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漸進放松配合音樂心率訓練對運動性疲勞消除的研究

2012-09-20 02:55王法濤李時慧
中國體育科技 2012年4期
關鍵詞:音樂療法大腿小腿

王法濤,李時慧

音樂漸進放松配合音樂心率訓練對運動性疲勞消除的研究

王法濤1,李時慧2

目的:研究音樂漸進放松配合音樂心率訓練對運動性疲勞消除的影響,并探討其與傳統恢復方法的比較優勢。方法:15~22周歲的男運動員共36名,進行為期7天的同等負荷量度的實驗訓練,中間休整1天,前3天每天早上測量晨脈,運動前測量RPE值、大腿圍、小腿圍。訓練中記錄RPE值,運動后即刻測量心率、大腿圍、小腿圍。測量結束后采用5min傳統的整理運動恢復練習,之后再次測量心率、大腿圍、小腿圍。后3天每天運動前測量RPE值、大腿圍、小腿圍。訓練中記錄RPE值,運動后即刻測量心率、大腿圍、小腿圍。測量結束后采用5min的音樂漸進放松配合音樂心率訓練恢復,之后再次測量心率、大腿圍、小腿圍和RPE值。結果:與運動后即刻相比,音樂漸進放松配合音樂心率訓練干預后RPE值下降的幅度在23.77%~25.41%;大、小腿圍減少的幅度分別在1.07%~1.16%和0.47%~0.64%;與傳統恢復相比,音樂療法后RPE值比傳統恢復法有所下降,下降幅度為1.15%~1.76%;大、小腿圍減少幅度分別在0.07%~0.18%和0.16%~0.22%。結論:音樂漸進放松配合音樂心率訓練對運動疲勞的恢復有積極作用;與傳統恢復法相比,音樂療法更有利于促進心血管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和心理狀態的恢復,且經濟實用、易于推廣。

音樂漸進放松;音樂心率訓練;運動疲勞;恢復

運動性疲勞是體育科學和運動醫學領域一項十分重要的研究課題,運動性疲勞是運動訓練發生的必然結果,如果運動疲勞得不到及時消除,就會引起運動疲勞的堆積,久而久之就會造成運動損傷,影響運動成績,這已成為廣大教練員和運動員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對這一領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80年的Mosso。近一個半世紀以來,中、外眾多專家學者對運動性疲勞進行了研究,隨著科技的發展,對運動性疲勞的認識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然而,到目前為止,運動性疲勞卻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教練員、運動員、運動心理學家們都迫切希望能找到一種新的對抗疲勞的方式,以便能更充分發揮運動員自身的潛力,獲得更好的成績。

隨著音樂療法在全世界的推廣和發展,一些教練員和運動心理學家開始嘗試用聆聽音樂的方式來探索音樂對運動性疲勞恢復的效果,取得了令人比較滿意的成果。音樂治療有很多種方法技術,主要分為聆聽法 、主動法 、即興法 以及其他方法 。音樂配合放松練習作為運動疲勞恢復的有效方法之一,已有大量研究得以證實,但如何應用音樂來影響疲勞恢復及音樂對運動疲勞恢復影響的微觀機制和操作方法仍存在許多尚未闡明的細節,仍需要大量的研究對其理論體系進一步豐富。

在以往的研究中,相當多的實驗研究采用單純的聆聽音樂方式,是否有其他的方式也可以取得比較好的恢復效果。本研究在運動后即刻疲勞恢復過程中,進行音樂漸進放松配合音樂心率訓練技術,研究其對運動疲勞恢復的干預作用,并探討其與傳統恢復訓練法的比較優勢,探索適合運動性疲勞恢復的音樂治療技術。并為運動疲勞恢復的相關基礎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據。

