較好比賽效果,運動員往往會選擇較方便靈活的拳腿技術進行攻擊和反擊。

2.1.2 新、舊規則下男子散打運動員拳法運用狀況對比分析

從表2中關于拳法運用率和平均每局運用次數統計結果可以看出,沖拳運用狀況沒有發生明顯變化。相對沖拳,貫拳的變化更加明顯,運用率由12.0%增加至20.7%,每局平均使用次數增加了6次。研究發現,武術散打比賽中沖拳經常配合貫拳或其他腿法的進攻和虛晃,雖然具有較強的干擾能力,但從擊打效果角度來講,效果不明顯,裁判不易判分,而弧線型的貫拳在沖拳的配合下往往具有較好的擊打效果。這可能是新規則下運動員更多使用貫拳的原因之一。

表2相關數據證明,新、舊規則實施前后沖拳和貫拳依舊是散打運動員運用的主要拳法。但是,新規則下貫拳運用次數明顯增多。一方面,說明散打運動員運用沖拳和貫拳的技術比較成熟;另一方面,反映新規則下運動員傾向于追求擊打效果明顯的拳法技術。

另外,從各類拳法使用次數的比重來看,新規則實施后各拳法使用次數所占比重結構為:55.2∶43∶1.4∶ 0.4,較舊規則下各拳法比重結構更為合理,沖拳和貫拳使用比重比較均衡,說明2011年新規則下運動員的拳法技術能得到更好的發揮和運用。

表2 男子散打運動員各類技術使用情況統計一覽表(n=35場)Table 2 Statistics on All Kinds of Skill Application of Man’s Sanda Athletes

2.1.3 新、舊規則下男子散打運動員腿法運用狀況對比分析

武術諺語講到“手是兩扇門,全憑腳迎人?!背浞终f明腿法在實戰中的重要作用。由表2可知,2011年和2004年規則下鞭腿是散打運動員腿法的主要進攻手段,但是2011年新規則下鞭腿運用率和每局運用次數顯著提高,運用率由34.7%增加至40.0%,每局平均使用次數增加6次。結合表3可以發現,新、舊規則下鞭腿運用結構并沒有發生變化,依次是:前低鞭腿、后低鞭腿、后中鞭腿、前中鞭腿和前中側踹。但新規則下各鞭腿運用率和每局運用次數明顯提高,而高鞭腿略與舊規則相比略有回落,變化不明顯。充分說明,新規則對運動員腿法技術的運用具有較強的導向作用,鞭腿作為腿法主要技術,取消先后倒地不得分,無疑間接地提高了運動員鞭腿技術的運用頻率,充分發揮鞭腿優勢。

表3 男子散打運動員腿法運用統計一覽表(n=35場)Table 3 Statistics on Kicking Application of Man’s Sanda Athletes

表3統計數據結果顯示,直線腿法和轉身腿法運用次數和頻率也較往年有所提高,側踹腿技術的運用率由3.0%增加到4.2%;正蹬的運用率和每局平局次數分別為2.4%和1.2次,較往年均略有所增加;轉身腿法的運用率和每局平局次數僅為0.2次和0.3%。但整體使用次數較少,不能作為運動員主要腿法技術,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和加強。

側踹腿是武術散打的特色技術,技術含量較高,但因動作幅度較大,隱蔽性差,較易防守等原因,在比賽中的運用率比較低。從本次技術統計數據來看,側踹退運用率略有提高,特別是高側踹的運用次數較往年顯著增加(表3)。說明新規則下散打運動員腿法技術發揮和利用得更加充分,進攻手段更加豐富。從各類腿法所占腿法運用比重來看,鞭腿運用的比重稍有下降,而側踹、正蹬和高難度腿法均有所增加,這充分體現新規則的實施將更有利于武術散打運動員腿法技術的多樣化發展。但作為特色技術的直線腿法,整體運用率較低,未能充分顯示武術散打項目的技術特色。

