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個性

2012-11-15 05:53李海英
教育研究學刊雜志 2012年8期
關鍵詞:意志數學教師

李海英

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變化發展的過程,其中人的因素起決定性作用,它不是一種機械運動,不可能有一種統一的操作方法,因此教學方法、教學環節可以有各種派系、各種模式,勢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共同探索"。在時代的浪潮中,必須和時代同步,培養中學生良好的個性,擔負起全面教育學生的重任。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學從對未來人才素質培養著眼,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現代數學知識.還要使他們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解決問題。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實施素質教育時,教師要抓住契機,通過各種渠道,把握好數學知識教學與學生個性培養之間的聯系,發揮數學課堂教學的功能,從而形成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提高學生的素質。人的個性是通過后天的環境和教育的影響逐漸形成的,12-16歲是人的個性初步發展形成的時期。這時期,學生以學校生活為主,老師正確巧妙的引導對學生的良好的個性品質培養很重要。下面就談談我們的做法。

1因人施教,發展個性

教學本身就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個性差異,也是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可從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出發:幫助他們建立興趣小組,利用數學園地開辟"請你攻擂"、"一題多解"等欄目,推薦不同解法,展現獨特見解。定期組織講座、競賽等活動;既要根據學生個性差異的相似性進行分組活動,又要留有個人自由支配的時間。這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構成了數學學習的整體,保障了學生的潛能、特長有施展的空間。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個性,數學教學也要注人時代活水,創造條件,讓學生走出校門,開展與數學相關的研究性學習,既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又把數學與我們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學以致用,體現自我價值和成就感。

2及時表揚,培養自信心

老師都喜歡聰明的學生,但在任何班級中都有幾個"怕學數學、學不好數學"的孩子,教師要善于及時幫助他們消除失望的心理,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對他們適當降低要求,加強個別輔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采用正面激勵,及時表揚的方法。當學生在自己的作業本上看到紅紅的"優",或得到簡短的批注"真聰明"、"方法好"、"計算巧妙"等,學生品嘗到自己的學習成果,體會到成功的歡樂時,喜悅的心情難于言表,學習數學的興趣也不斷增強。在課堂評價時,我更多的是強調學生自身的縱向比較,只要他做出努力嘗試,有些稍微出眾的一點點表現,就能獲得我的贊賞和表揚的機會,即使水平偏下的,仍然給以肯定。

另外,我在引導學生自我評價的時候,既要看到進步的一面,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做到揚長避短。學生對自己的數學學習進行正確的評價,能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從而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

3鼓勵探究、合作學習,培養自主、創新精神

自主創新與合作學習并不矛盾。創新需要合作,合作是為了更好的創新。學生不僅是教育的對象,更是學習的主人。他們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體,教師要著力于增強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以主人翁的姿態投入學習。在教學"合并同類項"的過程中,首先我設計了學生非常熟悉的一個生活場景:桌面上非常凌亂的課桌,問學生如何整理。學生很容易答出:將文具放人文具盒里,書整理成一摞,作業本放在一起,分別擺放整齊。我問學生,為什么這樣做,逐步引導學生意識到"歸類"的重要作用,即它不僅使生活有條理,更可以在數學運算中達到化簡的目的。其次,我又讓他們運用歸類的思想進行速算競賽:求代數式的值。有了第一步中總結出的生活經驗,一部分學生會聯想到把代數式中的常數項先結合,然后再合并計算,這時教師可引導探索.能否把代數式中同一字母的指數也分別相等的項也合并呢?我們以前沒有學過,這樣做可以嗎?于是,我安排丁一個分組討論活動。論題是:這樣做可以嗎?根據是什么?哪些項可以這樣結合在一起?學生充分討論,自由發表見解,互相協作,最后得出"可以結合在一起的每一項所包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數也分別相等(這樣的項叫同類項);把它們結合在一起(合并同類項)是根據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為了鞏固學生的探究成果,我再讓學生總結法則:"系數相加,作為結果的系數,字母及字母的指數不變"的法則。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充分領會到自主獲取知識的快樂。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思維方式要善于發現,精于點撥,使學生從中領悟、探索,提高認識,獲取最佳的思維方式。

4克服困難,磨練意志

學生必須具有遇到困難、挫折不灰心的意志品質,尤其是學好數學單憑動機、興趣,情感是不夠的,一旦目標確立,就必須有堅持不懈做下去的意志,這是培養學生堅毅性及學好數學知識必備的個性品質。

我在教學中,始終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恒心。例如我在指導學生學習應用題時,要求學生必須有足夠的耐心、細致的觀察,認真分析各個條件以及條件與問題間的關系,才能找到正確的解答方法。從中培養他們認真、仔細、踏實的科學態度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又如:一個單元的知識學習結束后,我認真組織學生復習總結,要求他們從日常生活中積累與數學有關的知識,根據自己的學習程度,自己出數學基礎知識題,每人編一份自己可以作答的試題,一個學習小組編一套典型習題,這樣的安排因人而異,不"一刀切",雖有一定的難度,但訓練要求符合個人實際,部分學生能堅持下來,對他們的意志鍛煉,堅毅性的培養是非常有用的。

堅毅性的培養是建立在自覺性、堅持性和自制力的基礎上的。教師不需要對解決問題的方法做許多硬性規定,可讓學生總結并寫出每個章節的學習方法,在寫作中自己想方設法克服困難,有意識的磨練學生的意志,鼓勵他們不畏困難,用堅強的意志去排除不良情緒的干擾,提高學習質量,這是逐步培養學生良好意志的有效途徑。

5形成習慣,培養責任感

現代數學論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效果與學習活動中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體的努力態度,學習習慣等,尤其對于個體的終身發展來說,強烈的責任感是取得成就的重要條件。責任感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根本條件,沒有這個基本點,任何事都干不成,也干不好。

如:在計算時要求學生首先要認真審題,發現技巧,在計算中,不要抄錯題,不要計算錯。計算后,要認真檢查"一步一回頭",同時整個過程要工工整整的寫。在全過程中,每個環節都踏踏實實、一絲不茍,使每一個學生都逐漸養成自覺、主動、認真地學習習慣,這樣,責任感和良好個性品質也在其中逐漸形成。

總之,基礎教育階段要著眼于人的一生的發展。在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重視并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品質。中學生雖然遠沒有形成完善、成熟的個性,但培養中學生的良好的個性品質,對他們終身的發展將產生久遠的影響,這是一個人成才的重要基礎。因此,在新時期利用數學課堂教學,培養中學生良好的個性是大有可為的。

猜你喜歡
意志數學教師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About the bug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一星期沒換水的夢境
觀點集萃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師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