1 材料和方法

1.1 實驗對象與分組

36名15~22周歲男運動員,項目涉及十項全能、中長跑、籃球。在大周期訓練計劃中的準備階段,按照固定負荷強度和實驗方法適應性訓練1周后,再按時間先后分別進行2組實驗,第1組為采用傳統恢復法(常規慢跑、拉伸牽引放松)的對照實驗組(C組),第2組為采用音樂療法干預的實驗組(M組)。前3天進行第1組的實驗,休息1天后,后3天進行第2組的實驗。

1.2 音樂干預方案

在定量負荷運動后采用音樂漸進放松配合音樂心率訓練,研究其對運動疲勞恢復的影響。

1.2.1 音樂訓練方法概念界定

音樂漸進放松技術是在特別制作的音樂背景下,通過人體頸部、肩部等16組肌肉群緊張和放松地交替進行,使被訓練者由感知對比而更深刻地體驗肌肉放松的感覺,當身體的主要肌肉群進入放松狀態后,身體的緊張狀態會得到有效的緩解。這種音樂選取模擬自然界的聲音,由鳥鳴及空谷回聲混編而成,配以舒緩寧靜的旋律,形成高臨場感的大自然音樂。其特點突出表現為:輕柔、悅耳、空靈。音樂漸進放松技術是心理學的漸進放松技術與音樂治療的有效結合,這種放松技術能引起運動員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反應。其目的就是幫助運動員有意識的提高自身的心理控制能力,促進運動性疲勞的恢復。

音樂心率訓練是在特別制作的音樂背景下,通過特定的暗示語來降低或消除身心的緊張狀態,促使心率恢復到正常水平。在練習的過程中,要進行積極的想象,并體會相應的感覺。這種音樂編曲時利用不同和聲的節奏和漸變的音量,分別模擬運動員安靜狀態下的心率節奏以及呼吸頻率(如已由數字商業時代公開出版發行的,由張鴻懿制作的《耳界》就符合此種特點)。同時配以男中音沉穩舒緩的放松提示語,引導運動員按照“四肢——軀干”位置肌群的順序放松恢復。

如:“現在請你深深的吸進一口氣,保持一會,保持一會……好,請慢慢地把氣呼出來,慢慢地把氣呼出來?,F在我們再做一次,請你深深的吸進一口氣,保持一會,保持一會……,好,請慢慢地把氣呼出來,慢慢的把氣呼出來”等。

1.2.2 音樂恢復干預方案

為了幫助運動員盡快的將心率降低到運動前的水平,本實驗采取音樂漸進放松配合音樂心率訓練技術。具體操作是在實施音樂漸進放松技術的過程中讓運動員體會身體各部位肌肉收縮與放松的感覺,這種收縮與放松的感覺可以幫助運動員了解他們各部肌肉所在,傳遞放松信號的位置以及分辨緊張和放松之間的不同。在音樂漸進放松后,在運動員全身肌肉群極度放松的情況下進行配合音樂節奏的心率訓練(音樂心率訓練)來恢復機體的機能。

1.3 指標的測定

1.3.1 測試前的準備

1.發放調查問卷,和受試者進行交流,全面了解受試著的情況;

2.準備了各種放松音樂,同36名受試者商量后,最終選擇他們喜歡并接受的音樂進行實驗;

3.向受試者介紹測試過程,幫助他們熟悉測試方法;

4.確定2011年5月15日至2011年6月28日為實驗測試時間。

作者單位:1.北京聯合大學 應用文理學院,北京100191;2.中央音樂學院,北京100031
1.Beijing Union University,Beijing 100191,China;2.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Beijing 100031,China.