2.1.4 新、舊規則下男子散打運動員摔法技術運用狀況對比分析

摔法在實戰搏擊中運用得當,可以有效抑制其他技術的運用,近距離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拳法的威脅,遠距離時又可有效抑制腿法的運用,尤其是高位腿法的進攻。[6]接腿摔是武術散打摔法技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快摔技術。從表2可知,實施新規則后,接腿摔的每局平均使用次數和運用率分別為8次和5.8%,較以往比賽略有提高,而摟抱摔運用率則由9.3%下降至3.5%。分析原因:第一,新規則規定運動員先后倒地互不得分,使運動員腿法使用次數增加,客觀上為接腿摔技術的使用提供了條件;第二,新規則中對“消極摟抱”進行了嚴格規定,時間由8s縮短為5s,從而使運動員不敢輕易謹慎摟抱,同時對摔法運用時機和質量具有較高的要求,摟抱摔使用次數自然減少。

表4 男子散打運動員摔法運用統計一覽表(n=35場)Table4Statistics on Wrestling Application of Man’s Sanda Athletes

快摔技術是武術散打的特色技術,也是區別于世界其他對抗性運動項目的主要標志。比賽中可以有效地遏制對方拳腿技術的進攻,而且得分貢獻率比較高。因此,快摔技術在運動員訓練中常常被作為重點。從表4可知,新規則實施前后,快摔技術運用結構沒有發生變化,依次為:下潛抱雙腿摔、接腿下壓、近身勾踢、下潛抱單腿、接腿勾踢。但是,新規則下,各項快摔技術運用率和每局平均使用次數均呈明顯下降趨勢,下潛抱雙腿摔的技術運用率由3.3%下降至0.9%,每局平均使用次數由2次減少為0.5次;接腿下壓的技術運用率由2.7%下降至0.9%;下潛抱單腿摔的技術運用率由2.6%下降至0.7%;接腿勾踢的技術運用率由1.6%下降至0.8%。原因與新規則規定運動員先后倒地互不得分有緊密的聯系。這一現象說明新規則的實施對男子散打運動員快摔技術的運用具有抑制作用,武術散打快摔技術不能得到充分地發揮,不利于散打技術特色的形成。

2.2 新、舊規則下我國青少年男子散打運動員技術運用成功率及得分手段分析

2.2.1 新、舊規則下男子散打運動員技術運用成功率特征及得分手段變化分析

由表5可知,實施新規則后成功率最高的技術仍然是摔法,占到46.8%,與往年相比,成功率大幅度下降。原因是新規則取消了規定運動員先后倒地互不得分,這使摔法成功率明顯下降。摔法的成功率雖居第一位,但從運用次數所占的比重來看,僅占到了5.8%,較舊規則相比顯著減少。拳法和腿法的成功率均較往年明顯提高,占到了20.2%和33%。拳腿技術運用次數所占比重較舊規則相比也有大幅度增加,分別為46.2%和47.6%。由此可知,2011年新規則下,男子運動員得分手段發生重要變化,拳法和腿法成為最主要的得分手段。規則是技術發展的導向。一方面,新規則鼓勵運動員積極主動進攻,加快比賽節奏,提高比賽觀賞性;另一方面,新規則對摔法得分的判罰進行了修改,規定先后倒地不得分,從而使運動員摔法得分能力受到較大限制。規則的變化必然會引起相應的技戰術變化。為適應新規則,以取得最佳比賽效果,教練員和運動員必然會更具有針對性對運動員的技戰術安排和訓練,以達到最優效果。

下臺技術是我國散打項目的一項特色技術,是武術散打項目區別于世界其他搏擊術的重要特征之一。從本次技術統計情況來看,成功率較往年明顯提高,占到了25.7%,但運用次數所占比重略有下降,僅為1.7%。說明新、舊規則下下臺技術都不是運動員主要的得分手段,2011年新規則的實施對下臺技術的整體結構沒有明顯導向作用。

表5 男子散打運動員技術運用成功率總體特征對比分析統計一覽表(n=35場)Table 5 Statistics on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Comparison and Success Rate of Skill Application of Man’s Sanda Athletes

