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2012-11-15 05:53童世漢
教育研究學刊雜志 2012年8期
關鍵詞:創新能力物理實驗

童世漢

創新教育是根據有關創造性發展的原理,運用科學,藝術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造就創造型人才的一種新型方法。根據多年來在教學實踐中積累的經驗,我認為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具備以下特征:

1敢于提問,大膽質疑

質疑是培養創新思維的關鍵因素,是獲得創見的第一步。所謂質疑,就是學習者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敢于獨立思考,設疑問難。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敢于提出問題,善于質疑是創新意識的標志,是創新思維的起點,是創造過程的萌芽。初中學生由于知識基礎、知識視野和學習心理和教師的教學方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都有對課本、教師絕對服從和信任的心理,形成了對學習的"歷來順受",對課本(內容)和教師(方法)之外的東西不去想、不敢想、和不善想,最終使學生發展成為盛裝知識的"容器"、傳承方法的"機器"。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照搬硬套,表現為對基礎知識和熟知題目較容易,對新問題無從下手,對已有知識不能遷移,舉一反三。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學中的實驗現象和生活中的物理現象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對某一現象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內容,時時抓住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對現象和已有結論進行"如果不是這樣,會是怎樣的情況呢?","有沒有其他可能呢?"等思考。這就是質疑,同時也是探索一個領域的叩門石。它使學生腦中有疑,逐步養成敢于提問,敢于質疑的學習品質,帶著疑問學習,提高了極強的學習興趣和培養了發散思維能力。

2善于誘導,巧妙激勵

學生的潛能能否被激發出來,關鍵在課堂上教師的引導和激勵技巧。我通過實踐,下面三種激勵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效果較好。

2.1俯視激勵法。讓學生與同學中水平偏低的發言或想法、方案相比,教材中的某些方案、研究措施、方法相比,自己的水平更高,方案更好,想法更新。由此使得這類學生產生成功感,從而受到激勵。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抽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答疑。

2.2平視激勵法。由于積極思考,不少學生會驚奇地發現,自己的與書中的某些結論、方案相差無幾,教師及時評價和鼓勵。由此使得學生產生等同感,從而受到激勵。

2.3仰視激勵法。書中的某些結論、方案、方法新奇巧妙,出類拔萃,學生中成績較好的,與之相比,也略遜一籌。由此使得這類學生和全體同學產生敬慕感,從而受到激勵。

3設立障礙,發展思維

人們進行創新思維會遇到主、客觀各種障礙,就其主觀心理障礙而言,動力性障礙表現為不敢想,認知性障礙表現為不善想。在教學中,適時巧妙設置障礙,使學生在不斷克服障礙的過程中培養創新能力。

例如,在復習"測量小燈泡的功率"的實驗中,可以設置以下障礙:

3.1有意將元件、線路接錯,讓學生辨別錯誤所在,分析錯誤原因,指出糾正辦法。

3.2連接完電路后,試觸一下開關,發現電壓表指針指向沒有刻度的那邊偏轉,請說明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和糾正辦法。

3.3閉合開關后,發現小燈泡不亮,但是電壓表指針有明顯偏轉,怎么回事?

3.4閉合開關,發現小燈泡發光較暗,可是無論如何調節滑動變阻器,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都未發生改變,問題出現在哪里呢?

這些問題不僅能夠使學生從不同視角、不同方位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品質。

4求異創新,提高素質

求異創新就是不墨守成規,對同一問題能從多方位、多角度去分析思考,從新的角度探討新的解決途徑。具體在教學中,就是以原有問題為發散源,進行開拓變形,發散出多個有價值的問題,從而獲得一題多解一題多得之功效。

例如,在復習測固體物質的密度實驗中,可提供如下問題:

1、教材中測金屬塊的的質量是天平,如果沒有天平而用彈簧測力計和細線,怎樣間接測出金屬塊的質量?

2、如果沒有量筒,用燒杯、細線、水、彈簧測力計,怎樣測出金屬塊的體積?

3、如果只給彈簧測力計、水、細線、燒杯和不規則物體,如何測出其密度?

4、為減小實驗誤差,除課本介紹的方法外,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剩余法)

初中物理中像這類培養學生一題多解的內容很多,如電學中計算W=UIt=pt=U2t/R=I2Rt=Q(純電阻電路)、P=W/t= U2/R=I2R= Q/t(純電阻電路)的公式及變形就為分析、解決計算電能、電功率、電熱、電壓、電阻、電流提供了多種途徑。像這樣靈活多變的實驗題、計算題,既使學生感到充實生動,又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應變性的培養。

5留予空間,提高興趣

空間是指在教學中給學生發揮展示才能的時間、機會。在實際的教學中,一些教師的干預、指導往往過多,對學生管得太死,不敢太放權,怕耽擱時間,怕難以控制。很多教師在課前準備了很多組材料,都有用武之地,教師就給學生分配探究任務,讓學生按部就班地去探究。這樣的教學,教師成了主體,禁錮了學生的思想,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學生沒了自己的探究空間,成了實驗操作的機器。因此,教師時時刻刻都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從問題開始到得出結論的整過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思想,在自己的空間里去探究、合作、體驗和創造。如:在"探究磁極"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盡可能地提出自己的猜想,并為這些假設提供多樣的材料(磁鐵、細線、指南針等),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自選材料進行試驗。這樣大膽放手,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學生的探究欲望更高,一旦實驗成功,就越增加成就感,興趣就越濃厚。

6注重實踐,提高能力

物理來源于生活,物理服務于社會。初中物理知識、物理現象都是貼近學生生活的,都能在學生熟知的生活、生產、自然現象中找到原型和應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檢驗知識應用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提高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人類的進步就是在不斷的實踐中不斷創新而得以進步的。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同樣離不開實踐,所以新教材在"動手電腦學物理欄目"中設置了大量的實踐性題目,其目的就是要教師和學生把學習物理與生活實實際、科技發展緊密聯系起來,在實踐中檢驗學習,開拓視野,在實踐中發現新知,提高創新能力。如在教學"電路"時,讓學生參觀學校、家庭電路;教學"發電機"時,帶領學生參觀電站;教學"杠桿"時,讓學生調查實踐生活、生產中的各種機械等。這樣的活動不僅能有效的擺脫教學的枯燥,有效地使學生從單純的學習知識轉變到寓學于用,學用結合的科學的學習道路上來,更能讓學生學到課堂之外的東西,更好的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

總之,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用自己的智慧,開啟學生創造潛能的大門,使學生的創造能力、學習能力和基本素質同步提高,智商、情商和創商和諧增長,從而實現教育的根本目標。

猜你喜歡
創新能力物理實驗
拓展探究實驗 培養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留言板
聲波實驗
關于植物的小實驗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輪復習檢測題
最酷的太空實驗
讓合作探究走進實驗課堂
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中學生物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