1.3.2 運動前的測試與取樣

運動前先以RPE量表測試疲勞程度,測試結果以RPE的值記錄。于橈動脈處測量心率,用卷尺測量大小腿圍。

1.3.3 運動后即刻測試與取樣

運動訓練結束后,立即記錄此時的心率及RPE值、大腿圍及小腿圍,測量方法同運動前測試。

1.3.4 傳統恢復和音樂療法后的測試與取樣

在傳統恢復組整理運動結束后,立即測定心率、RPE值,大腿圍和小腿圍,音樂療法組恢復結束后,立即測定心率、RPE值,大腿圍和小腿圍。

1.4 測試方法

在實驗測試正式實施前,先作基線測量工作。通過與教練和運動員的認真協商,使得每天的訓練強度、訓練時間和訓練恢復時間等保持基本一致。在訓練負荷和訓練時間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在訓練前測試運動員在安靜狀態下的疲勞程度、大小腿圍、心率等數據作為實驗的參考數據,并填寫運動員疲勞問卷。

第1次測試:測試當天早上測量晨脈,運動前測量RPE值、大腿圍、小腿圍。訓練中記錄RPE值,運動結束后測量心率、大腿圍、小腿圍。測量結束后采用傳統的放松練習(慢跑、整理運動)10min,之后再次測量心率、大腿圍、小腿圍。

第2次測試:第2天同第1次測試。

第3次測試:第3天同第1次和第2次測試。

3次測試后取平均值并記錄。

第4天休整,第5天開始第4次測試。

第4次測試:運動前測量RPE值、大腿圍、小腿圍。訓練中記錄RPE值,運動結束后測量心率、大腿圍、小腿圍。測量結束后采用音樂漸進放松配合音樂心率訓練10min。音樂的音量以受試者感覺舒適為度。音樂漸進放松配合音樂心率訓練結束后,再次測量心率、大腿圍、小腿圍和RPE值。

第5次測試:第6天同第4次測試。

第6次測試:第7天同第4次和第5次測試。

3次測試后取平均值并記錄,填寫簡式POMS心境狀態量表。

1.5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1.5統計軟件在計算機上對實驗所測數據進行統計,并對統計結果進行研究和分析。本實驗數據采用配對t檢驗(Paired-samples T test)。檢驗結果以平均數±標準差(±S)的形式表示,檢驗水平為0.05。

2 實驗結果

2.1 運動前與運動后即刻各項指標的配對t檢驗

經過雙側配對t檢驗,與運動前相比,心率、RPE值、小腿圍均顯著增加,P<0.001,大腿圍P<0.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表1)。

表1 運動前及運動后即刻各項指標一覽表Table 1 Indicators before Exercise and Immediately after Exercise (X±S)

2.2 運動后即刻與音樂療法和傳統恢復后各組的配對t檢驗

經過雙側配對t檢驗,傳統恢復后心率、PRE值、小腿圍與運動后即刻相比P<0.001,差異有顯著性統計學意義,大腿圍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使用音樂療法后心率、PRE值、小腿圍與運動后即刻相比P<0.001,差異具有顯著性統計學意義,大腿圍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表2)。

表2 運動后即刻與治療后指標一覽表Table 2 Indicators after Exercise Immediately and after Treatment (X±S)

2.3 保證實驗有效性的調查問卷結果

2.3.1 運動員疲勞問卷數據結果

運動員疲勞問卷包括成就感降低、情緒/體力耗竭和對運動的負評價3個維度。成就感降低的分值在7~13之間,情緒/體力耗竭和對運動的負評價的分值在5~25之間,分數越高,說明疲勞程度越高。成就感降低≥16,情緒/體力耗竭≥14,負評價≥13,提示為耗竭傾向,成就感≥19,情緒/體力耗竭≥18,負評價≥18,提示為輕度耗竭。

圖1 運動員疲勞問卷數據曲線圖Figure 1. Data of Athletes Fatigue Questionnaire

本實驗的36名受試運動員的成就感降低分值均 ≤9,情緒/體力的分值均≤10,對運動的負評價的分值均≤11,說明在運動訓練前的運動性疲勞狀態在正常范圍內,并未產生過度心理疲勞和過度運動疲勞。從圖1可以看出,36名運動員的心理狀態相近,并未出現運動心理疲勞現象,因此,保證了本實驗的有效性。