2.2.2 新、舊規則下男子散打運動員拳法技術成功率及得分手段對比分析

武術散打的拳法技術內容主要包括沖拳、貫拳、抄拳、鞭拳4種技術。拳法具有靈活多變,快速實用的特點,比賽中經常配合腿法和摔法使用。沖拳和貫拳作為散打拳法的基本技術,常常以組合動作的方式進攻對方,表現出節奏快,速度快、目標明確的特點。沖拳較多地配合靈活的步法進攻,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有效性。從表6中可以看出,新、舊規則下沖拳的成功率和占總次數比重沒有發生明顯變化;貫拳使用次數占總使用次數比重由12%增加至19%,成功率由13.1%增加至20.2%。由上可知,相對沖拳,新規則下貫拳是男子散打運動員拳法的主要得分手段。分析原因,貫拳是弧線拳法,擊打力量較大,在比賽中配合靈活的步法,往往具有明顯的擊打效果,從“看進攻、看防守、聽聲音、看位移”4個得分要素來看,貫拳更容易裁判員判分。

新、舊規則下,從抄拳和鞭拳的使用情況來看,沒有發生明顯變化。雖然成功率較高,但是其使用次數較少,不是主要的得分手段。說明,現階段我國青少年散打運動員的抄拳和鞭拳技術的發展不夠成熟,沒有受到教練員和運動員足夠重視。

綜上所述可知,新、舊規則下貫拳和沖拳依舊是運動員主要得分手段,但是2011年新規則下貫拳是男子散打運動員拳法的主要得分手段。同時反映出新、舊規則下男子散打運動員拳法技術發展不平衡,抄拳和鞭拳是男子散打運動員技術發展的薄弱環節,技術手段較為單一,亟待在以后訓練中進行加強和提高。

表6 男子散打拳法技術成功率統計一覽表(n=35場)Table 6 Statistics on Success Rate of Boxing Technique of Man’s Sanda Athletes

2.2.3 新、舊規則下男子散打運動員腿法技術成功率及得分手段變化分析

從表7腿法數據統計結果中看出,新規則與舊規則相比,腿法技術得分手段沒有發生變化,依次是:鞭腿、側踹和正蹬。但是新規則下各個腿法技術的成功率明顯提高,鞭腿成功率提高了6.7%,側踹提高了7.1%,正蹬提高了12.3%。說明,新規則下更有利于男子散打運動員腿法技術的發揮和運用。從七城會男子散打比賽錄像資料來看,比賽中運動員頻繁運用鞭腿技術進行進攻和反擊,進攻目標較為明確,具有較高的戰術素養,且高頻率使用低鞭腿和中鞭腿進行進攻和防守反擊,成功率較往年相比有較大提高。直線腿法是武術散打重要技術手段,具有速度快,預兆小,隱蔽性強的特點,通過靈活的步法移動比賽中不僅能夠有效阻擊對方兇猛地進攻,而且能夠破會對方進攻節奏。目前,從統計數據結果來看,直線腿法,例如側踹和正蹬技術,成功率雖有明顯提高,但是運用次數占總體使用次數的比重較低,現階段下還不能作為男子散打運動員的主要得分手段。2011年新規則下男子散打運動員騰空腿法和主動倒地腿法使用次數雖略有提高,但技術成功率明顯下降。

表7 男子散打運動員腿法技術成功率統計一覽表(n=35場)Table 7 Statistics on Success Rate of Kicking Technique of Man’s Sanda Athletes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新規則下男子散打運動員腿法主要得分手段沒有發生明顯變化,分別是后低鞭腿、前低鞭腿、后中鞭腿、前中鞭腿、側踹和正蹬。從統計情況來看,新、舊規則下散打運動員腿法得分手段較為單一,多以鞭腿為主,側踹腿、騰空腿法、前掃腿、后掃腿等技術發展較為滯后。2011年新規則下男子散打運動員腿法技術得到充分地發揮和運用。