2.3.2 心境狀態量表TMD數據結果

心境狀態量表是一種心境狀態自評量表。包括緊張、抑郁、憤怒、精力、疲勞和慌亂6個分量表。心境狀態量表的剖面圖可以有效預測運動員的運動成績,TMD總分可以有效了解運動員的情緒狀態,情緒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運動成績,此外還可以及早發現運動員可能出現的問題。本研究將心境狀態的TMD總分作為監測運動訓練的依據之一,TMD總分≥135分提示為運動員輕度負性情緒,TMD總分≥145分為中度負性情緒。

圖2 心境狀態量表數據曲線圖Figure 2. Data of Mood State Scale

本實驗的36名受試運動員的TMD總分均≤126,可見運動員情緒狀態較為積極,心情較為平和,并未產生負性情緒,實驗期間的運動訓練并未造成運動員的情緒變化和過度疲勞。

3 分析與討論

3.1 各組心率分析

運動員心率與正常成人心率有所不同,我國正常成人的心率是每75次/min左右,運動員平時的心率明顯低于正常成人,心肌攝氧量較低,心臟處于良好的能量節省狀態,有良好的心力儲備,這種現象是由于長期訓練造成的心臟所產生的一種適應性變化,屬于正常的“心動過緩”現象。本研究的受試運動員在安靜狀態下最少的是每58次/min,最多的是每68次/min。

圖3 各時相心率示意圖Figure 3. Diagram of Heart Rate in Different Time

與運動前相比,運動后即刻,本研究受試者心率顯著增加,平均達到192.00±3.35次/min,但是運動員并無不適感,說明運動員心力儲備能力強,適應性強。

與運動后即刻相比,音樂療法后心率下降幅度在65.04%~69.53%,傳統恢復后心率下降幅度為62.13%~63.59%。

與傳統恢復相比,音樂療法后心率比傳統恢復法有明顯降低,下降幅度在2.91%~5.94%。

說明,音樂漸進放松配合音樂心率訓練的方法具有降低心率、促進心血管系統恢復的功能,音樂療法比傳統恢復法更有利于心臟功能的恢復。

3.2 各組大、小腿圍分析

運動后即刻,大小腿圍圍度增加,表明下肢肌肉充血,組織間液生成增多,血液回流不暢,大部分運動員都有口干、汗多、腿腳發軟等癥狀,這可能與大運動量所造成的脫水、體溫升高、電解質紊亂、能量供應不足有關,上述癥狀已經說明運動員的心血管、中樞神經系統和心理狀態方面已經出現了疲勞。

圖4 運動前、后各時相大腿圍度示意圖Figure 4. Diagram of Thigh Circumference in Different Time

圖5 運動前、后各時相小腿圍度示意圖Figure 5. Diagram of Calf Circumference in Different Time

與運動后即刻相比,音樂療法后大、小腿圍都分別減少,減少的幅度分別在1.07% ~1.16%和0.47%~0.64%,傳統恢復后分別減少的幅度在0.89%~1.09%和0.31%~0.42%,與傳統恢復相比,音樂療法后大、小腿圍都減少了,減少幅度分別在0.07%~0.18%和0.16%~0.22%。說明音樂漸進放松配合音樂心率訓練的方法在大小腿圍的恢復方面比傳統恢復法更為有效。

3.3 各組RPE值分析

與運動前相比,運動后即刻RPE值顯著增加,從運動前的很輕松或輕松發展到稍費力或費力。RPE是介于生理和心理學之間的主觀體力感覺等級,是目前歐美國家研究較多,并應用于評價運動強度和進行醫學監督的指標,其表現形式是心理的,反應的卻是生理功能的變化。與運動后即刻相比,音樂療法后RPE值下降的幅度在23.77%~25.41%,傳統恢復后RPE值下降幅度在22.62%~23.65%。與傳統恢復相比,音樂療法后RPE值比傳統恢復法有所下降,下降幅度為1.15%~1.76%。RPE與心率、耗氧量、乳酸、激素水平有密切的關系,說明音樂漸進放松配合音樂心率訓練的方法對疲勞的恢復更為有效。