2.2.4 新、舊規則下男子散打運動員摔法成功率分析

快摔技術是武術散打的特色技術??焖碓从谥袊鴤鹘y摔跤,以無“把式”摔為顯著特點,在比賽中要求運用靈活,體現速度“快”的優勢。在散打比賽中,由于得分效果明顯,優勢明顯,因此摔法技術對運動員比賽的勝負起著關鍵作用。2011年實施新規則后,散打運動員的摔法技術運用發生了微妙變化。摟抱摔的使用次數和占總使用次數比重減少,接腿摔使用次數增加,但占總使用次數的比重明顯下降,兩者的成功率都出現了大幅度下降。摟抱摔由83.4%減少至46.0%,接腿摔由69.8%減少至49.4%(表8)。析其原因,首先,新規則規定運動員先后倒地互不得分,對消極摟抱的進行嚴格界定和實施,消極進攻的時間縮短為5s,從而使接腿摔和貼身摔技術的成功率顯著降低;其次,規則對技術導向具有滯后性,新規則下對運動員摔法的運用質量要求更高,運動員在新規則實施的短時間內還不能完全適應,可能導致比賽中摔法技術成功率和運用率下降。表明,2011年新規則對男子散打運動員快摔技術的使用起到明顯的導向作用,促使運動員散打快摔技術質量更高,更加精煉。

表8 男子散打運動員摔法技術成功率統計一覽表(n=35場)Table 8 Statistics on Success Rate of Wrestling Technique of Man’s Sanda Athletes

2.3 新、舊規則下散打比賽中裁判員“喊?!贝螖登闆r對比分析

武術散打是一項高強度的對抗項目,比賽應體現節奏緊湊,技術手段多樣靈活,技戰術明確且富有變化,提高比賽觀賞性。從本次比賽關于裁判員喊停次數及所占百分比的統計結果來看(表9),新、舊規則下,裁判員喊??偞螖禍p少了307次,局平均數減少6次。其中,因運動員消極摟抱喊停的次數大幅度減少,所占百分比由61%減少到40%,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比賽的連貫性和觀賞性,進而使得散打比賽節奏更加緊湊,氣氛更加緊張,對抗性更加激烈。反映了2011年新規則提倡鼓勵運動員積極運用拳腿組合技術主動進攻,反對雙方運動員消極摟抱,提高快摔技術運用質量。

表9 新、舊規則下裁判員喊停次數及所占百分比統計一覽表(n=35場)Table 9 Statistics on Number and Percentage Halted byReferee under New and Old Rule

究其原因,首先,新規則中規定運動員先后倒地不得分,明確闡述關于“消極摟抱”的規定,把消極進攻的時間由8s縮短至5s,縮短了雙方對峙的時間,減少了運動員摟抱和抱纏的頻率,使比賽節奏更加連貫緊湊。其次,新規則規定邊裁不得舉平牌,當運動員得分相同時,在強攻次數和有效性方面優勢者為勝方。這一規定在較大程度上提高了運動員主動進攻、強攻的頻率,使比賽中抱纏和摟抱的次數減少。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現階段,拳腿技術不僅是運動員主要進攻手段,更是主要的得分手段,摔法在比賽中的使用次數顯著減少,得分能力明顯弱化。

2.拳腿技術手段較為單一,沖拳和貫拳是運動員拳法主要進攻和得分技術手段。鞭腿是腿法技術中最主要的得分手段和進攻手段,主要以后鞭腿,后中鞭腿和前中鞭腿為主。

3.新規則對運動員的消極摟抱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新規則下比賽中運動員抱纏的次數明顯減少,“抱纏扯打”的現象得以改善,裁判員喊停次數較往年也有大幅度減少,場上比賽節奏更加緊湊,對抗性更加激烈,較具有觀賞性。

4.新規則的實施在為我國武術散打運動注入了新的活力的同時,也對散打運動員的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規則追求快節奏、高強度的比賽氣氛,鼓勵高頻率運用拳腿技術組合,摔法須體現傳統武術“快摔”特點。因此,新規則下要求散打運動員拳腿摔技術全面發展,提高散打技術運用質量。

5.新規則下,摔法得分能力明顯弱化,拳法和腿法成為最主要的得分手段。雖然徹底改變了以往“唯摔獲勝”的局面,使比賽更加激烈,更具有觀賞性,但是完全呈現出“拳法加腿法”比賽模式,武術散打特色技術將會逐漸消失,散打運動項目的技術特色和核心價值將會得不到充分的體現。失去特色的武術散打也將永遠走不出批判和質疑的泥潭,對武術散打全面發展和進軍奧運會產生不利影響。