圖6 運動前、后各時相RPE值示意圖Figure 6. Diagram of the RPE Values in Different Time

3.4 音樂漸進放松配合音樂心率訓練技術對運動性疲勞恢復的影響

本研究采用音樂漸進放松配合音樂心率訓練技術。與運動后即刻相比,該音樂療法后心率下降幅度在65.04%~69.53%,說明該音樂療法能有效的幫助運動員降低心率、促進心血管系統的恢復。但是跟據本實驗統計,音樂療法后心率比傳統恢復法有明顯降低,下降幅度在2.91%~5.94%。說明傳統恢復法促進心臟的恢復效果不及音樂漸進放松配合音樂心率訓練的方法。

與運動后即刻相比,音樂療法后RPE值下降的幅度在23.77%~25.41%,音樂療法后大、小腿圍分別減少,減少的幅度分別在1.07%~1.16%和0.47%~0.64%,音樂療法后RPE值比傳統恢復法有所下降,下降幅度為1.15%~1.76%。音樂療法后大、小腿圍都減少了,與傳統恢復相比,減少幅度分別在0.07%~0.18%和0.16%~0.22%。

說明音樂漸進放松配合音樂心率訓練的方法能有效地促進運動員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的緊張程度,增強神經系統的調節機能,促進呼吸循環和新陳代謝,促進乳酸的消除和運動性疲勞的恢復。

說明傳統恢復法在促進血液循環、新陳代謝、緩解肌肉緊張程度、促進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促進乳酸消除和運動性疲勞恢復方面不及音樂漸進放松配合音樂心率訓練的方法。

音樂漸進放松配合音樂心率訓練方法的作用機理可能在于激發了神經系統對機體的快速恢復控制。音樂對機體的刺激屬于物理性的,機體對音樂的某些反應屬于自發的、無意識的反射。音樂聲波的頻率和聲強的變化刺激神經系統,引發機體心里、生理和行為的改變,從而使機體各項指標能更快地恢復到安靜水平。

4 結論與建議

1.傳統恢復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心血管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及心理狀態的恢復,減輕運動員主觀疲勞感覺。

2.與傳統恢復法相比,音樂漸進放松配合音樂心率訓練的方法更有利于促進心血管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和心理狀態的恢復,且經濟實用、易于推廣。

3.本實驗研究證實了音樂漸進放松配合音樂心率訓練能更有效地促進運動疲勞的恢復。若想將此音樂療法推廣為切實可行的運動疲勞恢復方法,須在本實驗的基礎上進行針對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項目運動員的深入研究。

[1]陳淑云.音樂電療對運動員肌肉酸痛僵硬恢復效果[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1991,10(2):106-107.

[2]陳曉光,許亮,李瑩.負氧離子加音樂調節在體育鍛煉中消除運動疲勞的研究[J].平原大學學報,2003,20(2):87-88.

[3]成守仁.中醫對運動性疲勞的認識及常用的恢復方法[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7(1):99-103.

[4]顧勇.淺談音樂在籃球訓練和比賽中的作用[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2004,(5):151-153.

[5]康軍,趙寧.音樂運動的影響[J].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報,1997,13(3):110-112.

[6]李靖.放松音樂對有氧運動性疲勞的恢復及對大鼠紋狀體及下丘腦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影響[D].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

[7]李靖,王旭東.音樂對運動訓練及運動性疲勞影響的研究述評[J].體育學刊,2006,13(5):57-60.

[8]劉倩.音樂調節法對 WCBA籃球運動員疲勞恢復的影響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9]孫萍.物理按摩療法在抗運動性疲勞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雜志,2005,3(8):40-41.

[10]張愛軍,牛潔.心率監控在科學訓練中的應用及其影響因素[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1):17-19.

[11]祝蓓里.POMS量表及簡式中國常模簡介[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5,10(10):35-37.

[12]張力為,毛志雄.體育科學常用心理量表評定手冊[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13]張鴻懿.音樂治療學基礎[M].北京:中國電子音像出版社,2000.

[14]ADRIAN C NORTH,DAVID J HARGREAVES.Musical preferences during and after relaxation and exercises[J].Am J Psychol,2000,113(1):43-57.

[15]COPELAND B L,FRANKS B D.Effects of types and intensities of background music on treadmill endurance[J].J Sports Med Phys Fitness,1991,31(1):100-103.

[16]DORNEY L,GOH E KM,LEE C.The impact of music and imagery on physical performance and arousal:Studies of coordination and endurance[J].J Sport Behav,1992,15:21-33.

[17]GUIDO GEISLER,LARRY M.Leith different types of asynchronous music and effects on performance of basketball foul shot[J].Perc Mot Skills,2001,93:734.

[18]JEFFREY A POTTEIGER,JAN M SCHROEDER,KRISTIN L GOFF.Influence of music on ratings of perceived exertion during 20minutes of monderate intensity exercise[J].Perc Mot Skills,2000,9:48-54.

[19]LEE CRUST.Carry-over effects of music in an isometric muscular endurance task[J].Perc Mot Skills,2004,8:85-91.

[20]SZMEDRA L,BACHARACH D W.Effect of music on perceived exertion,plasma lactate,norepinephrine and cardiovascular hemodynamics during treadmill running[J].Int J Sports Med,1998,19:32-37.

Research on Music Gradually Relaxation with Music Training to Heart Rate on the Recovery of Exercise Fatigue

WANG Fa-tao1,LI Shi-hui2

Objective:Study of the effect of music gradual relaxation with music training to heart rate on recovery of exercise fatigue,and discuss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with traditional recovery method.Method:there were 36male athletes between 15~22years old,for seven days to load the training in the same measure,rest of 1day,first 3days measuring pulse every morning,before motion measuring RPE value,thigh circumference,crus surrounds.Training records RPE value,immediately after exercise measuring heart rate,thigh circumference,crus surrounds.Take 5minutes traditional sports recovery practice,and then,measure heart rate,thigh circumference and crus surrounds again.The second three days before the exercise every day measuring RPE value,thigh circumference,crus surrounds.Training records RPE value,immediately after exercise measuring heart rate,thigh circumference,crus surrounds.Take 5 minutes recovery of music gradual relaxation with music heart rate training,measure heart rate,thigh circumference measurement,crus surrounds and RPE value.Results:compared with immediate after motion,after music intervention ,the magnitude of the drop in value RPE is 23.77%~25.41%;Big,crus surrounds respectively in 1.07% ~1.16%and 0.47% ~0.64%.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recovery,music therapy make RPE value declined,a decline of 1.15% ~1.76%;big,crus surrounds the decrease rate respectively in 0.07% ~0.18%and 0.16% ~ 0.22%.Conclusion:music gradual relaxation with music heart rate training on recovery of sports fatigue have positive roles;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recovery act,music therapy is more advantageous to the promotion cardiovascular system,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series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recovery,and economic and practical,easy to do.

music gradual relaxation;music training to heart rate;exercise fatigue;recovery

G804.8

A

1002-9826(2012)04-0108-05

2011-12-26;

2012-06-05

王法濤(1979-),男,山東濰坊人,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青少年體育教育與訓練,Tel:(010)62004620,E-mail:wft@bjzrxtz.com;李時慧(1981-),女,山東日照人,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音樂治療與音樂教育。

猜你喜歡
音樂療法大腿小腿
艾灸、穴位貼敷聯合五行音樂療法防治混合痔術后尿潴留的臨床觀察
音樂療法在小學心理課堂中的應用
被動式音樂療法改善腦卒中后睡眠障礙的研究進展
音樂療法或有助于治療癡呆
趣圖
小腿抽筋不簡單
我的朋友
吃肉長肉
父與子
男人的大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