3.2 建議

1.提高拳法技術運用的有效性和成功率,突出重點,形成特色。重視抄拳和鞭拳等難度拳法的訓練和探索,逐漸培養運動員的特色拳法,提高拳法擊打效果,豐富拳法的進攻手段和有效得分手段。

2.形成和突出散打腿法的特色技術和核心技術。加強和鼓勵高鞭腿、轉身腿法、直線腿法的訓練,使運動員在比賽中腿法進攻技術多樣化、技巧化,熟練運用腿法組合、拳腿組合。

3.建議新規則下散打運動員在日常訓練中應更加注重快摔技術干脆利落的技術特點,并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提高得分效果,使其在比賽中真正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

4.針對新規則下運動員技術運用結構偏重拳腿技術,摔法技術得分能力下降的問題,建議新規則的實施中應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引導和鼓勵運動員技術全面發展,提高技術運用質量,體現散打項目的技術特色。

5.建議新規則應進一步完善,得分標準的制定應該服務于武術散打技術的全面發展和技術特色形成。

[1]梁亞東.第3屆世界杯武術散打錦標賽女子運動員技術統計與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7,41(3):90-92.

[2]梁亞東,趙斌.中外優秀女子散打運動員腿法技術運用的整體特征與比較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33(3):76-79.

[3]羅利,張學政.試論散打競賽規則對比賽中技術應用的影響[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3,22(2):126-127.

[4]毛愛華,梁亞東.中外大級別男子散打運動員技術運用總體特征與比較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7,43(4):137-139.

[5]馬學智.規則的改動對散打運動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0,23(3):413-415.

[6]倪紅鶯,李俊峰.我國男子競技散打技術運用現狀研究[J].體育科學研究,2007,11(3):46.

[7]倪紅鶯,朱瑞琪,李俊峰,等.武術散打新、舊規則下技術運用狀況的對比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8(11):1567-1568.

[8]于翠蘭.十運會武術散打半決賽技術統計與分析[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5,21(12):103-104.

[9]張智錄,權黎明.競技武術散打運動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3,39(7):59-61.

[10]鄭旭旭,林建華.從競技規則的共同特征論散打規則的演變[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1,25(4):67-69.

Study on Skil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Junior Sanda Athletes under New Rule

TIE Fei-yi1,GUO Yu-cheng1,MAO Ai-hua2

This paper,adopting the method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literature review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makes technical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man’s Sanda Athletes in preliminary and final match in 2007and 2011National Games.The main purpose is to fully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technical development of our junior Sanda athlete reservation and skill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ur Sanda athletes under new rule.The result shows that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rules,Sanda technology attack and score means produce significant change,and boxing techniques and kicking technology become main attack and score means of Sanda athletes,the scoring ability of wrestling technique obviously decreased.Sanda athlete the overall technology is single,the characteristic technology gradually disappear.The main techniques to swings for the most main attack and score technology,the kicking obvious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using technique.So,it reflects that the new rules can benefit to the application of Sanda kicking technique.It suggests that in the new rule,Sanda athlete technology should comprehensive balanced development,actively guide and encourage athlete to improve quality of Sanda techniques,train Sanda Core Technology,form Sanda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light the Sanda unique charm.

new rules;Sanda;technology;present situation;measurement;teenagers

G852

A

1002-9826(2012)04-0078-06

2011-11-30;

2012-06-06

上海市重點學科建設項目資助(S30803)。

鐵斐祎(1987-),男,河南洛陽人,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為武術文化與傳播,E-mail:tiefeiyi@126.com;郭玉成(1974-),男,山西新絳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武術與中國傳統文化,E-mail:wushuxue@126.com;毛愛華(1975-),男,湖南仙桃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民族傳統體育學,E-mail:maoaihua1975@126.com。

猜你喜歡
腿法拳法次數
論散打訓練中腿法的正確應用
2020年,我國汽車召回次數同比減少10.8%,召回數量同比增長3.9%
2016年昆侖決比賽拳法技術運用分析
最后才吃梨
俄羅斯是全球閱兵次數最多的國家嗎?
基于解剖學基本面的跆拳道腿法分類
跆拳道腿法與散打腿法的差異研究
狗拳非遺難尋傳
猜拳
太極拳:自然性質的反映和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